近期,吃海虹要注意,小心中毒

2020-12-05 河北新聞網

河北新聞網5月13日訊(記者馬彥銘)今天,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關於海虹的食品安全預警與提示。

近日,河北省一些地方發生了多起因食用海虹引發麻痺性貝類毒素中毒事件。海虹又稱青口、淡菜,學名叫貽貝,是一種雙殼類軟體動物,殼黑褐色,本身無毒,麻痺性貝類毒素一般通過攝食有毒單胞藻在體內富集積蓄形成,通常在4-5月份毒素含量達到最高。此類中毒會導致人出現四肢肌肉麻痺、頭痛噁心、流涎發燒、皮疹等症狀,嚴重的會導致呼吸停止。

為預防中毒事件再次發生,河北省市場監管局提醒,各食品經營(銷售、餐飲服務)單位,應停止採購、加工、銷售來自赤潮地區的海虹。建議沿海地區居民近期不要採集、買賣、食用海虹,在食用其它貝類時,一定要去除內臟後食用,一次不宜食用過多。如食用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瀉和腹部絞痛、四肢肌肉麻痺等症狀,要立即送醫救治。

相關焦點

  • 秦皇島海虹中毒 為何吃海虹會中毒
    最近朋友圈開始流傳秦皇島有多人吃海虹中毒的消息。對此,今天中午1時許,河北省秦皇島市委宣傳部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官方微博通報:近日,我市(秦皇島)部分醫療機構先後接診9例疑似因食用海虹造成的中毒病例,患者初期症狀均為口唇、手腳麻木,後期伴有噁心嘔吐、頭暈等症狀,重症患者呼吸困難、四肢無力、伴有昏迷。目前,市政府已召開緊急會議進行安排部署,明確要求全市範圍內禁止捕撈、銷售和加工海虹,並組織力量全力救治患者,開展檢測和調查致病原因。
  • 近期少吃海虹,嚴重可致命
    要知道因它導致的貝類中毒事件時有發生曾造成福建多人中毒泉州石獅:8名人員誤食貝類中毒!2017年6月7、8日受赤潮影響石獅市永寧鎮梅林村至西岑村海域的貝類產品受到汙染發生兩起8名外來務工人員因撿貝類海產品失誤中毒事件漳州漳浦:36人吃淡菜中毒!
  • 這種海鮮近期少吃 什麼是海虹
    為防止中毒事件的發生,提醒廣大居民近期不要採集、買賣、食用海虹,在食用其他貝類海鮮時,一定要去除內臟食用,而且一次不宜食用過多。一旦食用海虹等貝類海產品出現噁心、嘔吐、腹瀉和腹部絞痛、四肢肌肉麻痺等症狀後,必須立即趕往醫院接受救治。
  • 最近發生多起海虹中毒事件,海鮮還能愉快地吃嗎?
    近日,河北省發生多起因食用海虹引發麻痺性貝類毒素中毒事件。5月13日,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關於海虹的食品安全預警與提示,建議不要採集、買賣、食用海虹。而大連、青島等沿海地區相關負責部門也發布了類似提示。海虹作為常見食用貝類,本身無毒,吃海虹中毒的原因在於麻痺性貝類毒素。該毒素是海虹攝食有毒單胞藻後,在體內富集積蓄形成,通常在4-5月份含量達到最高。
  • 秦皇島市通報:多人食用海虹中毒 近期勿再食用
    網絡圖片昨天起,朋友圈開始流傳秦皇島有多人吃海虹中毒的消息對此,今天中午1時許,河北省秦皇島市委宣傳部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官方微博通報:近日,我市(秦皇島)部分醫療機構先後接診9例疑似因食用海虹造成的中毒病例,患者初期症狀均為口唇、手腳麻木,後期伴有噁心嘔吐、頭暈等症狀,重症患者呼吸困難、四肢無力、伴有昏迷。目前,市政府已召開緊急會議進行安排部署,明確要求全市範圍內禁止捕撈、銷售和加工海虹,並組織力量全力救治患者,開展檢測和調查致病原因。
  • 提醒:海虹近期慎食,4月、5月是中毒高發期!
    但在4-5月,部分地區的海虹,或因赤潮高峰累積一定毒性,食用有中毒風險。食用海虹引起中毒的原因是由於海虹等貝類攝食有毒藻類在體內蓄積毒素造成的。 秦皇島市人民政府發布消費警示:暫不要購買和食用海虹。秦皇島市第二醫院也發出提醒,建議廣大群眾暫時不要捕撈、購買和食用海虹。因為食用海虹而導致食物中毒的事件在多地都發生過。
  • 唐山食藥監局提醒市民近期不要食用海虹
    市食藥監局提醒市民近期不要食用海虹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近日,秦皇島市部分市民出現疑似因食用海虹(貽貝)造成的中毒病例,秦皇島市已明確要求全市範圍內禁止捕撈、銷售和加工海虹,並開展檢測和調查致病原因。
  • 貽貝,海虹,淡菜,青口……到底是不是一種東西?吃時要注意
    貽貝,海虹,淡菜,青口……到底是不是一種東西?吃時要注意!對於一個長期在內陸生活的人來說,讓他分清一種海鮮的話是不太容易的。拿一個皮皮蝦和普通的大蝦相比的話,我們能很快的分出來,但是如果拿上今天我們要給大家分享到這種東西,不同顏色,可能大家就會認為它是不同的東西。
  • 食用貽貝莫貪嘴,近期吃海虹一定要去除內臟
    大眾網濟南·海報新聞5月15日訊 (見習記者 李穎男)近期,秦皇島北戴河新區海洋和漁業局以及河北省昌黎縣人民政府相繼發布了貝類毒素預警通告,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今日從濟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食品安全風險檢測所了解到
  • 前往北戴河遊玩的唐山人注意:海虹暫時不能吃!
    「海虹」又稱貽貝,是北方常見的一種食用性貝類。近年來,我市發生了多起因食用海虹而引發的中毒事件。食用海虹引起中毒的原因是由於海虹等貝類攝食有毒藻類在貝類體內蓄積毒素造成的。
  • 近期慎食這種海鮮,會引起中毒,嚴重可致命
    秦皇島山海關區政府也發布緊急通知檢測出其貝類毒素超標4倍以上提醒消費者近期不宜食用海虹消息一出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海虹是什麼生物?目前尚無特效解毒藥一旦中毒了不要慌對中毒的人進行催吐若病人昏迷則不能催吐儘快將中毒的人送往醫院治療並告訴醫生吃了什麼東西確保及早排除體內毒素實在要吃怎麼辦
  • 愛吃海虹的朋友忍一忍,4月、5月是中毒高發期
    新京報訊(記者 王思煬)憑藉肉嫩味鮮的特點,海虹一直是許多食客的海鮮必選產品。但4月-5月,海虹或因赤潮高峰累積一定毒性,食用有中毒風險。目前,唐山市、秦皇島山海關區多地已發布安全警示,建議群眾不要在4—5月採購和食用海虹。
  • 河北人注意!吃這種常見食材可能會中毒!目前已有地區禁售、禁加工...
    4-5月份唐山可不是吃某些海鮮的好季節 吃的不對,甚至能致人中毒 以常見的貝類海虹為例 唐山近年頻頻有新聞曝出: 有人在食用海虹之後
  • @黑河人,這種食物近期慎食,4月、5月是中毒高發期!
    @黑河人,這種食物近期慎食,4月、5月是中毒高發期!去年4月,河北省昌黎縣部分醫療機構先後接診多例疑似因食用海虹造成的中毒病例,患者初期症狀均為口唇、手腳麻木,後期伴有噁心、嘔吐、頭暈、呼吸困難等症狀。2017年6月,福建省漳浦縣36名村民因海虹中毒被緊急送醫救治。為什麼現在吃海虹易中毒?
  • 為什麼四五月份海虹等貝類要少吃?來聽專家怎麼說
    海虹因肉嫩味鮮,一直是許多食客的海鮮必選產品。但每年4月-5月,海虹或因赤潮高峰累積一定毒性,食用有中毒風險,全國各地也紛紛出臺了一些安全提示,提醒市民少食慎食海虹。為此,小布也邀請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的陳舜勝教授為市民答疑解惑。
  • 注意!除了海虹,這種海鮮也慎吃,唐山一地已禁售!
    曹妃甸區市場監管局溫馨提示:為避免發生貝類食物中毒事件,暫時禁止銷售食用海虹、花蛤和謹慎銷售、購買、食用其他貝類!、花蛤,其他貝類產品要查驗產地證明或者購貨憑證、合格證明文件,留存入場銷售者的營業執照或者身份證複印件,並承擔購買者食用後中毒賠償等相應法律責任。
  • 除了海虹,這種海鮮也不能吃
    曹妃甸區市場監管局溫馨提示:為避免發生貝類食物中毒事件,暫時禁止銷售食用海虹、花蛤和謹慎銷售、購買、食用其他貝類!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暫時禁止購進海虹、花蛤,其他貝類產品要查驗產地證明或者購貨憑證、合格證明文件,留存入場銷售者的營業執照或者身份證複印件,並承擔購買者食用後中毒賠償等相應法律責任。
  • 您還在吃海虹嗎?我也是今天才知道的,漲知識了!
    此時不能錯過海鮮了,今天出門買菜,發現路上有很多海鮮店鋪都開門了,擺在面前的有2種春季特有海鮮,海蠣子和海虹,海蠣子也叫生蠔,其實是同一個物品只不過叫法不同罷了。我這才恍然大悟,哦,原來到了吃海虹的季節了,宅在家1個多月,感覺有點與世隔絕了。海虹作為春季的第一鮮,也是最肥美的時候,我肯定不能錯過了。武裝完畢,向海鮮市場進發了。
  • 秦皇島多人食用海虹中毒 政府要求全市禁捕
    在秦皇島市第一醫院,工作人員介紹:從前天晚上開始,醫院共接治食物中毒病人五例,現通過治療,症狀已經好轉。據了解,五位病人都說身體不適前曾食用過海虹,目前,院方已將情況上報給疾控中心,等待進一步取樣檢測。  秦皇島海港醫院的院方回應,確實收治疑似食用海虹病人兩例,具體情況,還要等待疾控部門的統一檢測結果。
  • 近期海洋赤潮!食用海鮮時應注意……
    說起海鮮,這可是很多人都超級喜歡吃的美食呢。特別是一些海邊城市,外地遊客居多,所以大家也都想嘗嘗鮮。但是,海鮮可不是什麼時候都沒問題的,最近,有人發朋友圈稱,「食用海虹也能中毒」!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