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經典力學的主要內容,認識其在近代自然科學理論發展中的歷史地位。
【過程與方法】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了解科學家為科學進步所做出的努力,學習他們為科學獻身的精神,形成科學的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伽利略對物理學發展的重大貢獻;牛頓經典力學的建立。
【難點】
牛頓經典力學建立的意義。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展現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向學生介紹威斯敏斯特教堂。該教堂一向是王公貴族的墓地,而牛頓成為第一個安息在此的科學家。出殯那天,成千上萬的普通市民湧向街頭為牛頓送行。目睹了牛頓葬禮的法國思想家伏爾泰為之深深感動,他感慨道:「走進威斯敏斯特教堂,人們所瞻仰的不是君王們的陵寢,而是國家為感謝那些為國增光的最偉大人物建立的紀念碑。這便是英國人民對於才能的尊敬。」為何牛頓能夠受到人們如此的尊重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巨人肩上的思索
教師在大屏幕上展示「地心說」和「日心說」的圖片,以及伽利略的生平介紹,提問:伽利略的物理成就有哪些?
學生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回答,教師總結:伽利略通過自己的努力創立的自由落體定律,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的學說。
接下來,教師在大屏幕上展示經典力學建立背景的史料,提問:經典力學建立的原因?
學生閱讀史料內容後回答,教師總結:文藝復興運動不僅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也對科學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伽利略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並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為後來經典力學的創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接下來,教師在大屏幕上展示教材資料卡片上的內容,提問:牛頓拾到的美麗的石子有哪些?
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回答後,教師進行總結。
(二)認識史上的飛躍
教師在大屏幕上展示1840年前的太陽系星系圖和現在的太陽系星系圖,請學生觀察並閱讀教材內容,提問:人們後來是怎樣發現海王星的?
學生閱讀教材後回答:是天文學家利用萬有定律發現海王星的,體現了自然科學所具有的驚人的預見力和巨大的理論指導意義.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通過提問,師生共同總結本課學習內容。
作業:請同學們課後自由結成小組,從伽利略、牛頓中任選一人,搜集與之相關的資料,為其製作一份人物資料袋。
四、板書設計
更多招教面試資料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師招聘面試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我要看視頻」,查看教招面試說課|試講視頻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