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所有我們稱之為「真實」的東西,是由我們不能稱其為「真實」的東西組成的。——量子力學之父,尼爾斯·玻爾
毫無疑問,我們這個世界充滿了多樣性和複雜性的現象,是世界本就如此嗎?還是人類在追尋世界的基本性質的過程中人為地將之複雜化了?誰也說不清。我們目前能夠了解到的世界的基本性質,是藉助於物理學中的兩大支柱理論,即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相對論處理宏觀的現象,包括空間、時間和引力,而量子力學處理除此之外的一切。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現代科學的最大成就就是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而支撐這一切的正是量子力學,沒有量子力學的發展,我們當下所享有的一切科技便利都成為不可能。但不可否認,即使在今天,仍然有人認為量子力學是胡言亂語,之所以有這種觀點,其實是因為量子力學實在是太古怪了,貓怎麼可能既是死的又是活的?基本粒子怎麼可以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光怎麼可能又是粒子又是波?
海森堡說「一切都是不確定的」,理察·費曼說「沒人真正懂得量子力學」,這些量子力學大咖的言論更是讓普通人對量子力學一頭霧水,我們只能似懂非懂地勉強接受這些自相矛盾的觀點。那麼,我們是否應該反過來想一想,我們日常對世界的理解與經驗,都是受到科學理論的影響,世界也許本沒有那麼複雜,是人們試圖找出大自然運行的基本原理這個過程,使得這個世界複雜化了。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雙縫實驗」吧?這個實驗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驚人的、也最具有哲學意義的發現之一——物理對象根據是否被觀察而表現出不同的「行為」和不同的結果。觀察是為了探究真相,而這也正是科學發展的推動力,那麼,是否這也意味著,人類越是想探究宇宙的真相,這個宇宙就會表現得越複雜?宇宙是由基本粒子構成的,但量子力學又說粒子具有波動性,但粒子是確定的、實在的,而波是虛無的、變幻的,那麼我們的世界到底是確定的還是虛幻的?

可能你無法想像,對量子力學最不可思議的洞見卻來自於我們中國幾千年前的古人。波粒二象性、不確定性原理這些看似矛盾的事物的對立面有沒有讓你想到什麼?沒錯,那就是中國玄學中的陰陽理論!如果「波動性」和「粒子性」是一對陰陽,那麼波粒二象性不僅是可能的,更是必需的!很多人可能會噴作者胡說八道,對不起,那只能說明是你孤陋寡聞!你以為只有少數中國人信奉陰陽理論?那麼請看看尼爾斯·玻爾做了什麼。
1947年,玻爾62歲,丹麥政府為表彰其成就和貢獻,授予其「大象勳章」。在丹麥,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譽,每個獲獎者需要提供一枚紋章掛在榮譽牆上,玻爾自己設計了紋章,中心圖案就是陰陽太極圖!圖上標註了一排文字:Contraria Sunt Complementa(對立即互補)。中國古代的陰陽太極圖加上一句簡單的文字,卻充分反映了由玻爾提出的「互補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對互補原理的最佳詮釋,更是對玻爾一生科學智慧的完美概括!
玻爾之所以這樣做,是基於對中國古代陰陽理論的深刻、透徹的理解,並因此信奉。對於很多國人來說,這似乎難以理解,因為現今的國人更多的是盲目崇拜西方科學,而將中國古代哲學當作故弄玄虛、毫無用處的糟粕加以摒棄。殊不知,陰陽理論是真正的哲學,它就如同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一樣,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而玻爾作為一個西方人,沒有落入中國古代哲學原理中那些由晦澀、模糊的詞彙所構成的陷阱中,而是向著更深處挖掘,洞悉了宇宙中萬事萬物兩兩對應、相反相成對立統一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