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5分鐘,讓你明白什麼是I期臨床試驗

2020-12-01 健康界

陽光叔有言:基本的學識往往影響著從業者的初心,無論你現在處於哪個階段,當回顧以往知識,從「新」出發,就會發現與當初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什麼是I期臨床試驗?

新藥的研發總是伴隨著各種問題所在,而在這樣的過程之中,將新藥第一次與人體以研究新藥性質的方面接觸的現象,就稱之為I期臨床試驗。

舉個小例子

有一款新藥準備開展I期臨床試驗,需要進行初步的藥理學及人體安全性評價試驗,以達到觀測人體對新藥耐受程度,獲取藥代動力學數據的目的。

通常會先從人體耐受性試驗(clinical  tolerance test)方面考慮,在詳細的動物驗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觀察人體對該藥的耐受程度及調節藥劑量的輕重,研究其最大耐受劑量及不良反應,建立準確的試驗用藥劑量的科學依據,為II期臨床試驗提前打下重要的基礎。

然後,進行的則是人體藥代動力學研究(clinical pharmacokinetice),包括研究藥物在人體的吸收、分布、生物轉化及排洩過程中的規律,以確認II期臨床試驗給藥方案的制定依據是否科學。

人體藥代動力學是觀察藥物及其代謝物在人體內的含量隨時間變化的動態過程,而在過程中主要通過數學模型和統計學方法進行定量描述,這時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嚴謹性才能確保擁有精準的科學數據。

劑量的選擇

確定合適的初始劑量,是一款新藥臨床試驗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因為如果初始劑量太少,就是增加受試者不必要的暴露,但是過高的話也有可能導致嚴重甚至不可挽回的安全性問題,導致試驗提前被迫中止。一般在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會從單劑量開始,給少量試驗藥物於少數(10~100例)經過謹慎選擇和篩選出的健康志願者(對腫瘤藥物而言通常為腫瘤病人),監測其試驗藥物後血液的濃度、排洩性質和任何有益反應或不良作用,以評價藥物在人體內的藥代動力學和耐受性。

很多情況下,研究機構都會要求志願都留院觀察,這樣既可以密切關注志願者的24小時的動態變化,也可以進行合理監護。再隨著志願者人體對新藥的安全性了解,逐漸增加給藥的劑量,制訂科學的給藥依據。

相關焦點

  • 新藥臨床試驗設計路徑:I期臨床試驗
    2I期臨床試驗全景2.1 是什麼(Who)I期臨床試驗是在動物藥理毒理試驗基本成功的基礎上,首次應用在人體上,用來初步評價新藥的人體耐受性和藥代動力學試驗。2.3 做什麼(What)I期臨床主要回答以下兩個問題:①藥物的不良反應是什麼;③藥物是如何被吸收代謝的。為回答以上問題,I期臨床至少需要完成以下關鍵研究:另外,I期臨床也可以同步考察新藥的人體藥效學、食物影響、藥物間相互作用等。
  • 什麼是臨床試驗的I、II、III、IV期及其目的?
    I期臨床試驗I期臨床試驗即是指將初步的臨床藥理學及人體安全性評價試驗。觀測人體對於新藥的耐受程度和藥代動力學,為制定給藥方案提供依據。試驗目的:1.觀測健康志願者(或患者)的安全性或毒性2.藥代動力學3.評價耐受性,確定最大耐受劑量II期臨床試驗通過I期臨床研究,在健康人身上得到了為達到合理的血藥濃度所需要的藥品劑量的信息,即藥代動力學數據。當然,通常在健康人的身體上是不可能證實藥品的治療作用的。II期臨床試驗是對治療作用的初步評價階段。
  • 新藥臨床試驗設計路徑:III期臨床試驗
    :I期臨床試驗新藥臨床試驗設計路徑:II期臨床試驗III期臨床試驗是新藥臨床研究階段的關鍵性試驗,是新藥能否最終獲批上市的臨床基礎。2.1 是什麼(Who)III期臨床試驗屬於臨床試驗的治療作用確證階段,通過III期臨床試驗證明新藥對目標適應症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其受益/風險比是可以接受的,為藥物申報註冊提供充分的依據,同時還為藥品說明書和醫生處方提供充分的數據。
  • 臨床試驗 I 淺析臨床試驗的 ALCOA+原則
    CRC 應熟悉項目方案,提醒研究者按照方案進行相關操作 ,在錄入數據之前應仔細核對研究病歷記錄的數據是否正確,不要研究者寫什麼就錄什麼。提示:臨床試驗數據記錄不是給研究者或CRC自己看的, 而是給不熟悉該臨床試驗的第三方人員看,如監查員、稽查員、機構質控員或國家局核查員;如果他們在查看文件或記錄時需要研究者或CRC的解釋才能明白當時的情況,說明這個記錄就是不完整的,所以在記錄病歷及文件整理時需考慮第三方的角度,應確保數據完整,比如AE要素記錄要齊全、研究者文件夾文件放到別的地方保存應寫
  • 甘萊FXR激動劑ASC42完成美國I期臨床試驗首例受試者給藥
    公司今日宣布,其法尼醇X受體(FXR)激動劑、NASH候選藥物ASC42的美國I期臨床試驗已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 該I期臨床試驗是一項在美國開展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單劑量與多劑量遞增研究,旨在評估ASC42在健康受試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特徵(生物標誌物—FGF19和C4)。該試驗還研究了食物對ASC42暴露量的影響。
  • 我在牛津參與新冠疫苗2/3期臨床試驗,一名阿斯利康疫苗受試者的經歷
    假設你是一名全球流行疾病在研疫苗的臨床試驗志願者,當你聽聞由於接種者疑似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而試驗叫停,你會是什麼感覺?驚慌或者擔憂,其實在這種情況下都很常見。但對於身在牛津參加2/3期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的科研人員Marcia來說,她基本上沒感覺,「其實5萬人的試驗,(即使)現在有個別不良反應也正常」。
  • 福建首家BE/I期臨床試驗研究平臺落戶廈門
    文/本報記者 吳君寧 通訊員 莊如真 方舒玫圖/萊必宜科技 提供昨日,全省首家生物等效性(BE)I期臨床試驗研究平臺在廈門正式啟動。這對於全市乃至全省的藥企來說無異於一場「及時雨」:目前國內的BE臨床研究資源極其短缺,我省至今仍無能夠開展BE/I期臨床試驗的機構,這不僅將填補福建省空白,豐富和完善生物醫藥產業鏈,還預計將幫助廈門藥企產生80億元的經濟效益。
  • 智飛生物:已完成的I、II期臨床試驗 獲準開展第三期臨床試驗
    智飛生物公告,公司獲悉由智飛龍科馬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HO細胞)獲得了I、II期臨床試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關鍵數據。已完成的I、II期臨床試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關鍵數據結果證明,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HO細胞)在符合本臨床試驗方案的人群中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可繼續開展下一步臨床試驗。
  • FDA批准九期一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 IND,你怎麼看?
    FDA批准甘露特鈉膠囊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IND申請 九期一是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員領導研究團隊,堅持 22 年,在中國海洋大學
  • B肝新藥臨床試驗登記和3期臨床試驗難度
    1期除安全性外,科研人員還會研究新藥的藥代動力學等,能夠在以上臨床試驗登記中看到公告之後,就是招募志願者來試藥,當中不乏許許多多的健康人。如果第1期是在比較少的人體當中做試驗,那麼,進入到第2期通常就有上百名受到感召參與到這種藥物的試驗當中。和第1期試驗不同的是,2期重點評估的是新藥的治療效果和合適安全的服用劑量。
  • 臨床I 最新臨床試驗通用稽查標準
    2、適用範圍藥物/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稽查,包括 I~III 期藥物臨床試驗稽查、生物樣本測試分析稽查;醫療器械、體外診斷試劑等臨床試驗稽查。3、稽查主要內容臨床試驗現場稽查內容包括臨床試驗條件與合規性稽查、臨床試驗項目稽查、質量與風險管理 稽查。見附件1。
  • 2020國際醫學臨床研究發展論壇—I 期臨床研究試驗設計的前沿方法介紹和臨床運用
    Ⅰ期臨床試驗是新藥首次應用於人體,Ⅰ期臨床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健康受試者對新藥的耐受性和藥代動力學性質,為接下來應用於患者的Ⅱ期臨床試驗提供治療劑量和可能出現的副反應提供參考
  • IV期臨床證實:對PDE-5i反應不足的PAH患者 利奧西呱片顯著獲益
    IV期臨床研究REPLACE達到主要複合終點,安吉奧®(利奧西呱)治療對PDE-5i反應不足的肺動脈高壓結果陽性· 與PDE-5i治療組相比,安吉奧®(利奧西呱)治療組中達到臨床改善的主要複合終點的患者數量翻倍;· REPLACE研究證實,安吉奧®(利奧西呱)在從PDE-5i轉換為利奧西呱的患者中耐受性普遍良好
  • 我國5個新冠病毒疫苗進行Ⅲ期臨床試驗
    「我國目前已有5個新冠病毒疫苗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數量位於全球前列。」目前5條技術路線共15個疫苗進入臨床試驗。相關方面正在繼續科學嚴謹推進疫苗Ⅲ期臨床試驗,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國際認可的技術標準做好審評審批工作,確保疫苗安全有效,經得起各方面檢驗,經得起歷史檢驗。
  • 廣生堂5款新藥研發全速推進 B肝新藥I期臨床即將展開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4月23日,廣生堂發布公告,公司B肝治療全球創新藥GST-HG141的臨床試驗與研究獲批,標誌著I期臨床試驗方案已經通過審核確定,試驗獲準進入實質性開展期。目前,該藥I期臨床試驗已確定承接公司及負責人,並於今年1月召開I期臨床試驗啟動會,臨床試驗開展在即。
  • 中國抗體-B(03681)SN1011之I期臨床試驗完成首例健康受試者給藥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國抗體(03681)1月15日欣然宣布,其創新型第三代可逆共價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SN1011今日(1月15日)在中國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完成其I期臨床試驗之首例健康受試者給藥,目前受試者情況正常。
  • 新冠病毒重組亞單位疫苗 I/II 期臨床試驗揭盲會議在微生物所舉行
    10月22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和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智飛生物」)聯合研製的新冠病毒重組亞單位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揭盲會議在微生物所舉行。揭盲結果符合預期,新冠病毒重組亞單位疫苗在符合本臨床試驗方案的人群中具有很好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可繼續開展下一步臨床試驗。作為我國重點布局的五條疫苗路線之一,該疫苗由微生物所高福院士和嚴景華團隊研發,戴連攀研究員是成果主要完成人之一。該疫苗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 愛滋病疫苗Ⅰ期臨床試驗完成 志願者無不良反應
    愛滋病疫苗Ⅰ期臨床試驗是從2005年3月12日開始,科研人員選擇了49名18至50歲的健康志願者參加試驗,其中男性33人,女性16人,分8組進行「雙盲」試驗。在試驗過程中,每位志願者進行了5-10次的血樣採集,共採集血液樣本344份。
  • I期臨床試驗表明靶向MAGE-A4的TCR-T細胞有望治療多種實體瘤
    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的領導下,針對ADP-A2M4的一項I期臨床試驗在包括滑膜肉瘤、頭頸癌和肺癌在內的多種實體瘤的患者中獲得了反應。這項林場試驗獲得Adaptimmune公司的資助。在38名接受這種治療的患者中,ADP-A2M4 T細胞使得9人(23.7%)獲得了總體反應(OR)或者說腫瘤縮小,18人(47.4%)病情穩定。
  • 世界首個完整基因編輯I期臨床試驗在成都完成:安全有效
    世界首個完整基因編輯I期臨床試驗在成都完成:安全有效 四川觀察客戶端消息,4月28日,《自然•醫學》在線發表世界首個基因編輯I期臨床試驗結果: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