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2時31分,長徵二號丙火箭成功將海洋一號D星送入預定軌道。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獲悉,2020年長徵二號丙火箭還有2次發射任務。
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二號丙火箭是中國第一枚「金牌火箭」,也是發射場上的「老將」,高可靠性是其重要標籤。
「本次任務主要針對火箭整流罩在下落過程中變形大的問題進行了改進。」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主任設計師高家一告訴記者,整流罩是個直徑大、內部空心的薄壁結構,在下落過程中極易發生變形,造成整流罩的損壞。
為此,在本次任務中,型號隊伍通過在整流罩內部結構增加一根X形梁和一根橫梁,提高整流罩的抗變形能力,使其在下落過程中不容易變形和受到損壞。此外,整流罩上還首次安裝了光纖應變傳感器,用來測量整流罩下落過程中受到的應變、應力等參數,為分析整流罩下落過程的受力情況以及後續改進措施提供了參考依據。
結合近期質量要求,型號隊伍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持續推進發射場精細化流程建設,進一步推進數位化、流程化的操作質量管控,確保成功。科研人員還形成了設計、工藝一體化的一本通崗位作業指導文件;並對發射前4小時流程進行精細化梳理與分析,強化對射前流程的有效控制,提高火箭發射可靠性。
今年長徵二號丙火箭還有2次發射任務,其中1次任務將採用4.2米整流罩代替現有的3.35米整流罩,為衛星提供更大的包絡空間,再次提升長徵二號丙火箭的任務適應能力。本次任務是長徵系列火箭的第334次發射。
文/郭超凱 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