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季過了冬至以後,我們這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醃魚、製作臘肉、灌香腸的習慣。
過去的生活條件比較艱苦,物資比較匱乏,也沒有冰箱、冷庫等長期保存食品的條件,只能把多餘的食物暫時醃製起來,避免變質,以利於長期食用。久而久之,人們適應了這種口味,反而難以割捨,即使條件已經今非昔比,仍然習慣性地要去製作醃製食物。
醃製食物最主要的危害來自於兩方面:
1 亞硝酸鹽的含量較高。
人短時間內攝入大量亞硝酸鹽可造成急性中毒,主要見於誤將亞硝酸鹽當作食鹽使用,或者商業售賣食物中摻假,加入過量亞硝酸鹽作為防腐劑,或者提色提鮮,或者食用了大量的不新鮮或者剛剛泡製的蔬菜。
自家醃製的臘魚臘肉亞硝酸鹽含量一般不會引起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主要的威脅是可致癌,對胎兒可致畸性。
2 含鹽量高。
攝入鹽分過多與高血壓的發病率升高有明顯關係。有部分人從基因上來說就對鹽分特別敏感,攝入鹽的量與血壓水平有顯著的相關性,這類人尤其要注意平時不能吃得太鹹。
說到致癌,一定會有人反駁: 「某某某吃了一輩子都沒事,某某從來不吃還不是得癌了?」,其實引起腫瘤的危險因素遠不止亞硝酸鹽這一個,不能以偏概全,只能說亞硝酸鹽讓這種風險又增加了一成。 比如開車,老老實實、規規矩矩遵守交通規則的人,一定比經常違章的人出車禍的概率要小,但這不代表著規規矩矩就一定不會發生車禍,經常違章就一定會出事故。
在個人眼裡,可能對概率基本無視,得上了就是100%,沒得上就是0,就看你心裡怎麼想了。
有人可能會說:「什麼都不能吃,那生活還有什麼意思?」我同意這個觀點,但是如果你明知道有害,還沒有節制拼命吃,那就是你不對了。比如我自己,對於腊味的誘惑有時候也難以抵擋,偶爾也會吃一些來調劑口味,但是我平時還是儘量選擇新鮮食物居多。我也不會主動把醃製食物推薦給我的孩子吃,以免培養出他對這種口味的喜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