醃魚是一種美食,是用禾花魚為原料,中國舌尖上美食

2020-12-05 社會生活大論壇

醃魚是一款侗家美食,是用禾花魚為原料,出現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4集《時間的味道》裡。是貴州黔東南侗族苗族特有的地方性代表美食。

做魚之前怎樣醃魚:

1、做魚之前怎樣醃魚

做魚之前,買回來的活魚,放了血再烹調,吃起來才更加鮮嫩、不腥。放血的方法很簡單,您只要將魚鰓下橫拉一刀,控一下血就可以了。然後您再去鰓、去鱗、開膛去內臟。放了血的活魚,可清蒸、課醋椒,無論怎麼做,都沒有一點點腥懷味。活魚或剛死的魚,都不是食用的最佳時間,需要等魚僵硬狀態,其肌肉組織中的蛋白質沒有分解產生胺基酸,而胺基酸是鮮味的主要成分。

魚是家庭中的重要副食品,味道鮮美。但如果做不好不會帶有腥味。人們常用姜來去腥,但注意烹製魚時如果過早地放入生薑,魚體浸出液中的蛋白質會阻礙生薑的除腥作用。如果等到魚中的蛋白質凝固了在添加生薑,就可以達到徹底去腥的目的。也就是說要先把魚烹煮一會再放姜,其效果特別好。不妨請您試試。不小心把苦膽弄破了這是常見的事。膽汁汙染了魚肉,使魚肉帶有苦味,很不好吃。

2、魚的營養價值

魚肉含有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B12等維生素,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止嗽下氣的功效,對各種水腫、浮腫、腹脹、少尿、黃疸、乳汁不通皆有效;食用魚肉對孕婦胎動不安、妊娠性水腫有很好的療效;魚肉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魚肉中富含維生素A、鐵、鈣、磷等,常吃魚還有養肝補血、澤膚養發的功效。魚肉所含的蛋白質都是完全蛋白質,而且蛋白質所含必需胺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適合人體需要,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3、魚適宜的人群

一般人群都可食用。對各種水腫、浮腫、腹脹、少尿、黃疸、乳汁不通者可常食。慢性病者不宜多食。都知道該給正在身體發育期的幼兒多吃魚,但給孩子吃什麼魚,卻應該講究講究。這三個家庭的小孩年齡為15個月至2歲之間,他們每天都給孩子吃魚粥,結果發現,這些孩子體內汞水平高出正常水平的5倍,避免給孩子吃大型掠食性魚類包括鯊魚、旗魚、金鯖魚、方頭魚等,就是因為它們汞含量較高。如果是罐頭裝的可以每周吃1~2次,新鮮的金槍魚則每周不要超過1次。

魚的做法:

1、酸菜魚,在切好的魚肉內調入所以醃魚材料,用手輕輕抓勻,醃製15分鐘。鍋內倒入比炒菜稍多的油燒至7成熱,然後放入1半的花椒和幹辣椒段嗆鍋,待香味出來後再放入八角、大蒜、生薑和泡椒和切好的酸菜一起翻炒。加入約1升的清水然後放入魚片燙熟後即可熄火。

2、啤酒魚,魚洗乾淨、切塊,煎到兩面金黃即可。蒜、姜、辣椒、腐乳用油爆香,再放醬油,接著倒入啤酒,待啤酒煮沸之後,把魚放入,煮15分鐘,汁快收幹的時候,放入辣椒圈和番茄,煮熟,即可。

3、糖醋魚塊,草魚斜刀片成薄塊,調入料酒醃製20分鐘。雞蛋磕入碗中,加入幹澱粉,攪打成蛋糊。鍋中入油炸魚塊後,鍋內留少許油,放入薑絲煸炒幾下,依次加入醋、綿白糖、番茄醬、鹽和40ml清水,攪動幾下,再調入溼澱粉,用鏟子沿一個方向攪動,調成糖醋汁。

怎麼買到新鮮魚:

1、新鮮的魚鰓蓋緊閉,魚鰓色澤鮮紅,有的還帶血,無粘液和汙物,無異味。

2、新鮮的魚眼光潔明亮,略呈凸狀,完美無遮蓋。不新鮮的魚眼灰暗無光,甚至還蒙上一層糊狀厚膜或汙垢物,使眼球模糊不清,並呈凹狀。腐敗變質的眼球破裂移位。

3、新鮮魚鰭的表皮緊貼鰭的鰭條,完好無損,色澤光亮。不新鮮魚鰭表皮色澤減退,且有破裂現象。腐敗變質的表皮剝脫,鰭條散開。

4、新鮮魚表皮有光澤,鱗片完整,緊貼魚身,鱗層鮮明,腐敗變質的魚色澤全變,表皮有厚粘液。腐敗變質的魚色澤全變,表皮液體粘手,且有臭味。

5、新鮮魚肉組織緊密,肉質堅實,用手按彈性明顯,手鬆開被按處的凹陷處久久難以平復,手能使肉與骨脫離。

醃魚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當地公認的珍味,含有人工無法合成的胺基酸以及多種維生素等,具有健胃、助消化的功能。醃製10年以上的醃魚還可以治腸炎、止瀉,特別是病後或產後食欲不振,吃醃魚能增強食慾,振奮精神。

相關焦點

  • 人文情懷美食大熱 一起窺探舌尖2精髓(全文)
    2012年,一部名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大熱,成為年度話題。這「誘發」了一場全民美食熱潮,片中的人文情懷就最被人津津樂道。2013年年末,這部紀錄片繼續「前行」,為國人展示更多的美食情懷,下面不如和中奢網一同窺探舌尖2的精髓,提前探究那些美食。
  • 《舌尖上的中國》評出長沙美食打卡榜單,你品過幾家?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31日訊(全媒體記者 吳穎姝)今日,舌尖上的中國美食嘉年華評選·湖南站暨世界華人湘菜發展研討會在長沙正式落下帷幕。現場頒發了湖南地標美食、推薦餐廳、推薦菜品、地方名小吃、推薦酒店美食品牌五大類44個獎項,為大家呈上一份經《舌尖上的中國》權威認證的「舌尖上的長沙」美食打卡榜單。「舌尖上的中國·美食嘉年華」是由CCTV《發現之旅》頻道發起,與中國食品報社、中央新影集團聯合主辦的大型線下美食節。
  • 將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態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舌尖上的中國
    一部名為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紀錄片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僅用7次,將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態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探討中國人與美食之間的緊密關係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一個中國人來說,吃飯乃一等一的大事,「吃」的事情,咱中國人的絕對發言
  • 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帶你吃遍潮汕美食,每一樣都垂涎三尺
    舌尖上的潮汕,盤點潮汕必吃10大美食,看看你都吃過哪些?對於吃貨來說,潮汕是一定要去的。我在廣東工作了好幾年,離潮汕還是蠻近的,做個高鐵一個小時就到了。之前一直都嚮往潮汕那邊的美食,也是計劃了好久,這次我終於實現了我的美食夢。潮汕歷史很悠久,流傳下很多美食文化。今天我就帶你吃遍潮汕美食。
  • 舌尖上的美麗鄉愁,美食紀錄片的文化功能
    張慧瑜2012年「意外」出現了一部呈現中國飲食文化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這部七集紀錄片在央視綜合頻道《魅力記錄》欄目一經播出就在微博上引起巨大「圍觀」,成為近些年難得一見的製作與口碑俱佳的國產原創紀錄片。據統計,該節目平均收視率為0.48%,比同時段電視劇高出30%。
  • 人文情懷美食大熱 一起窺探舌尖2精髓(三)
    舉報 2012年,一部名叫《舌尖上的中國
  • 《水果傳》舌尖上的水果,一份美食清單
    相信大家的吐槽風波都已經過去,那就是我們的舌尖上的中國,不知道因為什麼這部劇真的已經是打破了大家的想像,很多人也紛紛表示是不是我國的美食都被拍光了,當然即這波吐槽賣刀賣國的舌尖上的中國後,又有一部劇卻挽救了觀眾的胃口,那就是水果傳。
  • 「舌尖上的利雅得」——沙烏地阿拉伯美食大搜羅
    「舌尖上的利雅得」——沙烏地阿拉伯美食大搜羅 (1/15) "← →"翻頁
  • 這部美食紀錄片完爆《舌尖3》!
    「簡直完美吊打《舌尖上的中國3》!」這幾天丸子妹的朋友圈突然間如一股熱浪猛地被這些感慨刷屏了,一波好友好像約好了似的發來私信:「不行了!我要去擼串了!約嗎?」這關注度可完全不輸當年《舌尖上的中國》啊!《人生一串》預告片《人生一串》只專注於介紹一種接地氣的平民美食——燒烤。
  • 【食全食美】舌尖上的旅行—31省區市特色美食(3)
    編者按: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關於美食的話題就一直受到網友追捧,記者就此整理了全國31個省區市的部分特色美食,「吃貨」們還
  • 「舌尖上的中國2」美食英文說法搶鮮看之三(組圖)
    剛看完《舌尖上的中國2》第三集,是不是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呢?讓我們一起在一張張美圖中回顧這些人間美味,順便學習一下它們的英文說法吧。 第三集 《時節》Seasons美味菜名雙語對照:老鴨雁來蕈Old duck stewed with lactarius deliciosus 相關閱讀「舌尖上的中國
  •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和《食全食美》的天蒙山明星美食,你知道是啥嗎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勾起了人們對美食的不斷遐想,尋找身邊的美食也成為了一種時尚的放鬆方式。
  •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十年間吃遍美食,告訴你什麼是人間美味
    每當《舌尖上的中國》背景音樂響起,主持人濃厚低沉的嗓音開始念稿,我就不由自主的舔了舔舌頭,防止自己的口水流下來。02導演眼中的美味陳曉卿,中國內地導演、製作人。2012年,執導中華美食文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火遍全網。
  • 《舌尖上的中國》都推薦的美食,香氣濃鬱,是「主食的靈魂伴侶」
    而眾多野生菌中雲南人最愛吃的,那定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都推薦的美味——雞樅菌。據統計,在中國已知食用菌900多種,而在雲南則有800多種,可謂物以稀為貴。由於地形地貌的複雜性,森林類型的多樣性,土壤類型的多樣性和獨特的立體氣候條件,使得雲南野生食用菌資源十分豐富。它的品種多,分布廣,產量大。
  • 舌尖美食|會東縣堵格鎮:舌尖上的「天下第一山羊鍋」
    近日,以「解讀黑山羊文化 ,品嘗黑山羊美食」為主題的會東縣堵格鎮黑山羊文化體驗活動拉開序幕。地處金沙江畔川滇交匯處的會東縣,水草豐茂,物產富饒。2019年,全縣黑山羊存欄68.9197萬隻,出欄58.6098萬隻,總產值達10億元。
  • 雲南美食,來一場舌尖上的觸動吧
    雲南美食,來一場舌尖上的觸動吧到了雲南,怎可少了吃雲南菜,無論是過橋米線,還是菌火鍋,或者是不知名的少數民族特色佳餚,各種滋味躍然於舌尖,現在就來看看雲南那些特色小吃吧。宣威火腿歷史悠久,享譽中外,是宣威市的傳統名特產品,屬中國三大名腿之一。其產生和發展,必然有其深刻而久遠的自然及社會歷史根源。油炸豌豆粉口味香脆,回味無窮油炸豌豆粉是傳統雲南省民間小吃,已有了悠久的歷史。吃起來香脆、鮮嫩,口味佳,令人回味無窮。豌豆粉是雲南當地人十分喜愛的雜糧製品。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買豌豆粉的小攤子或小鋪子。涼拌豌豆粉是大理比較常見的小吃。
  • 「舌尖上的中國2」美食英文說法搶鮮看之五(組圖)
    《舌尖上的中國2》第五集《相逢》講述了許多凝聚鄉情的美食,如燴南北、盆菜、西湖醋魚、大盤雞、紅燒牛肉麵、淡菜等,那麼這些美食用英語如何表達呢?
  •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這3種吃過就令人念念不忘,你都吃過哪幾種?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這3種吃過就令人念念不忘,你都吃過哪幾種?我們國家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有著各種各樣豐富的物產資源。單拿出飲食方面來說,就可以數上個三天三夜。中國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中國人說的最多的話還是民以食為天,舌尖上的中國,每天都會創造著獨特美食,讓我們的味蕾有著獨特的享受。
  • 天津薊州,歷代皇帝曾讚不絕口的美食
    咯吱盒咯吱盒是薊縣一種別具特色的小吃,此物以黃豆為主要原料,白面、鯰面為輔料,將黃豆磨成漿狀,放入薑黃、白面、鯰面混合成糊糊,放在大鍋中攤成片,兩個片中間夾上餡,然後切成四方形或菱形,放入油鍋中炸透。剛出鍋的咯吱盒顏色淡黃、外焦裡嫩、入口酥脆,爽口的五穀香混合濃鬱的肉香,在舌尖交疊融合,沁心肺腑,食後餘香饒舌,經久不去。咯吱盒在薊縣的大街小巷均有售賣,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 【遊俠導讀】前端時間,央視的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一經...
    前端時間,央視的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一經播出,即引發了熱議,看來中國的吃貨還真不在少數。這檔節目,主要講的是中國各地的特色美食以及吃法,有吃蟲子的,有吃蚱蜢的,還有吃水蛭的,雖然是有夠奇葩的,但是要跟下面的這些東西來比,還是弱爆了,不信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