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安檢出的奇葩物品:3D列印成年小鼠陰莖贏了

2021-01-11 網易科技

科學家的許多寶物都曾在機場安檢現場給安檢人員十足的驚喜(嚇)。

當馬丁·科恩通過裡根國家機場的安檢時,他發現他可能會因為行李裡的3D列印小鼠陰莖模型而受到盤問。

這個由半透明塑料材質打造的模型長15釐米,看上去毋庸置疑就是一根陰莖——就像是從一隻3米多長的透明齧齒怪獸身上肢解下來的。在搭乘從蓋恩斯維爾飛往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國際班機之前,科恩的一位同事已經被盤問過了。她將行李放到安檢掃描儀中,然後行李就被拉開了,一名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SA)的安檢人員朝裡面看了看,放行前還向她眨了眨眼。她覺得又好笑又尷尬,所以科恩主動請纓,在返程時由他來攜帶此模型。

行李包再次被拉開了。一名TSA安檢人員詢問科恩,裡面是否有銳器或易碎品。他回答說是的,有一些3D列印的解剖模型,它們相當易碎。安檢人員取出了兩個小鼠胚胎模型,點了點頭,然後繼續查看。「然後,」科恩回憶說,「她持著小鼠陰莖模型的底部將它取出,仿佛那是一把王者之劍。」

「這是什麼?」

「你這是盤問還是提問?」

「我就是好奇。」她說。

「這是一個3D列印的成年小鼠陰莖。」

「什麼?」

「一個3D列印的成年小鼠陰莖。」

「不是吧?」

「是的。」

這名工作人員叫來了三位同事,並讓他們猜這是什麼。他們陷入了沉默,於是科恩揭曉了答案,他們捧腹大笑。

科恩是一名佛羅裡達大學的生物學家,他的研究方向是生殖器與泌尿道以及它們在胚胎中的形成。每250人中,就有一個人因為先天缺陷,而影響到這些器官的功能。這樣的變異越來越常見,但它們的成因在很大程度上仍未明確。科恩希望通過研究生殖器的正常發育,來理解是什麼讓它們走上了岔路。和很多其他科學家一樣,他的工作需要與小鼠打交道。最近,他用高解析度的醫學掃描儀分析了小鼠的生殖器。為了向同事展示掃描的細節,他列印了一個放大模型,並帶著它參加了華盛頓特區的會議。由於會議為期僅兩天,科恩沒有攜帶託運行李。因此,「陰莖」只能隨身攜帶了。

前些年,科恩曾經帶著一隻巨型地懶(已經滅絕,是樹懶的近親)的脛骨和一個裝滿海龜胚胎的冷藏箱飛來飛去。就在上個月,研究動物生殖器演化的MIT科學家黛安·凱利被TSA安檢人員攔了下來,因為她攜帶著和科恩的物品恰恰相反的東西:一個3D列印的海豚陰道模型。

「嚴格地說,這個海豚陰道模型甚至不是我自己的,」她說,「我只是幫別人帶的。」

對於這個話題,科學家們在推特上一呼百應,乘機前過安檢時,他們帶著裝有猴子尿液的瓶子、變色龍和鰩的胚胎、5000年前的人類骨骼、有纜水下機器人,還有一堆巖石。

天體物理學家布萊恩·施密特曾在前往北達科他州時被機場工作人員攔截,因為他背著他的諾貝爾獎金質獎章——在安檢掃描儀上,就是一個黑影。

「呃,這是誰給你的?」

「瑞典的國王。」他說。

「為什麼要給你這個?」他們繼續試探。

「因為我發現宇宙的膨脹速度在加快。」

人類學家唐納德·喬納森帶上飛機的最珍貴、最著名的東西,大概就是由他本人發掘的,南方古猿人露西的骨架了。在回憶錄中,他回憶起向巴黎海關官員展示她的骨架的那一幕。那位男子恰好是人類學愛好者,當喬納森告訴他這些化石都來自衣索比亞,他說:「你是說露西?」

「一大群人湧過來圍觀,露西的骨架一個接一個地陳列在海關櫃檯上。我第一次意識到露西能產生如此大的吸引力,無論她去哪。」喬納森如是說道。

行李包中的生命

另一些科學家的機場行李更加「鮮活」。康乃狄克大學的喬納森·克拉森研究切葉蟻,按照規定他必須在登機時隨身攜帶收集野生物種的許可證。「不可避免地,一些可憐的安檢人員得檢查裝有上萬隻螞蟻的行李袋,他們一定感到很困惑。」

的確,許多動物只能隨身攜帶而不能託運,因為它們不能適應貨艙的溫度(因為同樣的原因,也不能水運)。對鞭蛛來說更是如此,它們是蜘蛛的親戚,性格溫順但有著噩夢一般的外表。亞歷山大·沃恩有一次嘗試將其帶上國內航班。他告訴我:「我的策略是,假裝我做的一切事情都特別正常。」

其他人對他們的異端物品更為看重。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昂丁·克裡弗曾經想將裝滿青蛙的容器從紐約帶到奧斯汀。在過安檢時,她意識到青蛙不能承受X射線的傷害,所以她向TSA安檢人員解釋了行李中的內容物。

「她完全被嚇到了,但還是必須往容器中看一眼,」 Cleaver說,「我們打開了一條縫,然后里面的12-14隻眼睛就那麼盯著她。她尖叫起來,整整尖叫了三次。一些其他工作人員聞聲而來,但沒人受得了這容器,哪怕只打開一點點。但他們還是必須要確保裡面沒有違禁物品,於是我們陷入了打開容器——尖叫——關上容器——大笑的循環之中。」最終,他們讓她通過了。

許多科學家的經歷更為坎坷,因為他們的設備看起來很可疑。盧卡·博格用於追蹤牛的追蹤項圈看起來像炸藥帶。而丹妮拉·拉巴約蒂用於記錄蝙蝠聲音的蝙蝠探測器,就像是是一個「前面裝有閃光燈的大型黑箱」。她在前往休斯頓的航班上帶了一個,放在背包裡。「安檢人員說:『請取出你的筆記本電腦。』我照做了,但他們沒有說『取出你的蝙蝠探測器』,於是我自己也忘了。」

當掃描傳送帶過去之後,她不得不向一個疑心重重的TSA工作人員解釋她從事的研究,但他根本不知道蝙蝠的叫聲是可記錄的,更別說理解記錄它們有什麼意義了。所以拉巴約蒂向他展示了一些聲波圖,拿出筆記本電腦給他放了一些聲音——而這時候其他乘客都在進行常規安檢。她說道:「最後,他說:『噢!我從來不知道蝙蝠這麼有趣!』」

機場裡的科普大道

故事的結局總是驚人地相似。TSA曾經攔下了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南極研究者麥可·波利託,因為他的包裡有50隻裝有白色粉末的小玻璃瓶。當他解釋說那是凍幹的南極皮毛海豹奶的時候,他得到了不同的反應。「一些工作人員只想趕快放我走,其他的想讓我留下來接受詢問,回答『你怎麼給海豹擠奶』之類的問題,我幾乎就要錯過航班了。」

機場安檢區,原來是一條奇妙的科普大道。有一種說法是,只有讓你的外婆或是六歲小孩聽懂你所講的內容,你才真正理解了這件事物。那麼,你能向一位TSA工作人員解釋清楚嗎?他可能不僅沒有科學的背景知識,而且還強烈懷疑你是一個威脅國家安全的存在。在「你在做什麼」,「你為什麼要做這個」,「你為什麼要把這個帶上飛機」等一連串問題的轟炸之下,你能為你的研究主持公道嗎?

在四位TSA工作人員就他的小鼠陰莖進行輪番盤問的時候,科恩可以說表現出色。他們注意到這半透明的物體中有一根白色的管子,問是不是骨頭。事實上它的確是骨頭——一塊陰莖骨。「我向他們解釋,大多數其他哺乳動物的陰莖中都有陰莖骨,但人類卻遺失了。」科恩說,「我不會放過任何科普的機會。我正準備向他們普及一些關於演化的知識,但他們已經徹底凌亂了。」

最後,科恩問自己是不是可以通過了。「可以的。」第一個檢查他行李的工作人員說。接著他說:「我要去休息一會,信息量太大了。」

撰文Ed Yong

翻譯  古京卉

審校  吳非

本文來源:《科學美國人》中文版《環球科學》 責任編輯: 郭浩_NT5629

相關焦點

  • 「小鼠陰莖模型」 | 科學家帶上飛機的那些奇葩物品
    3D列印的小鼠陰莖、諾貝爾金質獎章、南方古猿露西的骨架、一整包的青蛙、凍幹的海豹奶……這些看似無關的物品有一個共同點:這些科學家的寶物,都在機場安檢現場給安檢人員十足的驚喜(嚇)。你在過機場安檢時攜帶過,或是目睹過哪些腦洞大開的奇異物件嗎?歡迎留言,我們將從中選條數位最奇異的回覆公布,並送上我們奇異的端午禮物。
  • 幹細胞+3D列印,修復受損「丁丁」|3d列印|修復|陰莖海綿體|...
    安庚說,臨床上,陰莖海綿體損傷的患者,即便進行各種陰莖重建手術,其勃起功能和生殖功能也很難恢復。換言之,這類患者的陰莖修復後外觀上無異,但硬度卻不行了。陰莖海綿體呈「多孔」結構,損傷後很難修復。幹細胞+3D列印讓受損海綿體再生修復隨著3D列印技術的興起,研究人員想到,可否藉助3D列印技術重建海綿體,「列印」出一模一樣的海綿體?
  • MIT華人教授發明神奇墨水,在小鼠大腦中植入3D列印柔軟電極
    發明導電聚合物墨水,首次實現導電聚合物的高精度3D列印趙選賀教授團隊列印出的這些設備由一種導電的聚合物墨水製成。研究小組將這種類似於液體的導電聚合物溶液轉化成一種更像粘性牙膏的物質,然後放入3D印表機中,列印出穩定的導電圖案。
  • 盤點:全球機場查獲的十大奇葩物品
    我們對各國機場沒收的十大奇葩物品進行了盤點。盤點如下:  1、公雞的蛋蛋  去年紐西蘭惠靈頓機場收繳了兩公斤公雞的蛋蛋。一位越南乘客將這些蛋蛋和其他食物一起放入了可攜式小冰箱內。該乘客表示,公雞的蛋蛋非常美味且能壯陽養顏。但因為存在生物安全風險,這些蛋蛋被沒收了。
  • 3d列印的優點和缺點
    3d列印的優點   1、製造複雜物品不增加成本   就傳統製造而言,物體形狀越複雜,製造成本越高。對3D印表機而言,製造形狀複雜的物品成本製造複雜物品不增加成本不增加,製造一個華麗的形狀複雜的物品並不比列印一個簡單的方塊消耗更多的時間、技能或成本。製造複雜物品而不增加成本將打破傳統的定價模式,並改變我們計算製造成本的方式。   2、產品多樣化不增加成本   一臺3D印表機可以列印許多形狀,它可以像工匠一樣每次都做出不同形狀的物品。
  • 3D生物列印肝臟類器官可延長肝功能衰竭小鼠的存活時間
    近年來,3D生物列印技術在醫學領域的發展非常迅速,比如神經外科,頜面外科等【1,2】。該技術在肝臟移植領域也頻有捷報傳來。最早在2013年,科學家首次報導了利用3D列印技術將3例捐獻者及患者的肝臟製成3D模型,用以指導接下來的移植策略【3】。同年,有公司成功列印出深500 μm的肝臟組織,能正常存活40天,並且在體外具有普通肝臟的功能,後續該公司也列印出了具有生物活性的完整的迷你肝臟【4】。
  • 「在機場查獲的各種奇葩物品,可算明白為什麼要查那麼嚴了!」
    大家也都知道,飛機是在空中飛行的,所以機場的安檢也是非常嚴格的,然而即便如此,機場的安檢人員依然會檢測出乘客攜帶的一些奇葩違禁品~簡直讓你大開眼界、哭笑不得!!不知道這位乘客攜帶著一枚魚雷是要幹什麼??難道你是要實行恐怖襲擊??
  • 3D列印藝術:這5種3D列印方式推動藝術創意的新方向
    1.使不可能的設計成為可能準確地呈現複雜設計的能力是3d列印的最大優點之一。例如,它已經徹底改變了珠寶市場。這只是開始。其他還有像執行器、LED和音頻設備這樣的元件可以嵌入到具有新響應度的3D列印藝術作品的結構中。
  • 流淌著的血液 3D列印材料有哪些(二)
    使用光敏樹脂材料列印出來的物品,表面較為光滑、成型質量高,所以許多DLP機型被定位為珠寶級別。筆者認為DLP成型技術較高以及光敏樹脂列印出來的物體性能較好。光敏樹脂材料也被稱為UV材料,是由單體聚合物與預聚體組成。這種材料可在特定波長紫外光聚焦下完成固化。
  • MIT研發出新型印表機 使3D列印物品呈現不同的光澤度
    雖然「傳統」的物體可能會在不同的區域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光澤度,但3D列印的物品通常具有統一的光澤度。不過,這種情況可能要改變了,這要歸功於麻省理工學院設計的一種新型印表機。在控制3D列印物品的光澤度時,傳統印表機受限於列印頭中的噴嘴。
  • 3D列印又發威!小鼠實驗表明:未來有望在體內直接「列印」出人耳
    利用3D列印技術,老鼠背上長出了類似人類的耳朵。這項技術有可能在不需要手術的情況下被用於建造新的耳朵或人體其他部位。3D列印技術越來越多地被用於定製人體的新部位,比如頜骨、肋骨和脊柱。但這些部分必須列印在體外,然後通過手術植入體內,這就有感染的風險。現在,中國四川大學的Maling Gou和他的同事們已經證明,身體部位可以在體內3D列印,至少在老鼠身上,因此不需要手術。首先,研究人員將由水凝膠顆粒和軟骨細胞組成的「生物墨水」注射到老鼠的背部。
  • 新的3D列印技術可生產混合塑料金屬物品
    現有的3D列印技術雖然列印塑料或金屬物品,但同時列印兩種材料製成的單件物品仍然相當困難。不過,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方法,可以提高全功能3D列印電子產品的產量。目前已經實現在3D列印的塑料物品上塗上金屬。這樣做涉及將該物品浸入含有鈀的溶液中,鈀會粘在塑料表面。當該物品隨後被放置在無電解鍍槽中時,粘附的鈀作為催化劑,使溶解在液體的金屬離子粘在物品上。最終形成金屬塗層。
  • 微信群叫賣「安檢扣押物品」,我們被查扣的物品去哪兒了?
    近日有媒體報導,在微信群中有人公開售賣安檢查扣物品。根據一些微信截圖顯示,這些物品基本為大瓶的防曬噴霧,售賣者稱來自機場、火車站,其中有一些箱子上明確標註了「北京南站」字樣,同時賣家還提供《暫存危險物品通知書》來證明物品來源的可靠性。那麼這些貨物真的是火車站、機場安檢的查扣品嗎?旅客被查扣的禁止攜帶物品究竟有沒有統一的處理流程?
  • 研究揭示m6A RNA表觀遺傳修飾對成年小鼠造血幹細胞靜息狀態的調控...
    研究揭示m6A RNA表觀遺傳修飾對成年小鼠造血幹細胞靜息狀態的調控作用 2018-07-20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另一方面,Mettl14條件性敲除小鼠表現出與Mettl3敲除小鼠相似的表型,但表型明顯偏弱,而Mettl3/Mettl14雙敲小鼠則表現出與Mettl3單敲相同的表型,這表明
  • 微信群叫賣「安檢扣押物品」 源頭究竟來自哪裡?
    微信群叫賣「安檢扣押物品」,源頭來自哪裡?正規流程應如何處理?  據中國之聲報導:近日有媒體報導,在微信群中有人公開售賣安檢查扣物品。根據一些微信截圖顯示,這些物品基本為大瓶的防曬噴霧,售賣者稱來自機場、火車站,其中有一些箱子上明確標註了「北京南站」字樣,同時賣家還提供《暫存危險物品通知書》來證明物品來源的可靠性。
  • 瞄準微米級3D列印技術,讓列印物品「五臟俱全」
    我們團隊可以通過3D列印替代現有基於平面模式的光電子封裝方案,製造高精度電子器件、柔性可穿戴設備、微小型機器人等,提供3D電子列印服務、設備與材料集成的一站式解決方案。」西湖大學工學院特聘研究員、西湖未來智造創始人兼CTO周南嘉表示。
  • 幹細胞+3D列印,修復受損「丁丁」
    安庚說,臨床上,陰莖海綿體損傷的患者,即便進行各種陰莖重建手術,其勃起功能和生殖功能也很難恢復。換言之,這類患者的陰莖修復後外觀上無異,但硬度卻不行了。陰莖海綿體呈「多孔」結構,損傷後很難修復。幹細胞+3D列印讓受損海綿體再生修復隨著3D列印技術的興起,研究人員想到,可否藉助3D列印技術重建海綿體,「列印」出一模一樣的海綿體?
  • 3d列印價格為何這麼高
    3d列印一直都是人們心中的願景,希望其能實現許多無法實現的東西,尤其是在外科手術中,如果能列印心臟、腎等器官該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事。但是3d列印的面世並沒有帶給人們預期的喜悅,引得人們好評如潮,反而引發了人們的吐槽,說我明明能花很少的錢到市面上去買一個東西,為什麼要花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錢去3d列印一個呢?
  • 3D列印,解密未來製造業的「潛力股」
    2019年聖誕節,諾丁漢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生製作了200多個3d雪花送給本科大三的學弟學妹們。每一片雪花都是由我們目前正在攻讀增材製造與3d列印碩士學位(additive manufacturing and 3d printing msc)增材製造和3d列印碩士專業的學生親手製作的。
  • 瑞士科學家打造出纖維素含量更高的熱門3D列印材料
    近日,據外媒報導,纖維素是一種天然聚合物、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它作為一種生態友好、生物兼容的3D列印材料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現在,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列印纖維素含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的複雜物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