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ICC 2020 | 基層是高血壓防治主戰場,最佳防治模式需探索

2021-01-15 健康界

高血壓,橫亙在當代人與健康之間的一道溝壑。在我們身邊,可能隨便提一個就是高血壓患者或有潛在高血壓風險的人群。儘管人群高血壓患病率隨年齡增加而顯著增高,據2012—2015年全國調查,18~24歲、25~34歲、35~44歲的青年高血壓患病率分別為4.0%、6.1%、15.0%,不僅老年人,青壯年也應當重視高血壓的防治。

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是反映高血壓防治狀況的重要評價指標。據權威報導,我國高血壓患者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粗率)近年來有明顯提高,但總體仍處於較低的水平,分別達51.6%、45.8%和16.8%。高血壓防治依然是我國慢性病防控的一大部分,專家學者們也在不斷地探索著更合理有效的高血壓防治模式。

那高血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得到重視的呢?這就要從60餘年前說起了......

「漫漫」慢病路

早在1959年,一項「Build and Blood Study」以及之後的「Framingham Heart Study」揭示了血壓的升高可以導致臨床併發症的增加,並與死亡率密切相關。到1967年,JAMA雜誌先後發表的兩項小樣本研究均表明降低舒張壓能夠顯著地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這些早期的研究逐漸使人們意識到了高血壓防治的重要性。

但在早期防治中,患者只有在感覺到症狀並就醫後,醫生才會給予降血壓治療,而真實的高血壓患病率以及控制率是很難獲取的。因此,20世紀60年代,專家們進行了許多高血壓患病率的社區調查研究,發現社區的高血壓檢出率、治療率、控制率都處於低水平。

為更好地解決社區高血壓問題,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學者先後在美國社區展開試驗,結果發現在進行社區高血壓篩查及幹預後,高血壓控制率得到了明顯提升。

此後,基於這些高血壓的研究,美國高血壓預防,檢測,評估和治療全國聯合委員會(JNC)自1977年開始發布JNC指南,到1984年的JNC3指南中,首次提出了社區高血壓管理與醫院管理互補,應對社區高血壓管理提供長期諮詢、隨訪、檢測服務,雙重管理的協作方能達到血壓控制。

與世界同步,我國的高血壓社區防治也在20世紀60年代開展,並在首鋼醫院建立了第一個慢病防治網絡,通過宣教、高血壓管理、膳食幹預等使高血壓的治療率和控制率得到了很大提升,死亡率明顯下降。

在2010年我國發布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再次強調:加強高血壓社區防治工作是改善我國人群高血壓控制率的根本。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孫英賢指出,這一指南也將社區高血壓的管理提到了最高點。

防治理念前進時

基層研究提高了社會對基層高血壓防治的重視度,這使得人們對於高血壓防治的理念也不斷發展。

1996年,Edward H. Wagner提出 Chronic Care Model(CCM)的慢性病照護模式,指出對於慢性病的管理要發生思維和醫療結構的轉變

思維上,應從患者起被動作用到患者起主動作用,而對於慢性病的急診式醫療模式要轉變成慢性病的醫療模式。對慢性病的治療要從單學科診治轉變為多學科醫療團隊的協作,從院內醫療轉變為醫院和社區的聯合醫療。

CCM照護模式

世界衛生組織(WHO)接受了Wagner提出的建議,並提出了ICCC模式,指出了8個要點:醫療思維轉變、政策環境、聯合醫療政策、醫療服務整合、高效服務、患者為中心、社區支持、強調預防。

ICCC模式

重點關注基層群體

多年以來,專家學者們「踩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斷地進行高血壓群體防治的探索研究,也取得了不少進展。孫英賢在會議中介紹了一些經典案例。

2008年,發表在JAMA的E-BP研究「Effectiveness of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Web Communication, and Pharmacist Care on Hypertension Control」,通過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分別實施常規治療、家庭血壓檢測+患者網絡教育、家庭血壓檢測+患者網絡教育+藥師管理,結果發現在進加入了患者網絡教育及加入了患者網絡教育+藥師管理後,高血壓的控制率分別提高到了36%和56%。孫英賢解析到組成以醫生為核心的、包含專業人員在內的團隊能夠更好促進高血壓的管理

JAMA E-BP研究結果

2017年,He Jiang教授發表了其在阿根廷低收入社區的研究結果,該研究團隊對高血壓患者實施了以社區健康工作者為主導的綜合幹預,具體包括健康教育、家庭血壓監測、血壓達標監督、醫生教育及簡訊幹預,發現相比常規管理組,綜合幹預後高血壓患者收縮壓下降6.4mmHg,舒張壓下降5.4mmHg,控制率提高了20.6%。

自2008年開始,Victor等在美國Dallas社區調查發現,該社區高血壓患病率高,血壓治療率、控制率低,而社區居民不規律訪問醫生的最主要原因竟是自我感覺不需要看醫生

基於這些初期調查結果,2011年Victor設計了BARBER-1試驗,將高血壓監測及防控宣傳引入了理髮店,但試驗結果與對照組間無明顯差異,未達預期。

在對BARBER-1進行分析後,Victor發現是由於患者接受的醫療水平不同,接受了專業治療的組別血壓相對有明顯下降。因此Victor進行了下一步試驗:藥師高血壓幹預。理髮店是社區居民常去場所,因此藥師在理髮店與社區居民進行交談,提供高血壓控制建議,6個月後幹預組的患者用藥依從性增加,用藥強度及合理性增加,高血壓控制率也得到了改善。

當然,我國的基層高血壓防治也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

在城市社區中,以上海普陀區為例,通過對社區居民按照心血管危險因素分層實行分級管理1年,設立健康管理專員進行管理,隨訪包括血壓測量、健康教育、治療方案調整,高血壓的治療率從66.7%上升至73.6%,控制率從43.1%上升到61.8%。但是孫英賢指明目前我國東南沿海等發達城市的社區高血壓管理良好,控制率好,但中西部等偏遠城市的社區高血壓管理效果仍不佳,有待繼續努力。

而對農村社區而言,整體都屬於我國高血壓防治的薄弱點。孫英賢等在對5292名農村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藥物幹預15個月後發現患者血壓降低16.1/9.4mmHg,控制率上升了18%,總腦卒中發病風險降低了59.4%,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幹預後農村社區的高血壓控制率僅在33.1%,遠低於發達城市社區的初始控制率。

孫英賢匯報到,目前在進行中的十三五社區高血壓管理項目通過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行政政策及管理/社區醫生和團隊/患者及家屬的綜合管理,已經取得了令人振奮的中期效果,期待該項目能促進高血壓防治在國內更大範圍的推廣。

僅有專家學者的努力是不夠的,對於高血壓的防治,國家層面的政策也非常重要。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就發布了《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要逐步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強調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常見病的首診在基層醫療機構

孫英賢分析到,隨著治療範圍的擴大,難治性高血壓、繼發高血壓等複雜的高血壓逐步浮出水面,也給專科醫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只有從基層、從社區解決這些複雜高血壓,才能將我國高血壓控制在「合格」範圍內,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實現「健康中國」的偉大目標,讓居民能更健康的生活。

參考資料: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高血壓聯盟(中國) ,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等.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 [J] . 中國心血管雜誌,2019,24( 1 ): 24-56. DOI: 10.3969/j.issn.1007-5410.2019.01.002

[2] 孫英賢.高血壓診斷標準的變化與啟示[J].中國實用內科雜誌,2019,39(01):5-7.

[3] Wagner EH. Organizing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Illness Revisited. Milbank Q. 2019;97(3):659-664. doi:10.1111/1468-0009.12416

[4] Green BB, Cook AJ, Ralston JD, et al. Effectiveness of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Web communication, and pharmacist care on hypertension contro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JAMA. 2009 Nov 11;302(18):1972]. JAMA. 2008;299(24):2857-2867. doi:10.1001/jama.299.24.2857

[5] He J, Irazola V, Mills KT, et al. Effect of a Community Health Worker-Led Multicomponent Intervention on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Low-Income Patients in Argentina: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7;318(11):1016-1025. doi:10.1001/jama.2017.11358

[6]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 國辦發〔2015〕70號

相關焦點

  • 《2019高血壓基層診療指南》6大要點,幫你總結好了!
    核心提示:有關高血壓的防治指南和專家共識真是多如牛毛!有不同地區的,什麼美國指南、歐洲指南、中國指南;有不同視角的,比如清晨血壓管理、急診診療、患者教育、合理用藥等等。真是十個腳趾頭都數不清!   為什麼高血壓指南需要「基層版」?
  • 王辰院士:呼吸病成慢病防控短板 需加強建設全民防治體系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日醫院院長王辰接受新華網採訪 新華網 張斌 攝      新華網北京9月12日電(王坤朔)一提到慢病,人們首先會想到高血壓、糖尿病,甚至腫瘤,而作為與前三者並列為四大慢病的呼吸系統疾病,卻長期受重視不足。
  • 2020年湖北省腦卒中防治工作總結會在漢召開
    2020年湖北省腦卒中防治工作總結會在漢召開  通訊員 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黃濤 通訊員 貝蘭)為總結2020年全省卒中中心建設和項目工作情況,加強卒中防治網絡體系建設,推進全省腦卒中防治相關適宜技術培訓
  • 糖尿病綜合防治應在基層發力!這100個典型案例值得一看
    國家衛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副主任唐劍安在講話中指出,專項啟動3年以來,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政策精神,借鑑國家繼續醫學教育供給側改革確立的新型培訓模式經驗,採取線上理論、線下面授、臨床帶教三段式培訓方式,將優質教育送到基層,有效提升了基層全科醫生糖尿病防治管理能力和水平,促進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高質量發展。
  • ...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江蘇省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
    《江蘇省愛滋病防治行動計劃(2018-2020年)》《江蘇省結核病防治規劃(2018-2020年)》《江蘇省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8-2020年》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1.加強慢性病防治機構和隊伍能力建設。探索建立適合本省實際的慢性病防控服務體系,依託現有資源,分期分批籌建心血管病、癌症、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口腔疾病、骨質疏鬆、精神疾病、心理健康等十大類省級慢性病防治中心或區域中心,充分發揮各中心在政策諮詢、標準規範制定、監測評價、人才培養、技術指導等方面作用。
  • ...廳關於印發江蘇省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等疾病...
    《江蘇省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江蘇省愛滋病防治行動計劃(2018-2020年)》《江蘇省結核病防治規劃(2018-2020年)》《江蘇省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8-2020年》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我國高血壓人數已突破3億,防治高血壓從呼吸負氧離子開始
    作者:高科負氧離子研究所研究員李帆關鍵詞:負氧離子 高血壓摘要:高血壓已不再是肥胖和老年人的專利,壓力大也會造成血壓升高。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首席專家李海濤表示:預防高血壓,採用負氧離子自然療法是最好的方式。
  • 【學會通知】2020年糖尿病分會學術年會暨中醫藥防治糖尿病及並發...
    【學會通知】2020年糖尿病分會學術年會暨中醫藥防治糖尿病及併發症新進展學習班將於11月7日-11… 2020-10-21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腫瘤高血壓,新的概念,引領防治策略的變革
    高血壓,是大家較為熟悉的疾病。提起高血壓與其他疾病的關係,人們會想到,肥胖及血脂異常,會引起高血壓;得了高血壓,會帶來腎臟及心臟功能的損害。但是,有些學者,卻在近日提出了新的概念,腫瘤高血壓。腫瘤與高血壓,有什麼聯繫?防治策略,需要進行哪些改變呢?咱們現在就結合最新的研究結論,介紹相關的觀點。
  • 李景虹:塑料汙染防治仍需高科技助力
    日前,在廣州金髮科技有限公司舉辦的中科院學部「我國塑料汙染防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諮詢評議項目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李景虹表示。資料顯示,2019年我國塑料產量達到8184.2萬噸,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產和消費國。老百姓在享受塑料帶來的方便與快捷的同時,產生的塑料廢物種類和數量也越來越多。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近年來,李景虹一直高度關注塑料汙染的防治。
  • 2020兩會環保熱點丨土壤修復需從模式、管理、執法等加強
    在2020兩會期間,土壤修復也引起了多名代表委員的注意,紛紛為此獻言獻策:   全國人大代表黨永富建議適時開展土壤汙染防治法執法檢查。   由於我國土壤汙染涉及範圍廣,治理難度大同時,黨永富提議要加大對土壤汙染防治的資金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黨永富還建議加快對防治土壤汙染新技術的示範推廣,探索如何利用新技術實現農藥化肥的替代與減量使用等。
  • 包醫一附院與團結社區醫院舉辦大醫普愛高血壓慢病義診活動
    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已達 2.7 億,已成為我國家庭和社會的沉重負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高血壓管理的「主戰場」,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我國未來心腦血管疾病發展趨勢。為深入基層群眾普及高血壓慢病管理健康知識,提供專業、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由包醫一附院心內科專家與醫護人員聯合團結社區醫院主辦,國藥器械有限公司協辦的大醫普愛高血壓慢病義診活動於11月3日在團結社區醫院一樓大廳舉辦。本次義診活動覆蓋團結社區及周邊高血壓患者、慢病患者及普通群眾。
  • PM2.5防治拐點尚未到來,重點行業仍是主戰場
    不過,在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柴發合看來,我國PM2.5防治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還未到來,PM2.5治理任重道遠。在日前舉辦的「2020年全國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科技大會」上,柴發合專門作了「臭氧與PM2.5協同控制 深化VOCs和NOx聯合減排」的主題演講。
  • DNA甲基化+消化道新型標誌物,探索消化道腫瘤防治新方向
    (原標題:DNA甲基化+消化道新型標誌物,探索消化道腫瘤防治新方向)
  • 路面工程質量通病之無機結合料底基層出現裂縫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二、路面底基層出現裂縫的預防措施2-1、石灰穩定土基層裂縫的主要防治方法1.使用低塑性指數或加入適量的粉煤灰,改善施工用土的土壤質量。為了控制壓實的水分含量,有必要根據土壤的性質採用最佳的水分含量,以避免過量或過低的水分含量。4.鋪築碎石過渡層,在石灰土基層與路面之間鋪一層碎石過渡層,可有效避免裂縫。5,在分層鋪裝過程中,在石灰石強度形成階段,讓其產生收縮裂縫後,再進行下一層的鋪裝,可以有效減少新鋪砌層的裂縫。
  • 「網際網路+」腫瘤防治 為患者打造精準醫療
    信息時報訊(記者 劉俊 實習生 唐賓鴻)12月26~27日,「2020中國腫瘤防治聯盟年會暨中國精準醫學大會」在穗舉行。本次大會邀請到國家衛建委、中國醫院協會、中國癌症基金會等領導及十餘位院士參會,共同探討腫瘤防治、精準醫療、網際網路+醫療等熱點話題。
  • 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於印發太原市職業病防治規劃(2017—2020年...
    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1月17日  (此件公開發布)  太原市職業病防治規劃(2017—2020年)  為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推動我市職業病防治工作全面發展,根據《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健康山西2030」規劃綱要》《山西省職業病防治規劃(2017—2020年)》,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劃
  • 2020 CCO | 樊代明院士:腫瘤防治,贏在整合!
    2020 CCO | 樊代明院士:腫瘤防治,贏在整合!而中國腫瘤學大會從會員角度出發,探尋20多萬會員的真實需求,由各專委會、省市抗癌協會等舉辦高峰論壇推舉優秀講者,最後由總會組織3000聽眾進行主旨報告遴選,最終選出9個最佳報告,成為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主旨報告內容。相信這 9 個報告是目前中國腫瘤防治學界水平最高、最具國際影響力、最受大家歡迎的報告,也註定將在中國抗癌路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糖尿病診療45問|解析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治療篇)
    糖尿病診療45問|解析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治療篇)
  • 血吸蟲病防治「君山模式」探究
    春風十裡待君來 ——血吸蟲病防治「君山模式」探究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君山區血防辦提供) ■ 徐亞平 司念偉 柳會祥 這是一份20年不變的莊嚴承諾—— 自1997年起,李友志、史耀斌、鄭建新、石建輝、歐陽煌等歷任財政廳一屆又一屆領導矢志不渝,接力對口幫扶嶽陽市君山區開展血吸蟲病防治,創造出了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血吸蟲病防治「君山模式」; 這是一段60年難忘的鬥爭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