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血壓人數已突破3億,防治高血壓從呼吸負氧離子開始

2021-01-09 薇伊生活家

作者:高科負氧離子研究所研究員李帆

關鍵詞:負氧離子 高血壓

摘要:高血壓已不再是肥胖和老年人的專利,壓力大也會造成血壓升高。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首席專家李海濤表示:預防高血壓,採用負氧離子自然療法是最好的方式。

說起高血壓,很多年輕人第一反應就是「雨我無瓜」,那是胖子和老年人的專利。事實上,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生活壓力大,再加上抽菸、酗酒、熬夜、缺乏鍛鍊等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都會導致神經緊張和血管收縮,埋下高血壓的種子。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高血壓人數已突破3億,然而20%-30%中青年高血壓中都是無症狀的,又被稱為隱性高血壓。那麼,對於高血壓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首席專家李海濤表示:定期做身體檢查並採用負氧離子自然療法是對付隱形高血壓最好的方式。

有了負氧離子防治高血壓不再怕

血液黏稠是導致高血壓的直接誘因,那麼如果降低血液黏稠度,使血沉減慢,血流暢通無阻,則無異於扼住了高血壓的要害。負氧離子正是以此為契機展開「攻勢」的。由第四軍醫大、博士生導師陳景藻教授主編的《現代物理治療學》一書中就講到了空氣負氧離子療法對治療高血壓的作用機理:經大量臨床實驗表明,負氧離子可通過神經反射和體液作用,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修復老化的細胞膜電位,促使其變成正常帶負電的細胞,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使血沉減慢,同時新陳代謝促進了血管內壁脂類物質分解,血流更通暢,從而有效降壓。

瀋陽軍區興城療養院為探究負氧離子對老年輕度高血壓病的臨床治療做了實驗,選取114例在興城海濱療養的患有輕度高血壓病的老年療養員,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輕度高血壓病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好於對照組。從而得出結論,天然負氧離子對輕度高血壓病有明顯療效,對老年療養員高血壓病的康復有顯著作用。(文獻名《天然負氧離子對老年高血壓病的臨床療效》)

根據中科院專家林金明教授指出:只有小粒徑的負氧離子具有活性高、遷移距離遠、易穿透人體血液屏障的特點,對人體有益。因此,大家在購買時一定要認準具有小粒徑生成技術的品牌。目前,經過多方權威機構認證並得到醫學專家認可的,小粒徑負氧離子生成技術是:生態負離子生成晶片技術(ZL201220433901.6)、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ZL201020263299.7)、離子變換器技術(ZL201110146958.8)。

陳景藻先生指出,負離子在高血壓治療方面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其避免了藥物的副作用,從疾病的根源入手,不管在高血壓的預防還是治療方面都更安全、徹底,所以防治高血壓,還是要採用負氧離子最理想。

1、引於:第四軍醫大、博士生導師陳景藻教授主編的《現代物理治療學》

2、作者:高科負氧離子研究所研究員李帆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高血壓,需要排除繼發性的高血壓?什麼病會引起高血壓?
    這種情況是原發性高血壓,大約佔全部高血壓人數的90~95%。但還有5~10%的人,是因為其他疾病導致的高血壓,稱之為繼發性高血壓。 繼發性的高血壓,只要找到確切的病因進行治療,只要疾病被治癒,繼發性的高血壓是可以被完全治癒的。
  • 認識原發性高血壓_39健康網_心血管
    核心提示:目前,我國原發性高血壓病病人有繼續增加的趨勢,但原發性高血壓病的防治工作一直處於較低的水平。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至2020年,非傳染性疾病將佔我國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將佔首位。   摘 要:從目前我國原發性高血壓痛發病人數、發病率逐年增高,而疾病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低。
  • GW-ICC 2020 | 基層是高血壓防治主戰場,最佳防治模式需探索
    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是反映高血壓防治狀況的重要評價指標。據權威報導,我國高血壓患者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粗率)近年來有明顯提高,但總體仍處於較低的水平,分別達51.6%、45.8%和16.8%。高血壓防治依然是我國慢性病防控的一大部分,專家學者們也在不斷地探索著更合理有效的高血壓防治模式。那高血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得到重視的呢?
  • 年紀輕輕就高血壓是怎樣一種體驗?
    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專利嗎?並不!中國疾控中心慢病防控中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2010年我國高血壓患者人數就突破3.3億,每3名成年人裡就有1人是高血壓患者。其中25歲~34歲年輕男性高血壓的患病率高達20.4%。
  • 高血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3大因素導致的高血壓
    2、環境因素其中引起原發性高血壓的環境因素如下:(1)飲食:攝入過多的食鹽,鉀和鈣攝入量過低,優質蛋白質的攝入不足,都是血壓升高的危險因素。(2)年齡:年齡與高血壓的關係也很大,年齡越大,高血壓發病的相對危險性就越高。(3)飲酒:酒能引起和加重高血壓,損害心腦血管。
  • 專家:高血壓病人應及時補充葉酸 應將H型高血壓納入慢病防控計劃
    央廣網北京3月16日消息(記者 馮會玲)「推進中國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要直面中國特色,鎖定預防靶心,將H型高血壓納入慢病防控計劃。」3月16日,在「H型高血壓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解讀溝通會上,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前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教授表示,專家共識的出臺,標誌著中國腦卒中的防治將進入從源頭上精準預防的新階段。  近十年的循證醫學研究證明,中國的心腦血管疾病防治,需要一張靶點明確、療效顯著、獨具特色的 「中國處方」。
  • 高血壓3級是什麼意思?嚴重嗎?
    說起高血壓,可以說越來越受人們關注,連網絡紅人鳳姐前幾天也進行高血壓科普了,她說:我國高血壓人數2億多,務必重視起來,預防腦出血等併發症。鳳姐說得有道理,為她點讚!我們都知道,目前我國高血壓人群已經有3億左右,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周圍小動脈阻力增高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症候群,可導致心、腦、腎及周圍血管、眼底等靶器官病理損害並致功能障礙的常見心血管疾病。我們診斷高血壓時,經常有看醫生診斷上寫著1級,2級,3級,那麼到底有什麼含義呢?什麼是高血壓3級?
  • 這個病跟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等量齊觀!等咳嗽、憋氣才查,肺功能半...
    點擊查看 發表在《柳葉刀》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等牽頭完成的「中國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結果,首次明確我國慢阻肺患者人數約1億,已成為與高血壓、糖尿病「等量齊觀」的慢性疾病。
  • 我國慢阻肺患者人數達9990萬 成為與高血壓、糖尿病「等量齊觀」的...
    慢阻肺是一種可導致患者呼吸功能逐漸下降的慢性肺部疾病。研究顯示,我國慢阻肺患者數量達9990萬,已成為與高血壓、糖尿病「等量齊觀」的慢性疾病。「許多早期的慢阻肺患者沒有明顯的症狀,他們通常不會主動就醫,然而在疾病早期,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會迅速下降,往往在有症狀來就診時已經喪失了近一半的肺功能,因此,慢阻肺的早診早治刻不容緩。」
  • 打呼嚕的朋友要當心了,高血壓可能接踵而來
    王先生來到醫院做了詳細的檢查,醫生診斷他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OSAHS)。這是一種睡眠呼吸疾病,臨床表現有夜間睡眠打鼾、呼吸暫停伴通氣不足、夜尿增多、白天嗜睡、性格變化等。由於呼吸暫停引起反覆發作的夜間血液中氧飽和度下降和高碳酸血症,該病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和腦血管疾病等併發症,甚至出現夜間猝死。
  • 我國每4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高血壓患者 年輕人血壓達「臨界值...
    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我國18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5.2%,也就是說,每4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是高血壓患者。高血壓如果控制不規範、治療不及時,不僅對人體健康是個巨大的隱患,嚴重的還會造成多器官損壞,危及生命。其實,高血壓病是可防可治的疾病,積極倡導健康生活方式,防治結合,可減少高血壓病的發生率和高血壓引起的多種併發症。
  • 幹細胞如何治療高血壓?
    中國的高血壓患病率,在1958年僅5%,2014年達25.5%。我國有3.3億高血壓患者,比整個美國的人口還多。我國每年死於高血壓的人數將近300萬,相當於蒙古國一個國家的總人數。
  • 購買高血壓治療儀謹防上當
    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人數已超3.3億。面對疾病,很多人除了在醫院診療以外,總希望獲得更多治癒的機會,於是「高血壓治療儀」引起不少人的追捧。     高血壓治療儀,簡稱降壓儀,大多數都是戴在手腕上使用的,佩戴方式與手錶相似。
  • 高血壓,科學防治才是硬道理
    既往將這類高血壓稱為「原發性高血壓」,不過這個名稱已經是過去式,目前統稱為高血壓。 在表現為高血壓的患者中,有5%的患者群體是由於某些確定疾病或病因引起血壓升高所致,這被稱為繼發性高血壓,而70%-80%的高血壓發生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
  • 高血壓就得吃降壓藥?醫生闢謠:這4種高血壓不用吃降壓藥
    首先告訴大家答案,並不是所有的高血壓都必須吃降壓藥!最新《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統計,我國接近3億高血壓,也就是每4個人就有一個高血壓。其中5%左右是繼發性高血壓,也就是別的明確的原因導致的;還有95%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高血壓,並沒有直接原因,但是和遺傳、肥胖、吃鹽多、喝酒、不運動、熬夜、壓力大等等因素有關係。但並不是發現高血壓都得吃降壓藥。
  •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發布: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億...
    推算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0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冠心病1100萬,肺原性心臟病500萬,心力衰竭890萬,風溼性心臟病250萬,先天性心臟病200萬,下肢動脈疾病4530萬,高血壓2.45億。 2017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農村和城市心血管病分別佔死因的45.91%和43.56%。
  • 高血壓也分類型?內科專家:拒絕過度治療,3種高血壓其實不用治
    高血壓,一種常見的血液慢性病。 早在2千多年前,我國就有中醫文獻記載了血壓的存在,發現卒中者大多脈象急促、洪大,為了穩定血壓,會通過「放血」的方式達到降壓目的,並且該治療方法一直持續到了18世紀。
  • 腫瘤高血壓,新的概念,引領防治策略的變革
    高血壓,是大家較為熟悉的疾病。提起高血壓與其他疾病的關係,人們會想到,肥胖及血脂異常,會引起高血壓;得了高血壓,會帶來腎臟及心臟功能的損害。但是,有些學者,卻在近日提出了新的概念,腫瘤高血壓。腫瘤與高血壓,有什麼聯繫?防治策略,需要進行哪些改變呢?咱們現在就結合最新的研究結論,介紹相關的觀點。
  • 我國高血壓人群超2億,如何改善?除吃藥外,自然降壓的十個方法
    高血壓容易導致心臟病、中風等問題,但偏偏高血壓的初期卻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直到血壓水平達到比較高的時候才開始出現頭痛、頭暈、臉紅等症狀,而此時往往已經發病,控制血壓的穩定已經比較困難了。不過,幸好,導致血壓升高的原因比較多,但降低血壓的方法同樣也不少,那麼都有哪些能夠不通過藥物也能讓血壓改善的方法呢?
  • 得了高血壓,怎麼買保險?
    其實,在我國,受高血壓困擾的人至少約2億,坊間也流傳著各種關於高血壓的「偽醫學」,那今天小保菌就給大家揭秘——「高血壓的偽科學」。其實,在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很高,且呈現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從以上數據就可以看出,18-24歲的青年朋友們也是需要注意的,這個年齡段的人患病率也已經有3.5%了。甚至還有研究表明,不僅僅是青年,就連兒童也會得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