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原發性高血壓_39健康網_心血管

2020-11-28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目前,我國原發性高血壓病病人有繼續增加的趨勢,但原發性高血壓病的防治工作一直處於較低的水平。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至2020年,非傳染性疾病將佔我國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將佔首位。

  摘 要:從目前我國原發性高血壓痛發病人數、發病率逐年增高,而疾病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低。治療依從性低等方面敘述了我國高血壓痛的防治現狀;提出開展健康教育、合理膳食、限制體重、適度加強運動、避免過度緊張、限制飲酒,提倡戒菸等方法對防治高血病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原發性高血壓痛;預防;治療;現狀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888(2008)1A一0010-02

  目前,我國原發性高血壓病病人有繼續增加的趨勢,但原發性高血壓病的防治工作一直處於較低的水平。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至2020年,非傳染性疾病將佔我國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將佔首位。因此,在全國範圍內大力開展原發性高血壓病的防治,積極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病病人,同時控制整個人群的血壓水平,已刻不容緩。

  1 我國原發性高血壓病防治的現狀

  1.1發病人數、發病率逐年增高在我國,原發性高血壓病發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1991年普查顯示,我國原發性高血壓病發病率已達11.26%,較1980年增高25%。據衛生部、科技部和國家統計局2004年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報告指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原發性高血壓病發病率為18.8%,估計全國發病人數約1.6億。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加速,如不加以有效幹預,預計今後一段時期我國的原發性高血壓病、腦卒中、冠心病的發病率仍將繼續增高。

  1.2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低與高發病率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低知曉率、低治療率和低控制率。有資料顯示,我國人群原發性高血壓病知曉率為30.2%,治療率為24.7%,控制率為6.1%;廣東省原發性高血壓病知曉率不到1/3,治療率僅1/4,控制率只有6.9%。說明相當部分原發性高血壓病病人沒能按照醫囑進行治療,其治療依從性不高,其結果引發大量心腦血管併發症,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增加了家庭與社會的經濟負擔。

  1.3治療依從性低 高血壓病的治療分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大類。藥物治療是降低血壓的有效措施,對保證降壓效果、改善病人行為以及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進行心理調節等綜合幹預措施也必不可少。但目前我國原發性高血壓病病人的治療依從性很低。對治療依從性較低人群的社區幹預在我國也才剛剛開始。同時,目前存在原發性高血壓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缺少個體化的護理幹預等問題。雖然現有的文獻顯示,社區幹預是提高原發性高血壓病治療依從性的有效措施,然而目前我國是以健康宣教為手段;對無效的病例則缺乏深入的分析;也缺乏通過幹預社會心理影響因素,從而提高治療依從性的有效措施。許亮文等對居民的飲食行為調查的結果顯示,健康知識的增長並不總是伴隨著不良行為的改變。由於缺乏對社會心理影響因素較為系統全面的研究,不能有效實施社區幹預。

  2 對策

  2.1 開展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病的基礎和前提,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響高血壓病病人的健康信念模式,而正確的健康信念,有利於病人的服藥依從性。在護理活動中可通過個別諮詢、書面指導、團體授課,也可採取走廊張貼科普宣傳畫、出黑板報等豐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形式,向病人講解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併發症、預後和規律服藥的重要意義等相關知識,以建立正確的疾病防控理念。

  2.2生活方式的指導

  2.2.1合理膳食限制食鹽攝入,一般成人攝入鹽5g/d~6g/d。此外,過多攝入脂肪也是原發性高血壓病的一個危險因素。高脂血症的病人,要嚴格控制飲食,選擇低膽固醇食物,多吃蔬菜、豆製品、瘦肉、雞肉、兔肉、海蜇和魚類,尤其應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以減少膽固醇在腸內的吸收。限制食用動物脂肪、蛋類、內臟等。要合理膳食,食物多樣,以穀類為主,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牛奶等。

  2.2.2限制體重除了宣教肥胖的危害外,還應指導病人如何防胖減重,適度增加有氧活動量,超重者要逐步減輕體重,但不宜過快,病人在減輕體重時應保證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若飲食中缺乏蛋白質,可引起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等。

  2.2.3適度加強體育鍛鍊 每天從事一些戶外活動,並持之以恆。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均有好處。運動能預防和治療高脂血症,尤其是腦力勞動者每天早晚可以跑步或散步,逐步地增加運動量。

  2.2.4避免過度緊張 生活要有規律,以保持正常的高級神經活動;過度興奮、過度緊張、情緒波動都不利於原發性高血壓病的防治。

  2.2.5限制飲酒,提倡戒菸 長期飲酒者其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高,易引起高脂血症,應戒酒。偶爾飲少量的酒關係不大,但吸菸已肯定成為冠心病的誘發因素之一,應當戒菸。告訴病人吸菸對心血管系統的毒害作用,對已吸菸者勸其戒菸。

  2.3建立良好的醫患、護患關係醫務人員要明確原發性高血壓病的治療、護理目的,不是單純的降低血壓,而要著眼於治療、護理1個高血壓病人。合作性醫患關係的建立,不僅有利於醫療活動的開展,更重要的是為病人良好的服藥依從性提供保障。國外研究也表明醫護人員尊重、體諒、理解病人,病人信任醫護人員,有利於提高病人的服藥依從性。因此,我們要尊重、體諒、理解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才能有利於提高病人的服藥依從性。

  2.4最大限度地簡化治療方案 由於原發性高血壓病的治療是長期的,甚至是終身的。複雜的治療方案。病人常常難以堅持,應提倡選擇副反應低、廉價、長效的控釋片劑,有利於提高病人的服藥依從性。

(責任編輯:王海娥)

相關焦點

  • 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二)發病機制  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機制複雜,迄今尚未完全闡明。目前認為下列因素在高血壓發病機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1.發病機制  (1)心輸出量改變:早期高血壓患者常有心輸出量增加,表明心輸出量增加在原發性高血壓的始動機制中起到一定作用,可能與交感興奮、兒茶酚胺類活性物質分泌增多有關。
  • 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在上一篇文章中為大家帶來了原發性高血壓的分級及常規表現,內容不算多,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那麼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希望大家有所了解,好了廢話不多說咱們進入正題。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呢尚未明確,可能是與遺傳與環境兩方面有關的多種因素的疾病。
  • 治療高血壓有哪些常用藥物?
    據悉,在中國,高血壓的發病人數已經達到2億。高血壓的藥物治療是個漫長的過程,絕大部分患者幾乎伴隨終身。因此,明確藥物治療的目標和目的,是高血壓患者合理降壓、安全降壓的根本。   高血壓患者應該每天堅持測量血壓,根據血壓的高低來調節藥量。很多高血壓患者都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藥量,只是隨便在藥店買一些降壓藥物進行控制血壓。
  • [NO科研]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與許多因素有關,包括: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這些因素影響著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而NO則是這些疾病最重要的保護因素之一。心血管疾病的基礎病理是動脈粥樣硬化(athciosclcrosis, AS)。AS的病理機制非常複雜,中心環節是血管內皮,即聯結循環系統與血管壁的一個動態界面。晚期的AS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存在著發生大血管病變的危險。
  • 原發性高血壓時細動脈可逆性改變;細菌莢膜的主要功能
    1.原發性高血壓時細動脈可逆性改變是A.血管腔狹窄B.血管壁平滑肌萎縮C.內膜下蛋白物沉積D.血管壁纖維化E.血管痙攣」正確答案:E原發性高血壓1.功能紊亂期:全身細小動脈間歇性痙攣收縮(E對)、由於細動脈長期痙攣,加之血管內皮細胞受長期的高血壓刺激,使內皮細胞及基底膜受損,內皮細胞間隙擴大,通透性增強,血漿蛋白滲入血管壁中。同時SMC分泌大量細胞外基質,SMC因缺氧而變性、壞死(B錯),遂使血管壁逐漸由血漿蛋白、細胞外基質和壞死SMC產生的修復性膠原纖維及蛋白多糖所代替(D錯),正常管壁結構消失,逐漸凝固成紅染無結構均質的玻璃樣物質,致細動脈壁增厚,管腔縮小(A錯)甚至閉塞。
  • 《2019高血壓基層診療指南》6大要點,幫你總結好了!
    基層醫療機構才是「主戰場」  正如胡大一教授所說:「治高血壓不能指望大醫院!」(點擊可跳轉)長期隨訪、社區預防、疾病管理,這些對高血壓防治而言至關重要的工作,都只能在基層進行。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的「成功經驗」都表明,控制高血壓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區防治,基層醫務人員是治療高血壓的主要力量。
  • 「高血壓外科醫生」蔣紹博:有些高血壓,微創手術可治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秦聰聰數據統計顯示,在我國,每三個成人中就有一名高血壓患者。但這個人們多自以為耳熟能詳的病名背後,卻隱藏著有些患者可以通過微創手術治癒的真相。一次手術後的「意外」發現,顛覆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東院泌尿微創一科主任蔣紹博對於高血壓的認識。
  • 高血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3大因素導致的高血壓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高血壓的症狀了,那您知道高血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嗎,平時我們應該怎樣去預防高血壓的發生呢,血壓高吃什麼食物可以有效的降壓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高血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1、遺傳因素高血壓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約60%的高血壓患者有高血壓家族史。
  •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發布:中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
    而身體活動每增加4 MET·h/d,心血管病死亡風險降低12.0%。高血壓: 控制率有所改善 2017年,中國有254萬人死於高收縮壓,其中95.7%死於心血管病。 如果治療所有高血壓患者,每年將減少80.3萬例心血管病事件,獲得120萬健康生命年。
  • 高血壓,科學防治才是硬道理
    既往將這類高血壓稱為「原發性高血壓」,不過這個名稱已經是過去式,目前統稱為高血壓。 在表現為高血壓的患者中,有5%的患者群體是由於某些確定疾病或病因引起血壓升高所致,這被稱為繼發性高血壓,而70%-80%的高血壓發生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
  • 止痛藥引起高血壓 不可5天連續服用
    然而專家提醒,長期服用上述非甾體抗炎藥可能引起高血壓。  據美國「國際合眾社」近日報導,以色列臺拉維夫大學賽克勒醫學院教授艾胡德·葛羅斯曼強調,高血壓是引起中風、心臟病發作,或導致動脈瘤破裂的主要危險因素。而非甾體抗炎藥有很多屬於非處方藥,人們在使用時往往忽視了它們可能引起高血壓的這一風險。
  • GW-ICC 2020 | 基層是高血壓防治主戰場,最佳防治模式需探索
    2008年,發表在JAMA的E-BP研究「Effectiveness of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Web Communication, and Pharmacist Care on Hypertension Control」,通過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分別實施常規治療、家庭血壓檢測+患者網絡教育、家庭血壓檢測+患者網絡教育+藥師管理,結果發現在進加入了患者網絡教育及加入了患者網絡教育
  • 磷酸二酯酶3A和高血壓
    高血壓是全世界心血管死亡的重要風險因素。
  •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發布: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億...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仍居首位,每5例死亡中2例死於心血管病 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於持續上升階段。推算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0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冠心病1100萬,肺原性心臟病500萬,心力衰竭890萬,風溼性心臟病250萬,先天性心臟病200萬,下肢動脈疾病4530萬,高血壓2.45億。
  • 高血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一文全說清楚了,建議收藏
    ,而且發病年輕化趨勢非常明顯,30歲左右的高血壓患者已經屢見不鮮。究竟哪些原因會引起高血壓呢?今天徐醫生就來跟大家詳細分析一下。高血壓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原發性高血壓佔90%-95%,具體病因至今不明,認為是一個多因素作用的結果。
  • 40歲高血壓,吃魚油能預防心梗嗎?本文帶你正確認識魚油作用
    有了高血壓怎麼辦?首先是要評估自己的血壓狀況屬於何種情況。40歲的年齡,血壓值在多少,是單純低壓高,還是高壓低壓都高?是剛剛超過140/90mmhg的新發輕度高血壓,還是已經超過160/100的中重度高血壓,不同的血壓水平,也決定了我們對於高血壓採取的管理方式會有所差異。
  • 魚油和卵磷脂高血壓患者吃能保護心血管嗎?
    這些都是問題,對於魚油和卵磷脂,如果是純度好,質量可靠的保健品,確實對心血管系統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至於高血壓患者要不要吃,還得分情況。介紹下魚油和卵磷脂的保健功能1.高血壓要吃魚油和卵磷脂嗎?從上述保健功能看起來,魚油和卵磷脂對於高血壓並沒有降壓或調節血壓的實際功效,但對於合併高血脂的患者,可以通過多吃深海魚或服用高純度魚油的方法來調節血脂,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些補充只能作為心血管疾病的膳食補充,而不能因為服用這些藥物而停止本應服用的血壓血脂調節藥物。
  • 幹細胞如何治療高血壓?
    中國的高血壓患病率,在1958年僅5%,2014年達25.5%。我國有3.3億高血壓患者,比整個美國的人口還多。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主要是因為先天性遺傳基因以及其他致病性增壓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包括高鹽高鈉的飲食、超重肥胖、飲酒、缺乏運動等等!繼發性高血壓則是因為其他疾病引起的。
  • 同「心」抗疫:新冠疫情下的心血管疾病應如何管理?
    就心血管疾病領域而言,包括高血壓在內,我國約有3億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對該類患者採取有針對性的診療管理,對降低患者死亡率、有效防控疫情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在全球範圍內的持續蔓延,對於疫情的防控不容絲毫懈怠。
  • 得了高血壓,怎麼買保險?
    其實,在我國,受高血壓困擾的人至少約2億,坊間也流傳著各種關於高血壓的「偽醫學」,那今天小保菌就給大家揭秘——「高血壓的偽科學」。下圖為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中國血壓測量指南》,大家自行對號入座哦~而且高血壓是分為原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