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辛德勒悖論:落難時,最後幫你的人,不一定是所謂的「好人」

2020-12-05 汝小娛

我們一生會遇到無數的人,有的人會成為過客,有的人會成為生死之交。那些與你成患難之交,在你落難時,願意拉你一把的人,通常不一定是所謂的「好人」。

一場大病,一場變故,可以看清很多人的真面目。

「好人」到底什麼樣的才算是好人?有些人看似斯文,很有紳士風度,轉身卻為了一些小事睚眥必報。有些人看似吊兒郎當,毫無責任心,關鍵時刻卻願意挺身而出。

多年前,女兒剛滿7個月的時候,臉上長了一個毛細血管瘤,當時家裡這邊的醫療設備不行,做不了手術,不得已我們只好去南昌。

一下火車發現自己錢包被偷了,我只好給一個大學室友打電話,因為他在南昌上班,大學我們倆關係一直很好,畢業後也一直有聯繫,所以我覺得他會幫我,沒有想到她藉口出差了,之後電話就打不通了。

我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求助的消息,半個小時後有人聯繫了,只是我沒有想到這個人竟是我們大學裡幾乎沒怎麼聯繫的一位,他是我們公認的鐵公雞,性格孤僻古怪。

他說他剛好在南昌出差,特意開車來接我,帶女兒一起去醫院看病,從進醫院開始一直都是他掏卡刷錢,我拉著他要給他寫欠條,他笑著說等你有錢的時候再說吧。

人心是最經不起考驗的,平時和你稱兄道弟的人,在你落魄時,大都避之不及,反而一些平時不怎麼交往的人,反而願意伸出援助之手。一場大病,一場變故,可以看清很多人的真面目。

為什麼那些所謂標準下的好人,卻會在關鍵時刻袖手旁觀?

在一次訪談中馮侖回憶起一段往事:那時的他剛下海做生意,因為沒有經驗虧了一大筆錢,曾經有段時間他很落魄,甚至連一張回北京的火車票都買不起。無奈之下,馮侖開口問一個機關裡的朋友借錢,這個朋友是所有人公認為的好人,馮侖自認為他是好人而且兩人關係不錯,這個時候一定會幫自己。

馮侖自嘲道,或許在那個特定的年代,他認為我是壞人吧!

後來馮侖又遇到一個人,這個人是大家公認的壞人,之前馮侖在單位曾收到過舉報信,舉報這個人是,馮侖也曾我還查過他,確實不怎麼地。當這個人來找馮侖時,馮侖不太想搭理他。但實在是因為落魄沒有辦法,就順口問了句,說你能不能借我點錢?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人很痛快的說你明天來拿吧。第二天下午,他借給馮侖三百塊錢,馮侖想寫個借條,他擺了擺手說不用了。

在馮侖的堅持下,他說行,「那你就寫吧,以後我沒飯吃的時候再找你。」

馮侖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這個大家公認的壞人,不僅沒有歧視我,反而願意幫助我?而那些所謂的標準下的好人,卻會在關鍵的時候袖手旁觀,甚至加害我?

生活中你是否也曾遇到過這樣的困惑,當你落魄時,身邊那些所謂的好人不但不會幫助你,反而會上前踩你一腳,而那些被貼上「壞人」標籤的人反而願意上前拉你一把呢?

這個世界怎麼了?以前的人是盼著你好,而現在的人卻是害怕你過得比他好,處處攀比,處處暗中較量,逮住機會就恨不得把人踩在腳下,是他們太會偽裝,還是我們太過天真?

辛德勒悖論:落難時,最後幫你的人,不一定是所謂的「好人」

好人就一定是好人嗎?壞人就一定是壞人嗎?為什麼有些好人又幹著壞事,有些壞人卻又幹著好事呢?關於這個困惑,我在馮侖的《扛住就是本事》一書中找到答案,當一個人身上出現激烈衝突,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兩種道德行為時,就出現了馮侖所說的辛德勒悖論。

幾年前馮侖去了一趟波蘭,因為《辛德勒的名單》這部電影廣為流傳,所以他一直有個想法,要去看一下辛德勒的工廠。

電影講述的是1939年,德國軍隊擊敗波蘭,侵佔克拉科夫之後對當地的猶太人肆意虐殺,德國商人辛德勒趁著戰亂來到克拉科夫,想要趁機發一筆戰爭的錢。

辛德勒是個非常奸詐的商人,他逼迫猶太人出錢投資建 一個搪瓷廠,請猶太人當會計,把猶太人當奴隸一樣使喚,每天超負荷工資,卻只發一點非常微薄的薪水。生產出來的臉盆、飯盒之類的卻又被他高價賣給了德國軍隊,從中賺了一大筆錢。

起初的辛德勒是個冷漠無情的人,對猶太人的遭遇視而不見,但隨著越來越多猶太人被肆意虐殺,反而喚醒了他的人性,激起了他對猶太人的同情之心。他一次又一次違反納粹法令救助猶太人,最後甚至傾其畢生積蓄保住了一千多位猶太人的生命。

1945年蘇軍進攻波蘭,打敗了納粹。辛德勒自知罪孽深重想要離開,猶太人對他當初的救命之恩非常感激,把自己的金牙熔成一枚戒指送給了辛德勒,並用希伯來文在上面刻了一句話:「救一個人就是救世界。」

戰爭結束後,這些猶太人專門寫了一封信,證明辛德勒在戰爭期間對他們的保護。而且,證明辛德勒保護的不僅僅是他們的生命,還有他們的尊嚴,這封信使辛德勒戰後免於刑罰。還有很多人在戰後跟他保持聯繫。辛德勒去世以後,就埋葬在以色列,這些猶太人的後人每年都會去他的墓前紀念他。

這是電影裡的辛德勒,但實際上,他卻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人。他的私生活不檢點,把老婆拋在異國,事業上他拿錢搞定人,靠投機倒把賺錢。戰後他又故態復萌,胡吃亂嫖,把生意也搞砸了,窮困潦倒,有時候他還要靠他救過的猶太人來接濟,最後就這樣完結了他的一生。

辛德勒作為一個有道德瑕疵,不擇手段地斂財,壞事幹盡的人,怎麼就突然人性覺醒,願意散儘自己的全部財產來保護這些猶太人呢?到底是什麼促使他突然完成了轉換?

這算不算我們所說的「浪子回頭,金不換呢?」或許正是因為他是一個「壞人」,沒有那麼多思想的束縛,才會產生這種轉變,才會想出各種辦法來解救猶太人。又或許猶太人的苦難,激起了內心的英雄主義,讓他找到了不一樣的滿足感,願意扮演起救世主的角色,解救這些猶太人於苦難中。

馮侖,一個地產界的思想家

在馮侖的《扛住就是本事》一書中馮侖這樣寫到:

正因辛德勒是一個「壞」人,所以他才會發生這種轉變,而且能夠想出解救這些猶太人的方法。因為普通的好人總是循規蹈矩,即使覺醒了也沒有這個勇氣,也沒有這樣的能力。

作為一個地產界大佬,經歷過從白手起家,到現在的億萬資產,創業路上來來往往遇到過這麼多讓,馮侖算是看透了人性,正如他所說當一個人身上出現激烈的衝突,甚至晚秋相反的道德是,辛德勒悖論,而這個時候最能看清一個讓真正的本性。

馮侖曾說他有兩個80後的頭銜:一個是碩士畢業在80後——1984年;另一個是生於1880年後,所以他永遠都是80後的新一代。他是個思想非常跳躍的學者,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但他卻一直以地產界思想家自稱。

他把自己的創業經驗都寫進了《扛住就是本事》,從創業經驗到為人處事之道,再結合具體案例,讓你瞭然於胸,真正從中汲取的養分滋養自己的精神世界,真正學會遇事處理之法。

辛德勒悖論只是書中的冰山一角,書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如:

「裸體戰術:先小人後君子」「潑婦理論:淺灰色地帶的規則」「僵局規則:達不成共識如何妥協」「時間效應:時間如何讓人變得偉大」「熟人成本:能用它法解決就別用人情」「孫子心態:掙錢要善於低頭求人」「大哥姿勢:領導者之道、扛事、埋單」「合伙人困境:能共苦卻不能同甘」「周期律魔咒:企業如何持續發展」等。

蔡康永評價道:「馮侖不僅豁達,而且有智慧,在馮侖這本書裡,你能看到很多有趣的企業界案例和學習生活的方法,會有很大的收穫。」

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很多困惑,一本好書就是一位良師益友,它能教會你太多東西,讓你收穫滿滿,人生中世,難是常態,要想活下來,就得抗下去。無論是初入社會還是拼搏已久的精英,相信這本書都 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感受,願你在學習中越來越優秀!

馮侖之前也出了一本《吃醋的人生》,樊登曾傾情推薦,在這本書中,馮侖從中國傳統三幫,一直聊到侖回歸小劇場的開心小麻花,深入探討,生意小到底值不值的做,坐著、躺著、站著到底哪個更賺錢。

相關焦點

  • 馮侖辛德勒悖論:落魄時,最後幫你的人,通常不是所謂的「好人」
    落魄時,最後幫你的人,通常不是所謂的「好人」。「朋友」是每個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交朋友也是一門看似簡單實則高深的學問。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確實,人生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遇到困難找朋友幫助也是很正常的。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是願意幫助你的「好人」,畢竟人性有自身的弱點,當條件達到,潛藏的問題便自然而然地暴露出來了。
  • 猶太人忠告:當你落難時,最後幫你的人,不一定是所謂的「好人」
    洛克菲勒說過:「 在你往上爬的時候,記得對你遇到的人好一點,在你跌下了的時候,你可能還會遇到他。」故事就告訴我們:不是每個往你身上拉大糞的都是你的敵人,也不是每個把你從糞堆裡拉出來的人都是你的朋友。生意場上亦是如此,危難時期,拉你的不一定是真心想幫你,他可能會有別的意圖。這就是猶太人智慧之一,猶太父母從小就告訴孩子,要有一顆隨時保護自己的心,不要輕易相信主動幫助你的人,凡是都有它的兩面性。所以你要自己學會斟酌。
  • 俗語:人窮不交三友,落難不求三人,啥意思?看清身邊的假朋友
    今天小編想給大家分享的也是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是寫如何選擇身邊交往的人,希望它在以後可以幫助到你。這句話就是:"人窮不交三友,落難不求三人。"先說說這三友吧,第一種就是同病相憐的人,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和自己處境差不多的人可以了解自己,也能傾聽自己訴說心事。但是你要明白一件事,一個人如果長期都是這種處境的話,那麼他一定是自身有問題的,所以這類可以和自己同病相憐的人還是少交一點為好。因為人生不是用來哀嘆的,而是用來拼搏的。
  • 人在低谷時,「這3種人跑得比兔子還快」,看到第一個後我淚目了
    記得我爺爺曾跟我說過一句話,他說,孩子,人的一生不會永遠的好下去,也不會永遠的壞下去,當你生活好的時候,你要想,這未必是永遠的,當你壞的時候你也要想,這一切也不是永遠的。生意破產,壓力倍增,痛失所愛,那種感受真的很痛苦,渾渾噩噩生不如死,沒有經歷過的人,是很難知道那是什麼感受的,我抑鬱了好久,想過無數次輕生,但好在最後我挺過來了。
  • 有困難時身邊人總會向他伸出援手的星座,不愁沒人幫
    有困難時身邊人總會向他伸出援手的星座,不愁沒人幫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這個時候別人的幫助是十分重要的。有的人遇到困難往往沒有人會幫助他,他們從不主動說出口,總是想要自己扛過去。他們是不想被別人發現自己脆弱的一面,但是當別人發現他有困難時還是願意主動的幫助他們度過難關。那麼有哪些星座的人一旦陷入麻煩之中就會有人主動幫忙呢?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吧!獅子座獅子座的人在遇到困難時,他們很少主動和別人講,他們總是喜歡把事情給藏在心裡。
  • 幫我的人,此生不忘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每個人都有被人幫助的經歷,可那些幫助過你的人,你又記住幾個呢?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別人幫你一次,你要記在心中;別人扶你一把,你要真心回應。古語說:樹高萬丈不忘根,人若輝煌莫忘恩!
  • 看透人心扎心的句子,現實犀利,讓人心寒!
    五、終於明白,生活中的我為什麼不招人待見了,因為不夠虛偽,因為嘴不甜,不會拍馬屁,不會睜著眼睛說瞎話。六、有些人的通病是,容易看清楚別人,不容易看清楚自己。在別人的問題上可以斟酌到錙銖必較,而在自己的問題上卻可以粗略到走馬觀花。
  • 徹底看透一個人的說說,一針見血,直擊人性!
    某天你發達了,每次聚會你請大家吃喝玩樂時,你會發現,除了陌生人不在,其他的人都在。這就是現實。十一、這個世上,真心幫你的人很少,存心諷刺你的人很多,你有利益價值的時候,笑臉相迎圍著你,你沒利用價值了以後,想方設法躲著你,人,很現實,也很殘忍。
  • 古代悖論解釋:關於人與烏龜賽跑的悖論
    有一個有趣的科學悖論,就是說如果烏龜先跑,人再也追不上烏龜的這個悖論。我們追不上烏龜這是不可能的,很多人都會這樣想。烏龜速度那麼慢,人的速度要比烏龜的速度快的多,我們怎麼可能追不上烏龜?但是這個悖論是這樣解釋的:烏龜先跑,假如烏龜跑到60米。
  • 為什麼物理好的人聰明 物理好的人數學一定好嗎
    為什麼物理好的人聰明 物理好的人數學一定好嗎為什麼說物理好的人都很聰明?物理和數學哪個更難?是不是物理學的好的人數學成績也不會差?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為什麼物理好的人聰明,供參考!
  • 在「芝諾悖論」裡人追不上烏龜,根據悖論我們將走不到馬路對面
    其中最著名的一道難題是本特利悖論,得名於跟牛頓同時代的一位名叫理察·本特利(Bentley)的人。本特利悖論—宇宙應該自發坍縮本特利是一名學者,跟同時代的許多人一樣,他有一個神學學位,後來他又在劍橋的三一學院獲得了碩士學位。
  • 16個讓你燒腦讓你暈的悖論
    你要到達終點,必須先到達全程的1/2處;要到達1/2處,必須先到1/4處……每當你想到達一個點,總有一個中點需要先到,因此你是永遠也到不了終點的。古希臘哲學家芝諾(Zeno)提出了一系列關於運動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二分法悖論就是其中之一。直到19世紀末,數學家們才為無限過程的問題給出了形式化的描述,類似於0.999……等於1的情境。那麼究竟我們是如何到達目的地的呢?
  • 十大顛覆思維的悖論,絕對讓你神志不清!
    古希臘人最早一頭扎進研究悖論的思慮之中,接下來的幾百年來,悖論在人類社會中百花齊放,讓人歡喜讓人憂,某些悖論只是違背常理,而有些卻一直懸而未決,下面就是其中十個這樣的悖論。 9 湯姆生的燈(Thomson’s Lamp)湯姆生是20世紀的英國哲學家,他的最主要貢獻就是湯姆生的燈悖論,該悖論主要研究「超任務」現象(要求完成無限連續任務的任一邏輯佯謬)。悖論內容如下:一盞裝有開關按鈕的燈,利用按鈕不停開燈,關燈,每一次開(關)燈動作用時為上一關(開)燈動作用時的一半,那麼在確定時間內,這盞燈是開著的,還是關著的呢?
  • 科學界有趣的悖論:只要烏龜先跑,人無論怎麼追都追不上它
    這個學派提出過許多悖論,其中有一個就是說的「只要烏龜先跑,人無論怎麼追都追不上它」又稱為「阿基琉斯追不上烏龜」。阿基琉斯是古希臘非常著名的運動員,擅長跑步,烏龜是運動速度很慢的動物。如果讓阿基琉斯落後烏龜一百米,然後追趕烏龜(假設烏龜的速度是0.1m/s,阿基琉斯比烏龜快100倍,是10m/s),會怎麼樣呢?
  • 16個讓你燒腦的悖論
    你要到達終點,必須先到達全程的1/2處;要到達1/2處,必須先到1/4處……每當你想到達一個點,總有一個中點需要先到,因此你是永遠也到不了終點的。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Zeno)提出了一系列關於運動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二分法悖論就是其中之一。直到19世紀末,數學家們才為無限過程的問題給出了形式化的描述,類似於0.999……等於1的情境。
  • 10個讓你燒腦讓你暈的數學悖論!
    悖論是一種很有意思的邏輯遊戲,看完這10個經典悖論,你腦子還轉的過來嗎?你要到達終點,必須先到達全程的1/2處;要到達1/2處,必須先到1/4處……每當你想到達一個點,總有一個中點需要先到,因此你是永遠也到不了終點的。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提出了一系列關於運動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二分法悖論就是其中之一。
  • 量子力學的悖論,所有人都知道薛丁格的貓,但你知道湯普森的燈嗎
    鐳的衰變存在機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由於放射性的鐳處於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態的疊加,貓就理應處於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態。這隻既死又活的貓就是所謂的「薛丁格貓」。
  • 生活中悖論例子:你永遠到達不了彼岸,最後歸結為一個簡單的等式
    這裡有個生活中悖論的例子很有意思,最後會歸結為1和0.99999….哪個大的問題,我保證很多高中生都不理解,來吧,看看你的理解能力。到達彼岸一定會先完成一半的路程生活中悖論的例子:問題數學化假設上述A到B
  • 什麼叫幫人?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倪萍的語錄理解的才對,真知灼見
    更多人認為幫助人,就是自己為對方付出了,都算幫人,哪怕付出沒有回報,哪怕是幫了忙,越幫越亂,也是一種幫忙,至少心是好的。幫人,真的可以這麼理解嗎?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倪萍的語錄,她的理解才對,我們很多人理解錯了,我們不妨一起來欣賞一下!文字如下: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肚子,這叫幫人;一鍋米你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 ,那叫人家幫你。
  • 只要烏龜先跑,人就再也追不上了,這是一個有趣的悖論
    悖論不僅燒腦,而且非常有趣,更為重要的是悖論能夠推動人類文明的飛速發展,隨著科學的進步和技術的創新,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有很多悖論都已經無悖可論,當然,還有一些至今仍然無解。對於那些仍然無解的,我們在這裡不打算過多涉及,因為那會引起不必要的爭論。在這裡,我們只來看看一些有趣的悖論,比如人是否能夠追上烏龜?人是否能夠追上烏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