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沂南新材料項目引進急需人才 「智」推企業激發新動能

2020-12-03 中國發展網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陳豔華、記者高楊報導 據山東省沂南縣發展改革局消息,臨沂昊泉矽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超純石英粉體新材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自被列為2019年度山東省重點扶持區域引進急需緊缺人才項目以來,依託項目的實施,通過柔性引進專業人才,結合公司自身科研人員,組建了一支研發經驗豐富、學歷層次高、創新能力強的高水平研發團隊,其中博士8人,碩士6人,高中級職稱人員17人,技術帶頭人4人。

據悉,山東省扶貧開發重點區域引進急需緊缺人才項目,通過支持人才項目,引進一批帶成果、帶項目的人才,研發和轉化技術創新成果,攻克關鍵核心技術,進一步強化創新驅動,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培育壯大新動能,推動「十強」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記者了解,新材料產業是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是沂南縣的新興產業之一,是沂南重點支持的「4+3」產業,超純石英粉體新材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正是基於沂南傳統石英資源品位低的現狀,開發99.999%矽含量的超純石英材料,通過技術創新對原有95%矽含量石英材料進行升級替代,大大提升產品附加值,使產品可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軍工、民用高端產品等領域,為沂南縣石英砂產業的發展探索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為沂南縣乃至全省石英材料產業的發展提供示範帶動作用。

臨沂昊泉矽業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和創新,解決了石英尾礦資源利用的關鍵技術,實現了99.99%矽的批量生產,合作研發高溫氯化製備99.999%的超純石英粉體產品,在技術和工藝上填補了國內空白。在項目的核心技術研發、核心工藝研發、核心裝備製作過程中,獲得受理髮明專利6件(受理、實質階段),授權實用新型專利7件,取得權威第三方檢測報告1項,SGS檢測報告1項,撰寫論文2篇,取得省級科技查新報告1項,通過臨沂市科技成果評價證書1項,獲得臨沂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備案企業標準2項,取得了較為豐富的開發成果。

通過人才項目的實施,企業看到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濟濟,有著先進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解決研發問題的能力一流。而民營中小型企業雖然渴望製造行業高端產品,但要企業自己建設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豐富的高水平研發團隊周期比較長、起點也相對低,只有與這些單位的合作,通過柔性引進對口專業高水平人才,才能滿足企業對高新技術研發的需求。同時專家們的知識也才能轉化為生產力。

相關焦點

  • 新動能·新山東|歷經三年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根據《規劃》,先行區將以「四新四化」為主攻方向,聚焦新智造、新科技、新服務、新消費,培育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引領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具體來看,在新智造方面,以推進新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加快培育發展智能製造產業。
  • 山東新金融產業園:區域新舊動能轉換助推器
    「我們投資的都是新業態、新動能!」採訪中,園區重點企業的負責人眾口一詞。發展新興金融 助力動能轉換  山東新金融產業園一期建設載體20萬平方米,2015年6月啟動招商。「我們的產業定位很明確,就是重點引進股權投資、融資租賃等新金融、類金融機構,努力建設區域新興金融產業集聚區。」
  • 第五屆「智匯德州」人才創新創業周 深度融合放大人才溢出效應
    記者劉振興攝「這是我第二次參加『智匯德州』人才創新創業周活動,這個平臺能夠快速實現人才項目成果轉化,此次我帶來了公司新研發的10餘個信息化應用系統,相信雙方合作前景廣闊。 」10月24日,在第五屆「智匯德州」創新創業周活動現場,重慶忽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發展北區總經理郝家琦說。
  • 激發人才活力動力 匯聚發展勢能動能
    配套完善100多項制度文件,以品牌整合、統籌聯動、政策銜接、活力激發為抓手,推動雲南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向深水區挺進 柔性借智匯聚天下英才 人才工作,以用為本。近年來,雲南省實行更加開放、靈活的人才政策,多渠道開展「柔性引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為,為雲南省匯聚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
  • 淘汰落後動能、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動能!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初見...
    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在致辭時表示,山東緊緊抓住2018年1月獲批建設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重大機遇,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在淘汰落後動能、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動能等領域成效明顯。
  • ...激發新活力 釋放新動能 彰顯新面貌 揚中,奮力開啟現代化建設新...
    揚中市代市長賈晟作《政府工作報告》,總結2020年成績,描畫「十四五」開局之年發展藍圖,堅持產業強市,厚植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堅持項目至上,激發實體經濟新活力;堅持項目至上,激發實體經濟新活力;堅持城鄉融合,彰顯宜居宜業新面貌;堅持優質供給,繪就幸福民生新畫卷;堅持系統思維,構建風險防控新格局,奮力開啟揚中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 新舊動能轉換激發「富強濱州」建設澎湃力量
    濱州每年開展「金獅獎」「銀獅獎」「銅獅獎」評選和頒獎,設立企業旗幟廣場,每單月第三個周五設為「濱州企業日」,各類市場主體的發展信心和活力持續增強。構築人才發展新智城。打造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雙型」城市,堅定不移依靠科創推動產業轉型、提升城市能級。
  • 浙江日報|智匯未來 才聚園區 衢州智造新城:人才創業園為高質量...
    今年上半年,園區共引進重大項目28個(已籤約),預計可引進近百名高層次人才。東港新城。 大力開展企業精英人才、專技人才、技能人才培訓,營造良好人才發展環境,這是智造新城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的「雙翼」。衢州人才創業園航拍圖。 引進高端人才將帶來的優質項目和高端技術,正在加速才創園實現人才和產業深度融合。衢州是中國氟矽鈷新材料產業基地,建有國內最大、產業鏈最齊的氟化工基地和電子化學品產業園區,而電子化學品是晶片、集成電路、航空航天等產業的基礎性、關鍵性材料。
  • 省委書記劉家義的「2020企業會客單」,透露出山東的新變化
    齊魯觀梳理了一份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2020年會見的企業名單,這也是一份山東新動能清單。1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會見、連線、調研企業近百餘家,其中,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等高新技術企業佔四成。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前沿和主陣地,高新技術產業能夠有力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和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 ...機制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激發人才活力動力 匯聚發展勢能動能
    同時,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等各類人才實現大幅增長,雲南省2010—2020年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指標任務全面完成。  制度鬆綁激發創新活力  雲南大學生命科學中心楊崇林、張建團隊是一個人才聚集的一流團隊。
  • 大眾日報重磅述評|動能轉換,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山東...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需要制度保駕護航。山東用經濟和環境「雙指標」綜合評價區域發展質量,現有工業企業開展「畝產效益」評價,並通過環保標準倒逼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2019年,魏橋集團轉移203萬噸電解鋁產能,新布局200萬噸再生鋁生產項目,僅此一項就壓減了1000萬噸煤炭消費量,同時加快了向汽車輕量化、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新材料和智能製造領域進軍的步伐。
  • 德州市用實招硬招破解人才、平臺、資金瓶頸,助推企業創新發展...
    為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德州市在招才引智方面不遺餘力。自2016年起,已連續5年舉辦"智匯德州"人才創新創業周,累計籤訂合作項目913個,引進培養各類人才1395人。連續4年舉辦中國·德州京津冀魯技術交易大會,累計組織80餘場次專場活動,936家機構先後與德州市4400餘家企業對接合作。
  • 江西南昌縣:厚植新優勢 釋放新動能
    一年來,該縣緊扣「全市領軍、全省領跑、全國領先」的使命擔當,幹群一心,真抓實幹,攻堅克難,不斷厚植產業發展新優勢,釋放產業發展新動能,推動產業發展逆勢上揚,交出了一份喜人答卷。  產業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1月4日,位於小藍VR產業園內的小派科技公司生產組裝車間內,身穿作業服的工人們正在加緊裝配新的生產線。
  • 創新「基因」集聚發展新動能——新舊動能轉換巡禮·創新支撐篇
    區域創新中心是培育新經濟、新動能,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創新高地。自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以來,我市便將打造創新載體、構建創新高地作為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以新機制、新模式打造國家(威海)區域創新中心,組建威海產業技術研究院暨郭永懷高等技術研究院,依託工信部電子信息技術綜合研究中心、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哈工大威海創新創業園、山大威海工業技術研究院4個重大創新平臺,搭建「1+4+N」創新平臺體系,加快集聚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
  • 動力加速換擋,發展行穩致遠,威海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初見成效
    4個產業集群入選省「雁陣形」集群,威高集團、天潤集團、光威復材列入集群領軍企業庫;省級以上創新平臺數三季度達到370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位居全省第四;「四新」經濟增加值佔比達30.6%,第三產業比重持續鞏固提高……2018年1月3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正式成為國家戰略
  • 2028年山東將基本完成新舊動能轉換,2035年建成現代化強省
    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壯大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等5大新興產業,培育一批引領行業發展的龍頭企業,把山東打造成新興產業發展的策源地和集聚區。比如,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方面,對接落實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等國家戰略,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 激蕩新動能 中國企業改革創新跑出加速度
    企業是經濟的細胞,也是創新主體和動力源泉。企業活則經濟活,企業強則經濟強。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關鍵階段,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在向世界一流企業進發,在改革創新中跑出「加速度」,激蕩出中國經濟發展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 發現新「齊跡」之高新區 走近MEMS 感受「中國智造」的淄博魅力
    12月15日下午,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團帶著疑問,來到有著國內最大MEMS產業園的淄博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感受電子資訊時代「中國智造」的淄博魅力。MEMS是在微電子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學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領域,涉及電子、機械、材料、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等多種學科與技術,前景廣闊。
  • 新舊動能轉換迎來「加速度」 全國百家企業產業對接泰安
    智慧時代的來臨,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模式的融合,將激活傳統產業的新活力,老樹發新芽。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升產業層次、優化產業結構,泰安在產業轉型升級上不斷創新實踐。  8月8日-10日,2019黑馬產業加速服務大會•泰安站,在泰安創新谷舉行。來自全國各地113家企業進行了泰安產業對接活動。
  • 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新動能成為經濟發展重要引擎
    「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必須加快新興產業的發展。東營市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強勢崛起,今年前三季度,新材料、生物醫藥產值分別增長14.1%和36.7%。」陳必昌表示,東營市積極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引領支撐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不斷蓄積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