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衣服設計,這2點最為不合理,我們的孩子又不是大猩猩!

2021-01-09 智慧早教經

今天這篇文章,是我作為一名寶媽,來吐槽嬰兒衣服設計不合理的地方的。

對於大部分嬰兒衣服的材質,我是沒有什麼意見的,因為市面上大部分嬰兒衣服追求的正好也是寶媽們心中所想的:安全、舒適、方便。

比如說嬰兒的貼身內衣,基本都是純棉的,顏色淡雅的,在設計上也考慮到了安全性,比如說不帶扣子和拉鏈,而是採用系帶的方式。

但是,很多嬰兒衣服在比例的設計上,存在著極為不合理的地方,而其中又以以下2點最為常見:

1、連體衣總是身子長、褲腿短

我家寶寶1歲半以前,我給她買過很多連體的衣服,發現不少連體衣服最大的設計缺陷是:衣服比例極其不合理,身子長,袖子長,褲腿短!

穿著這樣的連體衣時,一抱孩子,褲腿就縮到了膝蓋處,孩子的整條小腿都露在外面,只能不停地給孩子往下扯褲腿。

與此同時,如果連體衣的褲腿長度合適,那麼袖子一定長得「令人髮指」,要想讓寶寶的手露在外面,袖子就得折起來將近10公分。

我估計要是寶寶真的按照設計師們設計出來的連體衣比例來長身體,一個個都得是短腿長胳膊,和大猩猩們有的一拼!

可是,我們的寶寶是可愛的人類啊,並不是什麼長臂大猩猩,為什麼要按照大猩猩的身體比例來設計寶寶衣服呢?

2、分體套裝總是上衣短袖子長,褲腰低褲腿長

如果是給寶寶買分體套裝,也很難買到比例非常合適的,因為寶寶的上衣往往設計得袖子很長,如果身體部分長短正好,袖子一定長了,等到袖子長度合適了,身體部分又小了。

而分體套裝中的褲子,往往褲腰比較低,只能提到肚臍以下,根本護不住肚子(除非特意買高腰護肚款),與此同時褲腿又長得不合理(雖然我們希望寶寶是大長腿,但過猶不及)。

所以,在經歷了幾次買寶寶套裝發現衣服設計不合理後,我寧願多花點時間搭配,分別挑選上衣和褲子,也果斷放棄了無需考慮搭配的套裝類衣服。

各位寶媽,你們覺得嬰兒衣服有設計不合理的地方嗎?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這隻大猩猩曾與嬰兒生活9個月,把自己當成人類,最後怎樣了?
    人類如今已經站到了食物鏈的頂端位置,縱觀整個自然界,我們與大猩猩的基因極為相似,曾經也有人提過這樣的問題,既然大猩猩也是人類的近親,那麼為什麼沒有進化成人類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曾經就有一位科學家做了這樣一個試驗,他把黑猩猩與嬰兒一同撫養了9個月,兩者朝夕相處,最後怎麼樣了呢?
  • 「設計嬰兒」已經成為現實,我們準備好了嗎?
    而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近日報導說,英國巴斯大學的克隆領域專家託尼·派瑞宣布,他的研究團隊利用老鼠進行實驗,在老鼠受孕時,對其DNA(脫氧核糖核酸)進行了精確的編輯。派瑞說,最新研究再加上遺傳學在過去20多年取得的巨大進步,讓「設計嬰兒」不再只是英國著名科幻小說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小說中的人物。
  • 嬰兒不喜歡穿新衣服,為什麼呢?爸媽不必慌張
    孩子們看起來跟以前不一樣了,可能是衣櫥裡的衣服太多了,所以他們對新衣服沒什麼期待吧。我們家的孩子,我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他不喜歡穿新衣服,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我一次都是隔三差五給他買衣服,他已經對新衣服沒有什麼期望了,因為經常能買到,所以買完後也不會感到高興。其次,我每次買新衣服的時候都會帶上我家的寶貝,小孩子好像不喜歡試衣服這一環節。
  • 科學家找了5名女性與大猩猩繁衍後代,幾十年過去了,結果如何?
    再有,神話傳說我們人類是由女媧娘娘用泥巴捏造出來的,而在西方,認為是上帝創造的,但這只是故事,是傳說,能說得通的是,我們人類是由古猿進化來的,而進化的關鍵在於古猿進行了思考,動腦子,所以說,不勤於思考,是會退化的喲,不動腦思考,小心你屁股上長尾巴喲!
  • 新生兒穿什麼樣的衣服比較好?給寶寶選擇衣物,要考慮這幾個因素
    根據姐姐的經驗分享,小靜把需要給嬰兒準備的具體衣服以及這些衣服應該如何來挑選,才是最適合寶貝的,全面總結了下來,這裡分享給新手媽媽們。首先,在準備寶貝要用的衣服時,媽媽們必須首要考慮的是衣服的材質,因為孩子剛出生皮膚還比較嬌嫩,最好選擇棉質的或者是紗質的,這些材質不僅透氣性能很好,而且對於孩子也不會造成傷害。這一點,媽媽們一定要牢牢記住。
  • 都說「嬰兒沒有六月」,可娃又總滿頭大汗,嬰兒到底怕冷還是怕熱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在寶寶出生之前,媽媽都要事先準備好最柔軟舒適的衣服和被褥,打定主意要給寶寶最細緻的呵護,但是媽媽真的給孩子增添衣物時才發現,穿多少衣服才合適還真是不容易掌握。嬰兒無法及時調節體溫,冷熱需要媽媽「幫忙」對於新手寶媽來說,嬰兒的冷熱確實是很難把握的一個點,此時的孩子還不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即使寶寶感到溫度過高或過低,也無法向媽媽有效示警。育兒專家認為,新生兒時期處於兒童成長過程中免疫系統最為脆弱的階段之一。
  • 為什麼大猩猩會瀕危?幼年大猩猩長大太困難,1/3活不過3歲半
    並與若干只雌性大猩猩和它們的孩子組成整個大家庭,有的群體中還會有極少數幾隻成年雄性作為繼承者。,雌性大猩猩一旦產崽,就會有大約2到4年的時間無法進行交配,有的雄性大猩猩便會將幼崽殺死,使得雌性大猩猩被迫進入可交配狀態。
  • 山地大猩猩
    成年雄性站立時可達1.5-1.8米,雙手伸展達2.25米,重150-180千克。最大記錄雄性高達1.9米,有2.6米的臂展,重220千克。當新的領袖出現後,它可能會殺死前領袖所有的猩猩嬰兒。這種殺死嬰兒的行為是一種有效的生殖策略,因為新的雌性可以有能力照顧新領袖的嬰兒。在一個穩定的族群並未見有殺死嬰兒的行為。
  • 2018年iF設計獎— 嬰兒和兒童類獲獎作品
    從小到大,從嬰兒到兒童,From 0 To 1全套系牙刷。根據兒童的特性,專為兒童設計的牙刷,愛上刷牙,就是這麼簡單。給孩子喝水,杯子漂亮不是重點,好用才是王道。出門不想推車,抱孩子容易手酸?前抱後背,嬰兒背帶那麼多,孩子和大人的舒適度一樣重要。
  • 人和大猩猩能不能生下孩子?科學家做的實驗結果可想而知
    但是有人想,大猩猩是與人最為相近的靈長類動物,不禁好奇,人跟大猩猩是不是能生下孩子呢?該科學家是生物學家,可能是猜想人與大猩猩是不是能夠生育後代,於是對這個猜想做了這樣的試驗。試驗將人與猿進行雜交,據說是為了培養出身體素質強悍的戰士,畢竟大猩猩強壯,人的智商高,這兩種特性結合起來的個體絕對可以成為精英戰士。
  • 發展心理學與我們:嬰兒的心理社會性發展
    老人們在養育孩子上有很多寶貴的經驗,可是隨著幾十年過去了,很多的兒科知識發生了變化,原本習以為常的做法有可能不適合現在的嬰兒養育。這是發展心理學與我們的第7講,嬰兒的心理社會性發展。 人生的起初,嬰兒的情緒只有高興與疼痛,雖然有些學者並不認為疼痛是一種情緒。吃飽後,新生兒快樂而放鬆,然後安然入睡。
  • 倫理的跨越:動物是否會發善心養育人類的嬰兒?
    所以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所說的動物,假設是一個非常小的嬰兒,比如幾個月大,不超過6個月左右。我認為大多數肉食動物會殺死一個嬰兒,或者最多讓它獨自死去。大多數吃植物的人都太笨了,根本不關心一種既不是威脅也不是同類的動物。海洋生物是不可能的,因為嬰兒會淹死,不過我倒認為海豚或鯨魚會願意並且聰明到足以養育人類。
  • iF設計獎|2020德國iF設計獎嬰兒和兒童類獲獎作品
    我們希望使用相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相機)將其存檔,以使孩子們可以按一些按鈕,轉動一些錶盤並通過不同的光學濾鏡來觀察世界。-NO.2-Wood Babyroom Anyfit / Baby fence & Safety door設計:Petit Elin Co.,Ltd(韓國)
  • 成年大猩猩會「嬰兒語」 與猩猩寶寶溝通
    騰訊科技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一項最新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大猩猩使用「嬰兒式口吻」與小猩猩交流,這是在除了人類之外的靈長類動物中觀察到的罕見現象,這個發現有助於科學家們進一步了解早期人類是如何進行溝通和進化的。
  • 妹子這衣服衣服的設計太時尚了,我反正是看不懂了,太尷尬了!
    2.我也想低調啊 可實力不允許啊3.突然腳軟,只能開啟臉剎模式!4.我一下筷子是不是就拆散它們倆個了?5.確定是在理髮不是在火化?6.孩子滿臉的嫌棄,你卻還在不停的叨叨!10.小夥子端好了,一桌人看著你呢11.下次一定要穿防滑鞋12.總感覺我這車放在這有些另類,我是不是該開走啊
  • 「基因編輯嬰兒」出現後,設計一個「完美嬰兒」離我們還有多遠?| 熱點
    這一次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雖然各種意義上都很糟糕,但還遠遠沒到科幻裡「設計嬰兒」的程度。基因編輯的種類很多,有一種常用的分類方式是這樣的:首先看你是在治療疾病還是強化特性,然後看你是在處理種質細胞還是體細胞。目前已經廣泛使用的基因療法,是治療體細胞裡的疾病。
  • 「開夜燈」照顧小嬰兒是方便,但其4點危害卻不可逆,父母要了解
    因此,坐月子這大半個月以來,小蔣就沒有睡過一個舒服覺,不是因為夜奶,不是因為帶娃,而是因為睡眠中的"亮光"。 說起為什麼要開夜燈,小蔣很理所當然地說:"屋裡有亮光,照顧嬰兒才更方便啊,要不然黑漆漆的,都不知道什麼情況。"
  • 嬰兒是怎樣認出媽媽的?不用眼睛,這三種方式孩子天生自帶
    朋友小米家的寶寶剛出生沒幾天,前幾天聊天的時候,她說孩子出生後被醫生放到自己胸口,沒過一會竟然閉著眼睛找到了乳房開始吃奶。這兩天她家寶寶只要自己抱,尤其是晚上的時候,她說孩子這麼小就認識自己,她媽媽和她爭辯到:哪有這麼小的孩子認母,一般大家都說孩子3月認母,也就是孩子3個月後才能認識媽媽。
  • 中國孩子不缺鈣:嬰兒補鈣不當危害超三聚氰胺
    「你小孩兒有點兒枕禿,這是缺鈣的症狀啊。」她首次領寶寶去社區醫院打疫苗,大夫便斬釘截鐵地給出了這樣的結論,並給李旭介紹了一種「效果挺好的」小兒鈣顆粒。這讓年輕媽媽犯了難。在美國,她每個月都會帶孩子去體檢,從沒被告知孩子缺鈣。她還特意問老外醫生,「要不要給孩子補鈣?」得到的答案是,「不用。」
  • 專為嬰兒打造的VR頭顯?NurturePod有三點很不靠譜
    且不說效果如何,就問你敢讓自己的孩子戴這玩意嗎?  速途網8月21日消息(報導 靈火)近日,美國未來主義者StuartCandy推出了一款專為一歲內的嬰兒打造的VR頭顯——NurturePod。  Stuart Candy認為,NurturePod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調節嬰兒睡眠質量;  2、開拓嬰兒想像力;  3、幫助年輕家長管理孩子;  但是在靈火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