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嬰兒」已經成為現實,我們準備好了嗎?

2021-01-13 中山一院生殖中心

來源:科技日報


  國一位著名的遺傳學家曾表示,遺傳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製造出「設計嬰兒」更加成為可能,社會需要為此做好準備。而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近日報導說,英國巴斯大學的克隆領域專家託尼·派瑞宣布,他的研究團隊利用老鼠進行實驗,在老鼠受孕時,對其DNA(脫氧核糖核酸)進行了精確的編輯。派瑞說,最新研究再加上遺傳學在過去20多年取得的巨大進步,讓「設計嬰兒」不再只是英國著名科幻小說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小說中的人物。


  「設計嬰兒」是對胚胎進行遺傳方面的修改,讓嬰兒更美、更聰明,甚至免於罹患某些疾病,目前,對於很多人來說,設計嬰兒都已經不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有些資深科學家和生物倫理專家也認為,現在到了對這一議題開展嚴格的公眾探討的時候了。



  「設計嬰兒」來襲   


  派瑞在《科學報導》雜誌上撰文指出,在來自精子的DNA和來自卵子的DNA相遇的那一刻,研究人員精確地對老鼠的基因組進行了編輯。派瑞說:「我們用到了一對分子剪刀以及一個分子衛星導航系統,導航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告訴剪刀將DNA的何處剪開進行編輯,這一方法的精確度已經接近100%。」


  派瑞所在的研究團隊想要克隆出全球第一頭克隆豬和第一隻克隆鼠,他說,這種想法距離現實還有一定的距離,但科學的快速發展正使得相關技術成為可能。


  最新研究是目前最熱門的基因編輯系統CRISPR技術的最新應用。與以往的任何技術相比,CRISPR技術能對DNA進行更精確地編輯。自2012年以來,研究人員使用這種技術對生物的DNA序列進行修剪、切斷、替換或添加。


  2013年,這一技術當之無愧地成為當年的十大科技突破之一,科學家們認為,這一技術將開啟遺傳學領域的新時代,目前,全球有成千上萬個實驗室在使用這項技術。CRISPR技術可通過簡單地切開DNA來製造變異——派瑞團隊就是這麼做的,除此之外,該技術也能用來將新的遺傳代碼片段插入剪切點內。


  派瑞說,這一技術有望用於不孕不育的治療過程中,不過,也將再次引發關於對人類進行遺傳修改的討論和爭議。派瑞補充道:「涉及到人的問題時,我們必須謹慎。」


  「有些DNA中的變異可能會導致遺傳疾病,因此,有些人會說,『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重蹈覆轍』。」


  這些變異包括囊腫性纖維化(一種遺傳疾病,目前仍未有治療方法,該病可能會影響身體多處,其中以肺部和消化系統所受的影響最為嚴重)以及可能會增加癌症風險的基因等。


  派瑞強調說:「我們一定要對此進行認真地思考,英國人工授精與胚胎學管理局(HFEA)也需要為此做好準備,因為他們可能很快就要面臨這個問題。」



  應進行廣泛而嚴格的討論     


  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遺傳學部門負責人羅賓·洛弗爾-巴傑的實驗室也在使用CRISPR技術,他認為,在進行體外受精(IVF)時測試胚胎是否容易罹患某類疾病,將是預防疾病代際相傳的最好辦法。而且,這一技術還有一個潛在的應用,那就是通過破壞變異從而治療男性不育。他解釋說,儘管這些不育的男性現在能通過體外受精的方法擁有孩子,但他們的兒子仍然會擁有這個變異,因此也需要體外受精才能有後代,而遺傳修改是個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此外,當所有胚胎都可能攜帶有不好且有患病風險的基因時,也能用到這一技術。


  洛弗爾-巴傑說,目前,英國對這一技術採取絕對禁止的態度,他認為,管理規則必須改變,需要對其進行認真地探討。除了討論這一技術用於治療領域可能產生的影響之外,還要考慮其用於其他方面,比如,只是為了讓孩子擁有某些優良的屬性可能會帶來的後果。比如,我們現在只需要對DNA進行較小的變動,就可以改變嬰兒眼睛的顏色;使孩子擁有HIV抗體等等。


  英國納菲爾德生物倫理學委員會目前正在考慮提交一份針對此議題的報告。納菲爾德生物倫理學委員會是一個享有國際聲譽的獨立的倫理諮詢委員會,每年都會針對各種新興生物技術展開倫理學研究並發布報告。


  2012年,該委員會發布的有關「一父兩母」嬰兒符合倫理的裁決就成為了公眾對該議題進行討論的核心內容。這次,該委員會表示,需要對生殖系療法進行更加廣泛的討論。


  今年2月3日,英國下議院以382票贊成、128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線粒體替代基因治療技術——「一父兩母」嬰兒的輔助生殖技術。此前,有關「一父兩母」嬰兒線粒體置換技術也引發了各界激烈的討論。美國食品與藥物監督管理局(FDA)曾針對線粒體置換技術召開了一場專題討論會,正在考慮是否應該給其臨床試驗開綠燈。該技術能夠避免攜帶有遺傳病致病基因的女性將疾病遺傳給下一代。線粒體是細胞裡的一種核外遺傳物質,但是這些核外DNA只能由母親遺傳給孩子。線粒體缺陷能引起嚴重的發育障礙,美國每年大約有4000名新生兒有線粒體疾病。


  線粒體置換技術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將線粒體DNA異常的備孕媽媽的卵細胞核抽出來,然後將其植入另外一個由他人捐贈的、已經去掉細胞核的正常卵細胞當中,組裝出一個完全正常的備孕卵細胞,再與精子結合,如此一來,這種卵細胞受精之後就攜帶有3個人的遺傳物質,也就是說這個孩子擁有一個父親兩個母親。


  納菲爾德生物倫理學委員會的負責人休·惠託爾表示:「我認為這是一個挑戰,對我們所有人來說,我們應該更快更公平地對這一情況進行深入地研究和討論。」


  他說,公眾可能會認為,這一技術或許只有有錢人用得起,因此有失公正,而且也涉及到了統治和管理的問題。


  獨立監查組織「人類遺傳學警報」(Human Genetics Alert)的主任戴維·金博士也呼籲公眾參與這個議題。他說:「不可避免的,我們會到達科學上可行的那個時刻點,與5年前相比,現在的基因組編輯技術更加經濟可行。但這並不意味著說,這是我們的必經之路,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這一技術。在進行人體試驗之前,我們需要對這一技術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可能會產生的後果進行完整的評估。」


  英國人類受精與胚胎管理局的一名發言人說:「我們密切關注著此類科技發展,也歡迎與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有關的討論。不過,我們應該記住,對於核心DNA進行生殖系修改在英國是非法的。議會需要制定新的立法,但在此之前,需要進行『公開的公眾討論』。」


相關焦點

  • 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我們真的準備好對人類任何基因動手了嗎?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伊凡 11月26日,根據媒體報導,深圳一組學術團隊向外界公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她們的基因已經經過人為修飾,能夠天然抵抗愛滋病。
  • 高考取消英語,我們準備好了嗎
    後臺留言最多的,是說:英語是一種文化入侵,我們應該取消它!我有時候就想:我們現在已經不愁吃穿了,但好像我們永遠不會滿足,取消英語,能夠讓更多人獲得大學資格,從而讓更多人有機會成為社會精英。但問題是,我們準備好了嗎?
  • 準爸準媽們注意了,準備嬰兒洗衣機真的有必要嗎?
    現在很流行給寶寶單獨買一臺嬰兒洗衣機,但也有不少準爸爸準媽媽們在疑惑,這個真的有必要嗎?手搓兩下、和大人衣服一起洗不就行了嗎?當然不行!接下來就用過來人的經驗,好好給大家深刻剖析一下,為什麼要給寶寶單獨準備一臺嬰兒洗衣機。
  • 基因編輯嬰兒:不必要 不現實 不公平
    基因編輯嬰兒可能永遠都應該被禁止,但這並不是因為害怕造成不平等和生來就更有優勢的「超級嬰兒」,而是因為現實情況是編輯胚胎在醫學上是不必要的。這些對胚胎的編輯是圍繞著一個概念而發生的,而不是為了治療一個正在受苦的人,這樣做總是會涉及到引入風險,從而檢驗了一個古老的醫學忠告,即「首先不要傷害病人」。
  • 成為一名空管人,你準備好了嗎?
    親愛的蓉蓉:恭喜你順利大學畢業,並即將成為一名空管人。人這一生,會有無數次選擇的機會,但一次對的選擇往往令我們自豪一生,就像你選擇了民航,選擇了空管事業。你跟我說你把《中國機長》反覆看了好幾遍;你說劉傳健機長是你新的偶像,你想像他一樣專業、果斷;你說你的工作目標就是為祖國的民航事業添磚加瓦。
  • 貓咪會偷走嬰兒的呼吸?是現實,還是都市傳說?
    圖自:pinterest 至此,喵星人完全洗白了嗎?還真沒有,因為人們發現,喵星人也不是完全「冤枉」的? 極極極極小概率的無法fu吸原因 貓咪真的會導致嬰兒窒息嗎?
  • 嬰兒聚酯纖維被子好嗎
    嬰兒聚酯纖維被子好嗎 2019-11-06 11:16:29 來源:全球紡織網 嬰兒聚酯纖維被子好嗎?
  • 「基因編輯嬰兒」出現後,設計一個「完美嬰兒」離我們還有多遠?| 熱點
    這一次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雖然各種意義上都很糟糕,但還遠遠沒到科幻裡「設計嬰兒」的程度。基因編輯的種類很多,有一種常用的分類方式是這樣的:首先看你是在治療疾病還是強化特性,然後看你是在處理種質細胞還是體細胞。目前已經廣泛使用的基因療法,是治療體細胞裡的疾病。
  • 嬰兒衣服設計,這2點最為不合理,我們的孩子又不是大猩猩!
    今天這篇文章,是我作為一名寶媽,來吐槽嬰兒衣服設計不合理的地方的。對於大部分嬰兒衣服的材質,我是沒有什麼意見的,因為市面上大部分嬰兒衣服追求的正好也是寶媽們心中所想的:安全、舒適、方便。比如說嬰兒的貼身內衣,基本都是純棉的,顏色淡雅的,在設計上也考慮到了安全性,比如說不帶扣子和拉鏈,而是採用系帶的方式。
  • 2018年iF設計獎— 嬰兒和兒童類獲獎作品
    寶寶用的爽,你也用的舒心,才是真正好的嬰兒便器。水循環的浴缸從小到大,從嬰兒到兒童,From 0 To 1全套系牙刷。根據兒童的特性,專為兒童設計的牙刷,愛上刷牙,就是這麼簡單。今天的溫度,對寶寶而言還舒適嗎?Quintus DuetPro Stroller 嬰兒推車
  • 腦機接口即將來臨,我們準備好了嗎?
    Alyson Youngblood 概述人們用頭腦控制機器聽起來像是一部科幻電影,但是通過腦機接口已經成為現實現在了解這種新興技術可以幫助確保在BCI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之前制定有效的政策。三架無人駕駛飛機升空,嗡嗡作響的嗡嗡聲瀰漫在空中。他們緩慢地向上航行,形成均勻的間隔和水平的艦隊,然後在高空盤旋。
  • 高達原來預示了未來發展,基因編輯嬰兒已經降生?科學家聯名抵制
    高達已經是40年前的作品,雖然那時候初代高達中出現的科技天馬行空,但實際上隨著時代的發展高達裡的一些科技已經成為了現實。高達裡人們在宇宙中建立殖民衛星,現實世界裡早在上個世紀,人類就已經在宇宙中建立了太空站。說到動畫裡的絕對主角"高達",雖然我上次已經說過,現實生活中人類即使是去嘗試設計中型動力裝甲,也不會去建造大型機動戰士浪費錢。但是實際上,第一臺完全可動的等比例元祖高達已經巍然屹立在了日本橫濱(雖然他動的速度確實很慢)。
  • 視崖實驗表明,父母教育孩子時不必過度焦慮,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但是在現實中,我們又看到太多的嬰兒從高處摔下來,好像沒有這種深度知覺。為了研究深度視知覺能力,心理學家吉布森和沃克設計了一個「視崖實驗」。視崖實驗吉布森和沃克首先設計並製作了一個如下圖的視崖裝置。當媽媽在淺的一側呼喚他們時,所有剩餘的27個嬰兒,都爬下了中央板,並爬向了媽媽。當媽媽在深的一側呼喚他們時,只有3個嬰兒極為猶豫的爬過了視崖,而剩餘的孩子都拒絕爬過去,甚至有的因為夠不到媽媽而大哭。顯然,嬰兒已經意識到了懸崖的存在。
  • 嬰兒礦泉水 嬰兒礦泉水泡奶粉好嗎
    嬰兒礦泉水前不久在廣州,不到兩歲的小寶寶豆豆,因為喝了一口「礦泉水」,差點連命都丟了!原來這所謂的「礦泉水」,是媽媽裝在礦泉水瓶子裡的液體石蠟,豆豆趁媽媽沒注意,抓起「礦泉水」就喝了下去。雖然豆豆在當下沒有表現出什麼不適,但媽媽還是立即把他送到了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 設計完美嬰兒:該,還是不該
    近日,MIT科學評論、Science、Nature雜誌齊發文,對「到底該不該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展開了大討論。那麼到底該不該對人類胚胎DNA進行基因編輯呢?本文綜述了不同期刊及行業人士的一些觀點。基因編輯的神器:CRISPR技術CRISPR技術經過短短三年的發展,已經成為科學家修飾DNA的常用工具。
  • 未來進行時,虛擬成為現實了嗎?
    不過,虛擬實境相關技術的高歌猛進,也並非毫無可指摘之處。從目前的技術看,靜態虛擬人絕對足夠「以假亂真」,但是動態的虛擬人形象,想要實時達到電影級別的真實、可信、毫無違和感,還要寄望於運算速度和藝術再現的提升。畢竟大家太熟悉和真人交互的感受了,虛擬人要做到的不光是「擬真」,還需要引起人的期待和想像力,甚至把人際社交和情感投射徹底轉移到虛擬空間。
  • 《真實的人類》:恐怖谷理論之下,我們準備好面對質問了嗎
    機器人離我們還遠嗎?也許他可以陪伴你的兒女過一生。《真實的人類》是由Lewis Arnold執導,嘉瑪·陳、科林·摩根等主演的八集科幻迷你劇,豆瓣評分高達8.5分。該劇講述了在未來社會,當機器人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時,機器人和人類之間的相互影響。
  • 設計嬰兒、人體冷凍... 顛覆未來的8種技術!網友:太可怕了
    我們習慣於說,一旦我們死了,我們都是一樣的,不論貧富。在不久的將來,這可能不再成立,因為只有窮人會死。當死亡不再正常時會發生什麼呢?你是否曾經坐在房間裡幾個小時,思考一個決定?你會後悔決定嗎?你是否曾經做出過一個明智的決定,但卻不喜歡它,因為你失去了未選擇的那一種可能?
  • 未來可能出現的可怕技術,設計嬰兒,時間監獄,未來視界等
    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幾乎可能肯定,在不遠的將來,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就會被徹底顛覆。就像上世紀90年代的BP機,沒過幾年就被大哥大和功能手機取代,現在則已經完全是智慧型手機的天下了,這一切,不過只用了20年的時間。那麼,未來呢?還有什麼技術會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呢?
  • 一個嬰兒保溫箱告訴你:什麼是「設計」?什麼是「設計思維」?|雲訪學
    而是「如何有可能在沒有電的條件下讓嬰兒保溫?」今天的雲訪學設計思維課程就說說這個項目。一組同學來到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發現這邊醫院裝載著大型機器,卻沒有嬰兒。因為大部分早產兒都在農村出生,他們在沒有機會到達城市的時候就已經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