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所有的人來說,視覺無疑是人體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大腦獲得80%知覺信息都是來自於視覺。
在最近的一季極限挑戰中,羅志祥設計了一個有趣的實驗,要其他的成員捂住一隻眼睛,轉一圈,然後去彈一個礦泉水的瓶蓋,結果大部分的成員都失敗了。這其實就是因為當你用一隻眼看東西時,就失去了視覺的深度感知,因此大腦也就無法定位。
可見,視覺感知能力對人的生存有多重要。特別是視覺深度感知,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了深度感知,你下樓梯會踩空,走路會撞牆,過馬路會無法判斷汽車距離……總之,失去了視覺知覺能力,人將寸步難行。
那麼問題來了:這種視覺感知能力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習得呢?
從邏輯判斷上,這種能力應該是先天人就應該具有的,這樣才能保護人安全,利於人的生存。但是在現實中,我們又看到太多的嬰兒從高處摔下來,好像沒有這種深度知覺。
為了研究深度視知覺能力,心理學家吉布森和沃克設計了一個「視崖實驗」。
視崖實驗
吉布森和沃克首先設計並製作了一個如下圖的視崖裝置。
裝置很簡單,一張1.2米的桌子,頂部是一塊透明的厚玻璃。桌子的一般是用紅白相間的格子組成的結實桌面另一半是同樣的圖案,但是是在地面地面上。因此從桌面上看,圖案好像直接落到了地面上,但實際上有一塊透明玻璃覆蓋了整個桌面。視崖裝置的高明之處在於,它並不是一個真正的懸崖,但是從視覺上卻像一個有深度的懸崖。
{!-- PGC_COLUMN --}
吉布森和沃克招募了36個年齡在6-14個月之間的嬰兒,然後依次把嬰兒放在視崖的中間。先讓媽媽在深的一側呼喚孩子,然後再在淺的的一側呼喚孩子,看嬰兒會不會爬向媽媽。
實驗結果:
在實驗中,有9名嬰兒拒絕離開中間板。
當媽媽在淺的一側呼喚他們時,所有剩餘的27個嬰兒,都爬下了中央板,並爬向了媽媽。
當媽媽在深的一側呼喚他們時,只有3個嬰兒極為猶豫的爬過了視崖,而剩餘的孩子都拒絕爬過去,甚至有的因為夠不到媽媽而大哭。
顯然,嬰兒已經意識到了懸崖的存在。
這個實驗可以證明人類知覺深度的能力是天生的而不是後天習得的嗎?
顯然這個實驗還不夠充分,因為6-14個月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了,他們有可能從後天習得這種認知。但是對於太小的孩子,無法爬行,很難測量。於是研究者們設計另一種測量方式,他們直接把2~5個月的嬰兒放在視崖的深淵上,這些嬰兒會出現心率變慢的情況,這意味著他們意識到了深淵的存在。
吉布森還用其它的小動物做了對比實驗。動物測試的結果表明,不同種類的動物的知覺深度能力的發展與他們的生存需要有關。
比如,小雞剛出殼就可以覓食,當吉布森把出生不足24小時的小雞放在視崖上測試時,它們從不去深的懸崖那邊。小羊從可以站立後,它們對視崖的判斷也從來不會出錯。而視覺深度感知能力最差的是海龜,有24%的小海龜爬到了深的一側,這也可以解釋,因為它們主要生活在水中,跌落的並沒有太大的危險。
實驗總結
吉布森和沃克總結了所有的動物的視崖測試後認為,這種視覺感知能力是天生的,是隱藏在基因裡的。
所有的動物必須在他們能夠獨立行走時發展出與之相適應的視覺深度感知能力。因為如果通過嘗試錯誤來後天學習這種能力的話,存在太大的危險性,不利於種族的生存。
而至於為什麼嬰兒容易從高的地方跌下來,更多的是因為他們大腦處理能力和運動能力有限,以至於他們在面對這種深度問題時,不能及時有效的做出處理。
教育啟示
視崖實驗向我們表明,孩子出生後並不是一無所知的,他們其實從出生時就已經被編排好了一定的生存密碼,這個「密碼」指導著孩子更快地適應這個環境,更好的生存。
所以,當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並不需要過度緊張。父母更多的應該是順應孩子的自然生長規律,適當的矯正,孩子就不會出現什麼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