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堂課》家長網上課堂節目第六期已經播出啦,通過本期的課堂學習,很多家長都感受到在家庭教育中還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那本期課堂筆記沒做好的家長們,小編精心整理的這篇課堂筆記,可要好好收藏咯~
青春期對於孩子非常重要,家長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青春期正是孩子尋求建立自我認同的關鍵期,也是與父母最容易出現摩擦和衝突的時期。孩子不願說話、叛逆難溝通,不知道哪句話就讓孩子炸了毛,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長相信都深有體會,孩子為什麼會有逆反心理?應該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
本期節目我們邀請到了山東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孔屏,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程小菁做客演播室,與我們共同探討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做朋友。
問:為什麼在青春期的孩子難溝通?
孔屏:孩子進入青春期時處於一個心理矛盾期,矛盾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是反抗與依賴,既想著反抗父母自己做主,同時又離不開父母的支持幫助,非常糾結;第二是閉鎖與開放,孩子不想把內心世界敞開讓別人知道但又特別期待朋友能夠走進他的內心;第三是勇敢與怯懦,有時會表現特別厲害,有時又特別膽怯、害怕做錯;第四是高傲與自卑,一方面覺得自己做的對別人都不對,一方面又覺得自己不夠好、特別的自卑,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處於一個心理矛盾期,這種矛盾就導致孩子內在衝突特別多、情緒陰晴不定,所以家長和老師都很難跟這個年齡的孩子溝通。
問:家長認為孩子青春期叛逆屬正常現象,不必過於關注,對嗎?
程小菁:孩子在青春期階段出現的一些情緒波動、逆反心理,這都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現,家長不必慌張,只要孩子的日常生活學習能正常維持,家長就不用太過擔心,這說明孩子正處於一種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的反應。同時家長也不能完全袖手旁觀,青春期是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一個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家長要保持關注,但要減少幹涉。
問:家長過度參與青春期孩子的生活,甚至偷看日記,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孔屏:偷看孩子日記是無視孩子自尊、非常不尊重孩子的表現,父母的這種行為可能會突破孩子心理邊界,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對他人缺乏信賴感,容易引起孩子一些消極情緒,這是非常糟糕的,可能會激怒孩子,讓孩子走上另外一條道路。有時家長偷看孩子的日記,反而會讓家長更焦慮,去更加幹涉孩子,導會造成新的衝突。
回看方式節目通過山東教育電視臺「養教有方」平臺直播,可通過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養教有方」微信公眾號,點擊「同一堂課」進行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