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氏好書|如果你想和神對話,最快的途徑就是打開這位科幻大師的書!

2021-01-09 騰訊網

阿西莫夫,生日快樂!

101年前的1月2日,艾薩克·阿西莫夫誕生。

作為「科幻小說三巨頭」之一,他拿過7次雨果獎、2次星雲獎,還有1次星雲獎終身成就獎大師獎。

用《衛報》的話來說就是:阿西莫夫從此左右了我們的想像力!

「如果你想和神對話,最快的途徑就是讀阿西莫夫的書。」

阿西莫夫有多神?他仿佛擁有一臺時光機,竟然在80年前,就預言了現代科技的走勢。

很多我們如今習以為常的前沿科技, 靈感都來源於阿西莫夫68年前的「神預言」——移動智能設備、生物科技、數字圖書館、太空殖民、自動化家居……

今天,小編將和大家分享阿西莫夫作品最神的十大設定!

這些設定不僅腦洞大開,充滿奇思妙想,最絕的是甚至引導了後來幾十年的科技發展……

一起來和神對話吧!

01

心理史學——用大數據預言未來

《銀河帝國》最核心的設定,當屬「心理史學」。這門天才科學家謝頓發明的學科,可以用數學公式,精準計算人類的未來。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夜觀天象的玄學傳說,到了《銀河帝國》中,能掐會算、預知未來可就成了一門依靠群體心理、歷史與數學的嚴謹的科學。

他的第一個預言,打開了《銀河帝國》系列故事的序幕——雖然沒有預兆,但持續了一萬多年之久的銀河帝國即將滅亡。謝頓依靠心理史學預言,布下了以最快速度終結亂世、重建第二帝國的大局,並留下數段影像,可以說是全息錦囊妙計,在危機到來時,影像會自動播放,提點正確的人如何應對……

早在70年前,《銀河帝國》系列就提出了用數據預測未來的概念,這和我們現在的大數據預測不謀而合,但其精確性卻比大數據高了不知道多少——看看你微信朋友圈出現的迷惑廣告吧。也難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亞當·克魯格曼都說,他的經濟學理論源自《銀河帝國》的啟迪!

02

蓋婭星——萬物互聯的終極境界

物聯網技術日益發達的現在,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果達到真正的「萬物互聯」會怎樣呢?

在《銀河帝國》中,阿西莫夫描繪了一顆神奇的、高度進化的人類星球——蓋婭。在那顆星球上,無論人類還是草木土石、鍋碗瓢盆、柴米油鹽,在自己的意識之外,都或多或少共享著另一個集體意識「蓋婭」,在蓋婭,每一隻昆蟲都明確知道自己該吃多少東西,知道什麼時候該繁衍,沙暴掛起,雨滴落下,都是因為有這個必要。

這顆星球上的一切都以最高效最合理的方式運行著。也就是說,整顆星球就是一個巨大的生物體,而其中的一切生物與非生物都是它的細胞與器官……

03

變種人與心靈能力者——思想鋼印是阿西莫夫玩剩下的?

記得《X戰警》裡變種人的領袖、擁有心靈能力的X教授嗎?其實,變種人這一套都是阿西莫夫當年玩剩下的!

《銀河帝國》系列最精彩的一個轉折,就來源於最著名的反派、變種人「騾」。他依靠心靈控制能力,能夠不知不覺地在他人心中植入一個觀念,植入觀念的人還會以為那是出於他自己的意志。「騾」就利用這種能力,逐步讓宇宙淪陷,而殘存的反對者甚至連他所處何處都不知道……

作為第一個能超越「心理史學」,直接撼動謝頓計劃的超級反派,他的這種心靈能力,是不是既像X教授,又和《三體》中的思想鋼印有些類似?原來,變種人和心靈能力這一套,都是阿西莫夫70年前玩剩下的!

04

太空族——誕生於宇宙空間的新人類

在那段人類用躍遷技術離開地球,但尚未建立銀河帝國的太空時代裡,人類在太空的其他世界建立了文明。一批又一批的移民,為他們帶去了尖端的科技,加上太空中沒有地球上的各種病菌與汙染,他們的壽命越來越長,逐漸形成了排斥地球人的新文明「太空族」。

被稱為「太空族」的人類,與地球人有著截然不同的社會倫理觀念。在生育孩子後,他們會統一撫養,孩子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他們掌握了尖端的機器人科技,比起和人類社交,更願意把麻煩事拋給機器人處理;為了離群索居,他們中的一部分甚至用基因科技,逐漸將自己變成雌雄同體……

05

遺忘地球——當地球只是一個可笑的傳說

而在人類飛出宇宙,乃至一統銀河系十萬住人行星,建立銀河帝國後,地球會有什麼不同凡響的地位呢?是成為帝國首都,還是成為人類膜拜的聖地?

阿西莫夫告訴你,地球可能早已消失在人類的記憶之外。

不僅沒有人知道地球這顆行星在宇宙的哪裡,甚至連地球的概念都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消失。只有一則在他們眼裡荒誕可笑的神話傳說留下——生活在全銀河系的人類,也許來源於一顆小小的藍色行星……

06

機器人三大法則——人機關係的基石

在《銀河帝國》的第二個系列《機器人五部曲》中,阿西莫夫提出了著名的「機器人三大法則」:

1)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而使人類受到傷害;

2)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3)在不違背第一和第二法則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三大法則的提出以後,科幻界才真正開始正視人機關係的合理性。

三大法則看似嚴謹,實則漏洞百出。《機器人五部曲》中的每一個故事,其實都關於三大法則不同角度的漏洞。譬如,第一法則中「傷害人類」究竟包含不包含精神傷害呢?於是,當第一臺心理分析機器人面世,它居然在不得已之下成為了大騙子,將幾名頂尖科學家耍得團團轉……

現在,機器人三大法則已經成為了機器人學和人機關係的基石。

它雖然不能直接應用於AI研究,阿西莫夫卻用三大法則和《機器人五部曲》提醒著人類:面對會思考的機器,再小心謹慎也不為過……

07

時空壺——穿越時空修復歷史的祖師爺

時間旅行在科幻主題裡一向是個細緻活兒,稍有邏輯漏洞就會有「祖母悖論」來問候。而阿西莫夫的《永恆的終結》堪稱史上最完美答卷。

在書中,一個名為「永恆時空」的組織通過「時空壺」穿越時空修復歷史,進而守護人類文明進程。「時空壺」的原理構造並不重要,時間旅行的難點不在旅行本身,而在於如何測算和控制旅行的切入點、引發的蝴蝶效應。這背後,是龐大精細的社會學、心理學、數學、物理學分析。

圍繞著「最小必要變革」「必然發生的最大可能反應」這些關鍵指標,組織成員各司其職。從測算到執行,井然有序地持續校正歷史進程。以「觀測師」對某段歷史的觀測結果為基礎資料,「計算師」等人測算出某個變革可能造成的社會影響,再由「時空技師」執行,穿越到特定時間地點,做出一個微小舉動——

比方說遞給某人一杯咖啡,可能就會讓3個世紀後的一場戰爭消失於無形。

08

平行宇宙——不存在的物質、永恆的能源與虛偽的繁榮

在阿西莫夫的雨果、星雲獎作品《神們自己》裡,阿西莫夫為讀者展現了一個神奇的平行世界。與其他小說不同的是,阿西莫夫的平行世界沒有劍與魔法,也沒有另一個自己,變化發生在更微妙的地方:

平行世界中,四大基本力的「強作用力」比我們世界更強,質子結合得更緊密。於是,那個世界中穩定的物質,在我們世界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一旦被送到我們世界,就會產生輻射,釋放能量。

換言之,只要建立兩個世界的通道,那個世界的物質就能源源不斷地來到我們世界發出大量核能,又清潔又高效。人類世界由此一勞永逸地解決了能源問題,卻不知,這只是更大危機到來前最後的瘋狂……

09

外星文明——連阿西莫夫都不屑寫小灰人?

「神一樣的人」阿西莫夫筆下的外星人,和別人的有多不同?

答案是:完全不一樣。難以名狀的外貌倒是其次,真正神的是他們的社會分為兩個等級,實際掌權、不能生育、高度智慧的掌權者「長老」和普通人。

普通人的家庭是由三個性別組成的:心思沉穩、注重理智的「理者」;心思細膩、脆弱感性的「情者」和愚鈍耿直、負責照顧孩子的「撫育者」。

外星人的性交,是三個人一起降低身體的密度,融合在一起……

那麼,掌權者「長老」是如何誕生的呢?這將是《神們自己》的一大核心謎題……

10

定居月球——太空地域黑和月面的低重力運動會

在《神們自己》中,阿西莫夫詳細地描繪了人類在月球定居之後的生活:生活在地底的基地裡,在低重力的月球,餐廳就餐時,招待員上菜時會故意炫技,讓食物在低重力下慢慢飄到盤子裡。

在月球上,最流行的運動是,在一個四周布滿把手的深坑底部跳躍,藉助把手加速衝出井口,下落時又藉助把手減速,上下花式翻飛……

低重力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可以有效延緩衰老和肌肉鬆弛下垂。因此,月球上土生土長的人總是無比鄙視地球人,甚至大開地圖炮,輕蔑地稱地球人為「地球佬」。

阿西莫夫的影響力滲透到了人類文化的方方面面,他筆下的科技看似不可思議,卻一一被新興科學所驗證,

從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到世界局勢、經濟學理論、好萊塢電影,它徵服了各行各業的領袖!

《銀河帝國》作為科幻奇才阿西莫夫最重量級的代表作,早在1966年,世界科幻小說協會設立的「雨果獎」就為《銀河帝國》系列頒發了一項獨一無二的獎項——「人類史上最優秀的系列小說」。

在全世界的科幻迷心中,這是一套被封神的科幻小說!

在今天,我們向《銀河帝國》致敬,向偉大的阿西莫夫致敬!

如果你還沒讀過阿西莫夫,強烈建議,從《銀河帝國》開始,觸碰人類想像力的極限!

《銀河帝國:基地七部曲》

人類歷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說!

小夥伴們看這裡

(讀客)

相關焦點

  • 「書單」想了解哲學,有哪些入門的好書推薦?
    沙牛提示閱讀本文需要3分鐘,為你推薦幾本入門哲學的好書。如果你喜歡本文,就分享給你的小夥伴!為什麼要讀哲學?在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有這樣一段堪稱經典的對白:現在的我,開始認為:讀書學習到了一定程度,一定會開始讀精神和思想類的哲學作品,無論是《道德經》,還是《與神對話》。在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少林寺的掃地僧說道:武功,需要相應的佛法來化解。
  • 科幻大師阿西莫夫的「十大預言」丨壹起讀書
    圖片來自網絡壹讀微信號:yiduiread阿西莫夫被全世界讀者譽為「神一樣的人」,其經典巨著——《阿西莫夫:銀河帝國•基地》於4月6日登陸中國,該書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說」,以最有趣迷人的故事形式,講述了人類未來2萬年的歷史。
  • 在中國最頂尖國際童書展上,我發現了這些好書!
    在慢成長上和大家分享了數不清的好書(公眾號下拉菜單中可見),我經常坦承——有些書是買給自己收藏的,「順便」給孩子看。 幾年前,我和吉吉第一次去參加全球最頂尖的博洛尼亞童書展時,一直感嘆,什麼時候我們也能有這樣規模的高端童書展。
  • 什麼樣的科普書才是值得孩子反覆閱讀的好書?
    什麼樣的科普書才是值得孩子反覆閱讀的好書?未來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提升孩子的綜合實力?童書媽媽小麗採訪了文津獎得主、著名科普作家汪詰老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汪老師怎麼說。汪詰,著名科普作家,科普自媒體人,「科學聲音」聯盟執行秘書。
  • 卡神對話劉慈欣秒變"粉絲":希望看到《三體》被拍出來
    卡神監製的科幻新作《阿麗塔:戰鬥天使》了解一下。今天下午,為了宣傳這部本周五公映的新片而來到北京的詹姆斯·卡梅隆,與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展開一場大神之間的對話。這場對話名為「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對話劉慈欣」,放在這個《流浪地球》大火的時間段,無疑又有了另外一層意義。
  • 這位《流浪地球》背後的男人,憑什麼把歐巴馬迷得不要不要的?
    小學時,他愛上了閱讀,法國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地心遊記》,為他打開了科幻世界的窗戶。經濟顧問Jason Furman當時被記者問及:歐巴馬卸任後,你最想念的是什麼?沒想到Jason語出驚人,他最懷念的竟然是和歐巴馬討論《三體》的好時光!
  • 卡梅隆對話劉慈欣:想看《三體》拍成電影
    他還笑言,如果小說《三體》在美國銷售得好,要感謝他,因為他沒少為大家安利這部作品。說起來,《三體》的話題還是由劉慈欣引出的,他給卡梅隆介紹,今年中國春節有兩部成本很高的科幻電影上映,且都獲得巨大成功,這可能是中國科幻電影良好的開端。由此他問卡梅隆:「如果中國科幻片繼續發展下去,你想看到怎樣的科幻片?」卡梅隆的回答就是「拍《三體》」。
  • 書香海口·好書推薦 | 《未來簡史》,一本會顛覆你思考方式的書!
    讀書有三個層級: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那麼哪些書是好書呢?名家一再強調,多讀原著,多讀經典。經典歷經歲月淘洗而不朽,總有神奇之處。人民網海南頻道《書香海口 好書推薦》欄目與大家一起讀經典~ 今天,太陽城大酒店總經理、復旦校友讀書會負責人王格平給大家推薦一本會顛覆你思考方式的書——《未來簡史》
  • 打開腦洞跟隨科幻作家走進科幻世界
    科幻作家江波(左)和E伯爵為大家帶來分享。本報訊(記者冉冉攝影報導)11月10日,科幻文學是未來的影子·科幻文學分享會在新華書店·九龍書城開啟。本期分享會邀請到了科幻作家江波和E伯爵,帶領讀者走進奇幻的科幻世界。該活動是「九龍悅讀——百本好書送你讀」名家九龍行系列活動之一。
  • 30歲以後,你還相信讀書改變命運嗎?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湛廬團隊為你精選了354本好書,奉上2020好書大賞書單。(培養醫商,如何看病)系列《知己》《醫生最想讓你做的事》《醫生最想讓你讀的書》《自愈力的真相》《最好的抉擇》13)神話的力量系列《千面英雄》《英雄之旅》
  • 《小王子》:一本獻給大人的童話故事書
    常常聽到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其實在書裡這些都是沒有的,有的只是有趣的靈魂和作家的一生,一本好書的出現往往傾盡了作家的一生心血,當你在讀一本書時,就好像你正在和一個作家對話,了解這位作家的故事,今天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聖·埃克蘇佩裡的作品《小王子》
  • 「我想做本圖畫書,讓小孩笑,成人也笑」| 對話彭懿
    我更多的精力還是要放在創作好書上。好書做起來比較難,特別是圖畫書,像《我用32個屁打敗了睡魔怪》算很快的,也用了半年多,畫了九稿。所以我不喜歡那種糖葫蘆式的結構,因為這等於就是在生產,像做磚頭一樣,一排一排非常壯觀,但每部作品全是一樣的。我受不了,作家不能做這件事情,我必須變化。在那種故事裡,前後情節沒有關係,你也看不出人物的成長。我寫的每部幻想小說,其實都是成長小說,圖畫書呢,因為它短,所以它凝固的是成長的瞬間。
  • 喜馬拉雅423聽書節呈四大亮點 10億元津貼讓全球好書免費聽
    亮點二:巨額津貼讓全球好書免費聽   為了讓用戶感受聽書的魅力,喜馬拉雅準備了10億元津貼。活動期間,用戶登錄喜馬拉雅App,籤到、收聽節目、分享個人書單,可以輕鬆賺到更多津貼。  挑選好書創建個人書單、分享書單也邀請好友免費收聽,還可獲得津貼。用戶使用津貼兌換心儀好書的限時暢聽權限。津貼可抵現金,好書好課限時六折,津貼再減10%。
  • 瓜分10億津貼 全球好書免費聽
    作品將旁白、對白、音樂和音效融為一體,堪稱一部「可以聽的電影」,喜馬拉雅邀請了萬燕、止庵、馬家輝、費勇等多位知名學者和作家進行導讀和分享。  《全球精英的5分鐘成長學院》是喜馬拉雅於今年423聽書節推出的重磅新品,匯聚埃隆·馬斯克、蘋果公司創意總監根·西格爾、IDEO總裁蒂姆·布朗在內的146位全球精英,與聽眾分享顛覆性的觀點、高效學習方法、職場技巧或者是從失敗中汲取的寶貴經驗。
  • 小林泰三走了,這位擁有克蘇魯觸手的科幻大師
    除了科幻,小林泰三也創作推理小說和恐怖小說。 不過從他推特帳號的自我介紹來看,他最認可的還是「科幻作家」這個身份。他後來也更多把創作精力放在了科幻小說上,並多次獲得科幻類獎項。 《AΩ》和《看海的人》接連獲得第22屆、第23屆日本SF大賞,《天獄與地國》和《奧特曼F》分別獲得第43屆、第48屆星雲獎長篇部門賞。 小林泰三似乎很不想被當作是努力型的創作者。
  • 雨果獎得主約翰·布魯納:我的書架上,這位科幻作者的書最多
    文/約翰·布魯納1968年,他創作了小說《站立桑給巴爾》,在書中描述了一個人口過剩的世界。1969年,《站立桑給巴爾》榮獲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和英國科幻協會(BSFA)頒發的BSFA文學獎。1970年,作品 The Jagged Orbit 再度獲得BSFA文學獎。
  • 如果你喜歡恐龍,請不要錯過這十部科幻小說
    不過如果你不只是喜歡看到銀幕上威風凜凜的怪獸,而是真心喜歡這些遠古動物,就會發現,在科幻文學中可以看到它們更迷人的一面。       說起來,恐龍與幻想文學的淵源很是源遠流長的。春秋時,有人發現一根比馬車還要長的骨節,跑去問孔夫子,他就講了一通大禹殺巨人防風氏的傳說,說那是防風氏的遺骨,其實很可能就是恐龍的腿骨。古籍中說,防風氏「龍首牛耳」,長得也頗似恐龍。
  • 卡梅隆談中國科幻:《三體》要拍成六部曲,否則就是在拿錢打水漂
    2019年,電影《流浪地球》上映,這部由吳京參演的電影最終獲得了46.7億上的驚人成績,一時之間成為了國內科幻界的現象級作品。不僅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還帶動了大劉其他科幻小說的銷量。同時,粉絲們的目光也放在了劉慈欣的作品《三體》上,期待成為影視化。
  • 一葉知霜降 在閱讀中感受溫暖和力量(「百本好書送你讀」第8期)
    《沉思錄》是作者與自己心靈的對話,內容涉及精神、自由、人生幸福和靈魂安寧等。對於同樣關切自我精神生活的讀者而言,它不失為一本頗具啟迪和教益的經典讀物。除了人生哲理,書中也涉及為君之道和為政之德。國家的良政善治更應建立在現代文明的治理體系之上,這是《沉思錄》沒有論及的,而我們卻不可不察。
  • 喜馬用戶都在聽什麼書?喜馬拉雅巔峰榜年中好書榜出爐
    梁長玉報導 喜馬用戶都在聽什麼書?7月30日,喜馬拉雅發布2020年中好書榜,共產生一個總榜和八個分榜,近百個作品上榜。年中好書榜不僅展示了上半年國民的閱讀新風向,更為消費者提供了權威的聽書指南。不難發現,人們的閱讀方式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有聲讀物」成為閱讀新寵。人們接收信息主要是靠眼睛和耳朵,有聲書可以進一步解放雙手,聽書也成為一種休閒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