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生日快樂!
101年前的1月2日,艾薩克·阿西莫夫誕生。
作為「科幻小說三巨頭」之一,他拿過7次雨果獎、2次星雲獎,還有1次星雲獎終身成就獎大師獎。
用《衛報》的話來說就是:阿西莫夫從此左右了我們的想像力!
「如果你想和神對話,最快的途徑就是讀阿西莫夫的書。」
阿西莫夫有多神?他仿佛擁有一臺時光機,竟然在80年前,就預言了現代科技的走勢。
很多我們如今習以為常的前沿科技, 靈感都來源於阿西莫夫68年前的「神預言」——移動智能設備、生物科技、數字圖書館、太空殖民、自動化家居……
今天,小編將和大家分享阿西莫夫作品最神的十大設定!
這些設定不僅腦洞大開,充滿奇思妙想,最絕的是甚至引導了後來幾十年的科技發展……
一起來和神對話吧!
01
心理史學——用大數據預言未來
《銀河帝國》最核心的設定,當屬「心理史學」。這門天才科學家謝頓發明的學科,可以用數學公式,精準計算人類的未來。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夜觀天象的玄學傳說,到了《銀河帝國》中,能掐會算、預知未來可就成了一門依靠群體心理、歷史與數學的嚴謹的科學。
他的第一個預言,打開了《銀河帝國》系列故事的序幕——雖然沒有預兆,但持續了一萬多年之久的銀河帝國即將滅亡。謝頓依靠心理史學預言,布下了以最快速度終結亂世、重建第二帝國的大局,並留下數段影像,可以說是全息錦囊妙計,在危機到來時,影像會自動播放,提點正確的人如何應對……
早在70年前,《銀河帝國》系列就提出了用數據預測未來的概念,這和我們現在的大數據預測不謀而合,但其精確性卻比大數據高了不知道多少——看看你微信朋友圈出現的迷惑廣告吧。也難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亞當·克魯格曼都說,他的經濟學理論源自《銀河帝國》的啟迪!
02
蓋婭星——萬物互聯的終極境界
物聯網技術日益發達的現在,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果達到真正的「萬物互聯」會怎樣呢?
在《銀河帝國》中,阿西莫夫描繪了一顆神奇的、高度進化的人類星球——蓋婭。在那顆星球上,無論人類還是草木土石、鍋碗瓢盆、柴米油鹽,在自己的意識之外,都或多或少共享著另一個集體意識「蓋婭」,在蓋婭,每一隻昆蟲都明確知道自己該吃多少東西,知道什麼時候該繁衍,沙暴掛起,雨滴落下,都是因為有這個必要。
這顆星球上的一切都以最高效最合理的方式運行著。也就是說,整顆星球就是一個巨大的生物體,而其中的一切生物與非生物都是它的細胞與器官……
03
變種人與心靈能力者——思想鋼印是阿西莫夫玩剩下的?
記得《X戰警》裡變種人的領袖、擁有心靈能力的X教授嗎?其實,變種人這一套都是阿西莫夫當年玩剩下的!
《銀河帝國》系列最精彩的一個轉折,就來源於最著名的反派、變種人「騾」。他依靠心靈控制能力,能夠不知不覺地在他人心中植入一個觀念,植入觀念的人還會以為那是出於他自己的意志。「騾」就利用這種能力,逐步讓宇宙淪陷,而殘存的反對者甚至連他所處何處都不知道……
作為第一個能超越「心理史學」,直接撼動謝頓計劃的超級反派,他的這種心靈能力,是不是既像X教授,又和《三體》中的思想鋼印有些類似?原來,變種人和心靈能力這一套,都是阿西莫夫70年前玩剩下的!
04
太空族——誕生於宇宙空間的新人類
在那段人類用躍遷技術離開地球,但尚未建立銀河帝國的太空時代裡,人類在太空的其他世界建立了文明。一批又一批的移民,為他們帶去了尖端的科技,加上太空中沒有地球上的各種病菌與汙染,他們的壽命越來越長,逐漸形成了排斥地球人的新文明「太空族」。
被稱為「太空族」的人類,與地球人有著截然不同的社會倫理觀念。在生育孩子後,他們會統一撫養,孩子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他們掌握了尖端的機器人科技,比起和人類社交,更願意把麻煩事拋給機器人處理;為了離群索居,他們中的一部分甚至用基因科技,逐漸將自己變成雌雄同體……
05
遺忘地球——當地球只是一個可笑的傳說
而在人類飛出宇宙,乃至一統銀河系十萬住人行星,建立銀河帝國後,地球會有什麼不同凡響的地位呢?是成為帝國首都,還是成為人類膜拜的聖地?
阿西莫夫告訴你,地球可能早已消失在人類的記憶之外。
不僅沒有人知道地球這顆行星在宇宙的哪裡,甚至連地球的概念都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消失。只有一則在他們眼裡荒誕可笑的神話傳說留下——生活在全銀河系的人類,也許來源於一顆小小的藍色行星……
06
機器人三大法則——人機關係的基石
在《銀河帝國》的第二個系列《機器人五部曲》中,阿西莫夫提出了著名的「機器人三大法則」:
1)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而使人類受到傷害;
2)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3)在不違背第一和第二法則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三大法則的提出以後,科幻界才真正開始正視人機關係的合理性。
三大法則看似嚴謹,實則漏洞百出。《機器人五部曲》中的每一個故事,其實都關於三大法則不同角度的漏洞。譬如,第一法則中「傷害人類」究竟包含不包含精神傷害呢?於是,當第一臺心理分析機器人面世,它居然在不得已之下成為了大騙子,將幾名頂尖科學家耍得團團轉……
現在,機器人三大法則已經成為了機器人學和人機關係的基石。
它雖然不能直接應用於AI研究,阿西莫夫卻用三大法則和《機器人五部曲》提醒著人類:面對會思考的機器,再小心謹慎也不為過……
07
時空壺——穿越時空修復歷史的祖師爺
時間旅行在科幻主題裡一向是個細緻活兒,稍有邏輯漏洞就會有「祖母悖論」來問候。而阿西莫夫的《永恆的終結》堪稱史上最完美答卷。
在書中,一個名為「永恆時空」的組織通過「時空壺」穿越時空修復歷史,進而守護人類文明進程。「時空壺」的原理構造並不重要,時間旅行的難點不在旅行本身,而在於如何測算和控制旅行的切入點、引發的蝴蝶效應。這背後,是龐大精細的社會學、心理學、數學、物理學分析。
圍繞著「最小必要變革」「必然發生的最大可能反應」這些關鍵指標,組織成員各司其職。從測算到執行,井然有序地持續校正歷史進程。以「觀測師」對某段歷史的觀測結果為基礎資料,「計算師」等人測算出某個變革可能造成的社會影響,再由「時空技師」執行,穿越到特定時間地點,做出一個微小舉動——
比方說遞給某人一杯咖啡,可能就會讓3個世紀後的一場戰爭消失於無形。
08
平行宇宙——不存在的物質、永恆的能源與虛偽的繁榮
在阿西莫夫的雨果、星雲獎作品《神們自己》裡,阿西莫夫為讀者展現了一個神奇的平行世界。與其他小說不同的是,阿西莫夫的平行世界沒有劍與魔法,也沒有另一個自己,變化發生在更微妙的地方:
平行世界中,四大基本力的「強作用力」比我們世界更強,質子結合得更緊密。於是,那個世界中穩定的物質,在我們世界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一旦被送到我們世界,就會產生輻射,釋放能量。
換言之,只要建立兩個世界的通道,那個世界的物質就能源源不斷地來到我們世界發出大量核能,又清潔又高效。人類世界由此一勞永逸地解決了能源問題,卻不知,這只是更大危機到來前最後的瘋狂……
09
外星文明——連阿西莫夫都不屑寫小灰人?
「神一樣的人」阿西莫夫筆下的外星人,和別人的有多不同?
答案是:完全不一樣。難以名狀的外貌倒是其次,真正神的是他們的社會分為兩個等級,實際掌權、不能生育、高度智慧的掌權者「長老」和普通人。
普通人的家庭是由三個性別組成的:心思沉穩、注重理智的「理者」;心思細膩、脆弱感性的「情者」和愚鈍耿直、負責照顧孩子的「撫育者」。
外星人的性交,是三個人一起降低身體的密度,融合在一起……
那麼,掌權者「長老」是如何誕生的呢?這將是《神們自己》的一大核心謎題……
10
定居月球——太空地域黑和月面的低重力運動會
在《神們自己》中,阿西莫夫詳細地描繪了人類在月球定居之後的生活:生活在地底的基地裡,在低重力的月球,餐廳就餐時,招待員上菜時會故意炫技,讓食物在低重力下慢慢飄到盤子裡。
在月球上,最流行的運動是,在一個四周布滿把手的深坑底部跳躍,藉助把手加速衝出井口,下落時又藉助把手減速,上下花式翻飛……
低重力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可以有效延緩衰老和肌肉鬆弛下垂。因此,月球上土生土長的人總是無比鄙視地球人,甚至大開地圖炮,輕蔑地稱地球人為「地球佬」。
阿西莫夫的影響力滲透到了人類文化的方方面面,他筆下的科技看似不可思議,卻一一被新興科學所驗證,
從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到世界局勢、經濟學理論、好萊塢電影,它徵服了各行各業的領袖!
《銀河帝國》作為科幻奇才阿西莫夫最重量級的代表作,早在1966年,世界科幻小說協會設立的「雨果獎」就為《銀河帝國》系列頒發了一項獨一無二的獎項——「人類史上最優秀的系列小說」。
在全世界的科幻迷心中,這是一套被封神的科幻小說!
在今天,我們向《銀河帝國》致敬,向偉大的阿西莫夫致敬!
如果你還沒讀過阿西莫夫,強烈建議,從《銀河帝國》開始,觸碰人類想像力的極限!
▼
《銀河帝國:基地七部曲》
人類歷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說!
小夥伴們看這裡
(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