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人注意:這種螺有毒千萬別吃 暫無特效解藥(圖)

2020-11-21 青島新聞網

清蒸海螺、油爆海螺……

咱們青島人對海螺的愛不用多說

但也有不少市民喜食螺螄

俗話說,「清明螺、壯如鵝」

眼下正是螺螄最壯的時候

但螺有很多種,

最近上市的這種織紋螺

長得跟螺螄很像!

但卻是有毒的!

一顆就能致命!

圖源:央視新聞

織紋螺汛期已經到來!

每年4—9月是織紋螺旺汛期

同時也是織紋螺毒性最強的時候

織紋螺體內含有麻痺性神經毒素

食用後可引起頭暈、嘔吐、

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狀

織紋螺俗稱海絲螺、海獅螺、麥螺或白螺,有些地方還稱作割香螺、小黃螺、甲錐螺,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

其外形特徵表現為尾部尖細,長度為1—2釐米,寬度為0.5—1釐米。另外,其殼面常具有1到3條紫褐色或紅黃色螺帶,表面圖案看起來就像織布,螺口處呈白色。

織紋螺味道鮮美,是沿海群眾喜愛的「下酒菜」。

圖源:杭州日報

但有些織紋螺種類體內含有麻痺性神經毒素,煮沸、鹽醃、日曬等均不能將其破壞,潛伏期最短為5分鐘,最長為4個小時,少量食用即可致人死亡,是名副其實的「餐桌殺手」。

織紋螺中毒至今無特效藥

織紋螺體內常含有神經性毒素,食用後可引起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狀。

曾有相關部門檢測,由於海洋環境受到汙染,織紋螺體內一種叫做「石房哈毒素」的毒性大增。

該毒素對人體的經口致死量為0.54-0.9毫克,一顆小小的織紋螺很可能就致人死亡。這是神經毒性,至今沒有特效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也發布過風險警示:食用織紋螺中毒可引起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狀,嚴重者可致死亡,中毒潛伏期一般在10分鐘至3小時。

誤食織紋螺後,

如發生中毒症狀,

應立即自行催吐,馬上到醫院就診!

看完這些,青報君覺得好怕怕

還是吃咱們的海螺最保險啊

美味又營養,烹飪也簡單

↓ ↓ ↓

清蒸海螺

煮海螺需要加水,一般兩斤海螺加一碗水的量。

開鍋以後滴上兩三滴食醋或者香油,這樣做出來的海螺肉會很容易挑出來。

大海螺開鍋煮兩分半鐘,小海螺煮一分半鐘,看到海螺的螺頭略微探出身來,就能出鍋了。

油爆螺片

1、海螺取肉,片成大片,洗淨備用。

2、菜心、木耳、玉蘭片焯水備用。

3、鍋中油燒至七成熱,將螺片滑油,迅速倒出控油。

4、鍋留底油,加蔥片、蒜片熗鍋,加少許湯汁,調味,勾芡,倒入主輔料,淋花椒油迅速翻勻即可。

為了家人健康

購買海螺時一定擦亮眼睛噢

千萬不要誤食織紋螺

(來源 杭州日報、央視新聞)

相關焦點

  • 青島人,最近千萬別買這種魚!有毒!可致命!快轉告家人
    今日天氣:晴 氣溫:4~11°C 西北風6~7級 頭條新聞 最近正是海鮮大量上市的時候, 咱們青島靠海吃海
  • 劇毒,別吃!廣東已有人因吃這種魚喪命!
    傷案,被告季某不僅讓別人吃河豚吃成植物人,更是讓自己「吃了」官司。到了6點40分,高某就表示,他的嘴唇麻了,手也麻了,我想應該不會有事,我一直吃的,其他吃的人也沒事嘛。 事實上 因吃河豚而中毒發生悲劇 的情況已經不止一次出現 全國各地已有多人中招 廣東也有人因吃河豚中毒直送ICU 還有人曾因此而不幸喪命
  • 一鍋雞湯毒倒一群人!警惕 :這種東西千萬別出現在餐桌,重則...
    一鍋雞湯毒倒一群人!警惕 :這種東西千萬別出現在餐桌,重則致命 2020-08-14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夏季旅遊遇見「洋辣子」,被蟄後也千萬別慌,它身上就有「解藥」
    夏季旅遊遇見「洋辣子」,被蟄後也千萬別慌,它身上就有「解藥」夏日裡,不少人會帶著自己的一家子到鄉下去避暑旅遊,體驗一下難得的鄉村生活,也不失為一種簡便的休閒。但是鄉下地區的蟲類特別多,難免就會遭到叮咬,尤其是孩子,皮膚細嫩,遭到叮咬後更是難受。
  • 它的解藥讓中毒的人不好意思吃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鶴頂紅,相信很多看過古裝劇的人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有一種毒藥,經常會出現了我們的視線中,那就是鶴頂紅,我們都知道,這種毒藥可以說是十分的厲害
  • 注意!這些顏色豔麗的野生植物,鶴山人千萬別吃!
    注意!這些顏色豔麗的野生植物,鶴山人千萬別吃!為避免食用野生植物中毒事件的發生,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日,鶴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品安全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近段時間注意健康飲食安全:採摘野生植物請慎重,謹防食用後中毒。一、不食用來源不明或不熟悉的野生蘑菇、野生植物。
  • 韶關人千萬別吃這種白蘑菇,已有多人中毒
    蘑菇是許多家庭飯桌上的家常菜,2月24日惠州市惠陽區有5人在野外採食了一種白色野生蘑菇導致中毒,目前正在醫院搶救。該毒蘑菇經初步鑑定為致命白毒傘。別看這種蘑菇白白嫩嫩的,但是它劇毒無比!這就是它的檔案!常用名:白毒傘學名:致命鵝膏菌¤ 外形特徵:菌蓋直徑4到7釐米,菌柄長7到9釐米,內外表面白色。
  • 撫州人注意這東西千萬別亂吃!已經有十幾名學生中毒!
    江西學生家長注意了這東西千萬別亂吃有毒!嚴重可致命。12月11日贛州某小學十多名學生誤食了蓖麻籽中毒,學校發現後立即將學生送醫,經過治療目前中毒學生都已經轉危為安。有一個同學在圍牆邊上摘了一大把蓖麻籽,另外一個同學說他在老家吃過這種東西,像奶油味,很好吃。這些學生因此誤食了蓖麻籽。當天誤食蓖麻籽的學生有十幾名,有的吃了半顆,有的吃了好幾顆,11號下午老師發現十多名學生出現不同程度的嘔吐、腹瀉。
  • 這種花有毒,別亂碰、別亂吃,家裡有小孩更要注意!
    珊瑚櫻屬於茄科植物,全株含有茄鹼,還有玉珊瑚鹼,誤食後會讓人噁心嘔吐、心跳減慢···總之相當危險,千萬不要亂吃哦。夾竹桃夾竹桃的毒性很大,以至於它附近都沒有昆蟲靠近,用做城市綠化是很好的選擇,很多城市都有,咱們見的也多了,遇到千萬別徒手摘,更不能吃!
  • 注意!魚身上這個部位千萬別吃,有劇毒!
    我們常吃的鯉魚、草魚、鯽魚、青魚、鰱魚等的魚膽都是有毒的,因為草魚體型較大,膽汁多,而且容易買,所以吃草魚魚膽中毒的人最多!魚膽進入胃腸道後首先到達肝臟,由腎臟排出,在腎臟濃度最高,故以肝、腎中毒為主,臨床常表現為急性腎衰和肝損害。
  • VX神經毒劑及其解藥
    (資料圖)VX毒劑由英國人在1952年首先發現,是目前毒性最強的神經毒劑,10毫克的VX即可致人死亡,殺傷作用可持續幾小時至幾天。近些年來,科學家發現人血清中的丁醯膽鹼酯酶就是這種有機磷毒劑的特效解藥,只不過這種解藥在人體中存量極少,微乎其微。
  • 中秋吃螃蟹注意 螃蟹身上五個部位千萬別吃
    秋天是吃螃蟹的好季節,螃蟹的營養價值很高,而且味道鮮美,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吃。但是你知道嗎?螃蟹有的部位是不能吃的。你知道吃螃蟹的禁忌有哪些嗎?你知道螃蟹怎麼吃最好嗎?今天小編告訴大家螃蟹4個部位千萬別吃,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新世界》「小耳朵」發圖演示怎麼「做耳朵」,千萬別惹長這樣的
    這位「順風耳」,在《新世界》中成了「小耳朵」,很多人對他那個奇形怪狀的耳朵挺好奇。前兩天黃瑤瑤專門發了點圖片和文字說明了一下——「很多朋友都很好奇我的耳朵咋弄的~額…怎麼說呢~很複雜~倒模、塑形、粘住自己耳朵、粘假耳朵、上色兒……吧啦吧啦總之每次化妝一個半小時打底吧~所有功勞都是圖三的這位小姐姐的!特效化妝師蓉蓉老師!
  • 在海邊看到這種「塑膠袋」,立刻跑!千萬別猶豫!
    在海邊看到這種「塑膠袋」,立刻跑!千萬別猶豫!可千萬別用手去碰!海灘上可能致命的「塑膠袋」它有點像一個塑膠袋~更像一個氣球~甚至,看上去還挺可愛?但實際上它是一種有強烈毒性的水母——僧帽水母!
  • 家裡有這種碗的注意啦!千萬不能放微波爐,很多人還不知道!
    經常去日本旅遊的人,會被日本料理中的木質餐具種草,這種充滿田園風格的木製餐具的確是很美,自帶木頭的天然質感和氣息。然後回國的時候很多人就紛紛買來在家使用,尤其是木質兒童餐具,造型也是非常可愛,忍不住買買買!
  • 買到這種螃蟹千萬不能吃,有劇毒!海南已有人中招
    因為加班,就自己在單位單身宿舍煮熟了吃。可飯吃到一半,突感嘴唇麻木、頭暈、呼吸困難……被同事就近送到了省腫瘤醫院急診科。成醫生不久前還在網上與人討論過這種螃蟹,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正直愛潔蟹。於是,他點開手機上保存的正直愛潔蟹資料圖片交予患者指認,他毫不遲疑指認了「兇手」。
  • 深圳人注意!天氣再冷,這種熱水袋也千萬別買!
    每到冬天  各種熱乎乎的東西就格外受人喜愛  還有一個保命神器  更是幾乎人手一個  它就是——熱水袋  買熱水袋有講究,這種千萬別買  目前市場上售賣的電熱水袋  主要分為電極式、電熱絲式和電熱管式三種  因為存在安全隱患
  • 這種「茶葉」千萬別碰,嚴重或危及生命!深圳已有人被抓
    當「一粒眠」與其它毒品一同吸食時,會加劇毒品的副作用,對人的神經危害更大,嚴重時可導致死亡。遇到這些「坑」可千萬要避開! 藍精靈▼當你處於複雜的環境中,你不知道或不確定能信任誰時,記住,請不要吃任何人給您的食品、飲料、藥片、藥丸,尤其是那些所謂的「朋友」!千萬不要碰「毒品」轉發出去,告訴更多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寶安在行動
  • 這種海鮮的毒不好解
    哪種海鮮千萬不能吃,吃了會中毒呢?
  • 老農:別擔心,解藥就在它身上
    老農:別擔心,解藥就在它身上。洋辣子是綠翅蛾的幼蟲,在農村也叫「蟄拉毛子」。洋辣子長得又肥又短。有些顏色是淺黃色或純綠色。常見的辣椒主要有黃綠色為主。洋辣子的外形和可愛俗稱「糖寶」。然而,它們身上的毛是有毒的。如果不小心碰到被蜇的部位,就會出現紅腫酸痛,灼傷和瘙癢是無法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