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打安脫貧戶鄧耀林:養鴨帶來美好生活

2021-01-10 中國經濟網

  凌晨3點,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打安鎮朝安村委會朝慶新村的鄧耀林家亮起了燈光。「我一般凌晨就起來割膠,那時候天氣比較涼快。」鄧耀林介紹,在天氣晴朗的時候都會早早起床割膠,割到上午6點左右就差不多可以收膠水了。對於鄧耀林來說,早起不僅成為了他的生活習慣,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鄧耀林2015年被納入貧困戶,2018年脫貧,一家4口住在一層平房裡。主要收入來源是割膠、養殖雞鴨等。「我自己還養了點雞鴨,鴨子是拿來賣的,雞是留著自己吃的。」說到自己養殖的雞鴨,鄧耀林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介紹道,自己養了大約五六百隻鴨子,這批已經是今年的第三批了,銷量還不錯。 

  鄧耀林養殖鴨子的地點是在魚塘的周圍,前幾年在幫哥哥們看魚塘時,突然有了靈感,這麼大的地方,不養點什麼真有點兒浪費,深思熟慮過後,鄧耀林決定先試一試。於是,鄧耀林先買了一百隻左右的鴨苗進行養殖,很快,鴨子到了可食用的時候。 

  「剛開始的時候,還沒有什麼人氣,村委會和幫扶單位都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朝安村委會駐村書記符作能介紹,為了幫助鄧耀林打開銷路,村委會和幫扶單位除了宣傳之後,還自掏腰包購買了鴨子。這一吃,大家都覺得不錯,主動為鄧耀林的鴨子打起了廣告。 

  「為了吸引顧客,鄧耀林還提供幫殺幫送的服務。」幫殺幫送的話,一隻鴨子能賣70塊錢哩。鄧耀林笑著說,有些顧客比較忙,想吃鴨肉但是沒時間殺,而且還得跑到市場上去買。鄧耀林的幫殺幫送服務給客戶們帶來了便利,於是紛紛下單購買。 

  「他養的鴨子遠近聞名,許多顧客都是提前跟他預訂,就怕賣完了。」符作能介紹,鄧耀林養殖的鴨子肉質結實、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在十裡八村都打出了名氣。逢年過節,大家都會跟他買幾隻帶回老家。 

  「有一次客戶跟我要鴨子,那時候已經賣得差不多了,已經沒貨了,沒辦法,只能把留給自己吃的賣給了客戶。」鄧耀林說,通過這次教訓,為了防止鴨子不夠賣,在養殖鴨子的第二個月,鄧耀林就會再進第二批鴨子,形成良性循環。 

  「現在會用微信了,大部分客戶都是通過微信來給我下訂單,這樣方便了很多。」鄧耀林介紹,微信裡的好友大部分都是客戶,一聽到手機的提示音,就知道要來活了。說到這裡,鄧耀林的臉上掛滿了笑容。 

  「下一步的話我想養點豬,過兩年再把房子蓋上一層。」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鄧耀林已經作出了自己的規劃。(李家合)

相關焦點

  • 白沙青年帶領下崗職工成立合作社養雞養鴨創業脫貧
    白沙:青年帶領下崗職工成立合作社 養雞養鴨創業脫貧500隻「生態雞」年前上市青年帶領下崗職工成立合作社,養雞養鴨創業脫貧。南國都市報記者王洪旭攝南國都市報12月25日訊(記者 王洪旭 實習生 趙玉順)「以前打零工只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生活,現在成立合作社養雞養鴨,我們希望能夠實現自主創業脫貧。」12月18日,白沙致遠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在白沙黎族自治縣龍江農場珠碧江分場掛牌成立,這是由一位熱血青年帶領6名下崗職工合資創立的合作社。該合作社有成片的果樹,成群的雞鴨在樹林裡覓食,樹林旁還有一片魚塘。
  • 腊味之王——白沙油鴨
    虎門的白沙油鴨是廣東臘鴨比較有名的做法,其油鴨製作技藝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  明清時期,虎門白沙設立鹽埠,官兵多為善養鴨的江浙人,退伍時解甲不歸鄉,喜白沙河水純淨,在溪邊養鴨,並參考原籍江西南安退役者的臘鴨技術,糅合江浙養鴨經驗與南安製作技巧,創出別具一格的菜式。  虎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水域面積廣闊,為養殖麻鴨提供優越的自然條件。
  • 瓊山區大坡鎮組織脫貧戶參與「強六治·公益拍」主題活動
    本報7月28日訊(記者史瑞麗)為倡導文明和諧家庭理念,弘揚家庭美德,激發脫貧攻堅的強大內生動力,連日來,瓊山區大坡鎮積極組織脫貧戶參與「強六治·公益拍」主題活動,脫貧戶可自主選擇夫妻婚紗照或全家福,定格幸福、記錄美好,同時讓優良家風通過全家福代代相傳。
  • 白沙綠茶:隕石坑上飄茗香
    低吟淺唱中,海南人生活與茶的密不可分被體現得淋漓盡致。如今,南渡江畔、騎樓腳下、街頭巷尾隨處可見飲茶之人,不知不覺間,茶葉已經在海南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海南茶葉,屬白沙綠茶最為有名。這種來自海南省白沙縣隕石坑上的茶葉,暢銷海南多年經久不衰,海南線下分店多達百餘家。自上世紀60年代起,開始風靡中國內地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
  • 脫貧戶病逝後捐贈遺體,這張遺體捐獻證明背後的故事令人動容……
    脫貧戶病逝後捐贈遺體,這張遺體捐獻證明背後的故事令人動容…… 2020-06-09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養鴨、種菜...「冬閒田」也能這麼幹!
    不僅是周傳炳一家,當地的農戶都有養鴨的習慣。「每年水稻收割後,我們村上就組織專業隊伍對冬閒田翻耕,然後蓄水養鴨。在水田裡養大的鴨子因運動量大肉質也會更好,許多客人都是主動上門來買。」「下一步,我們將再規劃770畝發展優質柑橘和稻鴨模式,持續開展種植蔬菜、水田翻耕、蓄水養鴨、清雜除草等冬閒田綜合利用工作,打造達川西部冬閒田綜合利用示範帶3500畝,助推全鎮農業持續健康發展。」達川區石梯鎮幹部吳瓊表示。對達川區來說,石梯鎮的冬閒田利用並非個例。
  • 中山駐聯星村扶貧隊:產業+新農村建設讓村民生活越過越美好
    中山駐聯星村扶貧隊:產業+新農村建設讓村民生活越過越美好 2020-10-17 1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亞新董事長助理王斌斌品質亞新致敬美好生活
    同樣,亞新所思考的是如何構築一個高品質、負責任、懂生活的生活服務商形象,如何為客戶構建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龍湖壹號·總部中心和亞新·茉莉公館鄭東龍湖雙星閃耀,亞新·美好城邦輝耀金水之心,亞新·紫藤公館以卓越的姿態領跑省府白沙片區,橄欖城·新公館、潤澤園耀領南鄭州,亞新廣場品質領跑鄭東高鐵TBD商務區,鄭開橄欖城五年銷冠開封!
  • 光榮脫貧戶尹以帥:「小草莓」撬動主動脫貧之心
    那時的尹以帥本想通過從事玉雕改善生活,卻吃了沒有技術的虧屢屢受挫,只能做些簡單的來料加工。可天不遂人意,簡單的來料加工謀生方式卻因為市場供大於需求玉雕生意急劇下滑,無奈,他只能回家。通過申請,這年,家裡成了村裡的低保戶。2014年4月,母親去世。為救治母親,不僅花光了家裡三萬多元的積蓄和一萬多元的網絡籌資,向親戚借來的一萬五千元也花光了。
  • 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新發展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我們必須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月星力推「美好生活體驗官」 無死角感受美好生活
    中國財富網訊 近日,月星集團啟動了「全球誠邀『美好生活』共創者」大型招聘活動,涉及高級決策執行層、高級經營管理類、高級運營管理類和高級專業人才等百餘個崗位,其中,「美好生活體驗官」職位引發廣泛關注。
  • 地鐵不會使白沙古井斷流 1號線巖土詳勘全面鋪開
    去年,曾有專家發出過地鐵1號線可能斷白沙井井脈的提醒,記者3月21日從長沙市軌道公司獲得回應,經過多輪專家論證後,春秋戰國時的白沙古井不會因建地鐵而斷流。從本月19日開始,長沙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沿線20個站點陸續展開巖土工程詳勘。
  • 常達偉深入賽烏素鎮、五股泉鄉遍訪未脫貧戶
    3月2日以來,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常達偉深入賽烏素鎮、五股泉鄉遍訪未脫貧戶,並就疫情防控及春耕備耕工作進行調研指導。常達偉還叮囑鄉鎮幹部、和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成員要把貧困戶的收支帳都算清楚,然後根據每一戶的實際情況精準施策,精準幫扶,確保全縣今年剩餘的未脫貧143戶327人今年全部脫貧,已脫貧戶不返貧、邊緣戶和監測戶不致貧。
  • 脫貧戶的幸福生活
    下五隊自然村村民劉綠軍一家通過教育扶持發展生產等國家扶貧政策擺脫了貧困生活一天一個樣日子越過越紅火國慶、中秋「雙節」家人一起歡度享受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
  • 養鴨老手:我們打不起激素
    養鴨老手:我們打不起激素!吃貨在中國的生活中真的是非常的多,但是為了滿足這些情況,那麼肯定還是需要相信大家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食物,應該就是鴨子了,可是對於南方人來說他們經常會有什麼醬板鴨,可是對於北方的來說就是烤鴨,可是這裡邊如果沒有大量鴨子的話,那麼根本就不夠這些吃貨吃的。
  • 涪秀二線鐵路新白沙沱特長隧道順利貫通
    涪秀二線鐵路新白沙沱特長隧道順利貫通 2019-08-06 14:(高煉/攝)   中新網合肥8月6日電 (劉鴻鶴高煉)位於安徽合肥的中鐵四局消息,8月6日,由中鐵四局承建的渝(重慶)懷(懷化)鐵路涪秀二線鐵路新白沙沱隧道順利貫通。正在緊張施工的新白沙沱隧道平導。(高煉/攝)  據了解,渝懷鐵路涪陵至梅江段增建第二線工程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重要建設項目。
  • 設計品質健康三元素缺一不可,魅族Lipro只為帶來美好生活
    目前市場中絕大部分產品的顯示指數都在80-95之間,而魅族為了追求更好的品質,不僅將Ra數值做到了97,同時還表示並不滿足於此,還將在Ra97數值的基礎上再進行深入探索與突破,只為給用戶帶來更高品質的光。至於說三大元素中最後一個公布的答案——健康,想必絕大部分消費者也清楚,這是如今智能家居領域的趨勢也是用戶關注的重點。
  • 感悟生活的美好,發現生命的意義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感悟生活的美好,發現生命的意義日常生活中,因為思想不一致和家人爭吵,家人希望我們怎麼怎麼樣,而不是按著內心的想法生活,久而久之,家人之間不再坦誠,彼此無法得到認可。假如彼此認可,就會感受到每個人對不同生活的熱愛,也不至於到老了的那一天,感覺生命留有遺憾。彼此認可,得到家人支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會感受到生活是多麼的美好。
  • 小米實現全球首家手機引入地震預警功能,科技帶來美好生活
    地震預警系統上線至今,受到了用戶的廣泛認可,而這也正是小米公司一如既往的初心——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而安全是美好生活的前提,也是一切發展的前提。據了解,地震預警不同於地震速報,也不是地震預測。該技術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能夠在地震前向用戶提供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