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友公司的生產車間。
「只有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製造業企業才能實現轉型升級。」說起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位於璧山的重慶三友機器製造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三友公司」)董事長魯珊杉頗有感觸。
三友公司是一家典型的民營製造業企業,有著20多年的發展歷史,主要生產汽車底盤系統、動力系統及懸掛系統等汽車零部件。
高質量發展給企業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魯珊杉用了一句話來形容:「以前,企業在行業裡說不上話,高質量發展讓我們搶到了『發言權』。」
困局
產品沒有競爭力
無法和車企直接對話
作為一家以生產汽車零部件為主的製造業企業,要謀求發展就必須和汽車生產企業打好交道。然而,如何和車企對話,卻是一個曾經困擾了魯珊杉很久的問題。
「最開始,在很多車企眼中,我們只是一個汽車零部件加工企業。」魯珊杉說,當時企業在行業內並沒有多大名氣,生產的也都是一些比較傳統的汽車零部件產品。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產品沒有競爭力。我們能生產的,別人也能生產,而且比我們生產的還要好。」魯珊杉說,產品缺乏競爭力的直接後果,就是沒有市場。
魯珊杉意識到,企業正在陷入發展困局:汽車企業需要的高質量產品,企業生產不出來;為其他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代加工產品,帶來的利潤又很有限。
魯珊杉形容說,企業當時就像是被人掐住了喉嚨,在行業內說不上話,更無法和車企直接對話,「車企需要什麼我們不知道,所以我們也不知道我們究竟能生產什麼。」
破局
創新生產核心產品
主動參與車企新車研發
企業發展如何破局?魯珊杉清醒地認識到,轉型升級是破局的關鍵。而製造業企業要實現轉型升級,就必須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創新。
魯珊杉帶領團隊對當時的汽車零部件行業進行了調研分析,發現不少汽車的關鍵零部件都需要進口。國內企業生產的汽車零部件產品根本無法參與競爭。
魯珊杉認為,這就是破局的突破口:企業要有自己的核心產品!
為了生產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核心產品,三友公司大幅度增加了創新和研發的投入,「我們把銷售收入的5%用於創新研發,這個比例在同類企業中是相當高的了。」
與此同時,三友公司的研發團隊也在迅速擴大,從10多人增加到了70多人。
三友公司如此「下血本」的創新研發,讓企業在汽車動力系統、懸掛系統等方面都研發出了核心產品。「這些產品讓我們有資格去參與市場競爭。」魯珊杉說,隨著創新研發不斷升級,企業生產的產品不僅擁有了競爭力,而且在與全球行業龍頭企業的競爭中,也贏得了勝利。
如今,三友公司已經成為多個國外知名汽車品牌和國內一線汽車品牌的一級供應商,並且與車企直接對話,主動參與到了多個車企的新車研發中。公司的產品不僅在國內銷售緊俏,出口銷售量也達到了總銷量的30%左右。
開局
璧山打造「企業之家」
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璧山區,像三友公司這樣的製造業企業轉型升級案例還有很多。在企業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璧山區委、區政府也正在積極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璧山區包括三友公司在內的11家企業共計31個項目已經獲得了重大新產品研發成本補助共計1643萬元,企業核心競爭力正在不斷提升。
同時,璧山區委、區政府還為璧山區企業家創新搭建了一個「企業之家」。這是一個企業與政府、企業與部門、企業與企業聯繫交流的平臺,在全市尚屬首例。
璧山區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璧山區打造「企業之家」是希望通過「環境改變語境」,引導鼓勵企業家暢所欲言,敢於提出問題,共同解決問題,讓「企業吹哨,部門報到」落到實處,進一步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璧山區「企業之家」將「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圍繞精準服務企業、推動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等工作開展一系列活動。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劉波 通訊員 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