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ity:揭示肥胖阻斷機體護衛免疫細胞發揮正常功能的分子機理

2021-01-10 生物谷

圖片摘自:research.pasteur.fr

2017年3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Immunit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哈佛醫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追蹤機體護衛免疫細胞對飲食改變的反應,闡明了隱藏在引發機體炎症和肥胖背後的生理學機制。

研究者Lydia Lynch教授表示,一旦肥胖建立,機體特殊的護衛免疫細胞或許就不會正常發揮功能,從而就會引發嚴重的炎症以及機體代謝異常,最近他們發現了這些稱之為脂肪型的固有淋巴細胞(Innate Lymphoid Cells,ILCs)的護衛免疫細胞,這些淋巴細胞存在於脂肪中,其能夠維持機體免疫系統的精細化平衡。

所有人的機體中都有脂肪(包括那些並不肥胖的人群),而且脂肪存在於機體幾乎所有的組織中,所有的脂肪組織都有著自身的免疫系統,這也是最近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的。研究者Lynch說道,這些固有淋巴細胞能夠根據機體特定的生理學狀況來有效約束巨噬細胞,當巨噬細胞在脂肪組織中過多時,這些淋巴細胞就能夠保護機體有效抵禦炎症發生,這是這些免疫細胞所特有的,而且在非病理學撞款修改其並不會殺滅其它健康的免疫細胞。

在其它狀況下,固有淋巴細胞家族成員—自然殺傷細胞能夠識別健康免疫細胞表面的特殊蛋白,這些蛋白類似於密碼,如果細胞擁有這些口令,自然殺傷細胞就會對其放行;一般情況下自然殺傷細胞能夠殺滅缺失必要口令的癌細胞。然而在脂肪組織中卻比較特殊,固有的林白細胞並不會識別這些口令,相反它們會向健康的巨噬細胞發起攻擊。

研究者認為,在肥胖開始階段,巨噬細胞能夠進入到脂肪組織中,而且其似乎會扮演一種保護性的角色來有效清除機體中多餘的脂肪;然而隨著肥胖不斷進展,這些巨噬細胞就會被過重的任務所「壓倒」,從而促使機體開始產生炎症,最終引發嚴重肥胖以及諸如糖尿病等併發症的發生。更重要的是,在健康狀況下,機體中的固有淋巴細胞能夠通過殺滅脂肪中「討厭」的淋巴細胞來幫助機體抵禦炎症和代謝性疾病;但當肥胖已經建立時,這些固有淋巴細胞就會被剔除,從而失去其調節性的殺傷功能,最終就會導致巨噬細胞的過度積累引發嚴重疾病。

本文研究證實了機體中固有淋巴細胞能夠對飲食產生反應,這或許就闡明了健康飲食在影響機體免疫系統功能方面的關鍵角色,比如,在攝入脂肪飲食僅僅五天後,機體中的固有淋巴細胞就會開始在脂肪細胞中出現,同樣地,當機體體重降低後,血液和脂肪中的固有淋巴細胞的數量就會下降。(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 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 APP.

原始出處:

Selma Boulenouar, Xavier Michelet, Danielle Duquette, et al. Adipose Type One Innate Lymphoid Cells Regulate Macrophage Homeostasis through Targeted Cytotoxicity. Immunity, 21 February 2017,doi:10.1016/j.immuni.2017.01.008.

相關焦點

  • .& Microbe:揭示伊波拉病毒如何阻斷機體免疫系統發揮抗病毒機制
    & Microbe上的一篇題為「Ebola Virus VP24 Targets a Unique NLS Binding Site on Karyopherin Alpha 5 to Selectively Compete with Nuclear Import of Phosphorylated STAT1」的中,來自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鑑別出了伊波拉病毒躲避機體抗病毒防禦系統的一種途徑
  • 科學家首次揭示人類機體製造甘油三酯的分子機理!
    2020年5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醫生經常會提醒病人,機體甘油三酯(一種主要的膳食脂肪)水平較高會增加心臟病、糖尿病、肥胖和脂肪肝的風險,因此研究人員非常感興趣尋找新方法來有效調節機體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從而控制這種可能危及機體生命的常見疾病。
  • 科學家們揭示機體免疫細胞激活的新型分子機制!
    2020年11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IFITM3 functions as a PIP3 scaffold to amplify PI3K signaling in B cell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機體免疫細胞激活的新型分子機制。
  • 肥胖顯著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
    3.Immunity:揭示肥胖阻斷機體護衛免疫細胞發揮正常功能的分子機理doi:10.1016/j.immuni.2017.01.008最近,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Immunit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哈佛醫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追蹤機體護衛免疫細胞對飲食改變的反應,闡明了隱藏在引發機體炎症和肥胖背後的生理學機制。
  • febrile temperatures對免疫細胞遷移過程中各個關鍵分子的調控作用
    免疫細胞的歸巢是機體免疫與宿主防禦的關鍵環節,對機體進行有效的免疫監視以及維持內環境的穩態發揮有重要作用。表達在免疫細胞表面的整合素是調控免疫細胞歸巢的核心分子。近期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發熱通過熱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 Hsp90)-α4整合素熱感應信號通路促進免疫細胞遷移的分子機制,以及該機制在機體免疫調控中的重要功能(Immunity 2019),獲得國際廣泛關注。
  • Immunity:免疫學領域突破性進展!自然殺傷細胞也有記憶力
    ,此前研究認為,這種所謂的自然殺傷細胞對機體自身的組織並沒有免疫記憶功能,然而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當這些特殊的免疫細胞頻繁與接觸性變應原接觸時就會對色素細胞進行記憶,相關研究結果或為開發治療白癜風等機體脫色素疾病以及惡性黑色素瘤等疾病的新型療法提供思路。
  • Nat Rev Immunol:揭秘異質性在機體2型免疫反應功能發揮中所扮演的...
    2020年5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上題為「Heterogeneity in the initiation,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of type 2 immunity」的綜述文章中,來自新澤西州立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論述了異質性
  • Immunity解讀!黏膜相關恆定T細胞的發育和功能,及其與微生物的關聯!
    ,在組織中,MAIT細胞能夠整合多種信號並展示出多種效應功能來參與抵禦感染性病原體的防禦過程中去;除了擁有抗菌活性外,MAIT細胞還能夠改善皮膚組織的癒合,這或許就揭示了其會通過與局部微生物群落的雙向相互作用在上皮細胞的穩態中發揮著關鍵角色;在人類機體中,血液中MAIT細胞的頻率會在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與微生物群落的穩態有關)中被修飾,這就進一步強調了MAIT細胞與微生物群落之間的相互作用。
  • 梳理利用白色脂肪棕色化治療肥胖最新進展
    棕色脂肪組織不僅是機體主要的產熱器官,也是能夠分泌信號因子激活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謝的內分泌器官。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這種特殊的脂肪組織具有內分泌功能能夠激活機體的脂質和糖代謝,有望成為肥胖等疾病的治療靶點。儘管有一種普遍的誤解認為,肥胖並不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疾病,但肥胖卻是引發很多致死性疾病的原因所在,目前臨床急需安全且有效的治療肥胖的療法。
  • 曹雪濤課題組Immunity發文揭示病毒免疫逃逸新途徑
    當天然免疫細胞識別了病毒的核酸或者蛋白產物等,可通過天然免疫受體和多種接頭蛋白激活下遊的信號轉導分子TBK1激酶,進而誘導I型幹擾素的表達。幹擾素的產生對於機體維持穩態至關重要,幹擾素產生不足則機體無法有效抵抗病毒感染,而過多的幹擾素則會造成機體組織損傷,甚至自身免疫病的發生發展。因此,如何精密調節天然免疫的活化和及時終止其反應是免疫學的重要研究領域。
  • 科學期刊《細胞》:研究表明,肥胖或可導致癌細胞腫瘤生長
    但是,對於肥胖和癌症之間相互作用的詳細過程,依然還不清楚。如今,來自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及其合作者,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為我們揭示了這一答案:高脂肪飲食導致的肥胖,使癌細胞在與免疫細胞爭奪代謝「燃料」的戰鬥中勝出。
  • 穀氨醯胺雖然具有較小的分子量,但功能頗多
    在疾病、營養狀態不佳或高強度運動等應激狀態下,機體對穀氨醯胺的需求量增加,以致自身合成不能滿足需要。穀氨醯胺具有許多重要的生理作用。比如它是單核巨噬細胞主要的代謝底物,通過穀氨醯胺酵解途徑,為細胞代謝提供能量;是合成胺基酸、蛋白質、核酸的前體物質;可有效防止腸道黏膜萎縮,改善腸道免疫功能;是穀胱甘肽合成的前體物質,等等。
  • 穀氨醯胺雖然具有較小的分子量,但功能多!
    在疾病、營養狀態不佳或高強度運動等應激狀態下,機體對穀氨醯胺的需求量增加,以致自身合成不能滿足需要。穀氨醯胺具有許多重要的生理作用。比如它是單核巨噬細胞主要的代謝底物,通過穀氨醯胺酵解途徑,為細胞代謝提供能量;是合成胺基酸、蛋白質、核酸的前體物質;可有效防止腸道黏膜萎縮,改善腸道免疫功能;是穀胱甘肽合成的前體物質,等等。
  • PNAS:揭示腸道菌群負面影響機體血糖水平的分子機制
    全球數百萬人都經歷著引發糖尿病的嚴重血糖問題,近日,來自福林德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腸道菌群影響血清素從而負面影響機體血糖水平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
  • 免疫細胞究竟對機體健康有多重要?看完這些研究你就知道了!
    食管癌與肥胖有關,是西方世界增長最快的癌症之一,未來幾十年內,愛爾蘭的發病率將翻一番。目前的治療策略效果很好,但只對少數人有效。25%的患者急需新的治療方案。腫瘤幹細胞無處遁形,免疫細胞成功追殺!doi:10.1038/s41586-019-1410-1白血病幹細胞通過抑制殺傷細胞的靶分子來保護自己免受免疫防禦,而這種保護機制可以被藥物欺騙,發表在Nature雜誌上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巴塞爾大學等機構科學家們描述了可能從這些結果中得出的新的治療方法。
  • Immunity:新研究揭示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為何成功或失敗
    2019年1月13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哈佛醫學院和布羅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研究了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對不同T細胞亞群的影響,其中T細胞是腫瘤中的一類關鍵的免疫細胞。令人吃驚的是,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過去一直被忽視的一個T細胞亞群產生一種可能預測這種治療反應的分子。
  • Infect & Immun:共生菌可產生特殊的肽多糖分子幫助調節宿主機體的...
    (無害)產生的信號物可以抑制人類胃腸道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殺滅主要呼吸道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能力,該研究為揭示機體重要的共生細菌對人類健康及機體生理學的調節提供了新的線索。研究者Clarke表示,很多研究都表明,機體胃腸道共生細菌組分的改變和許多人類疾病的發生直接相關,然而我們並不清楚共生細菌如何改變宿主的生理學特徵,這就是我們開展本文研究的一個主要目的。這項研究中我們目的是想去闡明共生細菌幫助機體抵禦外來致病菌的分子機制。
  • Dev Cell:為何平均尺寸的細胞能夠使機體的功能發揮到最佳?
    本文研究中研究者揭示了為何動物細胞具有特定的尺寸。在長達100多年的歷史中,科學家們認為隨著有機體尺寸的增加,即代謝的異速生長,機體的代謝活性就會下降,比如,相比類似質量的一隻大狗而言,兩隻小狗能夠消耗掉更多食物。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細胞水平下闡明了代謝的異速生長機制,他們主要對線粒體進行了研究,線粒體作為細胞的能量工廠,其能夠產生能量以及維持細胞生長的組件。
  • Immunity: 腫瘤免疫抑制性的分子機制
    2020年4月15日訊/生物谷BIOON/---活躍的免疫系統通過識別腫瘤細胞並將其作為靶標進行破壞,因此在阻止腫瘤惡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免疫系統的正常活動出現任何偏差,都可能導致腫瘤加速生長。近日,Moffitt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揭示了一種叫做髓系細胞(Myeloid cell)的免疫細胞是如何促進癌症惡化的,相關結果發表在《Immunity》雜誌上。
  • 科學家揭示加速多發性硬化症疾病進程的關鍵分子機制
    多發性硬化症(MS,multiple sclerosis)患者一般逐漸會發展為加重的機體功能性障礙,近日,來自瑞典卡羅琳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解釋了小鼠多發性硬化症的進展過程以及如何逆轉疾病的進展,相關研究結果刊登在了國際雜誌Science Immunology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