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細胞究竟對機體健康有多重要?看完這些研究你就知道了!

2020-12-07 生物谷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導,共同剖析免疫細胞對機體健康多個方面的重要性,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en.wikipedia.org

【1】Front Immunol:研究發現鮮為人知的免疫細胞具有抗癌能力

doi:10.3389/fimmu.2019.01580

近日,來自都柏林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在食管癌中發現了一種不太為人所知的免疫細胞的抗癌能力,這是一種新的潛在治療靶點,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雜誌上。食管癌是一種預後較差的侵襲性癌症,5年生存率一般低於15%。食管癌與肥胖有關,是西方世界增長最快的癌症之一,未來幾十年內,愛爾蘭的發病率將翻一番。目前的治療策略效果很好,但只對少數人有效。25%的患者急需新的治療方案。

針對免疫系統的新治療策略在其他類型的癌症中取得了革命性的效果,但令人失望的是,最新的臨床試驗表明,免疫療法對大多數食管癌患者並沒有真正的益處;T細胞(一種白細胞)在抗癌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以正確的方式激活,可以預防腫瘤的發生並殺死已存在的腫瘤。到目前為止,大多數基於免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傳統的CD8(細胞毒性)T細胞上,而非傳統的T細胞雖然數量較少,但也具有強大的抗癌能力。

【2】Nature:揭下隱身衣後!腫瘤幹細胞無處遁形,免疫細胞成功追殺!

doi:10.1038/s41586-019-1410-1

白血病幹細胞通過抑制殺傷細胞的靶分子來保護自己免受免疫防禦,而這種保護機制可以被藥物欺騙,發表在Nature雜誌上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巴塞爾大學等機構科學家們描述了可能從這些結果中得出的新的治療方法。急性髓樣白血病(AML)患者通常在治療明顯成功後復發。白血病治療後存活下來的幹細胞導致了疾病的復發。科學家可以部分解釋這一現象:幹細胞具有保護機制,使其對化療產生耐藥性。但是它們是如何逃脫免疫防禦的呢?

研究人員分析了175名AML患者的白血病細胞,發現腫瘤幹細胞抑制了其表面的NKG2D-L蛋白。這些蛋白質使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能夠識別受損和感染的細胞以及癌細胞,並在必要時殺死它們。因此這些白血病幹細胞不會被免疫系統破壞。另一方面,沒有幹細胞特性的白血病細胞在其表面呈現這些靶分子,因此被NK細胞控制。

【3】Nat Commun:HIV研究新發現!CD11c+樹突細胞或是機體HIV感染的一線免疫細胞

doi:10.1038/s41467-019-10697-w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米德醫學研究所(Westmead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全新的免疫細胞或許處於HIV感染的前線,這些名為CD11c+的樹突細胞對於HIV的感染非常易感,而且能將病毒傳染給其它細胞。

CD11c+ 樹突細胞是一類樹突細胞(一類免疫細胞),其僅存在於人類的生殖器組織中,尤其是陰道、內包皮和肛門的上皮組織中(形成表面的組織薄層),在生殖器組織中的定位意味著,這些新發現的CD11c+ 樹突細胞或許就是與HIV相互作用的第一批免疫細胞。研究者Andrew Harman教授表示,CD11c+ 樹突細胞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捕獲任何進入機體的病原體,隨後再將病原體傳遞給CD4 T細胞。CD4 T細胞主要負責驅動機體對病原體的免疫反應,更有意思的是,其也是病毒進行複製的主要HIV靶向性細胞。

【4】Nature:免疫細胞在結核桿菌感染過程中的作用

doi:10.1038/s41586-019-1276-2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國外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一類稱為先天性淋巴細胞(ILCs)的免疫細胞介導了人體對結核病(TB)的早期防禦,提高這種反應可能為開發針對結核病的治療和疫苗提供了一種新方法。僅在過去十年中,科學家們發現ILC可以針對病原體啟動快速,非特異性反應,並且還針對特定病原體產生保護性免疫應答。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觀察到,在感染結核分枝桿菌(Mtb)的人中,一部分ILC從血液轉移到肺部。

調查人員還在幾種動物模型中追蹤了ILC的活動。在具有完整免疫系統的小鼠中,ILC聚集於感染的肺組織並使用信使分子來募集巨噬細胞,以形成小區域的炎症反應,以抑制感染。然而,沒有功能性ILC的小鼠肺組織中的巨噬細胞水平低,對結核病的免疫控制能力差。人類和動物數據使調查人員得出結論,ILC在結核免疫中發揮著早期,關鍵和以前未被重視的作用。

【5】Cancer Cell:腫瘤浸潤性免疫細胞或能有效預測癌症患者的預後狀況

新聞閱讀:Immune cells key to predicting cancer outcomes, research suggests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Cancer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愛丁堡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鑑別出了癌變腫瘤中免疫細胞的關鍵改變,這或能幫助改善療法的開發,文章中,研究者發現,在乳腺癌中高水平表達的一系列基因或許與惡性癌症類型有關,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者開發診斷和預測癌症患者生存狀況的新技術,同時也有望研究其它常見癌症中腫瘤的行為特徵。

正常情況下免疫細胞能幫助維持機體健康並低於諸如細菌和病毒等病原體,然而有時候免疫細胞會錯誤地將癌症組織視為健康組織,並促進癌症進展。這項研究中,研究者重點對子宮內膜癌和乳腺癌中免疫細胞的角色進行了研究,截止到目前為止,研究者並不清楚人類癌症中免疫細胞的行為特徵,這就會影響新型癌症療法的開發。

圖片來源:Wikipedia

【6】Cell:腸道免疫細胞能夠抑制多發性硬化引發的炎症反應

doi:10.1016/j.cell.2018.11.035

近日,來自多倫多大學和舊金山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腸道來源的免疫細胞可以緩解多發性硬化症(MS)患者的腦部炎症症狀,並且增加這些細胞的數量可以完全阻止臨床前模型中炎症的發生。這種關鍵的細胞是起源於骨髓B細胞的漿細胞,在受到腸道中的微生物影響下會改變它們的行為。研究人員發現,存在於腸道並產生免疫球蛋白A(IgA)抗體的漿細胞似乎遷移到中樞神經系統並在MS突發期間產生抗炎作用。

MS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由其他類型的免疫細胞(包括B細胞和T細胞)驅動,這些細胞攻擊髓鞘,這是圍繞神經纖維的保護性塗層。最近的臨床研究表明,靶向B細胞的藥物可以減輕MS,而靶向漿細胞的藥物會使疾病惡化。目前的研究為這些不同的結果提供了解釋。

【7】Nat Commun:免疫細胞或有望幫助開發治療脊髓損傷的新療法

doi:10.1038/s41467-018-07036-w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愛丁堡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闡明了斑馬魚修復損傷神經連接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開發治療脊髓損傷的新型療法。

文章中,研究者發現,免疫細胞或許在幫助斑馬魚機體的神經細胞進行損傷後再生上扮演著關鍵角色;本文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型療法來幫助脊髓損傷患者重新恢復運動能力。名為巨噬細胞的大型免疫細胞在幫助斑馬魚修復損傷神經連接上扮演關鍵角色,這些細胞實際上能夠幫助機體有效抵禦感染,同時也能有效促進機體的傷口癒合。

【8】JCI:特殊免疫細胞有望成為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的潛在靶點

doi:10.1172/JCI99673

大約15%的乳腺癌被歸為三陰性乳腺癌,因為這類乳腺癌缺少雌激素受體、孕酮受體和Her2受體;這類乳腺癌常常並不會對靶向性激素療法產生反應,其更趨向於惡化,通常還會對其它系統性的化療手段耐受,並會轉移到患者機體其它組織中去。如今研究人員觀察發現,機體血液中骨髓來源的免疫抑制細胞(MDSCs)水平較高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常常預後較差,但截至目前為止,研究人員並不清楚MDSCs是如何被招募到原發性乳腺腫瘤位點,並促進癌症的進展和擴散的。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闡明了MDSCs與乳腺癌惡性進展之間的關聯,文章中,研究人員在腫瘤細胞中鑑別出了一種名為deltaNp63的特殊蛋白,該蛋白能指揮MDSCs進入到腫瘤以及轉移性位點中,從而就會進一步促進腫瘤生長和轉移,阻斷蛋白deltaNp63或MDSCs就能降低三陰性乳腺癌小鼠模型機體中腫瘤的生長和轉移。

【9】Genom Med:免疫細胞的基因表達或能幫助預測機體對流感的易感性

doi:10.1186/s13073-018-0554-1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Genome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免疫細胞的基因表達或許能夠有效預測機體對流感的易感性,文章中,研究者表示,表達KLRD1的自然殺傷細胞或許能作為機體對流感易感性的特殊生物標誌物。

研究者Erika Bongen說道,這項研究中我們對四項獨立流感挑戰研究中來自全血轉錄組數據中的免疫細胞的比例進行了評估分析,隨後對在三項隊列研究中接種流感疫苗之前有症狀脫落者和無症狀非脫落者機體中的免疫細胞比例進行了對比研究,並在驗證挑戰隊列研究中對結果進行了測試。

【10】Nat Commun:新研究發現一種新的非傳統免疫細胞可以對抗病毒感染

doi:10.1038/s41467-018-04076-0   doi:10.1016/j.it.2018.03.003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伯明罕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新的非傳統免疫細胞可以對抗病毒感染。

文章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非傳統的V-delta-2淋巴細胞,這是一種Gamma Delta T細胞一種古老的、有待認知的免疫細胞。這項新研究發現這種亞型的細胞不僅在新生兒體內存在,成年人體內也有少量細胞存在,在病毒感染過程中其數量會驟增。研究人員檢測了這種T細胞如何對巨細胞病毒感染產生反應。他們發現當這些T細胞檢測到病毒感染的信號之後,它們的數量會增加,同時會被「授權」殺傷能力。(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更多精彩盤點!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巨噬細胞對機體健康到底有多重要?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發表的多項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巨噬細胞在機體健康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分享給大家!免疫系統有兩個分支:一個是先天免疫系統,這是一個進化較早的系統,它不斷地掃描身體,並通過一個稱為吞噬作用的過程"吃掉"外來入侵者,如細菌或病毒:另一個是適應性免疫,它提供了一個更有針對性和更強的反應,基於從以前接觸過的病原體中獲得的記憶。這些分支在一定程度上重疊:例如,先天免疫系統訓練適應性免疫系統,讓它知道如何利用遇到的潛在病原體來集中它的精力以對目標發動攻擊。
  • Immunity:揭示肥胖阻斷機體護衛免疫細胞發揮正常功能的分子機理
    研究者Lydia Lynch教授表示,一旦肥胖建立,機體特殊的護衛免疫細胞或許就不會正常發揮功能,從而就會引發嚴重的炎症以及機體代謝異常,最近他們發現了這些稱之為脂肪型的固有淋巴細胞(Innate Lymphoid Cells,ILCs)的護衛免疫細胞,這些淋巴細胞存在於脂肪中,其能夠維持機體免疫系統的精細化平衡。
  • 如何維持機體血壓健康?這些研究值得一讀!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讓我們一起學習日常生活中如何維持機體血壓健康,分享給大家!研究人員分析了近4600萬個血壓讀數後發現,無論溫度如何,暴露在紫外線下都與較低的收縮壓有關(這是血壓讀數中的第一個數字)。該研究的主要作者Richard Weller博士說,這是首次有大型研究表明這一點。幾十年來,研究人員已經知道了血壓的季節性變化,但把它與溫度和維生素D等因素聯繫起來,這些因素是在陽光照射皮膚時產生的。
  • 濃硫酸究竟有多可怕?看完老外的實驗後,你就知道了
    濃硫酸究竟有多可怕?看完老外的實驗後,你就知道了文/動感創意網羅世界新奇,感受科技之美,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新一期的動感創意,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意。說起濃硫酸,相信應該有不少的小夥伴們都不陌生,這是一種化學物,它還有一個俗稱叫做壞水,它有著很大的威力和破壞性。那麼小夥伴們知道濃硫酸究竟有多可怕嗎?對此就有一位老外做了實驗,下面跟隨小意一起去看看吧,當看完老外的試驗後,你就知道了。老外準備了一瓶濃硫酸和一些生活常見物品,打算用這些物品來進行實驗,看看它們在接觸到濃硫酸後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 免疫細胞儲存:用三十萬保你二十年健康?
    這些免疫細胞各司其職, 其中的T細胞主要參與細胞免疫,負責識別「非自身」靶標,如病原體,甚至於癌細胞。與此同時,衰老確實是對免疫細胞有所影響的。研究表明,隨著人體逐漸衰老,免疫細胞的生產變慢,免疫系統也開始出現更多突變。這些全都是切實存在的。而且進些年,癌症的免疫療法也的確一直是研究的熱點。
  • 吸菸有害健康 看完這些就知道了!
    吸菸有害健康 看完這些就知道了!那可能你真不太了解吸菸的危害比如:檢測出有肺癌高風險,那麼首先絕對要戒菸、遠離二手菸、廚房油煙,家裡購置空氣淨化器,遇到霧霾天出門做好防護,多吃可以清肺潤肺的食物,做到這些患肺癌概率會降低。
  • 免疫細胞是什麼?免疫細胞有什麼作用?什麼人需要儲存免疫細胞?
    年老以後,機體將不再像從前那樣「抵抗感染」,免疫力的弱化也會讓我們的健康每況愈下。 我國衛生部2009年就將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納入第三類臨床技術來管理,並允許首批臨床應用。2019年3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關於徵求體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明確對體細胞臨床研究進行備案管理,允許經醫療機構臨床研究證明安全有效的體細胞治療項目經備案後在本醫療機構進入轉化應用。
  • 基因竟有這麼重要!與機體健康息息相關!
    我們都知道,基因與機體健康息息相關,近年來科學家們也進行了大量研究闡明基因如何影響機體健康?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研究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doi:10.1038/s41588-018-0334-2近日,一個由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等機構的多名公共健康研究人員組成的「人體特徵的遺傳研究」(Genetic Investigation of Anthropometric Traits,GIANT)團隊取得了一項突破性成果,他們發現了多種基因突變與身體如何調控及分布脂肪組織有關。
  • Science Immunology:關鍵免疫細胞幫助機體健康地變胖
    2018年3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肥胖以及其伴隨而來的負面健康問題,例如代謝症候群,II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等,逐漸成為了全球性的問題。這種全球化的肥胖現象從1980年到現在增長了兩倍之多。2014年,全球範圍內有19億人處於超重狀態,其中6億人處於肥胖狀態。
  • 多篇研究:多吃堅果可促進機體健康!
    很多人卻並不清楚,本文中小編就盤點了多項研究來告訴大家堅果與機體健康到底有著什麼重要的關聯。【1】BMC Med:每天一把堅果就能降低個體患多種疾病的風險!,來自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表明,在II型糖尿病患者中,食用開心果有助於降低機體對每天壓力的反應。
  • 免疫細胞療法:人體健康穩態調節的「總工程師」 ——訪上海交通...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李斌教授在會上作了重要報告,近日記者就免疫細胞療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抗腫瘤免疫治療中的相關進展對李斌教授進行了專訪。「人體免疫系統最重要的功能是區分自我與非我,並維持機體穩態的動態平衡,防止疾病發生。」他指出,在疾病狀態下,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失去對病變細胞的清除作用及對疾病的控制。以免疫細胞為對象及載體的藥物研發,目的是將免疫細胞作為載體,使其像一名盡職盡責的總工程師那樣,動態調控人體免疫系統功能,實現機體穩態再平衡。
  • 血型對於機體健康到底有多重要?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科學家們發表的多篇研究成果,告訴大家血型對於機體健康到底有多重要,與大家一起學習!有意思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對諾如病毒易感,個體是否患病或許取決於機體的血型。當病毒被機體攝入後,其最開始會感染位於小腸壁的細胞。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是非常清楚這種感染為何會誘發相關的疾病表現,但有趣的一點在於,機體的血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是否會生病。
  • 多篇文章聚焦RNA與機體健康研究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發表的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析RNA與機體健康之間的密切關聯,與大家一起學習!首次發現孤兒非編碼RNA竟促進癌症轉移,讓癌症更為致命性doi:10.1038/s41591-018-0230-4科學家們早就知道癌症能夠劫持細胞現有的調節通路並將健康細胞轉化為致命性的惡性腫瘤。
  • 技巧到底有多重要?看完你就知道了!
    技巧到底有多重要?看完你就知道了!看完這個之後小編真的覺得旱的旱死,澇的澇死,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有的嘴唇特別的薄,但是有的又特別的豐滿過了頭,最後小編總結一下,沒有完美的人!不管是嘴唇還是胸,大家都有意見,太薄不好,太豐滿不好!太高不好,太矮不好,真的是活著真的很不容易,但是有什麼辦法呢?我們還是要努力的或者!
  • 合理飲食對機體健康的重要性!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讀合理飲食對機體健康的重要性,分享給大家!,這些生物標誌物是誘發心臟病的特殊生物因素。相關研究結果或對於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產生重要的影響。此前研究人員在地中海國家進行的隨機試驗和觀察性研究結果認為地中海飲食與人群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降低存在一定關聯,但他們並未闡明這種關聯背後的分子機制。
  • 重磅級研究成果解讀腸道菌群對機體健康的重要性!
    近年來不斷有研究發現機體中的微生物與許多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尤其是腸道菌群更是與多種疾病發生密切相關;近年來對於人體內微生物尤其是腸道微生物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科學家們希望通過研究人類腸道中的微生物群落,了解人腸道中細菌的物種分布以及與人體互作的關係,最終為研究腸道微生物與疾病的發生機制,以及如何調節人體健康提供非常重要的理論依據。
  • 癌症患者做細胞免疫治療究竟有沒有效果?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清楚了
    看完下面這張圖就可以清晰的看到癌症在體內形成的關係網,它的厲害程度遠超你想像。 看完上面的圖,我們大概也就能知道什麼是癌症的免疫治療了,既然癌症的發生跟免疫失衡有很大關係,免疫治療其實就是研究各種方法,讓我們的免疫系統恢復正常,比如,增加兵力,攻破癌細胞的防護網,讓癌細胞的特徵暴露,讓樹突細胞重新識別癌細胞等等,以調節機體的生物學反應,從而抑制或阻止腫瘤生長的方法。
  • 多篇研究揭示病毒是如何感染機體的!
    黏膜屏障是機體抵禦甲型流感病毒的第一道防禦屏障,其中包含有能夠引誘病毒結合的唾液酸,為了感染細胞且不上當,甲流病毒依賴於病毒顆粒表面兩種蛋白之間的平衡,即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截止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並不清楚這些蛋白質在病毒顆粒上組裝的分子機制,以及其如何促進病毒滲入宿主機體黏膜層的。
  • 後疫情時代,免疫力是健康保障,巖藻多糖活化免疫細胞
    雖然目前疫情在我國已經得到控制,但經過這次疫情暴露了很多的問題,除了日常的個人衛生,防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提高免疫力。鍾南山院士曾說「個人身體的免疫力十分重要」。一個人的免疫力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程度。免疫力高,就不容易生病,免疫力低,各種疾病就會頻繁「上門」,從而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提高免疫力才是解決身體問題的根本。
  • 多篇文章解讀蘑菇對機體健康的益處
    近日,有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攝入蘑菇或能幫助機體抵抗衰老和癌症等多種疾病,那麼蘑菇到底有什麼神奇功效呢?本文中小編對近期相關研究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通過給機體補充抗氧化劑就能夠保護機體抵禦氧化性壓力帶來的損傷。研究者Beelman說道,關於衰老的自由基理論已經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了,當我們對食物氧化產生能量時就會產生一些自由基(副產物),其中很多副產物都有毒性,而機體擁有很多能夠控制自由基的重要機制,比如氧化劑等,但足夠多的自由基才會誘發機體損傷,而這些損傷常常和多種老化疾病直接相關,比如癌症、冠心病和阿爾茲海默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