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8 13: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4月16日,記者駕車前往建設中的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以下簡稱「江門站」),剛進入新會珠西樞紐新城,就遠遠看到一座規模宏大的樞紐站拔地而起。施工方中鐵建工集團江門站項目黨支部書記劉陽告訴記者,全面復工以來,江門站建設捷報連連,順利完成了「生命之樹」焊接、西段站房吊頂、東段站房樁基施工等多項重要任務,其建設按下「加速鍵」,為後續施工奠定了基礎。接下來,江門站將繼續多點發力搶抓工期,爭取超前完成建設目標。
△「生命之樹」全部「枝條」焊接完成。
「生命之樹」正式「紮根」
江門站站房採用線上式+線側式的T型綜合站型。同時,「T」型的橫向部分為側式站房區域,而正中間便是「生命之樹」造型區域。此前,總體重量達1500噸的「生命之樹」鋼結構編織筒在電腦液壓同步整體提升技術的幫助下,歷時14小時,完成了高度17米、跨度60米的提升,造型整體「容貌」呼之欲出。
按照規劃設計,「生命之樹」造型區域將成為旅客的進站通道,同時也是整個主站房的亮點和難點所在。為了讓這棵「生命之樹」扎深、扎牢,江門站項目總工程師王敏帥表示,他們在此處投入了大量人力、材料、工具和機械設備,確保工期、質量兩不誤。目前該造型的主體鋼結構已封頂,鋼結構及金屬屋面網架全部提升完成,焊接工作也已經全部結束。
這意味著「生命之樹」正式「紮根」,全面進入裝飾工序施工。「一方面,我們正在加緊進行『枝條』外漆噴塗以及造型兩邊幕牆拼裝;另一方面,金屬屋面次龍骨拼裝也已有序鋪開,預計下個月完成。」王敏帥說。
此外,「生命之樹」兩側的側式站房也已完成主體結構建設,砌牆分隔、管道安裝、牆面護板安裝等室內裝修正在全面展開。
西段站房吊頂竣工
江門站站房規模約4萬平方米,站房主體分為地下層、地面層、高架層,各層還局部設置有夾層。為配合江湛鐵路運營需要,江門站主體站房以M軸為界,分為東西兩段施工。其中M軸以西的站房長約120米,首先施工。目前位於M軸以西的1、2、3站臺已經建成,西段站房的主體結構也已全面完成,正在進行內部裝修作業。
「值得一提的是,西段站房吊頂是以一片片長達6米多的『白色葵葉』形式呈現出來,頗具特色。」劉陽告訴記者,這個吊頂的設計呼應了側式站房編織筒鋼結構「生命之樹」造型的主題,讓旅客更多角度感受江門地方景觀特色。
記者在現場看到,西段站房吊頂已經竣工,錯落有致的「葉子」洋溢著生機,同時整齊連片的排布又不失恢宏大度的氣派,與不遠處的「生命之樹」造型相得益彰。此外,王敏帥告訴記者:「我們目前正在計劃在高架候車室兩邊商業夾層上方的面板增加以江門地標、特色風情、文化歷史等元素為基礎的設計,讓整個江門站更加賞心悅目,『僑味』更濃。」
東段站房主體結構開始施工
「西段站房主體結構完成後,已通車的江湛鐵路進行了線路調整,撥線至西段站房的站臺區通行,東段站房的施工工地也才交了出來。」劉陽告訴記者,東段站房的施工進度將直接決定整個項目的完成時間。
據王敏帥介紹:「東段站房具備施工條件後,我們立即加緊進行樁基作業和承臺建設。投入人員超過300人,實行兩班倒24小時作業搶抓工期。目前東段站房的樁基已經全部建成,主體結構開始施工。此外,4、5、6站臺雨棚樁基也已經完成超90%。」
記者在現場看到,數臺塔吊已經進場,多臺打樁機同時作業,部分承臺正在忙著澆築,工人們做好安全和防護措施,分布在工地各個角落緊鑼密鼓進行作業。
此時,從西段站房延伸過去的鋼筋,正靜靜等待地東段站房建起來後兩段站房實現合龍。「按照施工計劃,我們將力爭在6月底前完成兩段站房高架候車室地面平臺拼接,隨後完成主體鋼結構拼接,再轉入全面裝修階段,確保工程順利完成交付。」王敏帥表示,「為了應對接下來的雨季天氣,我們還制定了相應的工作方案,備齊各類防雨物資,確保工期如期完成」。
據了解,建設中的江門站將是省內僅次於廣州南站、深圳北站、佛山西站的第四大軌道交通樞紐。江門站建成後,向北直達廣佛核心地帶,向南通珠海、澳門,往東到深圳、廈門、上海,向西至貴州、廣西、海南,四通八達的軌道交通路網將使江門站成為真正的珠江西岸綜合交通樞紐,發揮珠三角輻射粵西乃至大西南交通門戶的重要功能。
來源:江門日報(見習記者/畢松傑)
原標題:《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建設按下「加速鍵」,已完成這些重要任務……》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