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處遠眺,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的江門大道南(東)線猶如一條巨龍,逐漸與江門大道連成一體。9月28日,江門大道南(東)線古井段左幅全線通車,使位於江門大道南(東)線的古井鎮與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的車距縮短至10多分鐘。
江門大道古井段左幅已通車。
「雙向八車道的江門大道,使古井鎮和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實現無縫對接,古井將與省內、國內更多地區得以『一站式』到達,快速形成『1小時交通圈』『N小時經濟圈』。」古井鎮黨委書記於津說,四通八達的交通給古井帶來的不僅僅是高速的物流效率,還有較低的物流成本,更可以進一步接受廣東乃至全國各地的經濟輻射帶動,為整個區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江門日報》報導
打通毛細血管,對接高鐵時代交通樞紐
驅車從江門大道南(東)線左幅進入古井圩鎮,一個路網開闊、乾淨整潔的圩鎮新貌,立刻出現在眼前。
古井鎮位於新會區南端、銀洲湖東岸。江門大道貫穿該鎮全境,與16公裡深水岸線、規劃中的廣珠鐵路貨運場、西部沿海高速等構築成一個集水、陸、鐵一體的立體式交通網絡。從江門大道的走向看,古井鎮屬於南東線的「龍尾」。但若結合西部沿海高速、規劃中的廣珠鐵路貨運場以及港珠澳大橋綜合分析,古井鎮實則是江門大道南東線的「龍頭」。
「江門大道如同一條快捷通道,把古井鎮拉入珠三角一小時經濟生活圈,為古井鎮承接港珠澳大橋輻射和加快融入大廣海灣發展提供了良好交通條件。匯集深茂鐵路、廣佛江珠城際、廣珠鐵路等多條交通線的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更直接將古井鎮拉進高鐵時代的交通樞紐。」於津說。
「未來江門大道全線貫通後,古井與運行數年的新會城軌、高速運行的高鐵將實現無縫對接,古井將與省內、國內更多的地區實現『一站式』到達,推動快速形成『1小時交通圈』『N小時經濟圈』。」於津表示,為了更好地對接大交通動脈,古井鎮著力優化與織密鎮內交通路網,打通鎮村道路這個毛細血管,將快速幹道、等級公路和農村公路相互連接、互為補充,全力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葵鄉美麗廊道」整治成效明顯。
據了解,古井鎮今年投入1200多萬元建設「四好農村路」5.7公裡,不斷完善鎮內路網建設,以此將地方文化資源串珠成鏈、編織成網,提升城鄉建設品位,營造優異的招商引資環境。從2019年5月開始,古井鎮大力推動「葵鄉美麗廊道」整治工程,除江門大道古井段沿線廊道,還主動「加碼」將環鎮公路納入整治範圍,使整治工程擴大至近40公裡。目前,古井鎮「葵鄉美麗廊道」整治工程基本完工。沿著鄉道Y002一路前行,霞路村、竹喬龍村、南朗村……路面清爽,不見違建雨篷,衛生整潔,「葵鄉美麗廊道」整治成效明顯。
搶抓樞紐機遇,築牢實體經濟發展根基
路通財通。古井鎮充分意識到珠西綜合交通樞紐蘊含的巨大能量,為搶抓這一機遇,主動圍繞「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這個戰略部署,做深、做實工業立鎮、工業強鎮文章,以工業園區基礎建設為中心、招商引資為重點、項目建設為著力點,不斷築牢實體經濟發展根基。
「目前,全鎮規模以上企業24家,2019年產值超億元企業9家,規模以上企業主要為三大主導產業。一是以南洋船舶為代表的造船業,規模以上企業有3家,2019年實現工業產值合計13.43億元;二是以海螺水泥為代表的建材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有4家,2019年實現工業產值合計16.69億元;三是落戶在珠西新材料集聚區內以芳源環保為代表的精細化工產業。芳源環保於2016年落戶珠西新材料集聚區,2019年產值達12.34億元,是目前古井鎮經濟發展的第二大企業。」古井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梁儉寧說,以芳源環保、四方威凱、東洋油墨、道氏集團、威立雅等5家企業組成的精細化工產業,預計投產後將實現大約99億元的年產值。
海螺水泥全景。
今年初,為了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古井鎮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手硬」,穩企業、穩投資、促增長、謀發展,推動轄區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復工復產。廣東芳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是該鎮第一批覆工復產企業之一,產能在短時間內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面對緊缺的土地資源,古井鎮堅持推動零地增資。通過盤活原三新電纜廠78畝土地,順利推進投資約3.5億元的大光明興順公司工業房地產項目;推動中新拆船廠地塊「嫁接」遠泰建材幹粉砂漿項目、眾樂幫混凝土項目,總投資2.2億元;推動嘉洋建材地塊「嫁接」駿明建材瀝青攪拌站、嘉志建材項目,總投資3.6億元;協助原偉順船舶內中漁船業和海泉船舶項目辦理環評,促項目早日試投產。此外,加快越凱新材料、朗泓化工、乾創項目和冠華項目4個意向轉型升級項目進度,實現低效存量向高效增量的轉化。
「今年1至7月,我鎮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9.54億元,同比增長14.4%;截至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工業投資、外貿進出口、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稅收等5項經濟指標登上新會區主要經濟指標紅榜11次。」梁儉寧說。
為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推動珠江西岸發展戰略而實施的《珠海—江門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區建設方案》規劃編制工作已啟動,這將會給銀湖灣濱海新區戰略部署提供強大助推力。據悉,該發展區規劃面積約220平方公裡,其中江門區域內面積約130平方公裡,包括珠西新材料集聚區、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範區、銀湖灣濱海地區核心區、赤溪片區、廣海灣片區。這給位於該區域內的古井鎮無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古井鎮將以此為切入點,努力優化提升產業布局。
「古井鎮與珠海市一江相隔,共有62平方公裡劃入了銀湖灣濱海新區。我們將緊抓編制高端產業規劃機遇,凸顯古井在對接珠海、承接產業轉移方面的橋頭堡區位優勢,進一步優化、深化、提升產業結構。」梁儉寧表示,古井鎮在繼續做大傳統造船業、建材行業的同時,重點打造新能源、精細化工、健康醫藥等主導產業,把古井鎮融入江門—珠海發展共同體中,在產業布局上與珠海主動對接,互利互補,錯位發展,實現共贏。
「在軟環境方面,進一步增強幹部隊伍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提升服務水平和能力。在落實好包括『黃金十條』『最多跑一次』和承諾制、代辦制等便民利企舉措的基礎上,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建立報批事項限時辦結制度,破解當前在企業審查落戶方面協調不暢順、效率不高的問題,配合做好珠西新材料集聚區的基建設施加快興建和園區安全風險排查治理整改複評工作。」梁儉寧稱,接下來還將全力配合區招商大聯盟做好招商引資工作。今年落戶珠西新材料集聚區的項目共6個,計劃總投資約20.8億元,其中集中供熱、永興和邦德已動工。
狠下「繡花」功夫,打造高品質「美麗城鎮」
舒適的高檔小區、乾淨整潔的路面、塑造文化內涵的城鎮面貌……一幅宜居宜業宜遊的秀美畫卷在古井鎮徐徐鋪開。位於圩鎮中心路,保利地產、百業小區、古井地王廣場已經成為圩鎮新區的重要地標。周邊的中心路、新建路,設有雙向六車道、行人道和中間綠化帶,拉開了圩鎮的框架。
舒適的高檔小區成為圩鎮新區的重要地標。圖為保利玥府。
走進保利玥府,曲徑通幽、綠樹紅花、噴泉歡躍,讓人眼前一亮。作為保利集團在國內鎮級發展的首個項目,保利玥府銷售面積已超6萬平方米,充分凸現古井鎮強大的經濟實力。
「鎮上有高品質小區,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去年在保利玥府置業的文樓村居民小吳興奮地說,「隨著大交通建設的推進,江門大道貫通後,我們去會城估計10多分鐘車程。」在古井鎮某造船廠工作的鐘先生,已在百業小區生活多年,對古井鎮的文化情有獨鍾。「我覺得古井鎮的文化底蘊很深厚,文化氣息很濃鬱,交通便利,非常宜居。」他說。
近年來,古井鎮為了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堅持以城鎮建設為基礎,以機制建設為保障,建立並完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長效管理、環境長效保潔等多項機制,用「繡花」功夫雕刻「美麗城鎮」,打造高品質新農村。
「我們啟動圩鎮後備開發區域控規編制工作,為城鎮進一步擴容提質做好準備。」梁儉寧透露,古井鎮以保潔、治水提升城鎮品質,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形式,全年投入500多萬元用於公路養護、衛生保潔和垃圾清運,投入400萬元分別完成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公園品質提升。今年還將投入700萬元進行自來水管網改造,力促城鄉供水一體化。
據了解,古井鎮還推行「全科網格」基層治理體系,提高黨委、政府對基層社會服務管理水平。投入600多萬元實施「大巡防」和交通勸導站建設,完善「天網」和技術監控建設,織密「人防+技防」天羅地網,提升社會管控能力。2019年,全鎮警情同比下降35%,交通事故數同比下降46.2%。古井鎮「全科網格」工作得到了市、區兩級的高度肯定,並作為先進經驗在全市推廣。
為了塑造並進一步提升小城鎮氣質,古井鎮在充分挖掘古井文化基因的基礎上,圍繞霞路村歷史風貌做文章,對霞路村天成圩燒鵝街進行全面改造,打造出一條「有記憶的街巷」「有故事的小城鎮」。
燒鵝街成為了古井鎮一條「有記憶的街巷」。
「從去年到今年,我們投入2000多萬元對燒鵝美食街進行升級改造。」古井鎮黨委副書記林奕歡介紹,在立面改造方面,古井鎮把燒鵝飲食文化融入其中,使改造後的燒鵝街重現南宋古鎮風韻。科學劃分板塊,通過「一牆一故事」,將牆繪藝術與歷史文化深度融合,在不同的點位打造不同主題「打卡點」,以牆繪和燈光展示古井鎮獨特的「御廚秘制、宮廷燒鵝」場景,增加對遊客的吸引力。
如今,渾身散發著復古、懷舊韻味的天成圩燒鵝街,已成為江門市十大「網紅打卡地」之一,吸引著無數遊客紛至沓來,在青磚古巷裡「尋幽訪古」。
來源:江門日報
運營:江門日報新會站新媒體工作室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樞紐夢 騰飛夢 | 古井鎮無縫對接交通樞紐,全面融入「高鐵經濟圈」》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