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魯飛 實習記者 王文蘭) 過去,大家對火車的印象是:徹夜排隊購票,擁擠的車廂,車上吵雜的叫賣聲,以及旅途中漫長的煎熬……如今,無論是商務洽談還是旅遊出行,高鐵都已成為人們的首選之一,在極速飛馳的過程中,還能欣賞沿途畫卷般的風景。泛珠區域內縱橫交錯的高鐵是中國高鐵時代中一張閃亮的名片。其中,已經建成通車的武廣高鐵、廈深高鐵、貴廣高鐵、南廣高鐵、滬昆高鐵,以及建設中的廣深港高鐵、贛深高鐵、包海高鐵和規劃中的廣清永(湖南)高鐵,將沿線地區之間時空距離極速拉近,形成了以珠三角為中心、輻射範圍覆蓋整個泛珠三角區域的高鐵網絡。在9月24日即將召開的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行政首長聯席會議,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鐵經濟帶都將是會議的重要議題。
2016年3月國務院正式發布的《關於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指導意見》提出,攜手港澳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打造世界級一流灣區需要靠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體系來支撐,那麼泛珠區域內的高鐵網絡布局如何讓各省區合力對接世界級一流的粵港澳大灣區,從而創造出更多的奇蹟呢?
縱橫高鐵網撐起泛珠5小時經濟生活圈
在泛珠三角區域廣袤的大地上,四通八達的高鐵網絡布局已經初步形成,未來一條條新增的高鐵線路正在由規劃圖紙變成現實,泛珠三角區域正在全面進入高鐵時代。
2013年12月28日全線正式通車運營的廈深高鐵,把珠江三角與海西經濟區連接起來,將打造形成東南沿海3小時經濟圈。為融入規劃的粵東城際軌道交通網絡,汕頭火車站綜合客運樞紐項目將接入廈深站點,於今年12月底完成主體結構建設。
2014年12月26日建成的貴廣、南廣高鐵建成通車,廣東、廣西和貴州三省區攜手建設的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將形成粵桂黔「4小時經濟生活圈」。
2016年12月28日,滬昆客專貴陽至昆明段、雲桂鐵路百色至昆明段正式開通,標誌著中國「四縱四橫」客運專線主骨架之一的滬昆高鐵全線貫通,贛湘黔滇四省將攜手打造滬昆高鐵經濟走廊。
「十三五」期間,廣東省湛江與海南省海口市啟動包頭—海口高鐵湛江至海口段建設。深湛高鐵廣東廣州到湛江段,預計明年6月份通車。高鐵將推動湖南省張家界至海南省海口、廣東省廣州至湛江、廣西省北海至廣東省湛江、廣東省湛江至珠海等高鐵項目建設,促進海南及粵西雷州半島融入國家高鐵網。
作為港澳地區全面對接國家高鐵網絡的重點工程項目——廣深港高鐵,繼2011年廣深段通車運營後,目前香港段整體工程已完成約95%,超過預期進展。高鐵工程的調試和試運行計劃將於2017年下半年展開,預計2018年第三季度就可以通車。屆時廣州到香港只需48分鐘,深圳到香港僅需14分鐘!
預計2020年建成的江西省贛州到廣東省深圳高鐵,建成後兩地間通行時間將縮短至2個小時。2017年9月5日,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官網掛出徵集方案公告稱,贛深高鐵途經的莞惠河三市共8個新建車站建築概念設計方案正在徵集,最大的車站在惠州,達到5萬平方米。
規劃建設的永清廣高鐵,從湖南省永州出發到廣東省廣州將縮短至3小時。今年7月,該線路的前期調研活動已陸續展開。
泛珠高鐵網全力對接粵港澳大灣區
泛珠區域合作是由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湖南、江西、四川、雲南、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9+2」組成。佔全國面積的1/5、人口1/3、經濟總量佔全國的比重超過1/3(不含港澳)。
粵港澳大灣區則是由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組成。大灣區面積5.6萬多平方公裡,人口約1億人,GDP規模達約1.4萬億美元,具備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城市群的基礎條件。
中國高鐵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步伐,「四縱四橫」高鐵網基本成形,技術成就贏得國際聲譽,服務品質不斷攀升,已經成為一張見證時代發展的名片。泛珠區域高鐵網絡基礎設施的推進,將給各個地區在經濟、政治、文化、旅遊、資源等方面的合作發展帶來更多機遇。泛珠高鐵網絡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到底意味著什麼?能給各個地區帶來怎樣的合作機遇呢?
首先,遍布的高鐵網利於沿線地區經濟發展與促進產業間投資。
比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後花園」的貴州,抓住「一帶一路」建設和貴廣高鐵的契機,加大面向粵港澳的招商引資力度。 2016年貴州省港資企業達870家,累計利用港資79.8億美元,香港地區在投資貴州的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一。
廣東的佛山市則是充分發揮佛山西站連接大西南地區的門戶作用,在粵港澳大灣區、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建設的雙重機遇下,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運行全要素深度融合為驅動,發揮大數據跨界創新引領作用,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
有望在「十三五」期內動工建設的包海高鐵廣東湛江至海南海口段,未來將促使海南與大灣區內的各個城市加快連成一體。2015年,廣東在海南投資項目達422個,項目合同金額達52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424億元。廣東在瓊投資企業超過3200家,累計總投資額3500多億元。隨著高鐵網絡的愈加完善,未來海南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項目會更多,創造無限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其次,便利快捷的高鐵帶動了沿線地區旅遊業的發展。
譬如被譽為「中國最美高鐵」的滬昆高鐵,是連接泛珠區域的重要通道,沿線的旅遊產業繼續呈現『井噴式』發展,同時也吸引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旅客前去參觀。今年上半年貴州省接待遊客到達1.84億人次,旅遊總收入實現1588.24億元,分別增長18.02%和21.49%。今年暑運期間,昆明鐵路局共計發送旅客1036.5萬人次,8月19日發送旅客20.1萬人次,創暑運單日發送量歷史新高。
永清廣高鐵未來可方便沿線湘粵兩省七市共享28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0個5A級景區的旅遊資源。已於2016年12月23日動工建設的贛深高鐵,可以為沿線各地區的「紅色旅遊」、「生態旅遊」等特色旅遊產業吸引大量來自粵港澳的客源。
高鐵線路的各沿線城市已經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其中的機遇,凝聚力量攜手推薦沿線旅遊資源,共同打造區域高鐵旅遊品牌。今年5月在佛山舉行的全國首個以高鐵為主題的旅遊博覽會上,以貴廣、南廣、昆廣、武廣和廈深高鐵線路為依託,聯動沿線的佛山、臺山、梧州、肇慶、南寧等18個城市,共同通過「一館一景一城」濃縮各個城市旅遊文化特色,激活旅遊動力。
再次,高速鐵路的逐步成網也將為沿線地區扶貧脫貧找到新方法。
不僅永清廣高鐵有望為湖南湘西走廊和廣東少數民族地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迎來高鐵經濟新時代,作為長三角和珠三角間的大通道的贛深高鐵,也將加強粵贛經濟文化交流,為「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深圳市對口幫扶河源計劃」的實施提供強有力支撐。
此外,高鐵建設與運行不僅為出行提供便利的交通,還將給各地居民增加就業機會。
廣深港高鐵將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形成「1小時生活圈」,為北方旅客、珠三角城市居民前往香港提供了快捷的軌道交通方式。建成後每日會有200班客車前往內地,繁忙時間每小時會有10班來回列車,接載約1萬名乘客,最高行車班次每班相距3分鐘。鐵路項目在建造期間已創造5000個職位,營運期間可創造1萬多個職位。
兩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清晰地映射著泛珠區域內高鐵網絡布局建設的光榮戰績,讓「9+2」省區不再是一個個單獨的個體,而是成了命運的共同體,將更有利於泛珠內地省區全面對接港澳,攜手港澳實現走向世界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