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大科學裝置不斷增加,與高能物理、核物理相關的科學數據服務業務也越來越多,如何有效存儲相關數據並共享數據服務?國家高能物理科學數據中心大灣區分中心(以下簡稱大灣區數據分中心),今日在位於東莞松山科學城內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正式揭牌,該中心將為大灣區的大科學裝置提供直接服務,並為基礎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以及跨學科交叉應用提供開放共享服務,推動和實現科學數據服務的本地化。實際上國家高能物理科學數據中心是我國20個國家科學數據中心之一,而大灣區數據分中心則是國家高能物理科學數據中心繼北京之後的又一中心,將促進數據科學技術和技術轉化,從而助力大灣區經濟發展。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陳和生院士、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平臺副主任王瑞丹、廣東省科技廳實驗室處處長黃江康等參加了這一揭牌儀式。
重磅布局大灣區數據分中心揭牌
中國散裂中子源是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大科學裝置,其一期於2018年建成,目前已有3臺譜儀在運行,另外8臺合作譜儀有望近幾年陸續建成。作為最重要的數據服務對象之一,國家高能物理科學數據中心從一開始就全面支撐散裂中子源科學研究項目的數據服務,從而為材料科學、生物、能源領域的科技創新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高能物理、核物理領域相關的大裝置不斷建成或開建。東莞除散裂中子源旁邊的南方光源預研測試平臺啟動建設外,未來附近還將建設南方先進光源。惠州的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和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已動工建設,江門中微子實驗裝置將於兩到三年內建成投入運行。這些大科學裝置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同時需要高性能的數據管理和數據處理服務。
而另一方面,大科學裝置在立項、建設和運行過程中,嚴謹的科學數據系統同樣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為更好地服務大灣區相關領域大科學裝置,國家高能物理科學數據中心依託中國散裂中子源建立了大灣區數據分中心,以推動和實現科學數據服務的本地化。
實際上,2019年6月,科技部、財政部發布了關於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優化調整名單,名單共包括20個國家科學數據中心,國家高能物理科學數據中心位列其中,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隊」。該中心面向包括中國散裂中子源、大亞灣中微子實驗,以及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等在內的國內外多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需求,將為基礎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以及跨學科交叉應用提供開放共享服務。而大灣區數據分中心作為國家高能物理科學數據中心繼北京之後的又一中心,將發揮應有的重要作用。
服務+轉化助力大灣區經濟發展
大灣區數據分中心未來的工作重點是怎樣的?國家高能物理科學數據中心主任陳剛表示,「一方面,大灣區數據分中心將加強能力建設,完善科學數據體系,提升服務能力,為科學發現和科技創新提供服務。另一方面將通過與大灣區的科研機構、高校以及企業的技術合作,開展大數據管理、數據挖掘與應用、數據安全、計算技術等研究,促進數據科學技術和技術轉化、助力大灣區的經濟發展。」
據陳剛介紹,國家高能物理科學數據中心擁有十幾PB存儲空間、數萬CPU核計算能力,以及萬兆國際網絡鏈路和完善的信息化支撐系統,可提供資源整合、數據共享、數據資源和索引等服務,能有效支撐高能物理科研數據管理和共享需求。
「在中國散裂中子源已完成的四輪運行中,三臺譜儀共完成超300多項用戶課題,目前註冊用戶達到了1500多戶,「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陳延偉說,其中港澳用戶佔比10%左右,華為亦在這裡進行了七批次試驗。他認為,國家高能物理科學數據中心全面支撐了散裂中子源科學研究項目的數據服務,並為材料科學、化學化工、資源環境等領域的科技創新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目前我們正在建設合作譜儀,並向國家申請二期工程建設,未來(松山湖科學城)還將建設南方光源,屆時數據中心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延伸閱讀:
什麼是國家高能物理科學數據中心
國家高能物理科學數據中心由科技部支持,主要依託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設運行,面向包括中國散裂中子源、大亞灣中微子實驗、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等在內的國內外多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需求,為基礎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以及跨學科交叉應用提供開放共享服務。數據中心目前的存儲系統,包括19PB的磁碟存儲容量和5PB的磁帶存儲容量,至2020年已共存儲了16PB的科學數據。
該中心為國內外一批中子科學、高能物理、中微子物理,以及宇宙線觀測實驗、交叉學科等,提供數據保存與共享交換、數據分析、科學計算等服務。數據中心的數千個用戶來自國內58個大學及科研機構,另外為參與中國牽頭的高能物理實驗的56個國外研究機構提供數據服務。數據中心為基礎物理研究、基於中子散射的材料研究等重大科學成果的產出作出重要貢獻。
同時還與一批國際高能物理數據中心及計算中心建立合作,共同為中國、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高能物理實驗提供數據服務。其每年為國際合作提供數千萬CPU小時的計算服務,完成數PB的國際數據交換。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馬駿 通訊員:張瑋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王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