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梅之歌預言的末世悄然到來,時代的大輪迴又一次從頭開始。處女星歸還,薩圖的王朝亦行將復興,新的一代已經從高高的雲霄間降臨。」
我們都是造物主的兒女,每個人都有不可剝奪的神性。這個世界就是我們體驗自己神性的舞臺/遊戲,但這種體驗只有在我們忘記自己神性的條件下才能實現。我們就像造物主的聖杯,完美合一。但在它完整的時候,我們只能體驗到整體而無法體驗到個體——只有把它打碎,我們才知道自己是哪一片。
如果我們保留對聖杯的完整記憶,那麼我們很快就能找回原位,但這樣我們就無法認識自己、體驗自己。只有忘卻記憶、完全打亂,才能使我們在互動中認識他人、體驗自己。這種互動過程是痛苦的,甚至是慘烈的。尖角的要戳傷光滑的,平面的要壓迫曲面的。人人都希望達到和諧,但實際上,卻都只希望他人向自己對齊,而不願意自己向他人看齊。
此刻,正是人類各種矛盾總爆發、自我被完全異化的最後時刻,但也是我們喚醒基督聖杯、再回造物主身邊的關鍵時刻。當我們真正記起自己的身份、站定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使命時,造物主將向我們展示完美的人類、完美的世界、完美的安排——完美的愛。
如果結果是完美的,過程能不完美?不完美只是因為我們沒能看清全局,無法意識到其中蘊含的完美。這個世界的一切、每時每刻都處於神聖的完美之中——因為除了愛,別無他物;除了完美,別無可能。
人類歷史的極性鬥爭為我們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使我們充分認識到彼此間的根本差異。但是有差異就一定意味著要東風壓倒西風,或是西風壓倒東風嗎?殊不知,正是差異才能讓我們合一,同質永遠恢復不了聖杯。這個相對世界的一切都是矛盾的,除非我們認清自己和他人的真正身份,除非我們自己和他人一同升華到基督意識。
自我是造物主藉助自己體現的一面,他我是造物主藉助他人體現的另一面。服務自我者即是服務造物主,服務他我者也是服務造物主。難道這兩類人服務的不是同一個造物主嗎?難道這兩種極性不應該在基督裡面統一嗎?
衝突是因為兩類人的意識都只局限於自己的邏輯之中,認為對於自己完全正確的東西對於他人也必定完全正確,而這恰恰完全錯誤。就像男人為自己的鬍子驕傲,認為這體現了男子氣概,可是難道女人也該留個大鬍子?假如有男人整天逼著老婆留鬍子,那該多可笑?可是這種可笑至極的事卻天天發生在我們這個星球上。
乾性認為自由最重要,坤性認為仁愛最重要。這不是很好嗎?難道非要統一?乾性的人逼著坤性的人接受自由,卻讓雙方都不自由;坤性的人逼著乾性的人接受仁愛,卻讓雙方都不仁愛。羅馬人和基督教的結合讓羅馬人不再是羅馬人,也讓基督教不再是基督教。
男人就該像男人,女人就該像女人。男女結合天經地義,只要雙方自願,只要有真愛。這個世界的一切,從造物主絕對世界的角度去觀察,是那麼和諧、那麼完美,所有矛盾的東西都可以而且必然統一在愛之中。但如果從相對世界的角度去觀察,那麼矛盾將永無止境。與人鬥、與地鬥、與天鬥,其苦無窮。
事實上,每個人都是造物主完美的一部分。完美的一部分不是不完美,而是較小範圍、較低層面的完美。不完美的根源是不完整的意識,當我們擁有完整的基督意識時,我實在告訴大家——你我已同在樂園了。
我們的人體是完美的,沒有一個細胞是不完美的。當我們自以為聰明,給它們貼上重要/不重要,功能性/非功能性的標籤時,我們如同愚蠢的在判定組成聖杯的碎片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哪個有功能,哪個沒功能?合則都重要,都為功能性;分則都不重要,都非功能性。
造物主對人體的設計是完美中的完美,每個細胞都通過服務其它細胞來服務整個人體(坤性),或是通過服務整個人體來服務其它細胞(乾性)。正如女人通過扶助男人來扶助家庭,而男人通過扶助家庭來扶助女人。或是男人通過關愛女人來關愛孩子,而女人通過關愛孩子來關愛男人。生命的每一處都閃耀著神聖的三位一體,而愛就是三一之道。
就像我們長久以來忽視的神經膠質細胞,教科書的定義是:廣泛分布於中樞神經系統,數量超過神經元10~50倍,具有支持、滋養、保護、絕緣神經元的作用。怎麼樣?聽上去有點群眾和領導的感覺吧?但就是這些默默支撐少數「領導」的多數「群眾」,隨著近年來的不斷發現,卻對整個神經系統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這種影響可不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這樣的政治理念,而是在系統運作的每一步切切實實的參與(滋養)、決策(支持)、影響(保護)、促進(絕緣)。這裡面沒有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只有管理的參與者;沒有決策者與執行者,只有流程的參與者。
過去我們認為星形膠質細胞主要功能是為神經元提供營養,但最新研究卻表明,星形膠質細胞控制著神經元連接的強度。它們能夠選擇性的去除突觸,修剪神經迴路,從而影響人的認知和記憶。
還有如少突膠質細胞,原來人們認為它不過是環繞神經纖維的絕緣層。而《自然》雜誌論文表明,引起精神分裂症的意識障礙,原因不是神經元異常,而是少突膠質細胞沒能完全包裹神經纖維。
再如小膠質細胞,過去大家認為它們是神經系統中普通的免疫細胞。但近來研究卻表明,這種免疫細胞能隨著精神活動的異常——如長期焦慮,而過度激活腦內免疫反應,引發老年性痴呆。
這些最新科學證據表明,人體中並沒有我們臆想的主角細胞和配角細胞。一個完美和諧的人體需要特長迥異的各種細胞為同一/不同的目標合作;一個完美和諧的社會也需要個性不同的每一個人為超越/包容的目標努力。這個目標與個人內心對真善美的定義有關,因而是不同的;這個目標超越他人、家庭、社會、世界對真善美的定義,因而是同一的。這個目標不囿於世界、社會、家庭、個人對和平、和諧、幸福、快樂的不同認知,因而是超越的;這個目標又滿足了個人快樂、家庭幸福、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共同需求,因而是包容的。
這個目標就是聽從自己的內心,做最真實的自己、最美好的自己、最完整的自己——最有愛的自己。造物主對個體內心的指引構成了造物主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對世界整體的安排。不聽從自己心聲,而去順從他人、家庭、社會、世界對你的期望,就如同皮膚細胞去聽從腎臟而努力想成為腎細胞一樣可笑。
須知,不通過造物主,人就無法與他人、家庭、社會、世界發生真實聯繫;不聽從內心,人就無法與他人、家庭、社會、世界建立愛的紐帶。就像每個細胞在DNA指令下組成了人這個整體。沒有這個整體,細胞之間的一切關係都毫無意義;不聽從自身基因,細胞的自行其是就會導致癌症。
有了人,細胞就有了生命;有了愛,道就成了肉身。
「因為神就是愛,愛是從神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神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