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三大頂級期刊「圍攻」萬癌之王,網紅藥物氯喹+PD-1赫然在列

2020-11-30 騰訊網

胰腺癌,過去二十年間,臨床進展緩慢,5年生存率8%,即便是在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盛行的今天,生存率也未有提高。

雖然,目前有PARP抑制劑被開發出來用以對抗癌王,但僅有5%~8%的病人會攜帶BRCA突變,獲益人群較少。

隔壁的肺癌5年生存率已經走上了5G發展快線,而胰腺癌還在2G慢爬......

好在,我們的科學家們並沒有妥協。

這個四月,國際最頂尖的3家科研期刊——《科學》(Science)、《自然》(Nature)、《細胞》(Cell)連續發文,攻克癌王,科學家是認真的。

1

細胞自噬:摸清胰腺癌

逃避免疫系統追殺的「詭計」

胰腺癌不是免疫治療能夠輕鬆攻克的,已經被行業認同。目前市面上的各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見胰腺癌都繞道走。

經過多年的基礎研究,科學家已經發現胰腺癌通過增加自噬作用滿足代謝需求,並且能夠以此抵禦靶向治療。

而4月22日在線發表在《自然》的研究驚奇地發現,自噬作用居然還能幫助胰腺癌細胞進行免疫逃逸。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免疫治療胰腺癌有障礙。

簡單說來,癌細胞表面有一種被稱為MHC-I的蛋白,這個蛋白類似於「身份證」,方便免疫細胞識別。而胰腺癌細胞可以通過自噬 「吃」掉表面的MHC-I,隱藏自己的身份,從而躲避了免疫細胞的「追殺」。這讓我們不得不感嘆癌細胞的狡猾。

既然發現了胰腺癌細胞的小把戲,科學家自然不會放過針對它的機會。通過抑制自噬作用不讓癌細胞「吃」不就好了嗎。

在研究細胞自噬的過程中,科學家常常用一種藥物——氯喹!沒錯就是最近「川普」帶貨的「新冠神藥」。(實際上是一種常用的抗瘧藥)

在小鼠胰腺癌模型中,氯喹能抑制自噬作用,進一步聯合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PD-1/CTLA-4),結果表明氯喹能夠顯著增強PD-1/CTLA-4抗體治療的效果(圖1)。

圖1. 氯喹顯著提高PD-1/CTLA-4抗體在胰腺癌治療中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氯喹是一種老藥,價格便宜,如果後續能在人體臨床中證實可增強免疫治療效果,對於患者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好事。

2

顯著控制胰腺癌生長

「餓死」胰腺癌細胞的關鍵機制

在胰腺癌中,超過90%都是胰腺導管腺癌,而這其中97.7%的患者都攜帶KRAS突變。

而KRAS突變,能使癌細胞產生無限的增殖能力。所以,說KRAS是胰腺癌的罪魁禍首都不為過。

迄今為止,為了攻克KRAS突變,科學家們想了無數的辦法,直接的,間接的方法多以失敗告終,或效果甚微。

以至於,KRAS被科學家戲稱「不可成靶」基因。

路是死的,人是活的。最近,科學家發現了攻克KRAS的新辦法。

科學家發現,KRAS蛋白突變會導致細胞內一種有細胞毒性的脂類活性氧化物的積累,從而使細胞發生「鐵死亡」。

奇怪的是,KRAS突變的胰腺癌細胞沒發生「鐵死亡」?為何?

4月3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回答了這個疑問。研究發現胰腺癌細胞可通過增加一種還原性很高的胺基酸——半胱氨酸的攝入來「解毒」,從而避免發生「鐵死亡」。

既然如此,我們能不能通過降低半胱氨酸的攝入來「餓死」胰腺癌細胞呢?

科學家找到了Cyst(e)inase,它是一個改造的可以降解半胱氨酸的酶,作為藥物對胰腺癌小鼠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減緩小鼠胰腺癌的生長,同時Cyst(e)inase也能夠殺死人的胰腺癌細胞(圖2)。

雖然尚不清楚半胱氨酸降解是否也能在胰腺癌患者體內誘導癌細胞的「鐵死亡」,但Cyst(e)inase治療代謝異常的胱氨酸尿症的臨床發展將很快回答這個問題。

圖2. Cyst(e)inase能夠降低小鼠胰腺癌生長(上)和殺死人胰腺癌細胞(下)

3

誘發胰腺癌「衰老」

打破血管屏障直擊核心

胰腺癌難治的另一個因素是,KRAS突變會導致腫瘤內的纖維組織增生,進而引起血管減少,加上「血胰屏障」本身,非常容易導致各種藥物耐藥。

簡而言之就是胰腺癌很「結實」,化療藥和免疫細胞無法進入腫瘤內發揮治療效果。

4月16日發表在《細胞》的研究發現在胰腺癌小鼠模型中,聯用MEK抑制劑(曲美替尼)與CDK4/6抑制劑(帕博西尼)可誘導胰腺癌細胞的衰老,進而促進血管重塑並「打破」化療藥物和T淋巴細胞進入胰腺癌的「屏障」。

研究者發現在化療或者PD-1抗體治療前先進行兩周的曲美替尼和帕博西尼的治療能夠顯著地幫助化療藥物和T細胞進入小鼠胰腺癌內,而原本幾乎無效的化療和PD-1抗體治療也有了極為可觀的治療效果(圖3)。

圖3. 曲美替尼和帕博西尼幫助化療藥物(上右)和T淋巴細胞(下右)進入胰腺癌,並增強化療(上左)和PD-1抗體療法(下左)的療效

這三項研究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探索攻克癌王的方法,並且在小鼠模型中獲得了一定的支持數據。更重要的是,涉及的藥物都是市面上已經存在的藥品,這對下一步進行胰腺癌患者的臨床治療研究十分有利。

我們也希望這些研究能夠迅速推進,早日為人類戰勝「癌症之王」。

參考文獻:

[1]. Badgley, M. A.et al. Cysteine depletion induces pancreatic tumor ferroptosis in mice. Science368, 85-+, doi:10.1126/science.aaw9872 (2020).

[2]. Ruscetti, M. etal. Senescence-Induced Vascular Remodeling Creates Therapeutic Vulnerabilitiesin Pancreas Cancer. Cell 181, 424-441 e421, doi:10.1016/j.cell.2020.03.008(2020).

封面圖截取自:Nature

相關焦點

  • pd-1抑制劑有哪些,pd-1產品三大特點
    而PD-1則是通過阻斷T細胞上PD-1和腫瘤細胞PD-L1的結合,消除腫瘤細胞對T細胞活性的抑制,提高T細胞殺傷腫瘤的能力,從而利用人體自身免疫功能去殺死腫瘤細胞。簡單來說,PD-1是一種在臨床上用於治療腫瘤的藥物。
  • 羥氯喹療法、口罩無用論等多篇關於新冠肺炎的頂級期刊論文被撤稿
    然而,仍然有一些啼笑皆非的論文甚至被發表在《柳葉刀》(the Lancet)、《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等頂級期刊,不僅招來了較大的爭議,而且引起了極壞的影響。
  • 你知道國際三大頂級期刊嗎?一篇三大期刊的文章又意味著什麼?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介紹國際學術地位最高,影響因子也非常高的三大頂級期刊。  那麼三大頂級期刊到底是哪三個期刊呢?其分別是:《nature》《science》《cell》。  而science的創始人一定會讓你意想不到,沒錯science是1880年由愛迪生投資1萬美元創辦,於1894年成為美國最大的科學團體「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 「網紅」醫生:把英文肺癌科普詩送進頂級期刊
    趙曉剛的英文詩歌《I Longto beKing》(中文譯名《我要當老大》)在2017年伊始,登上了美國權威胸外科雜誌《CHEST》(SCI收錄期刊),引起轟動。趙曉剛成為該期刊創刊以來迎來的第一位中國籍醫生詩人。《CHEST》期刊的編輯在錄用趙曉剛作品時給出了這樣的評語——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關於肺部疾病的自白詩。
  • 肺癌領域唯一可以報銷的PD-1藥物來了!
    根據央視透露的消息,進入醫保的PD-1單抗類藥物平均降幅達到78%左右,中國老百姓或將用上全球最實惠的PD-1單抗。《焦點訪談》節目報導卡瑞利珠單抗醫保談判在一眾醫保藥物當中,卡瑞利珠單抗之所以備受關注,一大原因是其已獲批的適應症覆蓋了四大癌種:肺癌、肝癌、食管癌和霍奇金淋巴瘤,在國產PD-1單抗中最為全面。
  • 我國科學家在Cell Research期刊發文指出瑞德西韋和氯喹...
    2020年2月9日訊/生物谷BIOON/---2019年12月,在中國中部有1100萬人口的城市武漢,出現了一種由先前未知的病原體引起的新型肺炎。這些最初的病例與武漢市的一家海鮮市場的暴露有關。截至2020年1月27日,中國當局在中國大陸報導了2835例確診病例,包括81例死亡。
  • ...Research期刊發文指出瑞德西韋和氯喹在體外有效抑制2019-nCoV...
    2020年2月9日訊/生物谷BIOON/---2019年12月,在中國中部有1100萬人口的城市武漢,出現了一種由先前未知的病原體引起的新型肺炎。這些最初的病例與武漢市的一家海鮮市場的暴露有關。截至2020年1月27日,中國當局在中國大陸報導了2835例確診病例,包括81例死亡。
  • 世界三大頂級學術期刊為中國發聲,駁斥陰謀論!
    與此同時,另一股聲音正在集結——《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  面對飽含偏見與歧視的「政治病毒」,這三份學術界分量十足的期刊,正在以科學的名義發起攻勢——  《自然》、《科學》:  中國為世界爭取寶貴時間!
  • pd-1抑制劑 Keytruda(K藥)在大陸獲批上市
    據了解,今年2月,中國食品藥品監督局(CFDA)受理了pd-1抑制劑Keytruda的上市申請。經過5個多月的等待,終於,在7月25日,迎來CFDA正式批准pd-1抑制劑Keytruda上市的好消息,這無疑給很多內地患者帶來了希望。
  • 重磅!2019頂級學術期刊CNS發文盤點!浙大高水平基礎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盤點今年浙大在頂級學術期刊Cell、Nature、Science(合稱CNS)上的發文情況吧~2019浙大CNS發文一覽截至目前,2019年浙江大學在CNS三大刊上以第一完成單位發表文章9篇,比2018年多5篇,約為近五年年均發文數的3倍;非第一單位但有共同通訊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的發文5篇;此外
  • 認可與否定反覆:氯喹/羥氯喹治療新冠療效之謎
    「儘管其他臨床試驗繼續評估這些藥物在治療或預防COVID-19中的潛在益處,但我們確定緊急使用授權已不再合適。在我們的藥物評估和研究中心的科學家進行了嚴格的評估之後,我們才採取了這一行動。」FDA藥物評估中心的代理主任Patrizia Cavazzoni說。 氯喹和羥氯喹均已獲得FDA批准用於治療或預防瘧疾。
  • 世界三大頂級學術期刊集體為中國發聲
    與此同時,另一股聲音正在集結——《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面對飽含偏見與歧視的「政治病毒」,這三份學術界分量十足的期刊,正在以科學的名義發起攻勢——《自然》、《科學》:中國為世界爭取寶貴時間!
  • 跌宕起伏的氯喹臨床試驗:從心臟毒性到論文撤稿
    根據出版倫理委員會 (COPE) 和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 (ICMJE) 的指導方針,迫切需要對 Surgisphere 的研究合作進行機構審查。」至此,這篇論文從發表引發巨大效應到遭炮轟,再到最後的撤稿,僅僅13天。然而,羥氯喹或氯喹治療新冠疾病到底有用還是沒用?這兩種藥物又是如何走進人們視野的呢?
  • KRAS突變的結直腸癌患者迎來春天,兩款新藥物重磅登場
    近期,針對這一致命突變的藥物終於取得了重大突破! 近期,針對這一特定的突變類型,終於在結直腸癌有了突破性進展,有兩款在研藥物重磅數據出爐。
  • 8歲兒童博主年賺1.8億,頂級網紅賺錢憑什麼?
    前幾日,#8歲YouTube播主年收入1.8億#登上熱搜,閱讀量破1.3億。 這個名叫Ryan Kaji的8歲美國男孩,靠著他的玩具開箱視頻,蟬聯福布斯年度YouTuber收入榜單第一名,年入2500萬美元(合1.8億人民幣),比去年收入更是多了300萬美元。 這個8歲男孩究竟憑藉什麼年收入破億?收入排名前十的YouTuber還有誰?
  • 不管世衛意見 巴西堅持推薦羥氯喹治新冠
    不管世衛意見 巴西堅持推薦羥氯喹治新冠沈敏世界衛生組織25日宣布,為避免潛在的安全風險,暫停全球範圍內探索新冠病毒療法的「團結試驗」項目中,與羥氯喹有關的分支試驗。然而,巴西衛生部同日表示,不會改變推薦羥氯喹作為新冠患者早期治療藥物的立場。
  • NEJM:對1376例Covid-19住院患者的分析表明, 不支持使用羥氯喹
    在粗分析中,服用羥氯喹的患者比未服用患者更有可能發生主要終點事件(HR 2.37;95% CI, 1.84-3.02)(表)。根據傾向評分進行逆概率加權的多因素分析發現,服用羥氯喹與複合終點之間無顯著相關性(HR,1.04;95% CI, 0.82-1.32)(圖2)。
  • 《自然》最新論文:不支持用氯喹和羥氯喹治療新冠肺炎
    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在線發表兩篇評估氯喹和羥氯喹抗病毒活性的醫學研究論文指出,氯喹和羥氯喹對於獼猴或人肺細胞的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未出現明顯的抗病毒作用。綜合來看,這兩項研究並不支持使用羥氯喹和氯喹治療新冠肺炎(COVID-19)感染者。
  • ...就PD-1單抗派安普利(安尼可)聯合抗腫瘤血管生成藥物安羅替尼...
    [HK]康方生物-B:自願公告 - 就PD-1單抗派安普利(安尼可)聯合抗腫瘤血管生成藥物安羅替尼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臨床試驗資料摘要已獲2020年ASCO年會接受以海報形式呈列 時間:2020年05月19日 09:20:43&nbsp中財網
  • 重磅消息:中國頂級科技期刊被SCI掃地出門,科研狗喜憂參半!
    已妥妥的被踢出局的節奏啊,下圖是被踢出局的「老四」和老大的截圖對比:「老四」出局中國頂級科技期刊被SCI踢出局,簡直是學術科研圈的重磅新聞,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科研狗們非常在意的論文、期刊那些事兒:首先先回憶一下3個期刊常識: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的縮寫,即科學引文索引,美國創辦,SCI(科學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