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最新論文:不支持用氯喹和羥氯喹治療新冠肺炎

2020-12-05 大洋網

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在線發表兩篇評估氯喹和羥氯喹抗病毒活性的醫學研究論文指出,氯喹和羥氯喹對於獼猴或人肺細胞的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未出現明顯的抗病毒作用。綜合來看,這兩項研究並不支持使用羥氯喹和氯喹治療新冠肺炎(COVID-19)感染者。

該論文稱,羥氯喹和氯喹常用於治療瘧疾,已有超過80項註冊的臨床試驗對它們治療新冠肺炎的潛力展開了調查。此前研究發現,這兩種藥物可以抑制細胞培養中的新冠病毒感染,但它們對於新冠肺炎感染者的治療效果一直存在爭議。

最新發表論文的兩項研究中,論文通訊作者、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羅傑·勒格朗(Roger Le Grand)和同事研究了羥氯喹對食蟹獼猴的治療作用,這些食蟹獼猴是一種模擬人新冠病毒感染的非人靈長類模型。結果顯示,無論是在感染前、感染後不久還是感染較長時間後開始治療,羥氯喹都未出現顯著的抗病毒活性。此外,將這種抗瘧藥與抗生素阿奇黴素聯用,對食蟹獼猴的病毒水平也沒有顯著影響。

另一項研究的論文通訊作者、德國靈長類研究中心-萊布尼茨靈長類動物研究所斯特凡·普爾曼和同事發現,氯喹對人肺細胞內的新冠病毒沒有抗病毒活性。他們解釋說,在之前的實驗中,用來證明氯喹具有積極療效的細胞缺少一種酶,這種酶常見於肺細胞內,能促進新冠病毒進入人肺細胞。他們還強調,評估新冠病毒藥物活性的研究應使用能模擬肺組織的細胞系。

(記者孫自法)

相關焦點

  • 《自然》雙重磅:實錘了,氯喹和羥氯喹不抗新冠
    但特效藥和疫苗的研發,並不是能一舉實現的事情,探索過程中走彎路,甚至是遭遇失敗都很正常。找到原因、繼續探索、解決問題,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事。今天的《自然》上,分別刊登了德國和法國科學家的兩項最新研究成果:曾經被認為有望治療新冠肺炎,甚至被一些政要捧上神壇的抗瘧藥氯喹和羥氯喹,並不能在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當中發揮作用!
  • 認可與否定反覆:氯喹/羥氯喹治療新冠療效之謎
    氯喹和羥氯喹到底有沒有用?這大概是一個跟「瑞德西韋到底有沒有效」一樣的問題。 為什麼FDA要撤銷氯喹和羥氯喹針對新冠治療的緊急使用授權? 在全球新冠抗疫過程中,氯喹和羥氯喹是關注度僅次於瑞德西韋的藥物,也是「老藥新用」的典型案例之一。
  • 組合用羥氯喹、阿奇黴素和硫酸鋅能治新冠肺炎?目前無特效藥
    組合用羥氯喹、阿奇黴素和硫酸鋅能治新冠肺炎?張旃等以「羥氯喹+基礎治療組」入組 20 例新冠肺炎患者,發現使用羥氯喹治療後,患者在 1-2 天臨床症狀明顯好轉。這一臨床試驗結果初步證實了羥氯喹在治療新冠肺炎中,具有緩解症狀、逆轉重症化率、縮短病程的短期療效。
  • 磷酸氯喹、羥氯喹及雙氫青蒿素哌喹片:老牌抗瘧藥的抗新冠肺炎之路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除中國外,新型冠狀病毒已在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等地區近104個國家造成接近3萬人感染,韓國、伊朗、義大利、日本等國的疫情呈快速增長趨勢。雖然世衛組織WHO並不認同,但《自然》和《科學》雜誌已分別發文,稱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已經「全球大流行」。在新冠肺炎可能「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針對其治療的特效藥研發顯得更為迫切。
  • 羥氯喹療法、口罩無用論等多篇關於新冠肺炎的頂級期刊論文被撤稿
    2020年是新冠肺炎大流行的一年,許多科學家為此努力奮鬥,爭分奪秒幫助人類戰勝疫情。可是,仍然有一些人,他們被政治所操弄,肆意發聲,不僅招來了較大的爭議,而且引起了極壞的影響。2020年的主題是新冠肺炎,科學家為此發表了很多論文。
  • 羥氯喹治療 COVID-19 最新臨床數據:發熱、咳嗽加快緩解,81% 患者...
    -2 被細胞內吞;羥氯喹還可以抑制 endosome-溶酶解介導的 S 蛋白剪切和進入細胞。它們還可以提高內體和溶酶體的 pH,從而防止病毒與宿主細胞融合以及隨後的複製。羥氯喹進入抗原呈遞細胞(APC)時,會阻止抗原加工和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物(MHC) II 類介導的自身抗原呈遞給 T 細胞,隨後抑制了 T 細胞的活化以及 CD154 和其他細胞因子的表達。
  • 《自然》:科學家找到了氯喹治療COVID-19效果不良的原因
    因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COVID-19大流行病已經累計導致全世界超過1400多萬人確診患病,60多萬人因此去世。在開發治療COVID-19的療法方面,氯喹和羥氯喹曾經是引人關注的「老藥新用」治療選擇。這款已經獲批治療瘧疾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療法在體外試驗中表現出抑制新冠病毒複製的效果,因此被人們寄予厚望。
  • NEJM:對1376例Covid-19住院患者的分析表明, 不支持使用羥氯喹
    1376例患者中,811例(58.9%)接受了羥氯喹治療(第1日兩次,每次600 mg,隨後每日400 mg,中位治療時間5天)。在接受羥氯喹治療的患者中,45.8%的患者在急診就診後24小時內服用了羥氯喹,85.9%的患者在就診後48小時內服用。
  • 老藥新用:磷酸氯喹的前世今生
    點擊查看 近日,有著70餘年歷史的抗瘧老藥磷酸氯喹,成了最受關注的治療新冠肺炎潛在有效藥物之一。為什麼選中磷酸氯喹?2月5日,《細胞研究》發表我國學者的論文《倫地西韋和磷酸氯喹在體外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 FDA撤銷羥氯喹緊急使用授權 不僅治療新冠無效還幹擾瑞德西韋療效
    在尋求治療新冠的藥物或疫苗的途中,從抗疫神藥,備受川普推崇,科學家質疑,再到無效論文撤回,相關試驗或停或重啟,恐怕沒有哪一種像羥氯喹這樣戲劇性的了。
  • 導致11人死亡,羥氯喹臨床試驗終止,這個藥還能用嗎?
    氯喹作為一個老牌的抗瘧藥物和抗風溼藥物,在我國的臨床試驗中顯示出了良好的病毒抑制作用,因此也被收錄進了我國的新冠肺炎臨床指南中,但近日巴西的一項測試羥氯喹臨床療效的研究試驗,卻得出現了受試人員死亡的情況,導致了這項臨床試驗在第六天就不得不終止,到底氯喹還能不能用?今天就來為大家簡單解讀一下。
  • 跌宕起伏的氯喹臨床試驗:從心臟毒性到論文撤稿
    根據出版倫理委員會 (COPE) 和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 (ICMJE) 的指導方針,迫切需要對 Surgisphere 的研究合作進行機構審查。」至此,這篇論文從發表引發巨大效應到遭炮轟,再到最後的撤稿,僅僅13天。然而,羥氯喹或氯喹治療新冠疾病到底有用還是沒用?這兩種藥物又是如何走進人們視野的呢?
  • 不管世衛意見 巴西堅持推薦羥氯喹治新冠
    不管世衛意見 巴西堅持推薦羥氯喹治新冠沈敏世界衛生組織25日宣布,為避免潛在的安全風險,暫停全球範圍內探索新冠病毒療法的「團結試驗」項目中,與羥氯喹有關的分支試驗。然而,巴西衛生部同日表示,不會改變推薦羥氯喹作為新冠患者早期治療藥物的立場。
  • 最大樣本隨機對照研究:羥氯喹抗新冠作用不明顯,不良反應更多
    通訊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感染科謝青、呼吸科時國朝、副院長寧光和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瞿介明。羥氯喹(口服硫酸羥氯喹片)提供方為上海上藥中西製藥有限公司 。圖 | 氯喹的分子結構。研究分為羥氯喹 + 標準療法組(簡稱羥氯喹組)和對照組(標準療法)。羥氯喹組中給藥劑量是每天 1200 毫克,持續 3 天,之後每天的劑量是 800 毫克。輕中度患者用藥 2 周,重度患者用藥 3 周。研究的主要評價指標是 28 天的新冠病毒轉陰率。標準療法包括靜脈輸液、氧氣支持、定期實驗室測試和新冠病毒測試、血流動力學監測和重症監護,以及提供伴隨藥物。
  • 美承認羥氯喹有效,幾十萬亡靈找誰?
    來源:網絡《國家檔案》周一報導,美國專業醫療媒體終於承認羥氯喹治療冠狀病毒有效,曾遭譏諷的黑人女醫生要求拜登道歉。去年,伊曼紐爾醫生在視頻中推了薦羥氯喹治療冠狀病毒的功效,遭到媒體和企業界的抨擊。雖然主流媒體還在遮遮掩掩地做所謂事實核查,醫學雜誌沒有辦法迴避這個問題,已經登出了學術論文,認同了羥氯喹的療效。
  • 羥氯喹治療Covid-19住院患者的療效分析
    羥氯喹治療Covid-19住院患者的療效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2 16:54:57 英國倫敦熱帶醫學和全球衛生中心Martin J.
  • 正確認識「羥氯喹」 風溼免疫才是它的用武之地!
    文 | 強森2020年6月4日,之前發表於《柳葉刀》有關羥氯喹的重磅研究論文被撤稿,瞬時輿論直指Surgisphere公司涉嫌偽造數據;再加上WHO羥氯喹臨床試驗於5月底被叫停,一時間羥氯喹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筆者認為,在新冠仍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在尋找有效藥物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科學理性地認識藥物,尤其是這款用於抗瘧、風溼免疫方向近
  • 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氯喹撤稿風波:論文作者被大學解聘
    此前,阿米特·帕特爾等四人在《柳葉刀》合作發表論文,稱使用含有羥氯喹或氯喹(同時使用或未使用大環內酯)的治療方案,對於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療無益處。相反,反而會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和院內死亡的危險。這篇論文從全世界數百家醫院的健康記錄中收集了大量數據,涉及將近15000名接受氯喹或羥氯喹治療的患者和超過81000名未使用實驗藥物的患者。上述論文在5月22日發表後立刻引發各界高度關注,世界衛生組織「團結試驗」(Solidarity Trial)中的羥氯喹試驗因此被暫時叫停。
  • 瑞德西韋終止臨床研究,美國和印度爭搶氯喹,這背後說明了什麼?
    就在4月6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新冠肺炎疫情簡報會上暗示稱,如果印度不解除對抗瘧疾藥物羥氯喹的出口管控,美國將採取報復性舉措。羥氯喹對於治療新冠肺炎確有療效嗎羥氯喹到底是怎樣的靈丹妙藥呢?不過兩周後,國際抗微生物生物化學協會(ISAC)就在其官方網站上發表公開信,聲明稱由於羥氯喹和阿奇黴素治療新冠肺炎的非隨機臨床試驗結果沒有達到業界共識標準,故此撤回相關論文。所以,羥氯喹和氯喹在治療COVID-19方面到底是否有效,還需要大量科學有效的臨床數據。而現在川普對其臨床效果有點誇大和神話。
  • 學術頭條:羥氯喹治療新冠論文撤回,2020年度邵逸夫獎揭曉,火星首個...
    「羥氯喹治療新冠」預印本論文被撤回,作者表示不希望被繼續引用根據 RetractionWatch 消息,法國學者撤回了羥氯喹和阿奇黴素對新冠肺炎有效的爭議性預印本論文,該論文曾被美國一些政客用作推行羥氯喹的證據。這篇論文 5 月 11 日發布在預印本平臺 medRxiv 上,隨後在美國時間 5 月 20 日被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