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課題部 輕舟 常笑健康
4月10日,美國生物製藥公司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董事長兼執行長丹尼爾•奧戴(Daniel O』Day)在官網發表了一封公開信。信中稱,中國已經停止瑞德西韋重症臨床試驗,另外,瑞德西韋同情用藥的數據存在局限性。
看來瑞德西韋的效果並沒有被證明很理想,終止臨床研究,瑞德西韋就此跌下神壇,目前看來,最有希望對抗新冠病毒的藥物也許就是氯喹了!
所以,再來看美國和印度爭搶氯喹的做法,就顯得必要且明智了。3月25日,印度商務部宣布,停止對美國出口羥氯喹,而就在前幾日,美國FDA剛剛才宣布解除對印度羥氯喹的進口禁令。
4月4日,印度外貿總局發布公告,禁止出口羥氯喹及其製劑。當天,川普表示已在當天上午與印度總理莫迪進行了通話,並請求莫迪放行美國訂購的羥氯喹。
一方面,美國急需羥氯喹來治療國內每日暴增的新冠肺炎患者,另一方面,印度卻禁止羥氯喹出口,兩國火藥味十分濃重。
就在4月6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新冠肺炎疫情簡報會上暗示稱,如果印度不解除對抗瘧疾藥物羥氯喹的出口管控,美國將採取報復性舉措。
羥氯喹對於治療新冠肺炎
確有療效嗎
羥氯喹到底是怎樣的靈丹妙藥呢?其實,硫酸羥氯喹片由氯喹衍生而出,最初是一種抗瘧疾的藥物,後來在臨床上發現此類藥物具有輕度免疫抑制和免疫調節的作用。
目前硫酸羥氯喹片在風溼性疾病中,用途非常廣泛,常用在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締組織病等很多疾病領域。細挖國內外相關臨床治療指南,發現當前羥氯喹在免疫系統疾病治療領域處於基礎用藥、一線治療藥物地位,且是安全性最高(可長期用藥,可用於妊娠期婦女)的基石藥物。
本來羥氯喹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藥物,但是法國的一篇研究證明,使用羥氯喹配合阿奇黴素聯合治療COVID-19療效顯著(馬賽方案),再加上川普對於馬賽方案的大力推崇,這下將羥氯喹推上風口浪尖,成為全球抗疫的明星產品。
法國馬賽方案
對於羥氯喹的具體臨床研究
迪迪埃·拉烏爾特團隊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在線發表的題為「Hydroxychloroquine and azithromycin as a treatment of COVID‐19: results of an open‐label non‐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研究論文中顯示,使用羥氯喹配合阿奇黴素聯合治療COVID-19療效顯著,參與研究的患者在治療第5天左右病毒完全消除。
在這項 36 人COVID-2019病人(6例無症狀,22例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8例有下呼吸道感染症狀)參與的臨床實驗中,第6天患者鼻咽拭子病毒轉陰率:接受羥氯喹和阿奇黴素聯合治療的為100%;而僅接受羥氯喹單藥治療的患者為57.1%;對照組為12.5%(p <0.001),並且與無症狀的的患者相比,具有症狀的患者的藥物療效更顯著。
氯喹在中國的使用效果
我國在2月份頒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抗病毒治療措施中,就正式推薦了磷酸氯喹,500mg,2次/日,療程不超過10天。(註:羥氯喹和磷酸氯喹是氯喹的兩種衍生物)
其實,我國早在2月7日,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衛健委聯合組織,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主持,全省十餘家定點醫院相關專家參與,共同制定了磷酸氯喹治療新冠肺炎的多中心協作方案和專家共識,開展臨床試用研究。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江山平透露,接受磷酸氯喹治療的病人轉陰時間為4.4天,快於其他藥物。同時,接受磷酸氯喹治療的120例患者中無1例發展為危重型。
截至3月4日,累計入組磷酸氯喹治療新冠肺炎患者120例,其中輕型9例,普通型107例,重型4例。服用藥物後,咽拭子核酸檢測轉陰患者110例,其中輕型9例,佔比100%(9/9);普通型97例,佔比90.65%(97/107);重症4例,佔比100%(4/4);平均用藥後4.4天轉陰。
3月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介紹,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學院協和醫院西院區,住院的760名患者中有285人次使用磷酸氯喹作為治療藥物,此後尚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
國內專家表示,磷酸氯喹作為一個老藥,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在臨床上也確實看到了療效。從重症化率、退熱現象、肺部影像好轉的時間、病毒核酸的轉陰時間、轉陰率、縮短病程等一系列指標進行系統、綜合的研判,用藥組明顯優於對照組。此外,在用藥患者中沒有發現與藥物相關的明顯的嚴重不良反應。
所以說,各個國家都把抗疫的希望寄託給羥氯喹,正是這基於一系列的研究及其良好的臨床效果(最起碼截止現在,羥氯喹是一種比較有希望的藥物)。
但是,
羥氯喹治療新冠肺炎仍然存在質疑
現在,瑞德西韋已經是沒有希望了,但是羥氯喹的臨床療效,其實也存在不同的聲音,現在說它是特效藥還為時過早。
根據《Sicence》的報導,FDA前任領導表示最近的兩種治療COVID-19的瘧疾藥物的緊急使用授權(EUA)是基於臨床治療微弱的證據,已經危及了研究該藥物治療COVID-19的真正價值,3月28日緊急授權使用磷酸氯喹和硫酸羥氯喹的做法損害了FDA的科學權威,因為這項授權不是基於科學證據 。
就連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也從官網上刪除了3天前公布的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氯喹、羥氯喹的關鍵劑量信息。
3月20日,法國科學家Didier在國際抗菌劑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發表論文稱論證了羥氯喹、阿奇黴素聯合治療的效果。不過兩周後,國際抗微生物生物化學協會(ISAC)就在其官方網站上發表公開信,聲明稱由於羥氯喹和阿奇黴素治療新冠肺炎的非隨機臨床試驗結果沒有達到業界共識標準,故此撤回相關論文。
所以,羥氯喹和氯喹在治療COVID-19方面到底是否有效,還需要大量科學有效的臨床數據。而現在川普對其臨床效果有點誇大和神話。
那麼
印度為什麼要禁止出口羥氯喹
不誇張的說,印度很可能成為繼中國和歐美之後第三波疫情的「震中」之一。印度的衛生條件有多差,小編不想再嘮叨,隨便百度一下,就知道印度人露天上廁所、用手直接抓飯,遍地是垃圾的恆河水被印度人當做聖水,如此差的衛生條件加上印度醫療資源的匱乏,印度的情況著實令人擔憂。
事實上,紐約時報於3月27日發布了一篇有關印度疫情的文章,作者Laxminarayan教授是一位經濟學家和流行病學家,長期與歐美學者一起研究印度的人口數據。
他的團隊預測,現在印度實際的感染人群已經達到21000人。
這位教授的研究團隊根據英國和美國的數據模型推測,到7月底之前,印度預計會有3-5億人感染,大部分是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但有10%的人症狀會非常嚴重,並有一百萬到兩百萬人死亡。
即便是最保守的預測,Laxminarayan團隊也預計,印度疫情爆發高峰期時,至少會有1000萬人感染新冠肺炎。
世界衛生組織緊急情況計劃主任邁克·瑞安也表示,雖然美國已經成為疫情新的中心,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人類對抗新冠疫情能否取得決定性勝利,未來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印度控制該病毒的能力。
所以,13億人口的印度需要儲備大量的抗疫藥物以應對可能大爆發的疫情。
作為全球藥廠的印度,選擇封國、禁止出口藥物等措施實屬保全自己的本能做法。
川普為何向印度求藥
當然,能讓川普親自向印度求藥,直接反映出,美國的疫情已經相當嚴重。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數據統計顯示,截止美東時間4月12日,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為555398例,死亡病例為22023例,居全球首位。
現在的美國,已經完全失控,4月4日,川普在白宮記者發布會上表示,接下來兩周將是美國抗疫最嚴峻的時刻,死亡人數將會激增。
紐約市6小時之內,大量感染者去世,由於死亡人數太多,停屍間已經爆滿。
多名醫生發聲,告訴公眾疫情真實的情況和醫療物資短缺的現狀。美國亞美醫師協會(CAIPA)主席、執行總監劉季高博士說:「(紐約的)情況非常非常糟糕,大部分的醫院如此,尤其是比較平民化的醫院,很多病人根本就沒有病床,只能躺在地上,一排一排地躺在地上。醫院什麼都缺,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根本就不夠,很多醫護人員的口罩要用一個禮拜。」
如此嚴峻的疫情之下,川普卻極力推崇「治療新冠」的特效藥,正是氯喹和羥氯喹,按照川普的說法,這兩種藥物對於新冠病毒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特效,是「上帝送給美國的禮物」。
儘管美國疾控中心已經多次對川普的不負責任言論進行闢謠,但川普依舊在我行我素繼續吹捧這兩種所謂的新冠特效藥,同時還表示他已經下令讓美國採購儲備了3000萬劑羥氯喹藥物,準備用於治療新冠肺炎。
可見,川普是把抗疫的希望寄託給了被其神話過的羥氯喹,而印度是全球羥氯喹最大的生產地,所以川普才威脅印度取消出口限制。
美國明搶羥氯喹的背後
說明了什麼
美國不惜在全世界公開威脅印度取消對羥氯喹的出口管控,這背後說明,一方面,到目前為止,即便羥氯喹的臨床療效有一定爭議,但是基於一些臨床實驗來看,羥氯喹還是有希望治療新冠病毒的一種藥物;另一方面,也說明印度和美國,甚至全世界疫情都非常的嚴重,只能竭盡所能,背水一戰。
01
羥氯喹是一個有希望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
全球醫療調查公司Sermo針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30個國家的6227名專科醫生進行了調查。
調查發現:
在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醫生中,有37%的人認為羥氯喹是15種調查藥物中「最有效的」。
在美國以外,羥氯喹適用於診斷為輕至重度症狀的患者,而在美國,它最常用於重症患者。
羥氯喹的使用在西班牙最為普遍,72%的受訪醫生表示他們曾開過羥氯喹處方;其次是義大利,佔49%;在日本最不受歡迎,只有7%的醫生曾使用羥氯喹治療新冠肺炎。
那麼,羥氯喹到底是不是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呢?前面已經說過,關於羥氯喹,現在臨床有效的證據還是很缺乏,說服力也很微弱,川普身邊的福奇博士都直言不諱:羥氯喹治療新冠肺炎缺乏有效臨床證據。
不過目前,疫苗的成功上市還遙遙無期,而因新冠病毒死亡的患者與日俱增,基於羥氯喹現在已有的臨床研究結果,我們只能將其作為最有效的治療藥物,這在某種程度上說,羥氯喹帶來更多的是希望和信念。
02
美國和印度都在「背水一戰」
全球藥廠印度不惜採取限制出口、減少收入的方式保全本國藥品供應,傲嬌的美國不惜採用威脅的方式逼迫印度取消限制,這都說明兩個國家,對於疫情的控制,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將希望寄託給羥氯喹、馬賽方案等現成的措施。
事實上,印度政府已經下令全國封鎖21天,每一條街道都被清空,這對於國民教育水平很低的印度來說,執行一場全球最為嚴厲的封鎖令挑戰非常大。
除此之外,印度還採取了很多我們看不到的成本低、效果好的抗疫方式。為應對民眾從境外疫情嚴重國家返回印度,印度人並沒有使用強硬的隔離手段,也沒有高科技設備監控民眾的隔離情況,而是將每一位回國的乘客的手背上,印上「居家隔離」的標籤(這種標籤是一種非常難以洗掉的墨水,需要兩周才能洗掉),這樣就可以讓所有人都能對他們是否外出進行監督。
印度的手機普及率比較高,國家要求運營商在民眾通話時,插入防範病毒的音頻建議,每個人在撥打電話是必須先聽完病毒宣傳錄音,才能接通電話,幾乎讓所有印度人都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相比於西方國家罰款的辦法,可以說是廉價又有效)。
美國應對疫情總結下來有三點:
一是切斷傳播源,禁止歐洲國家的人前往美國;
二是在經濟方面,對因為疫情受到影響的企業和個人提供補貼、貸款延期、減輕稅收等政策;
三是在政治方面,川普呼籲所有政內人士放下所有的紛爭,共同抗疫。
但是,儘管美國和印度都竭盡所能採取了各種辦法防控疫情,面對每天幾萬確診病例的增長,還是希望有快速救命的藥物能夠用於臨床,挽救更多的患者。
寫在最後:
還是那句話,只有全球疫情終結,才算真正意義上的終結。
不管是美國還是印度,不管限制出口還是威脅取消出口,都是為了抗擊疫情在做出努力,兩國領導人出於為本國考慮,都將羥氯喹作為最有希望的治療藥物,而不惜代價將藥物留在本國,這反映出兩國的疫情確實嚴重。
期待羥氯喹經過時間驗證,真的有效。
原標題:《瑞德西韋終止臨床研究,美國明搶印度的羥氯喹,這背後說明了什麼?》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