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雙重磅:實錘了,氯喹和羥氯喹不抗新冠

2020-12-05 澎湃新聞

原創 奇點糕 奇點網 來自專輯新冠病毒研究進展

北京新發地相關的疫情才剛剛告一段落,新疆和大連就又出現了疫情。雖然奇點糕對國內抗疫的能力非常有信心,相信這兩波疫情也能迅速得到控制,但也許正如專家說的那樣,在特效藥或疫苗真正成功之前,疫情也許還會再發。

但特效藥和疫苗的研發,並不是能一舉實現的事情,探索過程中走彎路,甚至是遭遇失敗都很正常。找到原因、繼續探索、解決問題,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今天的《自然》上,分別刊登了德國和法國科學家的兩項最新研究成果:曾經被認為有望治療新冠肺炎,甚至被一些政要捧上神壇的抗瘧藥氯喹和羥氯喹,並不能在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當中發揮作用!

德國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人體的肺上皮細胞中存在一種名為TMPRSS2的蛋白酶,這種酶對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進行處理,是新冠病毒入侵細胞的關鍵,而此前實驗中選擇的腎細胞系,並沒有TMPRSS2這種蛋白酶。

而氯喹/羥氯喹體現「抗病毒作用」,是因為腎細胞中存在另一種可以處理新冠病毒S蛋白的CatL酶,它的功能會受到細胞pH值的影響。氯喹/羥氯喹正是通過調節pH值限制了CatL酶的功能,從而間接抑制新冠病毒的入侵[1]。

而法國科學家進行的靈長類動物實驗則顯示,不管使用劑量、使用時機如何,羥氯喹都不能起到降低病毒載量、改善臨床症狀,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的效果,這同樣推翻了此前細胞層面研究的結論[2]。

尋找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確實不容易啊,但奇點糕似乎隱約聽到了大洋彼岸傳來的啪啪打臉聲……咳咳,還是來看看這兩項研究,為什麼宣判了氯喹/羥氯喹無效吧。

近期對全球新冠疫情關注比較多的讀者應該清楚,隨著一系列的臨床試驗宣告無效,甚至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了安全性問題,世衛組織以及美國FDA等權威機構,都紛紛叫停了氯喹/羥氯喹在治療新冠肺炎方面的應用。

但是在疫情之初,確實有不少基礎研究提示這兩種抗瘧藥可能存在治療作用。比如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在2月4日發表的論文,就同時提及了瑞德西韋和氯喹,在細胞實驗中發揮了抗病毒效果。這篇論文的在線訪問量,都已經突破100萬了[3]。

臨床試驗和細胞實驗結果截然相反,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細胞實驗中使用的細胞類型,可能是原因之一。像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的研究中,使用的是非洲綠猴腎細胞系(Vero E6 Cells),這類細胞和人體肺上皮細胞肯定是有一些差異的。

新冠肺炎容易感染特定的細胞類型,這也是共識了

(圖片來源:Pixabay)

本次研究中,德國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團隊發現,Vero細胞中並不存在對新冠病毒感染至關重要的TMPRSS2蛋白酶。此前這支團隊就發現,TMPRSS2蛋白酶對新冠病毒S蛋白的活化,是新冠病毒結合ACE2,侵入人體細胞的前提[4]。

如果讓Vero細胞表達了TMPRSS2蛋白酶,那麼氯喹對抑制新冠病毒入侵細胞的作用就幾乎消失了。德國科學家們又在高表達TMPRSS2的人體Calu-3肺細胞系中做了驗證,發現氯喹確實不能阻止新冠病毒感染這些肺部細胞。

氯喹濃度上去了,照樣不能預防感染

那氯喹對Vero細胞的保護作用是怎麼來的?進一步的實驗顯示,Vero細胞中的組織蛋白酶L(CatL),作用與TMPRSS2類似,可以處理新冠病毒S蛋白。氯喹/羥氯喹影響細胞的pH值,抑制了CatL的功能,就間接阻止了新冠病毒入侵[5]。

德國研究團隊在論文中表示,本次實驗得出的結論還需要在肺原代細胞中再次證實,但基於目前結果,氯喹/羥氯喹確實無法在肺部發揮抗病毒作用。研究團隊同時也指出,在細胞實驗中選擇更接近呼吸系統上皮細胞的細胞系是非常重要的。

《自然》發表的另一篇論文中,由巴黎-薩克雷大學團隊領銜的法國科學家們,則是從靈長類動物實驗角度作了研究。羥氯喹的靈長類研究數據非常有限,而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接連失利,也讓細胞實驗的研究結果搖搖欲墜[6-7]。

法國科學家們研究的第一部分也用到了Vero細胞,實驗顯示,羥氯喹在Vero細胞中起到的抗病毒作用,同樣不能轉化到更貼近人體真實情況的重建人呼吸道上皮細胞中。

而為了全面評價羥氯喹的作用,研究的第二部分設計了足足五種不同的使用方案,包括在實驗動物食蟹猴感染新冠病毒後1天,高劑量/低劑量用藥、感染後5天低劑量用藥、感染後1天同時使用羥氯喹+阿奇黴素,以及在感染前預防性用藥。

但不管用藥方案和使用時機如何,羥氯喹都沒能降低食蟹猴體內的病毒載量,也沒有起到改善臨床症狀,或者是預防病毒感染的作用。所以研究結論總結起來就一句話:治療或預防新冠肺炎,羥氯喹不頂用啊。

不過在實驗當中,食蟹猴的臨床症狀並不明顯,大概是毒株毒力較弱吧

不過就在昨天,耶魯大學的一位教授竟然振振有詞地表示,如果美國「及早廣泛使用羥氯喹,可以挽救7.5-10萬人的生命」,而科學界一系列證明羥氯喹無效的研究,都是「基於政治目的的宣傳戰」。

奇點糕琢磨著,對無數的研究鐵證都視而不見,這位教授應該和某兩位大國總統有不少的共同語言……抗擊新冠肺炎就應該讓科學說了算,至於裝睡的人,叫不醒也沒辦法唄。

編輯神叨叨

雖然2020年的ASCO已經結束了,但是它對未來幾年癌症治療領域的影響才剛剛開始。為了幫助大家快速抓住今年ASCO的重點,高效獲取前沿進展的全景認知,我們又全力打造了《ASCO2020趨勢解讀》。

全面梳理了9大癌種,300個口頭報告中的關鍵學術研究,幫你用90分鐘全面縱覽ASCO盛會的重磅進展。

長按識別下面的二維碼就可以購買,原價59元,認證用戶只需39元。如果你之前在購買奇點其他課程的時候已經認證了,那麼就直接購買吧!

參考資料:

1.Hoffmann M, Mösbauer K, Hofmann-Winkler H, et al. Chloroquine does not inhibit infection of human lung cells with SARS-CoV-2 [J]. Nature, 2020.

2.Maisonnasse P, Guedj J, Contreras V, et al. Hydroxychloroquine use against SARS-CoV-2 infection in non-human primates [J]. Nature, 2020.

3.Wang M, Cao R, Zhang L, et al. Remdesivir and chloroquine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recently emerged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 vitro[J]. Cell Research, 2020, 30(3): 269-271.

4.Hoffmann M, Kleine-Weber H, Schroeder S, et al. SARS-CoV-2 Cell Entry Depends on ACE2 and TMPRSS2 and Is Blocked by a Clinically Proven Protease Inhibitor [J]. Cell, 2020, 181(2): 271-80.e8.

5.Rolain J M, Colson P, Raoult D. Recycling of chloroquine and its hydroxyl analogue to face bacterial, fungal and viral infec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2007, 30(4): 297-308.

6.Boulware D R, Pullen M F, Bangdiwala A S,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hydroxychloroquine as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for Covid-19[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

7.Geleris J, Sun Y, Platt J, et al. Observational study of hydroxychloroquine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vid-19[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

頭圖來源:Pixabay

本文作者 | 譚碩

原標題:《《自然》雙重磅:實錘了,氯喹和羥氯喹不抗新冠!德法兩團隊發現,人肺細胞與實驗室細胞有較大差異,沒有氯喹發揮作用的蛋白丨科學大發現》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自然》最新論文:不支持用氯喹和羥氯喹治療新冠肺炎
    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在線發表兩篇評估氯喹和羥氯喹抗病毒活性的醫學研究論文指出,氯喹和羥氯喹對於獼猴或人肺細胞的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未出現明顯的抗病毒作用。綜合來看,這兩項研究並不支持使用羥氯喹和氯喹治療新冠肺炎(COVID-19)感染者。
  • 認可與否定反覆:氯喹/羥氯喹治療新冠療效之謎
    氯喹和羥氯喹到底有沒有用?這大概是一個跟「瑞德西韋到底有沒有效」一樣的問題。 為什麼FDA要撤銷氯喹和羥氯喹針對新冠治療的緊急使用授權? 在全球新冠抗疫過程中,氯喹和羥氯喹是關注度僅次於瑞德西韋的藥物,也是「老藥新用」的典型案例之一。
  • 磷酸氯喹、羥氯喹及雙氫青蒿素哌喹片:老牌抗瘧藥的抗新冠肺炎之路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除中國外,新型冠狀病毒已在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等地區近104個國家造成接近3萬人感染,韓國、伊朗、義大利、日本等國的疫情呈快速增長趨勢。雖然世衛組織WHO並不認同,但《自然》和《科學》雜誌已分別發文,稱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已經「全球大流行」。在新冠肺炎可能「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針對其治療的特效藥研發顯得更為迫切。
  • 最大樣本隨機對照研究:羥氯喹抗新冠作用不明顯,不良反應更多
    瘧疾藥物抗新冠的爭議有了新結論。這是一項來自上海瑞金醫院的 150 名患者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不過並非雙盲,而是開放標籤的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羥氯喹組的新冠病毒轉陰率沒有更高,卻有更多的不良反應報告。研究發表在 4 月 14 日的預印本期刊 medRxiv。
  • 不管世衛意見 巴西堅持推薦羥氯喹治新冠
    不管世衛意見 巴西堅持推薦羥氯喹治新冠沈敏世界衛生組織25日宣布,為避免潛在的安全風險,暫停全球範圍內探索新冠病毒療法的「團結試驗」項目中,與羥氯喹有關的分支試驗。然而,巴西衛生部同日表示,不會改變推薦羥氯喹作為新冠患者早期治療藥物的立場。
  • 組合用羥氯喹、阿奇黴素和硫酸鋅能治新冠肺炎?目前無特效藥
    +阿奇黴素+硫酸鋅可治療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羥氯喹說到羥氯喹,需要先說氯喹。氯喹廣泛應用於抗瘧疾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兼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其通過改變細胞內PH值,抑制依賴於酸鹼度的病毒複製發揮直接的抗病毒作用。在抑制登革熱病毒、寨卡病毒和 HIV 等病毒複製中均有作用,此外氯喹還可有效阻斷 SARS-CoV 在細胞系中的感染。
  • 抗瘧疾老藥氯喹:體外實驗顯示對新冠病毒有良好抑制作用
    抗瘧疾老藥氯喹:體外實驗顯示對新冠病毒有良好抑制作用 張蓋倫/科技日報 2020-02-17 08:03
  • 正確認識「羥氯喹」 風溼免疫才是它的用武之地!
    文 | 強森2020年6月4日,之前發表於《柳葉刀》有關羥氯喹的重磅研究論文被撤稿,瞬時輿論直指Surgisphere公司涉嫌偽造數據;再加上WHO羥氯喹臨床試驗於5月底被叫停,一時間羥氯喹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筆者認為,在新冠仍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在尋找有效藥物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科學理性地認識藥物,尤其是這款用於抗瘧、風溼免疫方向近
  • FDA撤銷羥氯喹緊急使用授權 不僅治療新冠無效還幹擾瑞德西韋療效
    在尋求治療新冠的藥物或疫苗的途中,從抗疫神藥,備受川普推崇,科學家質疑,再到無效論文撤回,相關試驗或停或重啟,恐怕沒有哪一種像羥氯喹這樣戲劇性的了。
  • 《自然》:科學家找到了氯喹治療COVID-19效果不良的原因
    因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COVID-19大流行病已經累計導致全世界超過1400多萬人確診患病,60多萬人因此去世。在開發治療COVID-19的療法方面,氯喹和羥氯喹曾經是引人關注的「老藥新用」治療選擇。這款已經獲批治療瘧疾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療法在體外試驗中表現出抑制新冠病毒複製的效果,因此被人們寄予厚望。
  • 導致11人死亡,羥氯喹臨床試驗終止,這個藥還能用嗎?
    氯喹作為一個老牌的抗瘧藥物和抗風溼藥物,在我國的臨床試驗中顯示出了良好的病毒抑制作用,因此也被收錄進了我國的新冠肺炎臨床指南中,但近日巴西的一項測試羥氯喹臨床療效的研究試驗,卻得出現了受試人員死亡的情況,導致了這項臨床試驗在第六天就不得不終止,到底氯喹還能不能用?今天就來為大家簡單解讀一下。
  • 美承認羥氯喹有效,幾十萬亡靈找誰?
    來源:網絡《國家檔案》周一報導,美國專業醫療媒體終於承認羥氯喹治療冠狀病毒有效,曾遭譏諷的黑人女醫生要求拜登道歉。去年,伊曼紐爾醫生在視頻中推了薦羥氯喹治療冠狀病毒的功效,遭到媒體和企業界的抨擊。雖然主流媒體還在遮遮掩掩地做所謂事實核查,醫學雜誌沒有辦法迴避這個問題,已經登出了學術論文,認同了羥氯喹的療效。
  • 不顧衛生部門警告,美國一康復中心仍給大量新冠患者提供羥氯喹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29日報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衛生部在周二發布報告稱,在沒有得到衛生部批准的情況下,比弗市布萊頓康復和健康中心向205名患者提供了羥氯喹。CNN報導截圖衛生部在報告中指出,羥氯喹不是一種獲批的預防新冠病毒的藥物,並警告稱這種藥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其中一些尚不清楚,但可能包括「疾病、永久性傷害和/或死亡」。該州衛生部雖然在6月16日就完成了調查,但報告至少要在完成日期41天後才會公布在其網站上。
  • 研究顯示:川普吹捧抗疫神藥「羥氯喹」會導致心臟驟停
    美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美國昨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3792例,累計確診1324488例,新增死亡病例985例,累計死亡79756例。美國總統川普5月11日在疫情發布會上宣布「我們已經獲勝……這多虧了美國民眾的勇氣和美國激進的防疫策略,(至少)數十萬的生命已經得到拯救」。
  • ...日常防護要重視下水道,目前武漢仍是關鍵…羥氯喹也被證有短期...
    目前流感和新冠肺炎的影像都差不多,但是不能都算成新冠肺炎。   對此,鍾南山認為需要提高核酸檢測的時效,爭取能儘快診斷出病人是否是新冠病毒病人。除了核酸檢測,抗體檢測也能快速區分出新冠病人和普通流感病人,希望能夠儘快獲批。
  • 老藥新用:磷酸氯喹的前世今生
    點擊查看 近日,有著70餘年歷史的抗瘧老藥磷酸氯喹,成了最受關注的治療新冠肺炎潛在有效藥物之一。為什麼選中磷酸氯喹?2月5日,《細胞研究》發表我國學者的論文《倫地西韋和磷酸氯喹在體外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 瘧疾藥氯喹獲FDA緊急批准治療新冠,上海醫藥大漲
    同時,在3月30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也提到,在防疫過程中,磷酸氯喹被定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目前國內兩家主要原料藥生產企業製劑供給水平比較穩定。這些企業也正在滿足國際需求,比如,重慶康樂製藥生產的羥氯喹,5天內就出口了原料藥4.9噸。 他表示,後續還可以根據國際市場需求,來進一步加大供給力度。
  • 跌宕起伏的氯喹臨床試驗:從心臟毒性到論文撤稿
    鑑於這項數據,世衛組織 (WHO) 總幹事譚德塞於5月25日宣布新冠疾病臨床試驗項目之一 「團結試驗」 (Solidarity Trial) 暫停使用羥氯喹,並將羥氯喹安全性數據交由安全性數據監控委員會評估。這篇論文分析的病人規模龐大,看似對羥氯喹和氯喹治療新冠疾病做出了蓋棺定論,卻很快遭到全球上百名科學家的質疑,因為心律失常這一副作用在以往的報告中非常罕見。
  • 羥氯喹療法、口罩無用論等多篇關於新冠肺炎的頂級期刊論文被撤稿
    美國總統川普曾吹噓羥氯喹療法是非常有效的療法,且在不同地方極力推薦羥氯喹藥品。世界最負盛譽的兩本醫學期刊《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就發表了關於羥氯喹療法的文章,但由於文章數據來源於醫藥公司 Surgisphere,它拒絕與合著者及編輯分享其原始數據,《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只好撤回相關論文。
  • 羥氯喹治療 COVID-19 最新臨床數據:發熱、咳嗽加快緩解,81% 患者...
    -2 被細胞內吞;羥氯喹還可以抑制 endosome-溶酶解介導的 S 蛋白剪切和進入細胞。它們還可以提高內體和溶酶體的 pH,從而防止病毒與宿主細胞融合以及隨後的複製。羥氯喹進入抗原呈遞細胞(APC)時,會阻止抗原加工和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物(MHC) II 類介導的自身抗原呈遞給 T 細胞,隨後抑制了 T 細胞的活化以及 CD154 和其他細胞因子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