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7次南極考察、「華龍一號」、褐矮星、微生物太空「採礦...
科技話題:載人潛水器創紀錄、第37次南極考察、「華龍一號」、褐矮星、微生物太空「採礦」、高反光塗料 2020-11-2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科技話題:載人潛水器創紀錄、第37次南極考察、「華龍一號」、褐矮星、微生物太空「採礦」
「採礦生涯」。11月11日,《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微生物能在零重力條件下提取巖石中具有經濟重要性的元素。這一研究結果表明,讓微生物進行「生物採礦」或可成為定居其他行星的重要手段。微生物已經被用來開採地球巖石中的稀土元素,但它們是否能在低重力或零重力的條件下完成這項工作尚不清楚。
-
讓微生物做一些艱苦的工作,利用微生物進行太空採礦!
國際空間站的一項新研究首次對微生物如何在微重力和模擬火星重力下生長和改變行星巖石進行了研究。這項名為BioRock的研究,也是對外星生物的首次測試,也是在太空中首次使用小型採礦反應堆原型。這三種微生物包括一種是從美國西部科羅拉多高原沙漠外殼中分離出來的,一種由德國航空航天中心提供,另一種由比利時核研究中心提供,以其對重金屬的抵抗力而聞名。生物鎖實驗開始把拼圖碎片拼在一起,了解微生物在微重力和模擬火星重力下如何相互作用、生長和從巖石表面提取元素,將首次告訴我們,低重力是否會影響微生物附著在巖石表面並進行生物模擬的能力,換句話說,外星採礦是否可能。
-
微生物能在太空「採礦」
本報訊 為了在嚴酷的太空中生存,一些微生物選擇了「採礦生涯」。11月11日,《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微生物能在零重力條件下提取巖石中具有經濟重要性的元素。這一研究結果表明,讓微生物進行「生物採礦」或可成為定居其他行星的重要手段。稀土元素具有獨特的磁性或催化性能,是電子器件中的關鍵成分。但是,它們開採難度大、成本高,而且很快將供不應求。
-
國際最新研究:微生物可在太空中「採礦」
(自然科研 供圖)Rosa Santomartino攝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的一項天體物理學研究發現,微生物能在零重力條件下提取巖石中具有經濟重要性的元素。這項研究結果表明,讓微生物在太空進行「生物採礦」或成為定居其他行星的重要方面。
-
高反光塗料能有效降低物體表面溫度
科技日報首爾11月9日電 (記者邰舉)韓國高麗大學官網日前報導,該校教授李憲帶領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商業前景廣闊的白色塗料,能夠有效降低物體表面溫度。白色塗料具有很高的太陽光反射率和輻射冷卻功率。經塗刷的表面,陽光總反射率可以達到96%,其中8—13微米波長紅外線的反射率達到93.5%以上,同時,塗料能夠以最高100瓦/平方米的功率向周圍輻射熱量。
-
太陽系中有可能孕育生命的天體:海衛一、木衛二、土衛二,穀神星
存在地下海洋的木衛二、穀神星、土衛二,海衛一比火星更有可能存在生命。一,海衛一。海衛一是海王星的衛星,是海王星衛星中最大的一顆,佔了海王星所有衛星總質量的99.67%,但只有海王星質量的近5000分之一。
-
木衛2上的水比地球還多,是否比火星更宜居?
在發現木衛2之前,我們認為地球就是水容量最大的一顆星球了,有70%以上的海洋,總水量超過了13億萬千米地方,地球也被稱之為一個水球,曾經也被公認為是目前太陽系當中水資源最豐富的一顆星球,但是隨著木衛2這顆星球的發現,原來木衛2才是太陽系當中水含量最多的一顆星球,它最早被發現於1610年,是由伽利略發現的,它是木星的第6顆衛星,除了上面含有豐富的水之外,它也是唯一一個大氣層內擁有氧氣的星球。
-
天然衛星木衛一:木星的火山之月
觀察木星的衛星系統時尤為典型,特別是它的四大衛星—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為了紀念這四顆衛星的發現者,它們也被統稱為伽利略衛星。這幾顆奇妙的衛星擁有著令人驚嘆的自然奇觀,讓科學家們在幾個世紀裡都沉迷於對它們的研究。
-
定居其他行星時,微生物可進行「太空採礦」
pixabay.com發表於《自然-通訊》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微生物能在零重力條件下提取巖石中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元素,這讓人類在定居其他行星時可以考慮利用微生物進行「太空採礦」。微生物已經被用來開採地球巖石中的稀土元素,但它們是否能在低重力或零重力的條件下完成這項工作尚不清楚。科研人員評估了國際空間站上三種細菌在微重力和模擬火星重力條件下的生物採礦潛力。
-
1.25億年前的古怪植物,它很「善變」,葉子和果實沒一個相同
什麼是被子植物呢?簡單來說,被子植物是世界上所有植物中,種類最多、進化最成功、分布最廣泛、適應能力最強的植物類群。> 1.25億年前的「善變因為在現代研究中,現生的所有被子植物,每一種植物的葉子、花朵、果實等器官,都是形態一致的,不會出現「多形態合一」的情況。這也讓「凌源變果」成為了一種很「善變」的植物。「凌源變果」究竟有多善變?
-
火山噴發不斷的衛星:「木衛一」
木衛一:看起來像雞蛋餅木星擁有眾多衛星,木衛一隻是其中一員,它是木星的大型衛星中最靠近木星的一顆,它飽受潮汐力和火山噴發的摧殘,是一個猶如地獄的世界。木衛一是木星的第三大衛星,它靠近木星系統的中心。在木星與大型衛星木衛二、木衛三的中間。受到兩邊萬有引力的拉拽作用。強大的潮汐力從不同角度擠壓木衛一,使它的表面下凹了100米。相比之下,地球上最大的潮差僅為18米。木衛一通過潮汐活動加熱內部,其內部是由硫磺巖石組成的,熔點比地球上的矽酸鹽巖石低很多。因此,木衛一是太陽系中火山活動最活躍的星球。其中不計其數的火山中噴發出的富含硫磺的巖漿瀉到木星表面,硫化物煙柱像噴泉一樣噴射到300千米的高空。
-
天文學家揭開木衛一奧秘
據EarthSky報導,天文學家用智利的ALMA望遠鏡發現,當木衛一藏在木星的陰影中不見陽光時,其大氣層會凍結,下沉到衛星表面。在陽光的照射下,木衛一表面溫度從-168°C升至-150°C後,二氧化硫融化並上升。與此同時,當代望遠鏡幾乎看不到的小火山會向大氣層釋放二氧化硫。天文學家藉助位於南美的強大望遠鏡成功觀測到了二氧化硫及其他火山氣體的釋放痕跡。
-
微生物將「佔領」太空?研究者稱:它們將代替人類去外星「採礦」
微生物在地球上無處不在,而且其中很多也威脅著人類的身體健康,比方說細菌、病毒等等。對於科學家們來說,對於微生物的了解還非常片面,畢竟微生物普遍肉眼無法看到,人類也是在顯微鏡發明後,才看到微生物的。前段時間,在一項最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又發現了微生物的新用處,這意味著,未來微生物或許會代替人類先一步「移民」太空。
-
微生物能在太空中採礦
這一研究結果表明,讓微生物進行「生物採礦」或成為定居其他行星的重要方面。
-
木衛2上極有可能存在生命,與火星不同,或已達到章魚智力級別
隨著我們科學的不斷進步和對不同星球但不斷了解,科學家們堅信在除了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上肯定是有生命存在的,而在眾多的行星當中,火星和木衛2這兩顆星球被賦予了極大的希望,很多的天文學家相信在木星的第2顆衛星上,非常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
木衛2上極有可能存在生命,與火星不同,或已達到章魚智力級別!
隨著我們科學的不斷進步和對不同星球的不斷了解,科學家們堅信在除了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上肯定是有生命存在的,而在眾多的行星當中,火星和木衛2這兩顆星球被賦予了極大的希望,很多的天文學家相信在木星的第2顆衛星上,非常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
今日科技話題:新型鈣鈦礦薄膜、「善變」植物、「拉希德」2024年登月、新型降糖活性成分
——《中國科學報》2我國科學家發現 1.25億年前的「善變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福建農林大學的古生物學者最近在遼寧省凌源市發現一種約1.25億年前的奇特被子植物化石:凌源變果。這種有趣的遠古植物,同一個植物個體上長著形態各不相同的葉子和果實,這為人們探知早期被子植物的形態打開了窗口。這些不同特徵如果放在現代植物中,有可能已經跨越了很多不同的生物類別。
-
木衛2上發現原始海洋,環境溫和
它的環境很溫和,它就是木星的衛星木衛2。遠遠看去它是一個被冰層覆蓋的星球,但實際上在它的底部還有一大片海洋。 木衛2最早被伽利略發現,它直徑有3100公裡,據觀測,木衛2可能存在稀薄的大氣。木衛2主體構成屬於內地行星,主要由矽酸鹽巖石形成。1995年到2003年,伽利略號在木星採集到的磁場數據證明,木衛2在木星的磁場影響下可能有一個感應磁場。這些發現暗示著木衛2內部很有可能存在和鹹水海洋相似的傳導層,很有可能它還有一個金屬性的鐵核。
-
即便木衛二發現水噴,也很難有生命存在
木衛二氣溫比較溫和,表面覆蓋冰層,被科學家一致認為是整個太陽系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