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自謂「饞太守」_揚州網

2020-11-27 揚州網

都說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大詩人蘇東坡(1037一1101)是個美食家,曾親自動手烹飪的紅燒肉,被世人謂之「東坡肉」。其實,蘇東坡不僅愛吃「東坡肉」,他還愛一切美食,尤愛螃蟹,因為喜愛螃蟹味道的鮮美,他曾自嘲自己為「饞太守」。

元祐七年(1092)二月,蘇東坡任揚州知州。到了揚州後,細心的東坡發現雖是豐年,但卻看不到農民豐年的喜樂。經過一番嚴密的實地調查,原來是因為賦稅過重,以致民不聊生,官吏還在不停催逼著「積欠」,難怪農民豐年全無喜樂之情。於是,蘇東坡以尖銳、激烈的言辭,將地方實情寫成《知揚州狀奏略》上表朝廷。在蘇東坡的努力抗爭下,時年七月,皇帝終於下詔:「不論新舊,各種官債一律寬免一年!」消息傳來,揚州的父老鄉親欣喜若狂,奔走相告這一善政,由衷感謝蘇知州。

轉眼,秋風起,菊花綻放蟹腳癢。蘇東坡的弟子高郵人秦少遊為了孝敬老師,送來了高郵湖的大閘蟹,經東坡親手烹製,一隻只油滿膏肥的湖蟹擺上桌,東坡喜滋滋地剝開紅澄澄的蟹殼,肉白膏黃,蘸著姜醋送進嘴裡嚼,就像有一隻毛茸茸的小手在撓著舌尖,直把舌苔染得秋黃,鮮美至極。如此美味,東坡不由潑墨揮毫作了一首《老饕賦》:「……嚼霜前之兩螯。爛櫻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糕。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帶糟。蓋聚物之天美,以養吾之老饕……」你看:吃螃蟹只選霜凍前最肥美的螃蟹的兩隻大螯;把櫻桃放在鍋中煮爛煎成蜜,用杏仁漿蒸成精美的糕點;蛤蜊要半熟時就著酒吃;蟹則要和著酒糟蒸,稍微生些吃。天下這些精美的食品,都是我這個老食客所喜歡的。東坡實在是太會吃、太懂吃了!

後來,蘇東坡調任吳興太守,仍念念不忘在揚州吃過的鮮美腴厚的大螃蟹。當地有丁公者聞之,便送來螃蟹,東坡吃後讚不絕口,以致讚嘆之情厚積於脾胃,薄發於舌尖,傾注於筆端,遂提筆寫了一首關於食蟹的千古絕唱:「半殼含黃宜點酒,兩螯斫雪勸加餐。堪笑吳興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因喜吃螃蟹,而自稱「饞太守」,可以想見螃蟹味道之美,而他喜吃螃蟹恐也是遠勝於他人的。

蘇東坡愛美食、愛吃蟹,在歷史光影中留下了許多趣聞碎片,在他仕途失意時,美食給他的身心帶來了極大的撫慰。即使現在看來,東坡所中意的食材未必高級稀罕,但再尋常的食材到了東坡那裡也會變成人間至味,這其實無關食材,而在食者的心境。

錢藝兵

責任編輯:煜婕

揚州網新聞熱線:0514-87863284 揚州網廣告熱線:0514-82931211

相關焦點

  • 伯勞:毀譽參半的 「雀中猛禽」_揚州網
    自宋代以來,我們的形象更是在繪畫中頻頻出現,宋徽宗、李安忠、李迪等名家還有伯勞畫作傳世至今。近代,張大千、于非闇等大家,也喜畫伯勞。說起我的名字,還有一個典故:周宣王時有位叫尹吉甫的賢臣(他後代的一個支脈,明代遷移到江都浦頭吉孔村定居,以吉為姓,至今已有近6000人口),聽信繼室讒言,殺害了自己的親兒子伯奇,事後後悔不已,一次外出,一隻小鳥圍著他的馬車不斷哀鳴。
  • 東坡先生那麼牛,為何世人總是記住東坡肉,而記不住他的詩和詞?
    但光陰流轉,歲月無常,到了現今這個物慾的世界,人們卻越來越記不住這位人生大家了,很多現代人之所以能夠記住他,全都是因為吃,即東坡肉或東坡肘子。鑑於此,哲學詩畫覺得有必要重溫下古人的經典,重新憶起東坡先生的才華和意氣,以便給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增添些文化情懷和遐想空間。
  • 盆景大師趙慶泉講述揚派盆景獨特技藝_揚州網
    責任編輯:進展 揚州網新聞熱線:0514-87863284 揚州網廣告熱線:0514-82931211
  • 古代的東坡肉究竟是什麼味道?
    東坡肉最能下飯,沒有東坡肉,你最多吃一碗。有了東坡肉,你恨不得吃三碗!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這,就是東坡肉的威力。但你可能不知道,過去的東坡肉並不是這個樣子。讓我們把歷史的指針撥到清朝。清朝大臣梁章鉅在許多地方都做過官,吃過天南海北的美食,也吃過東坡肉。他的評價是:「東坡肉這道菜名氣很大,味道普通,賣相更普通。
  • 機靈旺旺 我是全莊最聰明的狗_揚州網
    記者 餘佳 文/圖責任編輯:劉燕 揚州網新聞熱線:0514-87863284 揚州網廣告熱線:0514-82931211
  • 從懸魚到懸瓜,羊續和蘇瓊,兩位太守辛苦了
    「羊續懸魚」和「蘇瓊懸瓜」,其中的兩位主人公距今已經一千大幾百年了,都是太守,一個是東漢的,一個是南北朝的。羊續的一條魚掛了三百多年後,蘇瓊又把兩隻瓜懸了起來,二者的行為目的是一致的,但其創意和藝術效果,堪稱現代行為藝術家們的祖師爺。
  • 入川尋味之眉州東坡接風晚宴
    眉州東坡總裁梁棣和她的團隊昨天就到了成都,安排好了這次的行程,朋友們從北京、上海、青島、廣州、南京等地飛過來,匯合在一起,開始了一路訪珍尋味的旅行。落地成都,先去南堂館吃個飯。十幾個人吃的興高採烈,差一點就要得意忘形了。原因無他,就是好吃。涼粉、綠色毛血旺、魚香海參、甲魚等,吃過就忘不了。
  • _揚州網
    (江蘇疾控)責任編輯:SLP 揚州網新聞熱線:0514-87863284 揚州網廣告熱線:0514-82931211
  • 他是豪放派狀元,一首寫中秋的念奴嬌,堪與東坡水調歌頭分秋色
    東坡這首《水調歌頭》一出來就被人們廣泛傳唱,還留下了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俱廢。」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自古以來寫中秋的詞有很多,但是自從東坡寫出了《水調歌頭》,光芒萬丈,直接將其他作者的中秋詞遮蓋過去了。實話實說,東坡的《水調歌頭》確實魅力無限,堪稱中秋詞的巔峰之作。
  • 跟著東坡去旅行之黃州海棠曲1080: 那一樹的嫣然
    凱哥最新力作《跟著東坡去旅行》系列,我們將從1064年春天的人生何以易此樂開始,跟隨東坡一起感受人生的快樂,待到1098年無數心花發桃李時,人間三月天已紮根心中矣。套用林語堂先生在東坡傳記裡的一句話,蘇東坡一輩子感受到的生命快樂是很多人八輩子也感受不到的,包括快樂的境界。整個系列共24篇,此為第9篇。
  • 領地品牌體驗日|東坡食堂開局 品觀字系產品本源
    領地品牌體驗日|東坡食堂開局 品觀字系產品本源 2020-11-26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詩鬼」李賀的《雁門太守行》,詩風詭異,色彩濃烈,鏗鏘有力
    李賀的詩風不僅有恐懼的鬼神,還有鏗鏘有力的邊塞經典,最有代表性的當屬這首《雁門太守行》。《雁門太守行》唐 李賀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 民國若泉銘段泥東坡提梁壺
    若泉銘段泥東坡提梁壺若泉銘段泥東坡提梁壺 這把段泥東坡提梁壺由民國紫砂藝人生寶製作,造型中規中矩,屬常見器型。刻款若泉,即著名紫砂陶刻大師任淦庭。 壺的一面刻梅花,畫面清雅,花枝料峭,刀法甚為老到;其八字銘文,暗含機鋒,與提梁壺特有的審美意趣完美統一,相得益彰。
  • 北宋奇案:歹人布下一石三鳥的毒計,太守竟從猴子打架悟出真相
    今天為您講述的,倒不是他的繪畫生涯,而是他任職晉城太守時,破解的一樁奇案。#01.這日文太守正在府中處理公事,忽聞下屬來報:「衙門口有個年輕書生,說是出了人命案,要面見大人。」文同聽說是人命案,不敢怠慢,速速升堂,喚那書生上來。只見這書生二十來歲的年紀,身材瘦弱,面容枯槁,眉間充滿了哀戚之色。「那書生,你說有人命案,但不知是何人被害,兇手又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