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原子核能有多少中子?

2020-11-23 求是網

  日本物理學家已製造出有史以來最重的鈣原子核——含有20個質子以及40個中子。其中的中子是最常見鈣的兩倍多,比此前的記錄多了兩三個。這一發現表明,在原子核中可包含的中子或許比以前認為的更多,這或將對中子星理論產生影響。

  「這的確是一個重要而有趣的發現。」美國俄亥俄大學理論核物理學家Daniel Phillips說。物理學家的核結構模型趨向於更普通的原子核,即其質子和中子的數量大致相等。隨著他們推斷這些原子核擁有更加不平衡的質子和中子比例,科學家想要知道這些理論可能存在多大的錯誤。

  原子核由核的強作用力所維繫的質子和中子組成。質子的數量決定了一個原子的化學元素特性;而中子的數量則決定了該元素的同位素。教科書中經常把原子核描繪成像膠體一樣黏在一起的許多質子和中子,但真正的原子核要複雜得多。雖然它是由離散的粒子組成的,但通常原子核更像是帶有表面張力的液滴。同時,原子核擁有抽象的量子能殼層,當它們有足夠數量的質子或中子填滿殼層時,其黏附力會更大,正如在更大規模上,當原子填滿電子殼時,其惰性會更強。此外,質子和中子可以兩個一對或三個一組,且轉瞬即逝,從而改變原子核的特徵和穩定性。

  理論物理學家使用不同模型來解釋這些相互競爭的行為。對於相對較輕的原子核,初始化模型可處理單個質子和中子的相互作用。但該類模型對分析較重的原子核來說則存在困難,所以理論物理學家採用了基於「密度泛函數」的更多近似模型,將質子和中子的分布作為連續變量。但數十個該類模型可能在基本問題上存在分歧,比如有多少中子會附著在原子核上,物理學家通常會在網格狀圖上將這一極限可視化。圖中會顯示垂直軸上的質子數和水平軸上的中子數,已知和預測的原子核會形成一個「十」字形的條帶,其下邊界標誌著「中子滴線」:一個原子核可容納的最大中子數。一直以來,物理學家尚不知道這一滴線的確切位置在哪裡。

  現在,來自日本和光市理化研究所(RIKEN)和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一個30人團隊已經製作出一批新的「富含中微子」的原子核,他們在近日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的報告中稱,研究表明該滴線超過了許多理論預測。密西根州立大學實驗者Alexandra Gade說,該團隊之所以用鈣原子進行探測,是因為該原子大量的質子賦予它更強大的結合。

  研究人員利用RIKEN的放射性同位素光束設施,通過將一束重鋅原子核發射到鈹靶標,將其分解。然後,他們使用一種非常精確的磁力分離器,對殘骸中的大量原子核進行分類。研究小組共製造出8個新的富含中子的原子核,包括鈣-59和鈣-60,它們分別含有39和40個中子。為了產生兩個鈣-60,研究人員向靶標發射了數以千萬億次計的鋅原子核。

  新結果似乎打亂了初始化模型,該模型通常預測不應該存在鈣-60。Gade說,事實上,這些數據表明用更多的中子製造鈣原子核是可能的。在研究人員對35個模型進行比較後,最適合所有新數據的兩個模型都預測,鈣同位素存在鈣-70,它將擁有多達50個中子。

  Gade警示稱,應謹慎對滴線做出任何籠統的概括。然而,Phillips說,他希望實驗結果能更好地限制滴液線,這樣實驗者就不必簡單地進行感覺。除了其重要性之外,滴線的位置可能對中子星天體物理學產生影響。例如,Gade說,恆星殘骸外殼中的一些過程據認為可以產生滴線之外富含中子的原子核,所以這些密度極高的恆星的精確性質和結構可能取決於滴線的詳細情況。

  實驗人員希望能找到更重的鈣同位素,並製造出足夠的原子核來研究其性質。到2022年,當密西根州立大學完成其耗資7.3億美元的新型加速器稀有同位素光束設備(FRIB)時,此類研究將變得更加容易。「當我們查看了FRIB的計算結果之後,應該能夠看到鈣-68和鈣-70。」Gade說,「如果它們存在的話。」

相關焦點

  • 一個原子核能有多少中子?—新聞—科學網
  • 核能解釋:核能原理以及和平利用核能的方式——輕水反應堆
    核能(或稱原子能)是通過核反應從原子核釋放的能量,符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其中E=能量,m=質量,c=光速。  核能可通過三種核反應之一釋放:  核裂變,較重的原子核分裂釋放結合能。
  • 核能解釋:核能原理以及和平利用核能的方式——輕水反應堆
    會有核動力汽車,飛機,或房子嗎?似乎這只需要幾年的研究就能實現。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先不管它會不會幾年實現,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未來是屬於核能的。關於核能我們或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名字雖熟,但它到底是什麼,想必有些朋友可能不懂。
  • 中子能在原子外存在多長時間?
    這就是我們在中子衰變時所遇到的情況。我們有測量中子半衰期的兩種不同方法,它們產生的值相當不一致。然而,要想知道這種分歧是否真實,我們必須提高測量的精確度。中子最廣為人知的,大概就是它是除氫以外所有原子原子核的一個不帶電組成成分。因此,它們極其穩定,所以人的身體並沒有衰變。
  • 中子與質子的發現
    前蘇聯車諾比核電站的放射性洩漏事件,使人們能核能的利用既感到有希望,有帶著幾分恐懼。然而,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核能已經開始進入我們的生活,成為繼木材、煤炭和石油之後的又一能源近代的原子-分子學說宇宙萬物的原始組成,自古以來在世界各地都引起人們有極大的興趣。我國古代的五行學說認為,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組成的。
  • 【公基備考】核能與中國的核安全
    1914年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通過實驗,確定氫原子核是一個正電荷單元,稱為質子。1935年英國物理學家查得威克發現了中子。1938年德國科學家奧託·哈恩用中子轟擊鈾原子核,發現了核裂變現象。進入20世紀中期,核能運用開始進入實踐階段。1942年12月2日美國芝加哥大學成功啟動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應堆。
  • 一個國家怎麼能在沒有核武器的情況下擁有核能發電?
    風力是機械能的一個很好的例子:移動的風捕獲葉片使內部渦輪旋轉,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包括燃燒含碳化合物,釋放化學能量(通過重新排列電子/原子配置),並以多種方式將其轉化為電能。電磁能量有一個優點,它可以在合適的條件下直接轉化為電能,儘管是以直接(而非交流)電流的形式,但核電在這裡有優勢。
  • 原子、質子、中子、電子等微觀粒子有壽命嗎?答案顛覆三觀
    如何評判一個粒子的壽命? 如今我們通常認為古希臘是科學的發源地,在古希臘有個學者叫德謨克利特,他提出了著名的原子論,他認為宇宙是由原子和虛空構成的,其中原子的定義就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 天然放射衰變核能
    每小題至少一個答案正確,選不全得3分) 1.同位素是指 ( ) A.核子數相同而質子數不同的原子 B.核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原子 C.質子數相同而核子數不同的原子 D.中子數相同而核子數不同的原子 2.一個放射性原子核發生一次β衰變,它的 ( ) A.質子數減少一個,中子數不變 B.質子數增加一個,中子數不變 C.質子數減少一個,中子數增加一個 D.質子數增加一個,中子數減少一個
  • 捏碎一個原子需要多少能量?
    直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湯姆生發現電子、貝克勒爾發現放射性,等等發現使人類認識到原子並不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微粒。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電子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原子已經不再是之前認為的那樣不可分割。原子既然可以分割,那麼「捏碎」一個原子需要多大的力氣呢?
  • 原子、質子、中子、電子等微觀粒子有壽命嗎?
    在原子,質子,中子,電子中,真正意義上,我們發現可以發生衰變的,其實只有原子和中子。質子的半衰期有假說,但還沒有被驗證,電子則認為是和宇宙同齡的存在。我們來具體說一說:原子和中子的衰變原子的衰變,實際上和原子核是有關的,說白了就是原子核的衰變。
  • 為什麼人看不到只有一個電子和質子的原子卻能看到沒有中子的原子
    根據我的理論,原因很簡單,單獨的一對電子和質子做同心圓高速運轉形成的場不具備穩定性,至少需要兩對電子和質子做同心圓運動形成的場才有可能形成原子層面的穩定性。所以說沒有一個電子和質子形成的原子。那麼沒有中子的原子又是怎麼回事呢?我的理解與過去人們的理解不一樣,我的理解是原子核只有中子,而質子和電子是由中子吸收了一定能量分解而來的,是中子的另一種存在形式。
  • 車諾比34周年,關於核能,我們需要了解什麼?
    但是,一場爆發於核汙染區內的大火,再次引起人們對核能的關注。可以說,核能,自從被人類發現以來,就是一個矛盾結合體。鈾235核裂變反應當用一個中子撞擊一個鈾235原子,得到一個鋇原子,一個氪原子和3個中子;而3個中子又會繼續撞擊周圍的鈾
  • 核能是不是可再生能源
    生物質能——生物質能主要有農、林生產及加工廢物、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廢物資源分布廣泛,其中農作物秸稈年產量超過6億噸,可作為能源用途的秸稈約3.5億噸,可折合1.5億噸標準煤。初步估算,每年可利用生物質能源總量約5億噸標準煤。
  • 吉林中公事業單位:新能源技術之核能一
    1.什麼是核能談到核能,其實我們並不陌生。比如我們在新聞或者日常的涉獵中一定聽到過「核電站」「核武器」這樣的特殊名詞,其實,那就是核能的應用。現在我們就來說一下核能怎樣走進我們人類的視野的。說到「核」,也就是原子核。
  • 英語泛讀教程 第三版 第二冊 第十單元 Nuclear Energy (核能)課文翻譯及課後答案
    核燃料中含有一種元素,一般為鈾,它通常有較大的原子核。原子核由稱為質子和中子的粒子構成,當原子中的原子核遭到以合適速度移動的中子撞擊,核電站就發出電來。      最常見的反應是原子核分裂,通常稱為核裂變,釋放出更多的中子。這些中子撞擊其他的原子核並使它們分裂。平衡狀態下,一個核裂變引起另一個核裂變,此時,反應堆經歷鏈式反應,可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
  • 世間萬物由原子組成,那原子又是由什麼組成的?
    但是每一個原子都必含有質子,所以在區分原子的種類的時候,質子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原子的質子數,也就是原子中質子的數量決定了該原子是哪種元素。例如若是一個原子中有八個質子,那麼它必定是氧原子,若是79個質子,就是生活非常有價值的金屬之一,金。
  • 核能為什麼那麼強大
    核能為什麼那麼強大   核能是核裂變能的簡稱。50多年以前,科學家在的一次試驗中發現鈾-235原子核在吸收一個中子以後能分裂,在放出2—3個中子的同時伴隨著一種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比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大的多,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核能。核能的獲得途徑主要有兩種,即重核裂變與輕核聚變。核聚變要比核裂變釋放出更多的能量。
  • 原子的組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子,以及什麼是同位素?
    原子這種粒子質子和中子比電子重,它們位於原子的中心。電子非常輕,存在於環繞原子核的雲中,電子云的半徑約是原子核的10000倍。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大致相同。然而,一個質子重量超過1800個電子的重量。質子和中子的數量通常是相同的。
  • 核能軍用僅一步之遙?原子彈原理初中學過 造核動力飛船有多難?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就是一個描述質量和能量之間關係的方程式,關於這個方程式的由來,就不細講了,因為可能一本書都未必能完全從頭講到尾並將之說的明明白白。大致上就是由於牛頓的經典物理學是在一個理想狀態下可以成立,但是當通過觀測光的速度時,牛頓的經典力學的力的作用便不成立,而愛因斯坦則通過假設光的速度不受參照系的影響,且是恆定不變時,竟然通過一系列複雜的計算後,最終竟然得到了這個質能轉換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