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LinkedIn領英
作為職場新人,哪些致命錯誤可能會斷送一個人的職業生涯?
最近,熱播職場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中實習生何昱哲就因簡歷造假上了熱搜:
何昱哲承認,自己「出於虛榮心」頭腦一熱犯了錯誤。
而律所合伙人、帶教律師王釗雖然認可了他誠懇的認錯態度,但依舊錶示何昱哲的錯誤涉及誠信,「是犯了一個忌諱」。
因此,作為八大「紅圈律所」之一的君合決定直接歸零他的實習考核,不予認可的他的實習經歷。
而簡歷造假被公開後,這個汙點也很可能一直跟隨何昱哲,嚴重影響甚至斷送他的知名律所求職之路。
誠然,專業水平和能力是一個人職場發展的重要因素,但如果在誠信等原則上暴露了問題,依舊會被「一票否決」,像何昱哲一樣與心儀的工作失之交臂。
強生中國區人才招聘負責人鄭豔指出:「能力和特長要建立在誠信正直這個基礎上。」
如今的職場年輕力量,如何獲得老闆和公司的認可?
鄭豔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觀察和經驗,和我們聊了聊「職場後浪」的必備特質。
一、獨立自我的年輕職場人,如何成為名企眼中的滿分候選人?
作為從業20多年的資深人才管理專家和職場前輩「過來人」,鄭豔曾擔任多所大學的客座導師,免費為迷茫的大學生們提供職業規劃方面的建議和指導。
強生中國區人才招聘負責人鄭豔
而受邀參加《職來職往》《你好!面試官》、《職場是個技術活》等求職綜藝擔任嘉賓導師的她,也發現了如今年輕職場人的新特徵:
與過去相比,當今的年輕人對待工作的想法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同樣是求職面試,70後會強調「我能為公司帶來什麼樣的貢獻」,80後會進一步提出「我能做這些事情,那麼公司能給我什麼樣的回報?」,而如今的90後、甚至00後則會更加直接地問「公司能為我做什麼?」
結合多年人力管理經驗,鄭豔也幫即將求職和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畫好了重點,從專業的角度分享了如今用人單位更加看重的特質:
結果導向
雖然做PPT、使用Python等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從整體來看,職場新人應該首先掌握「以結果為導向考慮問題」的能力。
團隊合作
獨立意識無疑是90後的重要特點,但職場並不是適用個人英雄主義的戰場,要始終記得成就他人、團結合作才會實現成就自己的「雙贏」。
創造力
我們常說年輕人是未來的希望,正是因為年輕人「想法多」,不會盲目相信和聽從所有過往經驗。因此,創新的意識正是職場年輕力量的核心競爭力。
誠信正直
王釗律師在節目中對何昱哲說:「如果犯下誠信相關的問題,代價非常大。」
鄭豔認為,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好的人品留下的印象會陪一個人走一輩子。
誠信正直的基本原則是立身之本,如果這點做不到,即使前面三點都滿分最後還是一張「0分試卷」。
二、「正是十五年前犯下的錯誤,督促我不斷前進」
職場上人無完人,即使是如今工作起來成熟而遊刃有餘的鄭豔,也是在吸取教訓中不斷前進的。她常常想起十五年前自己的一次失誤:
當時就職於一家知名外企的鄭豔,仍處在不斷摸索鑽研人力管理事業的階段。
但那個每天積極地在辦公室忙碌、即使面對困難也絕不輕易說「我不行」的她,已經受到了同事和上司們的廣泛認可:「Catherine太棒了!」
一位來自總部的部門高級主管更是特別賞識鄭豔,常常邀請她一起進行重要的招聘工作。
一次,鄭豔和這位主管一同主持面試,當時的候選人各方面都很符合他們的需求,溝通時的氛圍也很愉快。
面試結束後,主管和往常一樣與她討論:「你覺得這個候選人表現怎麼樣?」鄭豔先是專業地肯定了這位候選人,接著開了一句玩笑:「就是不知道他到底在看哪兒。」
實際上,面試開始時她就注意到候選人的眼睛似乎有天生的斜視問題。
雖然這句話本意只是想活躍一下氣氛,並無惡意,但話音未落,身旁的主管眼神一下子變得複雜起來,語氣中透著失望:「Catherine,我真替你感到丟人!」
時隔十五年,鄭豔始終記得那一刻自己無地自容的心情:「簡直想找個地縫鑽進去!」上司板著臉對她說:「我也看到了這點,但作為一個專業的面試官你不該這樣說。」
哭著跑出辦公室的她,從此在工作中更加嚴謹,也更加重視候選人的感受。
即使在跳槽多年、自己也成為了帶領團隊的主管招聘負責人後,這件事始終鞭策著她。
直到10年前的有一天,助理給她送來了當天面試的候選人資料,卻突然額外提了一句:「您看過《夜半歌聲》嗎?」
鄭豔疑惑地回答:「看過,怎麼了?」
助理斟酌著措辭:「裡面張國榮那個角色不是燒傷了嗎?這個候選人就是那樣的,臉上和手上都是疤……」
那一刻,鄭豔仿佛又看到了當年主管複雜的眼神,她果斷地走進了會議室,看著候選人的眼睛,堅定而自然地打了招呼。在近一個小時的面試中,「我的眼睛從來沒有離開過他的臉。」
如今,當年的那次失誤終於不再是壓在鄭豔心頭的一座大山了——相反,她開始常常提起這件事,提醒身邊的同事和員工切記尊重、平等地對待每個人。
無論是招聘時還是日常工作中,這一經歷成為了敦促和鞭策她拒絕歧視的動力,也促使她更加認同強生人才管理的基礎:堅持多元包容,保持員工職業發展和身心的全方位健康。
三、工作20+年仍不斷進階,這是她職場馬拉松的獲勝關鍵
能克服種種職業挑戰不斷成長,也與鄭豔堅韌的精神力量分不開。
作為一個打過多年籃球的校隊成員,鄭豔身上似乎也融進了運動員精神:不畏艱難、敢於挑戰、敢於拼搏。
進入職場後,礙於條件限制,鄭豔沒有特別多機會打球,於是轉向了跑步:「沒有什麼工作壓力是跑八公裡之後解決不了的!」。
每當在公司積攢了負能量,她就會在下班後跑步,酣暢淋漓的運動後,再大的壓力也能煙消雲散。
鄭豔也強烈建議職場人,尤其是職場女性多多嘗試用運動調節身心健康的方式 ,「因為運動使人快樂,帶來更多的正能量。」
同時,運動對她來說不僅是在高強度工作中保持身心健康的良方,更是自己對無限可能的探索和挑戰。
42歲的時候,在很多人開始憧憬退休後悠閒生活的時刻,鄭豔卻想「拓展邊界」,飛到夏威夷去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個馬拉松。
雖然一直堅持長跑鍛鍊,但 「全球十大馬拉松」的夏威夷馬拉松對鄭豔來說也並不是一件簡單事:
一方面,獨特的地勢使得跑道起伏不平、開跑當天又遭遇三十多年來最熱的天氣……
另一方面,因為日程安排前一天晚上才到達夏威夷的她,在開跑前已經十幾個小時沒有吃東西了。
跑完前三十公裡後,鄭豔的腳上已經磨出了一個大水泡。筋疲力盡!志願者幾次把不得不躺在地上休息的鄭豔攙扶起來,她的比賽才得以繼續前進。
即便如此,她還是咬著牙一瘸一拐地走完了最後的十幾公裡。
這次馬拉松讓鄭豔達到了人生的又一個新裡程碑:「連這麼難的馬拉松我都挺下來了,我覺得工作上再沒有任何困難讓我輕言放棄。」
寫在最後
前段時間,鄭豔驚喜地發現自己12歲的女兒在某平臺建立了自己的帳號,利用課餘時間朗讀故事給小朋友們聽。
當問到女兒為什麼要做這些看起來「比較辛苦」的事情時,女兒理所當然地說:「你經常在網上公益回答別人的問題,你都沒覺得累,這也是我自己願意分享的事情!」
為女兒感到驕傲的鄭豔,也回想起了當年加入強生中國的初衷:「除了作為媽媽的角色照顧她,我更希望能夠成為女兒未來工作和生活中向善的榜樣。」
在此之前,她供職的公司大多在科技領域,以科技豐富人們的生活,而強生中國則致力於以創新產品和服務改善人類健康福祉,這使她的工作與為人類健康做貢獻息息相關。
而她職業生涯中始終堅持的平等尊重、身心健康、公益向善等原則也在這裡得到了拓展。
正如在職場賽道歷經多年風雨的鄭豔所談到的:「在強生,我們的招聘團隊更多的其實是為職場人提供廣闊的平臺,幫助他們實現個人價值和發展目標。」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Maggie。記錄也是一場大冒險,聽,看,然後再想,寫下的永遠不如想得多。
本文為LinkedIn經授權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LinkedIn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圖片來源於Unsplash。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進行刪除,並就版權問題聯繫相關內容來源。
2021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