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圈日報」主要關注科研圈與研究者個體、科研圈與更廣闊的社會環境之間的重要互動。點擊這裡可以查看往期內容。
· 學術不端
中國學者再次被撤13篇論文,涉嫌同行評審偽造
撤稿期刊封面。圖片來源:ScienceDirect.com
該期刊是一本工程技術-計算機方向的 SCIE(SCI Expanded)期刊,2018 年最新影響因子 5.768。但是,此次被撤稿的 13 篇論文大部分來自臨床醫學領域,其中 11 篇論文涉及各級醫院、醫科大學或中醫藥大學。根據期刊發布的撤稿聲明,這次大規模撤稿的主要原因為涉嫌偽造同行評審專家。
不久前,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旗下期刊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批量撤稿 30 餘篇,其中 31 篇論文的作者來自中國,撤稿原因除了抄襲以外,也存在涉嫌偽造評審專家。(科學網)
· 幹細胞研究
中國醫生完成世界首例 iPS 細胞治療心臟病手術
由多能幹細胞分化出的心臟細胞。圖片來源:Thomas Deerinck, NCMIR/SPL
根據Nature報導,中國南京鼓樓醫院成功在兩名心臟病患者上實施了利用重編程心肌幹細胞的注射治療,恢復了其心臟功能。此前日本學者澤芳樹(Yoshiki Sawa)今年 1 月完成的一例多能幹細胞心臟移植手術,被認為是世界首例iPS 細胞治療心臟病的臨床應用,但是這次Nature披露的中國學者於 2019 年 5 月完成的兩例手術將刷新這一記錄。
目前,研究者已經能夠在實驗室內將已分化細胞誘導恢復至類胚胎狀態,然後使其再度分化為其他細胞類型,例如心肌細胞。但這些心肌細胞在修復患者心臟時,應該直接注射還是通過「補丁」式片狀移植,仍存在較大分歧。據悉,南京鼓樓醫院的外科醫生 Wang Dongjin 在兩名患者受損的心臟組織周圍注射了約 1 億個心肌細胞——均由使用健康人捐贈的細胞誘導的 iPS 細胞再次分化而來。同時,兩名患者還接受了冠狀動脈搭橋手術,以改善血液循環。Wang 對Nature表示,術後患者的心臟功能顯著改善,並且沒有出現 iPS幹細胞可能導致的腫瘤。為了防止自身免疫系統攻擊植入的心肌幹細胞,兩位患者均使用了免疫抑制劑藥物,術後不到一個月就出院了。
目前該案例尚未發表任何結果。提供了注射用的心肌細胞的南京生物技術公司 HELP Therapeutics 負責人表示,研究團隊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發表這兩位患者的臨床研究結果。外部專家表示,由於患者同時接受了心臟搭橋手術,因此良好的術後恢復效果不能只歸因為外部心肌細胞的注射。此外,有意見認為注射會導致心臟出現不規則跳動,不過 Wang Dongjin 表示患者經歷過短暫的不規則心跳,但並沒有持續。(Nature)
人類幹細胞注入小鼠胚胎 17 天后,達到迄今最高嵌合狀態
人鼠嵌合胚胎中,人類幹細胞(綠)和正在發育的小鼠眼部細胞(藍)共存。圖片來源:J. FENG | sciencenews.org
當前,人類的幹細胞在其他動物的培養上仍有較大障礙。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員將被一種蛋白質(mTOR)誘導後的人類幹細胞注入含有 60 到 80 個小鼠細胞的小鼠胚胎中,並培養 17 天。最終,人類細胞與小鼠大多數發育中的組織結合,形成肝臟、心臟、骨髓和血液。通過計算小鼠及人類特有的DNA ,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細胞在所得胚胎總細胞中佔比達 0.1% 至 4%。
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的幹細胞和發育生物學家 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 表示,這種整合程度「對我來說是相當驚人的」,如果其他科學家能夠複製這一發現,「它可能代表了一個重大進展」。(ScienceNews)
· 科技成果轉化
2018 年中國科研人員獲得科技成果轉化獎金 67.6 億元
· 疫情通報
5 月 13 日我國新增確診病例 3 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 12 例
編寫:梁珏瑜、張之典、魏瀟
編輯:魏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