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199 篇中國學者論文被批量撤稿,幾乎都涉嫌學術不端......

2021-02-28 生物學霸

近日,據公眾號「艾普蕾 iplagiarism」爆料,期刊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在其 24 卷批量撤稿了 199 篇中國學者的論文

筆者吃驚之餘,在期刊官網進行了查詢,發現確有其事,洋洋灑灑十幾頁都是撤稿的信息。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根據公眾號「艾普蕾 iplagiarism」統計,被撤稿的論文共有 199 篇,已經遠遠超過了 2017 年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旗下期刊《腫瘤生物學》撤稿的 107 篇。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走近本次撤稿事件,一探 199 篇撤稿背後的故事。

撤稿期刊是何方神聖?

在討論具體的撤稿事件之前,了解期刊的大體情況顯然不可或缺的。

根據期刊官網,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是一本義大利的藥理學和藥劑學期刊,發表醫學和藥物研究相關內容,包括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新的治療靶標、流行病學,臨床試驗,藥物安全性和薈萃分析等,2019 年的影響因子為 3.024,5 年影響因子為 2.451。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但是,這本期刊的自引率有點兒感人,達到了 26%(超過 20% 就被認為是自引率較高),去除自引之後的影響因子在最高時也不過 2 分出頭。

圖片來源:JCR

不僅如此,根據投稿網友的評論,這本期刊似乎質量不佳,有圈錢的嫌疑。

圖片來源:letpub

筆者查詢了期刊官網,發現期刊確實有快速的審稿通道,只要你交錢,也不多,1800 歐元,也就那麼 10000 多人民幣吧。

不僅如此,在雜誌的投稿說明中,還明碼標價地收取出版費用,具體到每張圖和每張表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雖然這本期刊有上述的種種缺點,但是他依舊成為了國人的心頭好。

圖片來源:JCR

2017-2019 年間,國人一共貢獻了 2717 篇論文,佔總數的 82.7%,其中青島大學,山東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單位發文量較大。

撤稿理由五花八門

具體到本次事件,199 篇論文因何原因撤稿,無疑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

儘管被撤稿論文都帶著一個「withdrawn」的標籤,但是其實大部分被撤稿論文應該被打上「retraction」的標籤。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雖然在中文裡,上述兩種情況都被稱為「撤稿」,但實際上兩者之間存在不小的區別。

兩者除了在撤稿時間上的不同之外,對作者的影響也有所不同,withdrawn 只要有充足的理由,負責地操作,不會對作者有負面的影響;而 retraction 則會讓作者面臨窘境,甚至對其聲譽,職業帶來不良影響。

而本次事件中,大部分被撤稿的論文都是在論文發布之後被期刊直接撤稿的,也是就 retraction。

例如以下這篇來自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的論文,便是發表後被撤稿的,而且在論文中,或者期刊官網,都沒有對撤稿的理由進行解釋。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除了上述這類不由分說就撤的稿子,本次被撤稿的理由可以說是五花八門。

1. 作者發現手稿有誤的自行撤回;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 作者發現實驗設計存在缺陷,所以撤稿;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3. 作者對論文的錯誤不予回應而導致的撤稿;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其中最多的撤稿理由是作者對論文的錯誤不予回應,當然,這種不予回應的理由十分耐人尋味。

今年 2 月,打假記者 Smut Clyde 揭露了兩個「論文工廠」,發現了 126 篇問題論文,其中發表在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上的多達 56 篇

圖片來源:丁香園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對此,Smut Clyde 還在其報導論文工廠的博客中對吐該雜誌編輯的粗心大意進行了吐槽:「某論文的通訊作者郵箱為「ppfrrbfbrt@sina.com」,很明顯的亂碼,竟然沒人覺得奇怪?」

涉及單位從東到西,從市到縣

除了撤稿理由五花八門,本次撤稿事件的另一大特點為涉及單位十分廣泛,從東部城市到西部城市,從省會城市到縣級單位都無可倖免。

許多知名高校的附屬醫院都榜上有名,比如復旦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鄭州大學等等。

1. 復旦大學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 首都醫科大學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3. 廈門大學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4. 西安交通大學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5. 中山大學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篇幅所限,筆者在這裡不再一一列舉,具體撤稿名單大家可到期刊官網自行查詢。

儘管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一本期刊大規模對國人論文進行撤稿,但是一年中撤稿 199 篇仍然讓人為之瞠目結舌。

當年,期刊《腫瘤生物學》撤回 107 篇出自中國作者的論文,引發了中國的學術大地震,不知此次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的批量撤稿,是否會再一次刺痛中國科技工作者的神經呢?

封面來源:圖蟲創意

相關焦點

  • 199篇中國學者論文被批量撤稿,幾乎都涉嫌學術不端……
    近日,據公眾號「艾普蕾 iplagiarism」爆料,期刊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在其 24 卷批量撤稿了 199 篇中國學者的論文。筆者吃驚之餘,在期刊官網進行了查詢,發現確有其事,洋洋灑灑十幾頁都是撤稿的信息。
  • 重磅!199 篇中國學者論文被批量撤稿,涉及多家知名醫院,幾乎都涉嫌學術不端……
    >近日,據公眾號「艾普蕾 iplagiarism」爆料,期刊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在其 24 卷批量撤稿了 199 篇中國學者的論文。
  • SCI期刊批量撤稿199篇中國學者論文
    近日,期刊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簡稱為ERMPS)在其 24 卷上批量撤稿了 199 篇來自中國學者的論文。
  • 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學術質量究竟如何
    近日,199篇中國學者論文遭遇一國際期刊「撤稿」,將學術界一直存在的論文造假問題再度推至風口浪尖。這一醫藥領域的SCI期刊為《歐洲醫學與藥理學評論》(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 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 被質疑是文章灌水重災區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學術質量究竟如何該雜誌給出的撤稿原因是「論文作者涉嫌學術不端並且沒有回覆編輯部的質詢」。然而,《歐洲醫學藥理學評論》也是被質疑文章灌水的重災區之一。
  • 涉嫌學術不端 施普林格再撤多篇中國學術論文
    繼撤銷107篇醫學論文後,國際學術出版巨頭施普林格旗下期刊再撤銷若干來自中國的學術論文。近期,施普林格旗下期刊《細胞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連續刊登多篇論文撤稿聲明。據撤稿聲明,來自中國的數個科研團隊,不同程度存在涉嫌竊用他人學術科研成果或關鍵資料、一稿多投等學術不端行為。
  • 國際學術發表又被批量撤稿,這次是33篇論文
    因學術不端問題,國內學術圈又迎來了一次規模不小的「地震」。據媒體報導,今年4月,國際著名學術出版集團施普林格旗下期刊《多媒體工具與應用》批量撤銷33篇論文,加上該期刊近兩年撤下的另8篇論文,總共有41篇論文被撤,其中這已經不是國內學術圈在國際發表上的第一次集體出醜了。
  • Science發函質詢中方學者存在學術不端,或成首篇被撤文章!
    9月4日,《Science》編輯部刊登的一則「編輯關切」震驚中國學術界,編輯部表示有兩個獨立的消息源向期刊指出,此前一篇發表的論文可能存在學術不端行為。目前,Science編輯部已向讀者披露具體的情況,並等待作者機構的調查澄清。
  • 中國65篇數學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丘成桐:其實抄襲現象一直存在
    中國新聞周刊 記者/李明子6月15日,德國獨立科學記者列昂尼德·施耐德在其主辦的科學新聞網站For BetterScience上發布了中國數學領域涉嫌論文批量造假的報導。通過施耐德與另兩位學術打假人的梳理,目前共有65篇論文涉嫌造假,77位署名作者分別來自中國44所高校,其中既包括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985」「211」院校,也有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還有一位作者來自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道建築系。近年來國內多個學術領域被曝出論文造假,但數學研究因容易被同行檢驗,一度被視為不太可能造假的學科。
  • 中國學者再遭批量撤稿,涉及南開、川大、首醫、華中科大等高校
    · 學術不端 中國學者再次被撤13篇論文,涉嫌同行評審偽造 撤稿期刊封面。但是,此次被撤稿的 13 篇論文大部分來自臨床醫學領域,其中 11 篇論文涉及各級醫院、醫科大學或中醫藥大學。根據期刊發布的撤稿聲明,這次大規模撤稿的主要原因為涉嫌偽造同行評審專家。
  • 兩年117篇SCI論文被撤稿 造假已成產業鏈-SCI論文 論文造假 學術不...
    原標題:117篇SCI論文被撤稿的背後  「論文造假」的輿論風暴又起。  12月12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召開的2016年「捍衛科學道德反對科研不端」通報會上,曝出2015年國際著名學術刊物撤銷論文的重磅消息。
  • 編輯部發函關切中國學者,或成我國首篇被撤稿Science論文
    據公眾號iNature稱:根據以往的經驗,「撤稿率幾乎達到了100%,幾乎不會有任何意外」!而一旦撤稿,就是中國首次被撤稿的Science文章。根據「科研打假網站」Pubpeer上的信息,質疑者正是Elizabeth Bik——學術圈有名的「質疑專業戶」,此前還質疑了南開大學曹雪濤多篇論文存在實驗圖片「不當複製」的問題。Elizabeth Bik過去3年一共對中國400多篇科研論文提出過質疑。
  • 學術不端新變種:假作者 真論文?
    直到2020年,3篇論文被期刊撤稿,「歐洲數學家」也現了原形——被撤稿的論文除了涉嫌抄襲和在同行評議中造假,還擁有共同的、不存在的通訊作者——丹麥羅斯基勒大學數學學院的比阿特麗斯·尤西(Beatriz Ychussie)。 羅斯基勒大學證實,該校沒有這位學者,也無法與此人取得聯繫。
  • 中國數學領域首次被曝涉嫌論文批量造假:牽涉65篇,虛構作者
    神秘的國外作者一次論文撤稿,扯出了這起疑似批量論文造假的大戲。5 月 18 日,Retraction Watch 撤稿觀察網站上刊出關於三篇論文的撤稿消息,分別將三位中國學者牽涉其中。近年來,中國學者涉嫌論文造假的事件頻出,抄襲和偽造同行評議這兩種手法比較常見。但弔詭的是,三篇論文均有外國合作者,並且指向同一個人:Beatriz Ychussie。根據論文信息, Beatriz Ychussie 本應來自丹麥羅斯基勒大學數學學院,但 Retraction Watch 指出,羅斯基勒大學已經聲明該校並無此人,他的身份就此成謎。
  • 清華大學回應博士論文造假: 撤銷學位、問責導師,對學術不端零容忍
    記者從最先公布這一學術不端事件的「Retraction Watch(撤稿觀察)」網站看到,這11篇材料科學領域的論文,由於圖片篡改、內容重複、虛假署名等學術不端行為而遭撤稿。這些論文的發表日期主要集中在2014年—2016年。  相關信息顯示,葉肖鑫在博士期間發表SCI論文18篇,其中第一作者16篇,他先後受邀擔任國內外多家知名學術期刊的編輯。
  • 論文涉嫌造假?網友:頂級學者也P圖?
    近日,學術圈打假鬥士PubPeer爆出,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格雷格·塞門扎(Gregg Semenza)在2011年到2018年期間,有30多篇論文涉嫌造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報告內容顯示,中國發表的SCI論文數量已經位居全球第二,而且SCI的論文質量和被引用情況也是持續提高。但是,尷尬的是,我國論文撤稿量已經佔據全球的44%。
  • 我國學者Science論文或被首次撤稿
    據公眾號iNature稱:根據以往的經驗,「撤稿率幾乎達到了100%,幾乎不會有任何意外」!而一旦撤稿,就是中國首次被撤稿的Science文章。根據「科研打假網站」Pubpeer上的信息,質疑者正是Elizabeth Bik——學術圈有名的「質疑專業戶」,此前還質疑了南開大學曹雪濤多篇論文存在實驗圖片「不當複製」的問題。Elizabeth Bik過去3年一共對中國400多篇科研論文提出過質疑。
  • 31篇文章被撤,中國學者被指學術不端,網友:該罰!
    學術腐敗始終是人們深惡痛絕的事情,然而近日,一則國內學者因涉嫌抄襲而導致文章被撤的新聞出現在大眾視野,一時間,群眾譁然。據了解,相關報刊、雜誌在2020年4月,撤回了中國學者31篇文章,涉及數十家高校、單位及公司。
  • 117篇SCI論文被撤稿追蹤:論文審核存灰色地帶
    「論文造假」的輿論風暴又起。  12月12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召開的2016年「捍衛科學道德反對科研不端」通報會上,曝出2015年國際著名學術刊物撤銷論文的重磅消息。
  • 清華回應11篇論文被海外撤稿:撤銷造假者博士學位
    )」的網站近日顯示,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有學者的11篇論文因學術不端行為被學術期刊網站撤稿。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撤稿觀察」網站上列出的撤稿名單上看到,這11篇材料學領域的學術論文主要發表於2014年至2016年之間,被《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材料科學與工程)》等期刊網站撤稿。撤稿原因是一系列圖片直接複製了以往已經發表的論文,不同論文通過重新編排和改動圖示來重複同樣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