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EVEE
近日,據公眾號「艾普蕾 iplagiarism」爆料,期刊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在其 24 卷批量撤稿了 199 篇中國學者的論文。
我們在期刊官網進行了查詢,發現洋洋灑灑十幾頁都是撤稿的信息。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2017 年,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旗下期刊 Tumor Biology 曾因論文作者通過第三方中介投稿、偽造虛假同行評審,一次性撤回 107 篇發表於 2012~2016 年的來自中國的醫學論文,引發學界震動。
此次大批量撤稿 199 篇,又有什麼原因?
撤稿期刊是何方神聖?
在討論具體的撤稿事件之前,我們首先來看看這本期刊的情況。
根據期刊官網,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是一本義大利的藥理學和藥劑學期刊,發表醫學和藥物研究相關內容,包括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新的治療靶標、流行病學,臨床試驗,藥物安全性和薈萃分析等,2019 年的影響因子為 3.024,5 年影響因子為 2.451。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但是,這本期刊的自引率有點兒感人,達到了 26%(超過 20% 就被認為是自引率較高),去除自引之後的影響因子在最高時也不過 2 分出頭。
圖片來源:JCR
不僅如此,根據投稿網友的評論,這本期刊似乎質量不佳,有圈錢的嫌疑。
圖片來源:letpub
通過期刊官網查詢可以發現,這本期刊確實有快速的審稿通道,只要你交錢就可以,價格為 1800 歐元,折合人民幣約 1.44 萬。
不僅如此,在雜誌的投稿說明中,還明碼標價地收取出版費用,甚至具體到每張圖和每張表。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然而小缺點並不能阻止這本期刊成為國人的心頭好。
2017~2019 年間,國人一共貢獻了 2717 篇論文,佔總數的 82.7%,其中青島大學,山東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單位發文量較大。
圖片來源:JCR
撤稿理由五花八門
在本次事件中,199 篇論文的撤稿原因也十分耐人尋味。
儘管被撤稿論文都帶著一個「withdrawn」的標籤,但是其實大部分被撤稿論文應該被打上「retraction」的標籤。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雖然在中文裡,上述兩種情況都被稱為「撤稿」,但實際上兩者之間存在不小的區別。
兩者除了在撤稿時間上的不同之外,對作者的影響也有所不同,withdrawn 只要有充足的理由,負責地操作,不會對作者有負面的影響;而 retraction 則會讓作者面臨窘境,甚至對其聲譽,職業帶來不良影響。
而本次事件中,大部分被撤稿的論文都是在論文發布之後被期刊直接撤稿的,也是就 retraction。
例如以下這篇來自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的論文,便是發表後被撤稿的,而且在論文中,或者期刊官網,都沒有對撤稿的理由進行解釋。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除此之外,本次被撤稿的理由可以說是五花八門。
1. 作者發現手稿有誤的自行撤回;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 作者發現實驗設計存在缺陷,所以撤稿;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3. 作者對論文的錯誤不予回應而導致的撤稿;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其中最多的撤稿理由是作者對論文的錯誤不予回應,當然,這種不予回應的理由十分耐人尋味。
今年 2 月,打假記者 Smut Clyde 揭露了兩個「論文工廠」,發現了 126 篇問題論文,其中發表在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上的多達 56 篇。
圖片來源:丁香園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Smut Clyde 還在其報導論文工廠的博客中對該雜誌編輯的粗心大意進行了吐槽:「某論文的通訊作者郵箱為『ppfrrbfbrt@sina.com』,很明顯的亂碼,竟然沒人覺得奇怪?」
涉及單位從東到西,從市到縣
除了撤稿理由五花八門,本次撤稿事件的另一大特點為涉及單位十分廣泛,從東部城市到西部城市,從省會城市到縣級單位都無可倖免。
許多知名高校的附屬醫院都榜上有名,比如復旦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鄭州大學等等。
1. 復旦大學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 首都醫科大學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3. 廈門大學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4. 西安交通大學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5. 中山大學
圖片來源: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篇幅所限,具體撤稿名單大家可到期刊官網自行查詢。
儘管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一本期刊大規模對國人論文進行撤稿,但是一年中撤稿 199 篇仍然讓人為之瞠目結舌。
當年,期刊《腫瘤生物學》撤回 107 篇出自中國作者的論文,引發了學術界大地震,不知此次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的批量撤稿,是否會再一次刺痛中國醫院的神經呢?
封面來源:圖蟲創意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生物學霸(ID:ShengWuXueBa)。生物學霸是丁香園旗下科研資訊平臺,生醫領域頭部大號。最新科研資訊+滿滿科研乾貨,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