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君宏觀:三季度復甦斜率變化不大 政策短期不會回撤

2020-12-06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導讀

經濟指數顯示,7月復甦進程近半,未來2-3月動能相對強,復甦斜率變化不大。但是,出口仍然有較強的的不確定性,中美關係持續承壓,預計政策不會短期回撤

摘 要

本周關注:三季度復甦斜率變化不大,政策短期不會回撤。國泰君安經濟指數顯示,7月復甦進程近半,短期領先總指數繼續上升,長期略有震蕩,這意味這未來2-3月整體動能仍將不錯,復甦斜率變化不大。但是,接下來經濟中的不確定性主要集中於出口,與海外經濟復甦息息相關,也會受到中美關係的影響,新經濟部門對於中美關係和海外復甦情況尤為敏感。在這關口,我們認為政策短期不會回撤,「六保」、「六穩」仍將是三季度經濟政策主要基調。

高頻數據:7月供需兩端持續改善;1)下遊:7月房地產銷售同比增速收窄;2)中遊:高爐開工率小幅回落、發電煤耗同比下滑;3)上遊:原油價格小幅上升,鐵礦石價格、銅價環比上升;4)食品價格:蔬菜、豬肉價格環比上升;5)貨幣:貨幣市場利率有所下行,人民幣匯率略有升值。

全球大類資產:權益市場及大宗商品漲跌不一。

國內要聞:撤銷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設立和運行許可。1)國辦: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2)習近平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3)外交部:考慮不承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4)韓正主持召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5)外交部:決定撤銷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設立和運行許可;6)證監會:同意4家企業創業板IPO註冊。

國際新聞:美國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1)美國:將11家中國公司加入「實體清單」;2)美國: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3)歐盟:就7500億歐元復甦基金達成協議;4)美國:取消在佛羅裡達州舉行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

正 文

一、本周關注:經濟逐級修復,無需對政策過於悲觀

二季度經濟數據表明,經濟持續弱復甦,整體還未回到疫情前水平,財政和貨幣政策不會短期轉向、過於收緊。整體的經濟和金融環境仍然有利於權益市場,無需過於悲觀。

二季度經濟數據超市場預期,但主要行業景氣度尚未回歸疫前。那麼當前經濟復甦進程如何?後續經濟復甦的斜率又將如何演繹?我們的經濟指數顯示,7月復甦進程近半,未來2-3月動能相對強,復甦的斜率不會出現大幅變化。

國泰君安經濟指數、行業景氣度指數顯示經濟復甦近半,未來2-3個月復甦斜率和經濟動能變化不大。從行業上來看,整體行業景氣量價齊升,再上一個臺階,15個行業景氣在6月改善,佔39個行業的38%,這些指標顯示經濟復甦近半。國泰君安領先指數顯示,短期領先總指數繼續上升,長期略有震蕩,這意味這未來2-3月整體動能仍將不錯,復甦斜率變化不大。

哪些行業景氣在改善,又有哪些行業還無動於衷?

1)景氣明顯改善的鏈條:主要在內需鏈條上,其中建築鏈條(如黑色冶煉)、文娛教育類、食品飲料等鏈條明顯改善;

2)景氣小幅改善的鏈條:「宅經濟」中的遠程辦公設備(如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醫療器械拉動部分高技術密集型行業修復,以及防疫物資拉動部分低技術出口行業;

3)景氣企穩的行業鏈條:汽車、家具、醫藥、計算機通信電子;

4)景氣仍在下滑或者低迷的行業鏈條:煤炭開採、鐵路運輸設備、非疫情低技術出口行業。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接下來經濟中的不確定性主要集中於出口,與海外經濟復甦息息相關,也會受到中美關係的影響,新經濟部門對於中美關係和海外復甦情況尤為敏感。高新科技製造對於出口的反應最為敏感,即出口端生產誘發額最大,出口增加1%意味著新經濟製造的生產提升0.52%。從6月份數據可以觀察出,出口大超預期,新經濟動能卻表現背道而馳。原因在於,6月海外疫情再次發酵惡化,防疫物資、居家辦公等「宅經濟」產品出口大超預期,但是非疫情相關產品的出口進而成為拖累,而與新經濟緊密相關的出口恰恰是這些非疫情相關產品,如機電與ICT等高新技術產品。因此,需要持續關注中美關係的邊際趨緊,近日美國對中國高技術密集企業的打擊和制裁動作頻頻。若中美關係導致新興產業關鍵部件斷供,新經濟回暖可能不及預期。

川普選情短期承壓,中美關係不確定性不斷增加,一階段協議仍然是短期中美關係的壓艙石。2020年是美國大選年,在疫情衝擊和反種族主義運動的雙重打擊下,共和黨選情告急,所以川普有非常強的主觀訴求,通過政治上對華強硬,不斷出牌轉移視線,從而爭取鷹派選民,這也是美國大選年曆任美國總統候選人的慣用手段。另一方面,第一階段協議既是中方的籌碼,能起到威懾川普的作用,又是現階段中美經貿關係的壓艙石和穩定器,中方多次表態,強調落實第一階段協議,雙方都要創造有利條件。

綜上,我們認為,經濟復甦進程已至「半山腰」,未來2-3月經濟動能將仍較強回暖。但是,出口仍然有較強的不確定性,新經濟部門受影響較大,而中美關係短期也在持續承壓。在這關口,我們認為政策短期不會回撤,「六保」、「六穩」仍將是三季度經濟政策主要基調。

二、高頻數據:7月供需兩端持續改善

2.1.下遊:7月房地產銷售同比增速收窄

2020年7月以來房地產銷售同比增速收窄。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增速為8.77%,較6月收窄約0.6點。其中,一線城市增速較6月擴大5.6個百分點至5.45%,二線城市增速收窄7.2個百分點至7.47%,三線城市增速擴大5.4個百分點至12.78%。

2.2.中遊:高爐開工率小幅回落、發電煤耗同比下滑

7月以來,高爐開工率小幅回落,日均耗煤同比下滑。7月高爐開工率為70.13%,相對6月70.41%小幅回落。7月以來6大發電集團日均煤耗量同比下滑5.86%,增速較上月縮小7個百分點。

水泥價格環比增速小幅下降、動力煤價格環比增幅收窄。截至7月26日,水泥價格指數為138.08,環比增速較6月下降約4個百分點至-5.36%。動力煤價格環比增速較上月繼續收窄6.3個百分點至4.66%,收於582.94元/噸。

螺紋鋼價格環比下滑、庫存增速環比由負轉正。7月以來,螺紋鋼價格環比下滑0.58%,收於3,792.89元/噸。螺紋鋼庫存增速環比由負轉正,增速擴大了23個百分點至8.4%,同比增速擴大了1.8個百分點至39.89%。

2.3.上遊:原油價格小幅上升,鐵礦石價格、銅價環比上升

7月以來,原油價格環比小幅上升。7月以來,英國布倫特原油現貨平均價格為44.38美元/桶,WTI現貨原油價格為41.07美元/桶,環比分別上升6.05%及4.58%。

鐵礦石價格、銅價環比上升。7月以來,鐵礦石期貨價格環比增速為5.56%,為802.31元/噸。陰極銅期貨收盤價為50,850.00元/噸,較6月環比上升9.14%。

2.4.食品價格:蔬菜、豬肉價格環比上升

2020年7月以來,蔬菜、豬肉價格環比上升。7月上旬,28種重點監測蔬菜均價為4.31元/公斤,較6月環比上升6.54%。22個省市平均豬肉價格為48.67元/公斤,較6月環比上升14.55%。

2.5.貨幣:貨幣市場利率有所下行,人民幣匯率略有升值

利率方面,貨幣市場利率有所下行。截至7月26日,R007較6月末下行96bp至2.0954%,R001較6月末下行42bp至1.8781%。1年期國債利率較6月末上行7bp為2.2446%,10年期國債利率較6月末上行4bp至2.8612%。信用債利率有所上行,AAA級中短期票據3年和1年的收益率分別較6月底上行23bp和12bp至3.4317%及2.8560%。匯率方面,離岸人民幣即期匯率為7.0160,相對於6月末略微升值。

三、全球大類資產:權益市場及大宗商品漲跌不一

總體而言,全球主要權益市場跌多漲少。歐洲股市普遍收跌,富時100(英國)、巴黎CAC40指數、義大利ITLMS指數及法蘭克福DAX指數分別收跌2.65%、2.23%、1.73%及0.63%。美國股市方面,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及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分別收跌1.33%及0.76%。中國股市方面,創業板指及上證綜合指數分別收跌 1.30%及0.54%。

大宗商品漲跌不一。貴金屬普遍上漲,COMEX黃金、南華貴金屬指數及COMEX白銀分別上漲4.87%、9.44%及16.36%。農產品方面,CBOT大豆、CBOT玉米及南華農產品指數分別上漲0.42%、0.75%及1.71%。工業品方面,DCE鐵礦石、DCE焦炭及DCE焦煤分別上漲0.18%、1.85%及2.19%。美元指數下跌1.74%。原油方面,IPE布油及NYMEX原油分別上漲0.74%及1.40%。

四、國內要聞:撤銷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設立和運行許可

4.1.國辦: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

7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2020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到「十四五」期末,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4.2.習近平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7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7月21日下午在京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建立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體系不斷發展,各類市場主體蓬勃成長。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產生巨大衝擊,我國很多市場主體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

4.3.外交部:考慮不承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

英國政府22日公布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籤證政策實施細則,並計劃於2021年初付諸實施。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3日在外交部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英方的行為堅決反對,將考慮不承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

4.4.韓正主持召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主持召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韓正表示,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以來,取得明顯成效,值得充分肯定。要堅持從全局出發,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從各地實際出發,採取差異化調控措施,及時科學精準調控,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4.5.外交部:決定撤銷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設立和運行許可

7月24日,中國外交部通知美國駐華使館,中方決定撤銷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設立和運行許可,並對該總領事館停止一切業務和活動提出具體要求。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說,美國駐成都總領館一些人員從事與其身份不相符的活動,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的安全利益,中方多次提出交涉,美方對此心知肚明。

4.6.證監會:同意4家企業創業板IPO註冊

7月25日,證監會宣布,按法定程序同意北京鋒尚世紀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康泰醫學系統(秦皇島)股份有限公司、楊凌美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藍盾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

數據來源:wind,中國新聞網,中國政府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五、國際新聞:美國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

5.1.美國:將11家中國公司加入「實體清單」

7月20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宣布將11家中國公司加入「實體清單」。至於原因,仍是其污衊中方的慣用說法:「配合政府侵犯人權」、「強迫勞動」、「強制收集生物識別數據」等。本次被加入實體清單的11家中企包括:昌吉溢達紡織、合肥寶龍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肥美菱、和田浩林髮飾有限公司、和田市泰達服裝有限公司、今創集團、南京新一棉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南昌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碳元科技、新疆絲路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六合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等。

5.2.美國: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

7月21日,美方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並要求中國在7月24日下午4點前(即當地周五下午4點前)前離開。

5.3.歐盟:就7500億歐元復甦基金達成協議

7月21日報導,歐盟領導人在周二早晨的會議上,就大規模刺激計劃達成了協議,以應對因疫情而遭受重創的經濟體。經過馬拉松式的談判,27國領導人最終在早上5點15分的全體會議上達成協議。在7500億歐元的復甦基金中,3900億歐元為贈款,低於最初提議的5000億歐元,其餘3600億為應償還貸款。

5.4.美國:取消在佛羅裡達州舉行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

7月23日,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已決定取消原定於8月在佛羅裡達州傑克遜維爾舉行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川普當天下午在白宮舉行的新冠疫情簡報會上表示,這次活動的時機不對。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六、下周關注

相關焦點

  • 天風宏觀預計7月GDP重回正增長 關注復甦斜率變化
    政策方面,5月以來的貨幣政策取向展現了從疫情期間的「飽和式寬鬆」逐漸回歸「常態化」的意圖,在經歷了將近半年的強對衝後,政策已經進入觀察期,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逐漸轉向結構性信用擴張,更多關注貨幣政策的效率和「後遺症」。後續重點關注7-8月是否出現經濟復甦瓶頸和失業率衝高,可能引發貨幣政策階段性再加碼。
  • 繼續把握經濟復甦和宏觀政策主線
    來源:證券時報網證券時報網山西證券指出,市場方面,昨天兩市北向資金大幅淨流入,成交量有所放大,預計短期震蕩走勢將是市場主旋律。本周鋼鐵板塊受市場資金追捧,在下遊需求恢復支撐的背景下,行業內一些企業外延IDC業務,疊加行業估值較低,是使其成為市場熱點的直接原因,此次科技類業務外延或一定程度的提高市場對其估值預期,短期內可關注相關個股IDC業務最新動向。中長期來看,繼續把握經濟復甦和宏觀政策主線,關注可選消費板塊以及5G、晶片、充電樁等科技類和新基建類概念。
  • 2021年度宏觀策略報告:復甦中的再平衡
    財信研究院 宏觀團隊胡文豔? 李沫? 陳然摘要?>> 全球宏觀經濟形勢:不穩定不均衡復甦。正如2020年全球疫情變化主導了全球經濟增長一樣,2021年疫情的演變發展也仍將主導全球經濟增長。二是製造業接棒基建地產,投資常態化運行可期:企業盈利改善、內外需共振復甦、技術升級周期啟動共同支撐製造業投資回歸常態,但消費復甦斜率邊際放緩、海外供需缺口逐漸彌合,製造業投資下半年增長動能或弱於上半年;財政擴張邊際放緩下基建資金來源面臨「量」的收縮,且優質項目缺乏和財政嚴監管雙重約束仍在,基建投資增速大概率低位運行;房地產政策邊際趨嚴、房企融資「三道紅線」、市場流動性邊際收緊
  • 巴曙松:穩住槓桿率上升的斜率是更為現實的政策取向
    回顧過去幾年的宏觀政策和經濟表現,基本上都圍繞著是否以及如何去槓桿展開。  一、中國宏觀槓桿率特點:斜率陡峭、問題集中在國企與地方政府  2009年「四萬億」經濟刺激以來,中國宏觀槓桿率迅速攀升,從2008年底的141%上升到2016年底的254%,平均每年上升14%。2011年槓桿率出現小幅下降,但2012年之後繼續以年均15.6%的速度上升。
  • 宏觀大類:經濟弱復甦進行時 把握下半年逢低做多機會2020/6/15
    六、國內債市:寬貨幣向寬信用轉換,貨幣政策最寬鬆的階段已經過去,但短期仍不會退出國內債券供給端和配置端均面臨壓力,下半年前半階段債券的供給壓力仍在,國內商業銀行淨息差處於較低位置在一定程度壓制商業銀行對於債券的配置。
  • 中信證券點評經濟數據:產投恢復 基本面復甦斜率平穩
    來源:新浪財經文:中信證券固收 【中信證券固收研究——2020年1-4月經濟數據點評】產投恢復,基本面復甦斜率平穩1、工業增加值超預期:回補+回暖工業增加值超預期回暖背後可能有幾方面的原因:從製造業角度看,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行業增加值大幅回升說明一季度不完全復產可能積壓了很多設備更新需求;從地產和基建的角度看,建築需求的回暖預期也是拉動黑色、非金屬等行業生產維持增長的原因;從消費的角度看,電子產品的需求受疫情衝擊較小,汽車製造業在補貼政策刺激下也出現回暖。綜合而看4月生產恢復有過去需求回補和當下刺激的因素在。
  • 德銀:中國市場復甦勢頭強勁 宏觀政策正常化持續推進
    財聯社(上海,記者 孫詩宇)訊,據德意志銀行研究團隊預計,隨著經濟增長加速、人民幣走強以及利率正常化,2021年中國經濟將保持強勁復甦的步伐,並有望自2021年起開啟疫後經濟的長期綠色復甦。德意志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熊奕指出,中國強勁的增長前景為宏觀政策正常化奠定了基礎。
  • 劉俏:疫情下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邏輯與施力重點
    疫情下宏觀政策應有其基本邏輯。面對疫情這樣的「自然災害」,宏觀政策的出發點在於應對災難帶來的損失,維持住災後經濟復甦的經濟基礎。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不再糾結總量增速目標,在擺脫原本是剛性的增長目標的約束後,政策意圖會更清晰、政策手段會更合理。針對疫情給經濟社會帶來的損失,要明確宏觀政策的力度和施力側重,保障社會穩定和企業持續經營,夯實疫後經濟反彈的基礎。
  • 浦銀債市觀察|經濟數據「斜率放緩」 債市收益率高位震蕩
    自7月至今,債市對經濟周期的預期經歷了「之字形」變化,首先是7月初市場基於高頻數據判斷經濟數據復甦斜率將放緩,接著是7月末公布的官方製造業PMI數據證偽「斜率放緩」邏輯,但上周公布的數據中,信貸增速放緩,工業增加值與社消零售增速低於預期,再次喚起市場對「斜率放緩」邏輯的認同。
  • 全國人大代表王天宇:新冠疫情的宏觀經濟衝擊與政策展望
    國內疫情防控的根本性反轉,使得復工復產得以全面推進,但經濟復甦和增長又受到全球供應鏈中斷和外貿進出口停滯的衝擊,一季度GDP增長率同比下降6.8%,出口下降11.4%,貿易順差減少80.6%。由於全球產業供應鏈向國內的傳導具有時間上的滯後效應,疫情對服務業、外貿業影響較大,行業復甦周期延長,後三季度經濟形勢仍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
  •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圖)
    要說明的是,在目前這樣一種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在國內經濟運行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上升的環境下,我國的宏觀經濟能取得如此成績,非常不容易,也非常了不起,這充分說明我們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是正確的,宏觀調控的力度是得當的,宏觀調控是成功的。   剛剛你問到,從下一個階段來看,經濟會不會出現硬著陸或者二次探底。
  • 三季度業績環比猛漲 OTA國內遊業務復甦提速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跨省遊重啟疊加旅遊旺季的帶動,各OTA都在第三季度迎來了業績復甦。12月2日,攜程集團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而在闡述第三季度業績回溫原因時,多家OTA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跨省遊對其國內遊業務拉動作用顯著,在業內看來,下階段,國內遊產品將成各平臺布局重點,如何從激烈的競爭中突圍,將成OTA復甦路上必須攻克的重要課題。具體來說,財報顯示,今年三季度,攜程主營業務環比漲幅明顯。
  • 2020年全球宏觀經濟速覽:遭遇疫情劇烈衝擊後溫和復甦
    原標題:2020年全球宏觀經濟速覽:遭遇疫情劇烈衝擊後溫和復甦   2020年,全球經濟在遭遇疫情劇烈衝擊後溫和復甦。
  • A股市場系統性影響因子:宏觀經濟基本面與政策面
    那麼這樣的一個經濟今年運行這個節奏,實際上我們經歷小輪經濟周期,從衰退到復甦的過程,在今年短短的幾個月經歷這樣的一個過程,那麼現在這個經濟復甦的趨勢來看,我們認為當前的這種復甦不僅僅是開工或者是一個密度提升去解釋經濟的增長;因為我們知道今年一季度很多這個剛開工的項目沒有執行,全部延遲到了二季度;這個密度的提升了中的帶來的經濟數據強勁的一個修復,現在來講我們覺得不僅僅是密度的提升,而是宏觀經濟的,在經濟政策的刺激之下
  • 廣發宏觀鍾林楠: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釋放的七個信號
    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內含央行對宏觀經濟的判斷以及下一階段貨幣政策的基調,對比(與上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相比)解讀,能更好判斷現階段貨幣流動性環境在未來是否會發生變化。第一,對於宏觀經濟的判斷,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延續了二季度的觀點:經濟增長好於預期,且將向潛在經濟增速回歸;物價漲幅下行,存在短期擾動,但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
  • 銀河基金神玉飛:立足宏觀策略研究,注重風險回撤控制
    2007年9月加入銀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擔任宏觀策略研究員、行業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等職,期間主要從事宏觀策略行業研究和股票投資策略研究工作。2015年12月起擔任銀河智聯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2017年7月起擔任銀河研究精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
  • ...如果宏觀政策尤其是階段性的政策對以後的安排不清晰,那麼微觀...
    【劉尚希:當前宏觀政策不能輕言退出 重點在穩】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從當前經濟復甦態勢以及全球發展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來看,當前政策不能輕言退出,重點在穩。從短期來看,當前的階段性政策一是要穩,二是應儘快明確時間表,以便於市場主體、社會主體有預期。
  • ...以匯率而非利率為主要政策工具的新加坡金管局將匯率區間的斜率...
    2020-10-14 08:18:14來源:FX168 【新加坡金管局維持貨幣政策不變】鑑於在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的助力下,新加坡經濟已開始從多年來最嚴重的衰退中逐漸復甦,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周三維持貨幣政策不變,符合預期。
  • 拉曼資產張磐:匯率短期上行概率大 四季度股債仍將震蕩
    摘要 【拉曼資產張磐:匯率短期上行概率大 四季度股債仍將震蕩】人民幣匯率在近期持續走強,LPR利率維持多月不變,疫情後國內宏觀經濟將有趨勢?作為宏觀經濟領域的資深人士,他又是如何看待?人民幣升值還會繼續嗎?「房住不炒」下國內地產行業能否保持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