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霸主 鷹中之神俊 海東青

2020-10-18 2011佛鳳凰

「孤飛一片雪,百裡見秋毫」

藍天霸主 鷹中之神 海東青

     文/佛鳳凰


鷹是藍天白雲之間的霸主,自然界的寵兒。古今中外,從帝王將相、到文人墨客乃至普通百姓,愛鷹者不計其數。堅毅孤傲、勇猛威嚴的品性,飛越萬裡層雲,千山暮雪,翱翔藍天的舒展與自由,為人們世代所稱頌。

有一種名叫海東青的鷹素"萬鷹之神""神的使者""最接近神的存在""神選中的子民"的高貴稱謂。

據《契丹國志》記載:"五國(即黑龍江流域的五個部落)之東接大海出名鷹……",名鷹"海東青"是古肅慎最高圖騰,它是一種真正存在過的物種,是肅慎文化的最高神天神之母阿布卡赫赫。在神話中海東青是一個渾身燃燒著巨大光、火和熱、揮舞著巨大翅膀、永不停歇、永遠怒翅飛翔的鷹神形象。,類似於漢民族的鳳凰圖騰崇拜。也可能是一種早已滅絕的巨大鳥類,根據《山海經》的記載,很有可能是肅慎地(古東北)大荒之中的九鳳。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有詩:"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本草綱目》中記載:"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海東青屬於大型猛禽,體重健壯、翱翔九霄。

海東青不僅是勇悍的獵鷹,同時也融化到滿族的文化之中。金代一位詩人把海東青撲擊天鵝的場面描寫為"搏風玉爪凌霄漢,瞥日風毛墮雪霜",表現了對海東青以小制大、堅毅勇猛的讚譽。考古工作者發掘出骨雕鷹頭,距今約六千餘年。在金上京古城東女真墓群中,發現了以海東青捕捉一隻飛翔的天鵝為紋飾的鎏金銅帶挎。另外,在我國現存的古樂譜中,有"海東青拿天鵝"的琵琶曲譜。

作為女真人的後裔,清朝滿洲貴族也酷愛海東青。據記載,公元1682年,康熙皇帝在閱兵時看見臂架海東青的御林軍英姿颯爽,不覺龍顏大悅,遂寫詩讚美海東青:"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性秉金靈含火德,異材上映瑤光墾。

在中國歷史上建立大金王朝的女真人與神秘的海東青有著極其密切的淵源。據史料記載,女真屬肅慎族系,其先人世代居住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及長白山一帶,後有一部分南遷至遼河流域。海東青的產地就在女真人祖先聚集之地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據說,在女真人祖先居住的境內(俄羅斯遠東地區以東的大海裡),出產一種珍貴的珍珠,珠蚌每年10月大熟,但是此時海邊堅冰數尺,人無法鑿冰取珠。當地有一種天鵝,專以珠蚌為食,食蚌後將珠藏於嗉內。海東青素來喜歡捕捉大雁,有以大雁腦漿為食的習性。於是,女真人的祖先便訓練海東青捕捉這種天鵝。

海東青,一種極具神話色彩的鳥類。在我國歷史上,這種鳥曾經挑起了北方地區兩個民族的仇恨,最終導致女真人起兵滅了遼國。

滿族人與鷹有著不解之緣,也是愛護飛禽的典範,對鷹的崇敬源於鷹的可畏力量,它以高居險處,非凡的飛翔能力,以小勝大的精神和高強的本領,急風驟雨練就了一雙無比矯健的翅膀,日月嵐光鑄出了兩隻銳利的眼睛。奮飛九天而不知疲倦,高瞻遠矚而從不迷失方向,越是嚴寒風雪,它越是無畏地百折不回地向前。

有研究者認為,女真一詞含義為東方之鷹,而這個東方之鷹就是海東青。也正因為如此,海東青不僅是女真人的圖騰,也是他們獵取食物的好幫手。考證"海東青"就是女真稱號的真正含義,女真稱號就是女真族的民族精神的體現。遙想當年,女真人勢如破竹,騰飛於白山黑水之間,猶如"海東青"搏擊長空追捕天鵝之勢,一舉翦滅了遼、宋兩個強大於女真數倍的封建帝國,問鼎中原,開闢了一個幅員萬裡的遼闊疆域。在女真人的整個民族精神世界中充滿了"鷹氣",在女真人的心目中海東青是最崇高、最神聖的英雄。

海東青是鷹神,它是擁有人的身體的一位神,在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海東青的傳說,海東青是正義,光明,無私的一位神,海東青最早出現在后羿的傳說中,海東青的速度是所有鳥種族裡最快的,他是大自然的保護神。

或許正因為這種桀驁不馴的個性更加激起了人類的徵服欲,世間逐漸誕生訓鷹的技藝:「其意志,磨其性情,用以圍獵所用。雖然蘇軾詩詞中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的場面如今已經難得一見,但是世代傳承,延續千年的訓鷹技藝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卻流傳至今

遼、金、元、明、清各代均設有類似鷹坊的機構,專司捕取和飼養。滿族人以鷹用於狩獵。海東青的捕捉和馴服很不容易,民間常有:"九死一生,難得一名鷹"說法。

從清朝開始,每年的10--12月,朝廷就派人前往松花江兩岸,黑龍江省的撫遠縣捕海東青,捕海東青時,先在山坡向陽處,用三塊石頭搭個"∏"形支架,象徵著鷹神九重天上的金樓神堂,內放一塊山石,代表鷹神居住的神山。然後插草為香,用酒祭奠後,便張網捕鷹。網長3米,寬1米,在網上拴一隻鴿子或死雞為誘餌,捕鷹人躲進用樹枝偽裝的"窩棚"裡,靜候鷹的到來。有時,捕鷹人要蹲上幾十天,稱謂"蹲鷹"鷹從高空潘盤旋而下,撲餌,落網被擒。捕鷹人要拜謝鷹神格格。捕到海東青後,立刻送往朝廷。

將野性十足的海東青用捕鷹網捕獲後送到朝廷,專門訓鷹的人將海東青放在特製的鷹架上,加上"腳絆",幾天幾夜不讓它睡覺,磨掉野性,叫"熬鷹"。再通過"過拳"、"跑繩"等環節,這時鷹就能聽人的吆喝來到獵者的手臂上。最後通過對鷹的"勒膘",把腸油刮出,使鷹飢餓,為了掌握膘情,就讓海東青吞下裹著瘦肉片的麻線團,它無法消化,便將線團吐出來,謂之"帶軸",也叫"勒腰"幾次"帶軸"後,海東青早已飢腸刮肚,但肌肉卻強勁起來,它才能"輕裝上陣",飛上九霄。

海東青被訓好後,清朝皇帝和隨臣一起,架著海東青,登上高處觀望,注視著"趕仗人"讓人用棒敲打樹叢將野物轟出,俗稱"趕仗"。"趕仗人"在林中敲木吶喊、呦喝,狐狸、山兔和各種飛禽受驚而出,這時撒海東青,尾帶小銅鈴和海東青振翅而去,如飛箭一般捕向獵物。海東青有時要和山兔相搏,山兔會反身扳樹枝彈海東青,俗稱"兔子蹬鷹"野雞則會強翅相鬥,十分激烈。年過三齡的海東青可與狐狸相擊,一場鏖戰,海東青總是常勝將軍。

鷹捕獲住獵物,架鷹者要儘快趕到取下獵物,只給鷹吃點動物內臟,不可餵飽,所謂"鷹飽不拿兔",就是這個道理。除《清朝野史大觀》外,《燕山叢錄》、《遼史》等書還比較詳細記錄了遼國主縱鷹助獵的情景。

每年春天是海東青的繁育期。因此,到了萬物孕育新生命的春天,清朝皇帝也遵古俗,讓訓鷹人將鷹餵飽,除去鈴鐺和腳絆子,將鷹放回歸大自然過春天和夏天,繁殖後代。有時海東青留戀不走,人們一再相送。

相關焦點

  • 萬鷹之神——海東青
    但在《本草綱目》中,「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這就看起來就不是凡品了。 回到現實中來,海東青是一種中型猛禽,身長56-61釐米、體重在1.3-2.1千克之間,爪子強健有力、飛得既快又高,而且天生擅長狩獵。據記載,海東青捕食猶如閃電、煞是威嚴,而且它吃飽一次可以20天不進食。
  • 《那回蹤跡半塵埃》:遼金風雲中的萬鷹之神海東青
    這就形成了一條東珠、天鵝、海東青、女真人、契丹人的鏈條,女真不堪壓迫,終於奮起抗遼,要顛覆這個血腥的鏈條。《本草綱目·禽部》記載:"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契丹國志》記載:"五國(即黑龍江流域的五個部落)之東接大海出名鷹……"。
  • 它是「萬鷹之神」,也是滿族最高圖騰,我國猛禽中最知名的存在
    而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中,也多次出現了猛禽的形象。最著名的應該就是射鵰三部曲了。而在我國,有一種猛禽非常出名,那就是海東青。海東青被稱為是「萬鷹之神」,「神的使者」,「最接近神的存在」,「神選中的子民」等等稱呼,可見在當時,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之高。據說十萬隻神鷹才會出一隻海東青。根據《本草綱目·禽部》記載:「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
  • 搏風玉爪凌霄漢 神俊最屬海東青 —「富克錦」新解
    前幾天,佳木斯市一位研究民俗的朋友為我提供了一個信息,據他掌握的歷史資料,「富克錦」應為「海東青」之意。我結合富錦的歷史演變情況認真研究了他提供的文史資料後,認為這個結論比較可信。  遼時,富錦一帶為肅慎後裔「鼻骨德(又名鼻古德、鱉古、龞古、跋古、孛苦江)部落繁衍生息之地。鼻骨德為松花江下遊及與黑龍江接界處以北女真人的一大部族。
  • 從「貴族玩寵」到「飛來禽禍」——契丹人與海東青
    據史書記載,這裡還有一個名字叫作「鷹屯」,是努爾哈赤設立的專門捕鷹機構,類似於皇家獵鷹專供站。當地人世代為皇族服務,捕到的鷹在這裡馴服後供皇上及王公們打獵把玩,獵鷹手自稱為鷹把式。如今,鷹把式只剩下僅存的一個支脈,其第十三代傳人趙明哲也因此被稱為「最後的獵鷹人」。 趙明哲所獵之鷹並非普通的鷹,而是一種叫作海東青的鷹。
  • 神的使者、萬鷹之王一一一海東青
    據說每十萬隻神鷹中才出一隻,而這一隻就是「神的使者」,所以滿族人對他它頂禮膜拜。由此可見海東青的地位。據可考資料記載,清朝的女真人(滿族)沿襲了金人對海東青的崇拜,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入主中原後,每年的10一12月,就會派人前往黑龍江撫遠縣捕捉海東青。捕鷹人在捕捉海東青之前,還要舉行一個儀式:選一個向陽的山坡,用三塊石頭搭成門形支架,代表「金樓神堂」;接下來,插草為香,用酒祭奠後,這才設下陷阱,張網捕捉。捕鷹的過程漫長而艱辛,因為要等海東青「自投落網」。
  • 崑崙山現海東青攻擊野兔,雌鳥進洞將獵物趕出,雄鳥等在洞外捕殺
    這不,到了明朝,海東青依舊是權貴的玩物,在許多詩歌中頻頻出現,就連吳承恩也不能脫俗,他在一首詩中這樣寫道:「成群引著犬,滿膀架其鷹。荊筐抬火炮,帶定海東青。」到了清朝,變本加厲,海東青竟然成為了滿人的圖騰。就連康熙皇帝都給海東青點讚:「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性秉金靈含火德,異材上映瑤光星。」隨著清朝的滅亡,海東青慢慢淡出人的視野。
  • 它是萬鷹之神,可輕鬆捕捉天鵝,杜拜富豪把它們當作身份的象徵!
    鷹一直都是力量的一種象徵,它們時常翱翔在天空,擁有銳利的眼神,鋒利的爪子,看著就非常的霸氣。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最有力量的鷹是什麼?海東青是一種鷹類,它的學名叫矛隼。它長得比一般的鷹類要漂亮,是一種體型較大的隼類。
  • 契丹「神鳥」海東青:見證一代王朝的興衰
    海東青,也稱「海青」、「海青鶻」等,是我國北方遊牧民族的狩獵猛禽,能捕天鵝、野鴨、兔、狍等禽獸,是狩獵中的重要幫手,傳說十萬隻神鷹才出一隻海東青,有「鷹神」之稱。在遼代,海東青被用於帝王狩獵,視為珍禽,隨之產生的鷹獵文化也曾在當時的赤峰大地盛極一時。
  • 契丹「神鳥」海東青|見證一代王朝的由盛而衰……
    在遼代,海東青被用於帝王狩獵,視為珍禽,隨之產生的鷹獵文化也曾在當時的赤峰大地盛極一時。遼帝鷹獵的專寵在遼代的四時捺缽制度中,遼皇帝保持著先人在遊牧生活中養成的習慣,居處無常,四時轉徙。在春捺缽中,皇帝的行營便設在便於放鷹捕殺天鵝、野鴨、大雁和鑿冰鉤魚的場所。
  • 它是「萬鷹之神」,十萬隻神鷹中才出一隻,若抓到可赦免一切死罪
    生性異常兇猛的老鷹,從來都是人們心目中當之無愧的天空霸主,甚至在我國北方,還有些少數民族具有放鷹的習俗,所謂的放鷹睡得通俗點就是馴化野生鷹,使其成為自己捕獵的幫手。而被稱為萬鷹之神的海東青,便是作為獵鷹的最佳選擇,海東青中以純白的玉爪為上品,其次則是秋黃、波黃、三年龍等等,不過由於海東青極難捕捉更難馴化,再加之十萬隻神鷹裡才出一隻,所以海東青在古代素來都是王公貴族才能擁有的,更甚者在清朝時期,倘若有罪犯能夠進貢一隻海東青,那麼其所犯罪行便會被官府一筆勾銷,在當時是堪稱免死金牌的存在。
  • 「海東青」之「海東」辨疑
    海東青是中國歷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獵鷹。傳統觀點認為,海東青是導致遼金構兵、契丹亡國的肇因之一,故而受到學界關注和研究。但對「海東青」一名中「海東」的具體含義,學界至今眾說紛紜,有必要予以考辨。並非大海以東據字面語義,「海東青」之「海東」易被理解為「大海以東」之意,宋元時期即存在這種認識,如南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載:「海東青者,出五國,五國之東接大海,自海東而來者謂之海東青」,又言女真未崛起時曾「為大遼市海東青於海上」,顯然此處的「海東」是指大海以東,並引申為大海以東之海上。
  • 緣說海東青
    《柳邊記略》卷三云:「海東青者,鷹品之最貴重者也,純白為上,白而雜他毛者次之,灰色者又次之。」《異域錄》載海東青「有雪白者,有蘆花者,有本色者。」  現在,許多人考證白尾海雕即遼金時五國部進貢的海東青。我想這是對的。但這只是一般的海東青。在海東青家族裡,論身價,還上不了檔次。近代,未發現有見到純白色海東青的記載。似乎純白的海東青已經絕跡。
  • 「萬鷹之神」海東青,十萬隻鷹才出一隻極品,龐大遼國曾為其覆滅
    後人推測海東青臂展足有兩米半,成年海東青的體重一般有六公斤到八公斤,這使得它看起來威武雄壯,同時海東青的抓捕能力也要遠勝於其他鷹隼,堪稱大型猛禽之最。 (一)、民族圖騰,信仰代表 "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
  • 海東青可天上殺天鵝,地上啄野狼?那並不是它的正常行為!
    傳說中海東青在空中可擒殺天鵝,在地面上可啄死野狼,有「萬鷹之神」之稱。而現實中的海東青真的有那麼強悍嗎?   到底是哪種猛禽?海東青的前生今世! 【地域】根據文獻記載,「海東」一詞最早見於唐代竇鞏所寫的《新羅進白鷹》的詩中:「御馬新騎禁苑秋,白鷹來自海東頭。漢皇無事須遊獵,雪亂爭飛錦臂韝。」
  • 海東青是天空中的無敵王者?不,別把傳說跟現實混淆在一起
    無論是在肅慎族文化、女真族文化還是現如今的滿族文化中,海東青都擁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說是這些民族共同的圖騰之一也不為過。因為這些民族當年基本都是靠遊獵為生的,一直都有訓練猛禽來幫助狩獵的傳統,而「海東青」對他們而言是相當優秀的助力。於是在歷史的發展和文化的傳承中,海東青逐漸被塑造成天空中無敵的王者,甚至堪比神的存在,並在遊獵民族中形成了圖騰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