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青」之「海東」辨疑

2020-12-05 中國社會科學網

海東青是中國歷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獵鷹。傳統觀點認為,海東青是導致遼金構兵、契丹亡國的肇因之一,故而受到學界關注和研究。但對「海東青」一名中「海東」的具體含義,學界至今眾說紛紜,有必要予以考辨。

並非大海以東

據字面語義,「海東青」之「海東」易被理解為「大海以東」之意,宋元時期即存在這種認識,如南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載:「海東青者,出五國,五國之東接大海,自海東而來者謂之海東青」,又言女真未崛起時曾「為大遼市海東青於海上」,顯然此處的「海東」是指大海以東,並引申為大海以東之海上。依據此類史料,今人崔廣彬《「肅慎」一名之我見》一文認為海東青是「從東方大海飛來」;徐學良、谷風在《海東青的分布和產地》甚至明確指出「海東即指鄂霍茨克海以東」。

所謂「海東青」之「海東」被解釋為「大海以東」或「東方大海」具有很強的臆測成分。在中國古人的地域觀念中,「中國」位於「四海之內」。「四海」的方位是相對「中國」(中原)而言的,因此中國史籍中記載的「海東」理應是以中原內地為參照主體。且「海東」通常並非指「大海」,而是大海以東某個地域的代稱,如朝鮮半島諸國(高句麗、百濟、新羅、高麗)、日本、渤海國等國家和地區因位於中原內地以東,隔海相望,故曾先後在中國史書中被稱作「海東」。需要指出的是,作為聞名史冊的獵鷹,海東青並不是自然狀態下從「海東」飛到中原的野禽,而是由馴養海東青之地即「海東」地區的族群所輸送來的。因此,「海東」應該是一個地域代稱,而不可能是大海。

亦非宋代高麗

胡梧挺《「海東青」名稱由來考辨》一文(以下簡稱「胡文」)通過史料辨析,認為「由於『海東青』一詞也產生於宋代,因此可認為『海東青』中的『海東』也是指當時的朝鮮半島,即高麗」。對此筆者並不能苟同,按上揭海東青是由其馴養之地(海東)的族群輸送至中原地區的,但在相關史料中卻找不出一例高麗人向宋朝輸送(進貢)海東青的明確記載。

至於胡文為論證其觀點所提出的「明確的證據」則未免太過牽強。其一是《楊文公談苑》所載「(海東青)自高麗一夕飛渡海岸」,以及《五總志》云:「登州海岸林中有鶻,自高麗一飛渡海」(按:《五總志》這條記錄實則源於《楊文公談苑》)。而《楊文公談苑》的完整記載為:「登州海岸林中,常有鶻,自高麗一夕飛度海岸,未明至者絕俊,號曰『海東青』。」《楊文公談苑》是真宗朝時由楊億口述,其門人黃鑑記錄而成的一部筆記,文中所記海東青由高麗「一夕」跨海飛渡至登州,將海東青描述為自然狀態下飛渡而來的野禽,更像是小說家言,不足為憑。其二為南宋莊綽《雞肋編》載:「鷙禽來自海東,唯青最嘉,故號『海東青』。兗守王仲儀龍圖以五枚贈威敏孫公,皆皂頰鴉,不堪摶擊,公作詩戲之……」仁宗時期,王素(字仲儀)在兗州為官時贈給孫沔(諡號「威敏」)五隻所謂「海東青」,然孫沔識此「海東青」實乃「皂頰鴉」,遂作詩以戲之。之所以出現令王素如此難堪之事,乃因渤海國亡於遼國後,遼國禁絕東北地區的民族向北宋進貢海東青,中原人士久已不識海東青之「真容」,以致鬧出笑話。

應為唐代渤海國

筆者認為,「海東青」之「海東」是指唐代渤海國。渤海國是在聖曆元年(698),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於今松花江、黑龍江流域所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權,先天二年(713),唐廷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自是始去靺鞨號,專稱渤海」,成為唐朝的屬國,並時常進貢於唐廷。渤海國立國後,統治者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遣貴族子弟至唐都長安,「習識古今制度」。通過學習,渤海國浸染華風,文教漸盛,約在唐末的大虔晃(857—871)、大玄錫(871—893)統治時期被中原人士譽為「海東盛國」。「海東」也在時人觀念中用於指代渤海國。如後梁開平元年(907),「渤海王子大昭順貢海東物產」,即將來自渤海國的貢品稱作「海東物產」。

那「海東青」該作何解呢?「海東青」當由「海東青鶻」簡化而來,其本意為來自海東盛國——渤海國(進貢)的青色的鶻。中國古人常將隼科隼屬猛禽稱為「鶻」,隼科與鷹科鳥類均屬掠食性猛禽,其某些種屬可被馴化為輔助人類狩獵的「鷹鶻」。有學者據史書不完全統計,自開元十年(722)至元和十年(815)的九十餘年間,渤海貢鷹鶻於唐廷就有十多次。但因渤海國在該時期尚未被唐人稱作「海東盛國」,故「海東青(鶻)」一名亦未產生,史書中以「鷹鶻」作為海東青等獵禽的籠統稱謂。

逮至唐末,「海東盛國」成為渤海國的專用代稱,由渤海國進貢的鷹鶻自可稱作「海東鷹鶻」。而目前學界主流觀點認為海東青是鳥綱隼科隼屬之矛隼種,即古人所稱的「鶻」。矛隼的羽色變化較大,有白色、雜色、青灰色等,《異域錄》雲海東青「有雪白者,有蘆花者,有本色者」。矛隼分布於北半球高緯度地區,中國東北地區已是其分布南界,在其分布偏南即緯度相對較低的地區,羽色以青灰為主,即所謂「本色」。因渤海國向唐朝所貢矛隼多為青灰色,故而在唐末被中原人稱作「海東青鶻」。之所以在存世的唐代史籍中找不出對該名稱的記載,概因唐末兵亂迭起,各類典籍屢遭兵火所毀,尤其是黃巢起義時,「再陷兩京,宮廟寺署,焚蕩殆盡,曩時遺籍,尺簡無存」。在持續的戰亂中,記載「海東青(鶻)」一名的史籍也隨之湮沒無存。

需要指出的是,存世文獻中,「海東青」一名的最早記載見於《遼史》,且均記作「海東青鶻」。然而,就地理方位而言,無論是渤海國,還是與渤海國同源於靺鞨並向遼國進貢海東青的女真,均與遼國境土相接,而非位於其大海以東,所以遼人不可能將渤海國或女真稱為「海東」,《遼史·地理志》將唐代史籍對渤海國「海東盛國」的譽稱徑作「遼東盛國」即可為證,因此遼人自然也就不會將來自渤海國或女真的鷹鶻名之為「海東青鶻」。遼朝立國後政治制度多仿唐制,太祖阿保機即仿唐制設「監修國史」,《遼史》中出現的「海東青鶻」一名極可能引自唐末史籍。

由此可基本判定「海東青(鶻)」一名中的「海東」既非「大海以東」之意,也不是借指宋代朝鮮半島上的高麗,而是指唐代「海東盛國」——渤海國。

(作者單位:山西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20年3月12日總第1884期 作者:聶傳平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焦點

  • 萬鷹之神——海東青
    人們當然很快就發現了海東青擅長捕獵的天性,並覺得可以對此加以利用,讓海東青成為捕獵的幫手。除了捕獵之外,據說人們還利用海東青採珍珠。畢竟海東青是古肅慎的最高圖騰,在通古斯語中海東青被稱為雄庫魯,它是萬鷹之神、它是神的使者、它是最接近神的存在。在古肅慎神話中,海東青是一隻渾身燃燒著大火,永不停歇振翅飛翔的鷹神,而古肅慎,指的正是滿洲民族。
  • 藍天霸主 鷹中之神俊 海東青
    據記載,公元1682年,康熙皇帝在閱兵時看見臂架海東青的御林軍英姿颯爽,不覺龍顏大悅,遂寫詩讚美海東青:"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海東青的產地就在女真人祖先聚集之地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據說,在女真人祖先居住的境內(今俄羅斯遠東地區以東的大海裡),出產一種珍貴的珍珠,珠蚌每年10月大熟,但是此時海邊堅冰數尺,人無法鑿冰取珠。
  • 緣說海東青
    這讓我立即想到海東青。  對這種能搏擊大雁的鷹,一見史料介紹就讓我著迷。凡接觸到介紹海東青的史料和書籍,我是必看無疑。我知道海東青的習性與常鷹不同,體小,身長僅二尺,高一尺左右;兩翅各生一圓形疙瘩,堅硬如石。色青灰,白爪者更為貴重少見。看來,海東青的品種不是單一的。大多為青灰色。也有純白的記載,那是海東青的上品。
  • 杭州畫室-海東青
    如果把三月的杭州畫室比作一種動物,思來想去,海東青最適合不過了。海東青是世界上飛得最快的鳥,有著「萬鷹之神」的含義,傳說中每十萬隻神鷹才會出一隻海東青,珍貴程度可見一斑。杭州畫室的學生,就是那隻海東青,以飛得最高的姿態,飛得最快的速度,朝著夢想前進。
  • 追夢海東青
    「海東青」不是「海的東西」,而是世界上最兇猛的獵鷹,素有「萬鷹之神」和「戰神」之美稱。自古以來,海東青就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的圖騰崇拜,是「民族之鷹」的象徵。  在傳說中,十萬隻神鷹才出一隻海東青。因而,海東青極具神話色彩。
  • 神的使者、萬鷹之王一一一海東青
    自從人類徵服了這個世界,就自詡為萬物之靈。同時又賦予其它動物靈性,給它們貼上標籤,按等級排序,小的如蝴蝶,大到飛禽走獸,還以擁有最靈動的那種為榮,比如海東青。海東青是滿族的圖騰,根據滿語的發音,稱它為「雄庫魯」,意即飛得最高最快的那隻鷹。
  • 從「貴族玩寵」到「飛來禽禍」——契丹人與海東青
    趙明哲所獵之鷹並非普通的鷹,而是一種叫作海東青的鷹。在現今的鷹屯,趙明哲無疑是最優秀的鷹把式,他已被認定為中國民間文化「海東青馴養」的傑出傳承人。那麼這海東青到底是什麼神秘的動物呢?
  • 《那回蹤跡半塵埃》:遼金風雲中的萬鷹之神海東青
    這就形成了一條東珠、天鵝、海東青、女真人、契丹人的鏈條,女真不堪壓迫,終於奮起抗遼,要顛覆這個血腥的鏈條。《本草綱目·禽部》記載:"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契丹國志》記載:"五國(即黑龍江流域的五個部落)之東接大海出名鷹……"。
  • 契丹「神鳥」海東青:見證一代王朝的興衰
    海東青,也稱「海青」、「海青鶻」等,是我國北方遊牧民族的狩獵猛禽,能捕天鵝、野鴨、兔、狍等禽獸,是狩獵中的重要幫手,傳說十萬隻神鷹才出一隻海東青,有「鷹神」之稱。在遼代,海東青被用於帝王狩獵,視為珍禽,隨之產生的鷹獵文化也曾在當時的赤峰大地盛極一時。
  • 因海東青引發的滅國之戰(圖)
    ,它的存在是現實與神話的完美結合……它的名字叫「海東青」,它被譽為女真人的「民族之鷹」,被視作女真族的「最高圖騰」!  用海東青捕鳥獸  是大遼皇帝的特權  海東青屬於猛禽,海東青在古肅慎語中稱為「雄庫魯」,意為世界上飛得最高和最快的鳥,含有「萬鷹之神」之義,傳說中十萬隻神鷹中才出一隻「海東青」。  《遼史拾遺》引《燕山叢錄》載:「海東青,大僅如鶻,既縱,直上青冥,幾不可見。
  • 契丹「神鳥」海東青|見證一代王朝的由盛而衰……
    藏於赤峰市敖漢旗博物館的遼代擎鷹壁畫海東青在遼代是皇帝狩獵的御用工具,成為皇帝鷹獵的專寵,庶民無權私自畜養,官吏中只有極少部分被賞賜或特許放鷹。《遼史·道宗一》記載:「夏四月辛未,禁吏民畜海東青鶻。」因海東青的稀有,普通臣民根本沒有畜養的權利。當時,因鷹獵而受到獎懲是常事。道宗作《放鷹賦》激勵屬下臣子:「御製放鷹賦,賜群臣,諭任臣之意。」
  • 此生,你應該像一隻海東青
    它曾是古肅慎最高的圖騰,有「萬鷹之神」的美稱,它曾被康熙皇帝盛讚為:「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它曾推動了遼金的戰爭,最終導致了一個帝國的滅亡。它就是「神的使者」——海東青。一個被世人稱讚的物種,肯定不單單是因為它的外表,而更應該是因為它內在的高貴品質,話說優秀的男人都應該像一隻海東青。
  • 俄羅斯贈送給大戶的國禮,大概率就是「海東青」!
    不過看這隻勘察加獵鷹的外形,居然有極大的概率,就是歷史上傳說了2000多年的「海東青」!海東青,中文名鷓應,即古肅慎語「雄庫魯」,意為世界上飛得最高和最快的鳥,有「萬鷹之神」的美譽。傳說中十萬隻鷹中才能出一隻「海東青」,是中華古肅慎系的最高圖騰。本草綱目記載,「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現代鳥類學認為,海東青屬於中型猛禽,體重健壯。雌性比雄性還大。一般體重1300克到2200克。
  • 「萬鷹之神」海東青,十萬隻鷹才出一隻極品,龐大遼國曾為其覆滅
    後人推測海東青臂展足有兩米半,成年海東青的體重一般有六公斤到八公斤,這使得它看起來威武雄壯,同時海東青的抓捕能力也要遠勝於其他鷹隼,堪稱大型猛禽之最。 (一)、民族圖騰,信仰代表 "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
  • 清朝皇帝為了得到一隻海東青一擲千金,明朝皇帝為何白給都不要
    中國古人很早就意識到這一點,馴化海東青的歷史極為悠久。海東青學名矛隼,是隼類中體型較大的一種猛禽。成年海東青體長約有50到60公分,體重約1.5公斤到2公斤,翼展可達1米到1.5米左右。海東青具有鳥類中罕見的飛行速度,高空平飛時速可以突破140公裡,俯衝時速甚至可以突破200公裡,飛行高度也可達5000米以上。
  • 「萬鷹之神」海東青,古代的罪犯捉到一隻即可贖罪!
    「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性秉金靈含火德,異材上映瑤光星。」這是康熙對「海東青」的評價。而在金老爺子的筆下,郭靖也曾在狩獵活動中,一箭射死黑雕,救下神鳥海東青,被譽為「射鵰英雄」。那麼海東青是什麼鳥呢?
  • 崑崙山現海東青攻擊野兔,雌鳥進洞將獵物趕出,雄鳥等在洞外捕殺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的動物學家卻這樣說,崑崙山西段的確有海東青出現的記錄,但僅僅根據買汗買提的描述,還不能肯定他看到的就是海東青。筆者也翻閱了相關資料:近年來,國內海東青幾乎絕跡,有記錄的,也只在黑龍江省洪河自然保護區發現過海東青的蹤跡。
  • 契丹「神鳥」海東青|見證一代王朝由盛而衰
    海東青,也稱「海青」、「海青鶻」等,是我國北方遊牧民族的狩獵猛禽,能捕天鵝、野鴨、兔、狍等禽獸,是狩獵中的重要幫手,傳說十萬隻神鷹才出一隻海東青,有「鷹神」之稱。在遼代,海東青被用於帝王狩獵,視為珍禽,隨之產生的鷹獵文化也曾在當時的赤峰大地盛極一時。
  • 《雲夢四時歌》海東青前期如何培養 海東青前期培養攻略
    《雲夢四時歌》海東青前期如何培養 海東青前期培養攻略 作者:網際網路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9-05-27 17:06:00手機訂閱
  • 一隻猛禽,卻最終成了金滅遼國的導火索,細看海東青的亡遼之路
    有鳥名曰海東青女真東北與五國為鄰,五國之東鄰大海,出名鷹。自海東來,謂之海東青,小而俊健,能捕天鵝、鷙,爪白者尤以為異,遼人酷愛之,歲歲求之女真。——《契丹國志》海東青出自遼東之地,在遼代之前,史書、傳記裡雖然也有對鷹獵的不少記載,但海東青這種優良的獵鷹品種,在遼代之前卻不顯於世,史書中對其的記載,也只是到了遼代才開始漸漸頻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