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神鳥」海東青|見證一代王朝的由盛而衰……

2021-01-13 視覺赤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海東青,也稱「海青」、「海青鶻」等,是我國北方遊牧民族的狩獵猛禽,能捕天鵝、野鴨、兔、狍等禽獸,是狩獵中的重要幫手,傳說十萬隻神鷹才出一隻海東青,有「鷹神」之稱。在遼代,海東青被用於帝王狩獵,視為珍禽,隨之產生的鷹獵文化也曾在當時的赤峰大地盛極一時。

遼帝鷹獵的專寵

在遼代的四時捺缽制度中,遼皇帝保持著先人在遊牧生活中養成的習慣,居處無常,四時轉徙。在春捺缽中,皇帝的行營便設在便於放鷹捕殺天鵝、野鴨、大雁和鑿冰鉤魚的場所。

藏於赤峰市敖漢旗博物館的遼代擎鷹壁畫

海東青在遼代是皇帝狩獵的御用工具,成為皇帝鷹獵的專寵,庶民無權私自畜養,官吏中只有極少部分被賞賜或特許放鷹。《遼史·道宗一》記載:「夏四月辛未,禁吏民畜海東青鶻。」因海東青的稀有,普通臣民根本沒有畜養的權利。

當時,因鷹獵而受到獎懲是常事。道宗作《放鷹賦》激勵屬下臣子:「御製放鷹賦,賜群臣,諭任臣之意。」穆宗因鷹獵獲鴨懲罰鷹坊使,重複徭役;因偵查天鵝回歸失期,施炮烙之刑。《遼史·穆宗下》記載:「以獲鴨,除鷹坊刺面、腰斬之刑,復其徭役」,「人沙刺迭偵鵝失期,加炮烙鐵梳之刑而死。」海東青在當時統治者狩獵生活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遼代的鷹獵文化

在遼代,軍隊常以鷹軍命名,掌管軍隊的官吏有「大鷹軍詳穩司」、「鶻軍詳穩司」,遼代的官印雕有鷹形,還專門設置了養鷹機構——鷹坊小邸。春鈉缽中,皇帝放海東青捕捉頭鵝,設「頭鵝宴」等等。

在現代出土的遼代貴族墓葬中,也常有與鷹和狩獵有關的壁畫、飾物,遼人對海東青如此青睞,學者推測壁畫和飾物中的鷹即為海東青。由此可見,因海東青而衍生出的鷹獵文化對契丹人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食天鵝,得「北珠」

海東青之所以在遼代如此受歡迎,與契丹民族喜食天鵝肉有很大關係。契丹人認為天鵝肉可以食用,且味道鮮美,遂天鵝成為皇家貴族爭相捕獵的對象,而捕獵天鵝的重要幫手就是海東青。海東青捕殺天鵝時,先扶搖直上鑽入萬米雲霄,然後調準角度急速俯衝而下撲向天鵝的頭部,騎在天鵝脖子上牢牢控制住方向使天鵝迫降,這樣比它大的天鵝就任它宰割了。曾有詩人這樣描寫海東青撲擊天鵝的場面:"搏風玉爪凌霄漢,瞥日風毛墮雪霜",表達了對海東青以小制大、堅毅勇猛的讚譽。

此外,因獵鵝而得珍貴的「北珠」(即蚌珠)是海東青受歡迎的另一重要原因。據記載:「天祚嗣位,立未久,當中國崇寧之間,漫用奢侈,宮禁競尚北珠。……北珠,美者大如彈子,小者若梧子,皆出遼東海汊中。……又有天鵝能食蚌,則珠藏其嗉,又有俊鶻號海東青者,能擊天鵝,人既以鶻而得天鵝,則於其嗉得珠焉。」天鵝在捕食蚌時,會將蚌體內的珍珠吞進嗉中,獵到天鵝就能得到「北珠」。在當時,「北珠」是與黃金相併提的稀世珍寶。獵鵝得珠,正是這種利益驅使,令遼人不斷捕獵和馴養海東青。

海東青與遼的滅亡

遼早期,飼養、使用海東青是皇帝和貴族的特權,而到了後期,大臣和民間也形成了飼養、使用之風。遼國的海東青是向東邊屬地女真人索要來的貢品,海東青性情兇猛,不容易捕捉還經常傷人,民間常有"九死一生,難得一名鷹"的說法。女真人幾乎抓盡了境內的海東青進貢,卻仍然不能滿足遼國統治者。遼國官員每年去女真部落索要貢品海東青,長此以來激起了女真人的怨憤和不滿。在女真完顏部首領阿骨打率領下,集女真諸部兵反抗直至攻滅遼王朝。

海東青的現代考證

據現代動物學家考證,海東青屬鷹科,學名矛隼,是一種美麗的中型猛禽,也是體型較大的隼類,所以又有巨隼之稱。其體長約56—61釐米,體重約1310—2100克,羽色變化較大,有暗色型、白色型和灰色型。常棲息於巖石海岸、開闊的巖石山地、沿海島嶼、臨近海岸的河谷和森林苔原地帶,主要以野鴨、鷗、雷鳥、松雞等各種鳥類為食,也捕食少量中小型哺乳動物。

矛隼現在我國已十分罕見,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於東北三省和新疆地區,其中在東北三省為留鳥或者繁殖鳥,在新疆為冬候鳥。而遼代時翱翔赤峰長空的矛隼都是通過當時的「鷹路」,即遼代官員從上京(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出發,經女真部到五國部(今遼河、松花江一帶)徵收而來的。

位於今赤峰市巴林左旗的遼上京南塔

「遼金釁起海東青,玉爪名鷹貢久停」,清代文人沈兆提曾這樣評價因遼帝嗜鷹而對海東青無休止索要,從而引發女真人的憤起反擊。由此可以看出,鷹獵文化本是契丹族對我國北方遊牧文化的一種傳承和發展,卻因當時統治者的貪得無厭和對女真人的長期壓榨,最終釀成亡國的悲劇。

文字 / 編輯:張 華

來源:視覺赤峰

相關焦點

  • 契丹「神鳥」海東青|見證一代王朝由盛而衰
    在遼代,海東青被用於帝王狩獵,視為珍禽,隨之產生的鷹獵文化也曾在當時的赤峰大地盛極一時。海東青在遼代是皇帝狩獵的御用工具,庶民無權私自畜養,官吏中只有極少部分被賞賜或特許放鷹。《遼史·道宗一》記載:「夏四月辛未,禁吏民畜海東青鶻。」因海東青稀有,普通臣民根本沒有畜養的權利。
  • 契丹「神鳥」海東青:見證一代王朝的興衰
    在遼代,海東青被用於帝王狩獵,視為珍禽,隨之產生的鷹獵文化也曾在當時的赤峰大地盛極一時。遼帝鷹獵的專寵在遼代的四時捺缽制度中,遼皇帝保持著先人在遊牧生活中養成的習慣,居處無常,四時轉徙。在春捺缽中,皇帝的行營便設在便於放鷹捕殺天鵝、野鴨、大雁和鑿冰鉤魚的場所。
  • 從「貴族玩寵」到「飛來禽禍」——契丹人與海東青
    海東青中以純白的"玉爪"為上品,另有秋黃、波黃、三年龍等名目。 據《契丹國志》記載:「五國(即黑龍江流域的五個部落)之東接大海出名鷹……」海東青棲息於巖石海岸、開闊的巖石山地、沿海島嶼、臨近海岸的河谷和森林苔原地帶,堪稱北國世界的空中霸王。海東青主要以野鴨、鷗、雷鳥、松雞等各種鳥類為食,也吃少量中小型哺乳動物。
  • 在遼國滅亡之後,曾經建立它的契丹人,去了哪裡?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在遼國滅亡之後,曾經建立它的契丹人,去了哪裡? 在中國這個經歷了幾千年風風雨雨才發展至今的國家中,民族數目多達五十六個之多,而在這些民族當中數漢族人口最多,且遠超於其他的少數民族。
  • 前「藍委」:蔡英文防疫由盛轉衰!
    陳學聖在3日再度提及,這是蔡英文防疫由盛轉衰的開始,因為已經碰到了民眾切膚之痛。陳學聖在3日播出的政論節目《新聞面對面》中表示,自己曾經提及要換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結果遭到大家攻擊,但這次他要大膽預測另一件事情,那就是捐1000萬片口罩出去時,就是蔡英文防疫「由盛轉衰」的開始。
  • 萬鷹之神——海東青
    在古肅慎神話中,海東青是一隻渾身燃燒著大火,永不停歇振翅飛翔的鷹神,而古肅慎,指的正是滿洲民族。 也許在更遠的時期,海東青並不是真正存在的物種,只是類似於漢族的鳳凰的圖騰崇拜,又或者真正的海東青早已滅絕——根據《山海經》記載,海東青可能是肅慎地大荒中的「九鳳」,但在被世俗化之後,海東青就是指滿族人民用於狩獵的獵鷹了。
  • 「海東青」之「海東」辨疑
    海東青是中國歷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獵鷹。傳統觀點認為,海東青是導致遼金構兵、契丹亡國的肇因之一,故而受到學界關注和研究。但對「海東青」一名中「海東」的具體含義,學界至今眾說紛紜,有必要予以考辨。需要指出的是,作為聞名史冊的獵鷹,海東青並不是自然狀態下從「海東」飛到中原的野禽,而是由馴養海東青之地即「海東」地區的族群所輸送來的。因此,「海東」應該是一個地域代稱,而不可能是大海。
  • 藍天霸主 鷹中之神俊 海東青
    據《契丹國志》記載:"五國(即黑龍江流域的五個部落)之東接大海出名鷹……"在中國歷史上建立大金王朝的女真人與神秘的海東青有著極其密切的淵源。海東青的捕捉和馴服很不容易,民間常有:"九死一生,難得一名鷹"說法。
  • 海東青是什麼?遼代五國部在哪裡?哈爾濱依蘭五國城的故事
    海東青是一種名鷹,因為這種名鷹遼國與五國部女真曾發生過激烈的戰鬥,被稱為鷹路之戰。依蘭是遼代五國部之一的越裡吉國,又是五國頭城,因此海東青的歷史也是依蘭古代史的重要內容。遼代的契丹人對海東青這種名鷹十分酷愛,直到活動在金、元、明、清初的女真人、滿族人都對海東青十分喜愛。
  • 因海東青引發的滅國之戰(圖)
    這隻鳥,正是棲息於今黑龍江下遊大海邊上的猛禽海東青。  海東青雖引爆了金遼之戰,但究其實質,此戰的爆發還是由雙方由來已久的矛盾釀成的。遼代在東北的寧江州(今吉林省松原市境內)設有榷場,生產女真地區的土產,如人參、貂皮、北珠、蜜蠟、麻布等,除定期定量向遼進貢以外,女真人還可以用這些山貨等土特產,到寧江州榷場出售,換取布匹、糧食、鐵器等生活必需品。
  • 蘇聯的航天中心拜科努爾,為何由盛轉衰?
    它又是如何由盛轉衰的呢?一、「箭之地」,射向銀河的彎弓拜科努爾航天基地位於哈薩克斯坦境內,始建於1955年。儘管被稱為拜科努爾發射基地,但實際上它離拜科努爾城足足有400多公裡的距離,之所以起這個名字是為了迷惑並隱藏真正所在地。
  • 海東青可天上殺天鵝,地上啄野狼?那並不是它的正常行為!
    《契丹國志》卷10中記載:「海東青,鶻之至俊者也……其物善擒天鵝……直入雲際。」吉林流傳的歌謠《阿瑪有隻小甲昏》:「弓鐵箭射得遠,再抓天鵝不用鷹。」 《柳邊記略》:「海東青者,鷹品之最貴重者也,純黑為極品,純白為上品,白而雜他毛者次之,灰色者又次之。」 「鶻」是什麼鳥?
  • 島內學者:「去中教改」是臺灣由盛轉衰的關鍵
    黃光國指出,1994年,李登輝在國民黨內掌握實權之後所推動的「教育改革」,是使臺灣由盛轉衰的最重要關鍵。
  • 海東青究竟是怎樣一種鳥?女真人和遼國為何會為這種鳥結下世仇?
    海東青是一種全身長有白色羽毛,點綴褐斑的隼科猛禽。成年海東青身高1米左右,兩翅展開2米多長,擅於捕捉天鵝、野鴨、兔、狍等禽獸,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獵食者。 大多數現代人可能會對海東青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不過早在數百年前,海東青的大名在東北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崑崙山現海東青攻擊野兔,雌鳥進洞將獵物趕出,雄鳥等在洞外捕殺
    首先,從歷史記載中可以看出,海東青體型不大,比較兇猛,符合條件的基本集中在隼形目,可以說,從體型上看,海東青與矛隼基本上一樣。據《馬可波羅遊記》記載:「海東青和鷓鴣的體積一樣大,尾巴像燕子,腳爪像鸚鵡。」《宮廷鷹鷂》也有這樣的記載:海東青「體小而俊健,鉤抓勁而有力,目光敏銳,飛行極高」。
  • 曾經由盛轉衰的駢文,卻引領後人在文質兼美的創作之路上堅定前行
    六朝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統治集團由豪門士族把持,形成「王與馬,並天下」的局面,在這種「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沉悶、封閉政治氣氛中,從西晉的政治黑暗、混亂到東晉和南朝的相對安寧和富庶,唯一不變的,是統治階級的審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