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是「中國核司令」程開甲去世兩周年的日子。程老以101歲高齡走完了自己輝煌的人生道路。這位「兩彈一星」元勳,先後參與和主持了首次原子彈、氫彈試驗,可謂功勳卓著。
蘇步青,是一位享譽中外的著名數學家,被譽為「東方國度上燦爛的數學明星」。巧合的是,蘇老也是101歲安然離世。
更加巧合的是,這兩位戴著超級光環的大科學家,上小學時都曾有一段做「差生」的經歷;同樣的,他們也都遇到過一位指引光明的好老師。
1966年,程開甲在氫彈試驗現場。
程開甲幼年在觀音弄小學讀書。上了二年級後,因為過度貪玩,學習成績低落,竟然連續兩年留級,還被同學戲稱為「年年老闆」。
然而這名「差生」並沒有被老師忽略——簡曉峰校長發現了他。據簡校長觀察,程開甲不但不笨,反而是極其聰明,如果引導他走上正確的學習道路,當是一棵好苗子。
於是,簡校長專門給程開甲開小灶,激發他的潛能。老師的辛苦沒有白費,半年後,程開甲的學習成績突飛猛進,並且在三年級後直升五年級。小學畢業時,他還取得了全年級第一的佳績。
隨後,簡校長親自帶著這位得意弟子去嘉興參加中學入學考試,結果,程開甲不負眾望,以頭名的優異成績被嘉興秀州中學錄取。
就這樣,一條廣闊的向著科學高峰攀登之路,在程開甲腳下鋪開……
這個故事還挺感人的。時下,我們有多少可以成才的好苗子,被現實教育體制所壓制,被他們的老師所「慢待」,從而與「成功」這個字眼無緣呢?我看是大有人在!
同樣有此「好師緣」的還有數學家蘇步青教授。
因為家裡窮,蘇步青10歲時才以插班生的身份進入小學,但因為新來某地,與當地語言不通等原因,學期結束時,他考了個全班倒數第一。
第二學期,我的學習還是沒有長進,又得了「背榜」。第三學期,「背榜」依然與我結伴。老師把我父親叫到學校,說我讀不好書,還是讓我學種田吧,一年還能省下兩擔米。——蘇步青這樣回憶自己的童年。
直到五年級下學期,學校來了一位陳玉峰老師,這位50多歲的老師是個正直、和藹的人,他絲毫不嫌棄蘇步青這個窮孩子。陳老師開導蘇步青:「我看你的資質並不差,只要好好努力,一定會成為有用之才。」
正是陳老師這句暖心的話,給了蘇步青極大的鼓勵,激發了他的上進心和求知慾。後來的蘇步青從「背榜」考到了「頭榜」,並以優異的成績上了中學。
學生的求學之路有如海上行船,老師就是那盞指航燈。一位好老師,對於學生來說是如此的重要。以上兩個故事,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認真思考。在當下,我們的教育系統中究竟還有多少像簡校長、陳老師這樣的好伯樂呢?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還有工讀學校。就在我身邊,僅僅由於貪玩,僅僅是成績差,而品質並沒有問題的同學,先後被送去了那裡。我們的老師巴不得早早甩掉這些「包袱」,然而他們卻用自己那雙「不怎麼幹淨的手」埋葬了這個孩子的童年和青春以及未來。多麼可怕啊!——這一段話我早就想說,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直到自己48歲的今天才一吐為快!
在程老家裡,有一架用了幾十年的鋼琴,當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一行來到北京,向這位傑出的校友拜年時,百歲老人現場彈奏了一段《新年好》送給母校。鋼琴聲中傳遞著真誠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