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已經過去三分之一,從新冠疫情開始引起一系列美國連續熔斷,美國無限量QE等魔幻般的開局已經讓我們對各種史詩級行情見慣不怪了。不過,市場永遠比你想像的還要魔幻。
昨天美國原油期貨5月合約最後交易日,臨近交割創出史無前例的-37.06的負數結算報價,跌幅達到302.85!
圖源|金十數據
圖源|金十數據
曾經,他們說油比水還便宜。
後來,他們說買油桶就可以送油了。
再後來,他們說一塊錢都不要,統統白送。
最後,他們要每桶倒貼37美元處理多餘的原油!
圖源|網絡
受到交割日油價的魔幻走勢影響,道指跌600點,油企板塊跌幅居前。市場恐慌指數VIX漲12%。相應產油國貨幣也下跌,美元/加元收漲1.06%。
暴跌的元兇:庫存
我們都知道,價格本身是供給和需求關係共同決定的。在往期的文章(點擊右側藍字即可回顧)《熱點追蹤|為何銀行原油離奇消失?抄底原油有哪些坑?原油抄底攻略大全!(建議收藏)》我們也多次分析到,原油正在面臨供給端需求端雙殺的局面:供給端有沙特增產打價格戰,需求端則是疫情影響導致需求疲軟疊加市場對經濟下行的預期。
供給端產量持續上升,需求因疫情影響出現暴跌雪崩
圖源|財經M平方
不過即便基本面再糟糕,也無法讓價格變為負。這裡要講到庫存的概念了。
商品市場和股票市場的一個根本性不同就是商品實物的需要運輸存儲,具備持有成本。成本包括運輸費用,倉儲費用,港口費等等,而持有股票的本質是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只需要一份電子合約即可作為持有證明,也不會存在持有成本。
因此,在期貨市場裡,未來不同月份的合約之間的價格差,也就是升貼水,除了反映了市場對未來價格的預期,還包含了相應的持有成本在裡面。
當這個持有成本變得非常高的時候,價格就會出現負數的極端情況。也就是說,寧願倒貼錢賤賣,也比支付高昂的儲存費用好。
「資本家倒牛奶」的故事想必大家不會陌生。在大蕭條時期社會需求極度低迷,產能嚴重過剩。而牛奶本身容易變質,也意味著儲存成本高昂。奶農只好把牛奶倒掉來節省儲存費用的開支。這與負油價的原理是一致的。
圖源|網絡
那麼持有成本受什麼影響呢?如果我們把儲存能力看成一件商品,會發現儲存費也依然受供給與需求的影響決定:供給端是剩餘的庫存空間,需求端則是需要存放的原油實物。目前原有已經「多得裝不下」,供需同樣嚴重失衡,讓持有成本飆升。
美國WTI原油的交割點庫欣地區的庫存增長更是創下天量增幅,如果原油的糟糕情況得不到改善,預計會在一個月內填滿所有剩餘空間。
圖源|財經M平方
是誰導致了負油價?
期貨交易市場裡,一般有兩類人:一是有實物商品需求的,如大型貿易商;二是不希望拿到實物,只押注價格漲跌的。
期貨交易裡規定,到交割日必須強制平倉或進行實物交割。如果不平倉,根據約定,多頭必須要把油運回家,空頭則要按約定交出實物油。
對一般交易者來說,為了不發生交割,會在交割日到來前平倉,並換到下一個月合約中。
目前的低油價讓投機交易者抄底的意願增加,因此當交割日來臨時,會有大量當月合約多單平倉,下月合約多單開倉,這也就是常說的轉期。
臨近交割日當月大量的多單平倉會形成一股空頭力量讓當月合約價格下跌。投機資金嗅到了這股天然的空頭力量,大肆建立空頭倉位,推動價格急速下跌。
對於臨近交割的合約來說,其對應的成交量會逐漸減少:多數交易者不願意交割已經提早平倉或移倉。這樣投機資金更容易實現逼空,只需要用較小的成交量便能製造出大波動。
臨近交割,非常小的成交量就製造了暴跌行情
圖源|Tradingview
而多頭因為不想交割實物或者無力支付實物高額的倉儲費用,只能被迫割肉平倉認輸,從而讓空頭成功獲利。這也就是逼倉中的「空逼多」:空頭逼多頭認賠出局。
可以說,導致油價跌到負數的是抄底者本身。目前因為抄底的投機資金非常大,剩餘未平倉合約同比處於較高的位置。空頭認準了還沒移倉的抄底投機資金不可能交割實物這一點,瘋狂建倉做空倒逼投機抄底者止損出局。
利用這一機制,配合低油價抄底意願強烈+庫存爆滿的情況局面,投機資金就製造出非常誇張的「逼倉」行情。
我們看到的負數油價,是美國原油期貨5月合約的報價。美原油6月報價,美原油現貨報價,布倫特油報價的跌幅都比較小,是正常的正數報價。
美原油期貨5月合約和6月合約
圖源|Tradingview
圖源|文華財經
那麼有人能夠在負數油價中獲利麼?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你有地方裝得下這些實物原油,比如租郵輪存油,並能覆蓋儲存成本,那麼就可以「囤油賺錢」。
國際上的大型原油貿易商,對衝基金等已經開始租借郵輪海上油。對他們來說,逼空行情反而有利:自家有能力囤這麼多的原油,不用擔心無法交割。甚至直接主導逼空控制期貨市場,讓自己現貨買入成本更低。
根據金十數據此前的報導,目前已經有將近1億桶石油在海上飄著,接近09年金融危機的歷史高位。超級油輪VLCC的租賃費用也上升到23萬美元一天的記錄高點。
負油價與我們無關?
對個人交易者而言,交割日的魔幻走勢與我們關係不大。基本上各交易渠道已經提前進行展期操作,強行平掉交易者的5月合約倉位或自動展期到6月合約上,交易者應該關心的是5月合約暴跌拖累6月份合約的價格。
展期成本是期貨交易的特點,而展期成本取決於展期時的升貼水幅度。對於在銀行交易原油來說如果提前展期,讓交易者此次展期成本會固定在6-7美元,而不用接受近交割日60美元的升水價差。
不過,5月的美國原油合約交割也許只是開始,4月底會有布倫特油交割,下一個月還有美原油6月合約交割。
如果庫存爆滿+投機長線抄底意願強烈這兩點依舊不變,在這些交割日可能會再次誘發昨天的暴跌逼倉行情:交割合約暴跌帶動其他月份合約大跌。
投機多倉依舊在不斷上升
圖源|財經M平方
如何避免原油逼倉的展期成本?
上面已經說到,升貼水是期貨交易的固有屬性無法改變的。
任何交易渠道,只要涉及到期貨,便會有展期成本。銀行原油期貨會調期減少持有桶數,原油基金ETF對標的也是期貨,展期成本包含在淨值裡面。
那麼對個人交易者來說,沒有租借大型郵輪囤現貨的能力,還有哪些渠道參與原油交易能避免展期成本?傑明在這裡羅列一下其他交易思路。(只構成交易渠道分享,不構成實際操作建議)
01 原油現貨CFD差價合約
CFD差價合約可以被看作是雙方(通常是經紀商和交易者)之間的私人合約,像一份與經紀商的對賭協議,目的只是為了押注價格漲跌而掙差價。
相對於目前租郵輪來囤實物原油,CFD合約的持有成本會非常低。以目前超級油輪(VLCC)每天23萬美元運費報價為例,一艘超級油輪滿載約200萬桶原油。
折算下來每1000桶的運費成本達115美元,這還不包含裝卸費,人力成本,稅費等費用。相比之下CFD現貨合約的庫存費就非常低了。
不過經紀商也會根據市場情況實時調整倉儲費用,交易者需要多加留意庫存費的變化。
某經紀商報價每1000桶原油持有一天庫存費為15美元,相比實物現貨成本更低
圖源|MT4
02 能源股票ETF
受油價影響最敏感的就是能源類企業。對標普500能源指數來說,整體走勢跟原油的擬合度很高。但美國的原油產業以頁巖油產業為主,頁巖油的生產成本較高,受低油價衝擊更大。
圖源|Tradingview
不過交易股票還要考慮股市整體走勢,公司自身經營狀況風險等等因素。因此標的選擇上可以考慮直接持有ETF基金,這樣能更好地擬合原油價格走勢。下面為大家整理目前管理規模較大的美股能源基金ETF。
03 產油國貨幣
除了股票,產油國的貨幣匯率也與油價具有高度相關性,如加元,盧布,挪威克朗等等。
原油價格與常見產油國的相關性矩陣
商品類貨幣一般具有高利率的特點。如果看多原油而選擇做多商品貨幣,不僅不用支付倉儲費,還能獲得額外的利息收入。
盧布,挪威克朗等屬於小眾貨幣,存在比較大的流動性風險。因此標的選擇上可以以美元/加元為主。
加元與原油的走勢對比
圖源|Tradingview
下面總結各交易品種的優缺點。
負數油價的一點思考
在美原油期貨5月合約交割之前,很多交易者都不相信會出現負數油價。打折出售可以理解,還有白送還倒貼的荒誕事麼?
資本家倒牛奶的故事大家早就耳熟能詳,但卻都當成百年前的笑話,而沒有思考到其背後是庫存與供求關係的真實反映。我們這一輩人也許都沒見過負數價格的商品,但現實無情地告訴我們「經驗主義」在交易中是不可取的。
其次基於圖表的技術分析,要思考分清圖表代表的是哪一種報價。布油還是美油?現貨還是期貨?5月期貨還是6月期貨?
不同合約的報價在以往的差異幅度會穩定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不過在歷史性的極端惡劣環境下,這一個平衡便被打破了。
兩家不同經紀商的原油現貨報價差別接近1倍
圖源|MT4
美原油5月合約和6月合約也是製造出史詩級價差
圖源|Tradingview
有圖表破位下跌,有的跌出負數,而有的還沒新低的不同區別。具體要根據具體交易的標的來選擇圖表分析。不然後果便是「看對了行情,卻虧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