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學者:新時代的中國對世界舉足輕重

2021-01-14 中國日報網

自40餘年前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增長。而今,中國擁有全球最大國內市場,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並致力於綠色發展。新時代的中國將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

改革開放40餘年來,中國從低收入國家轉變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人均國民總收入(GNI)從1978年的200美元增加到2019年底的10410美元。根據世界銀行的現行標準,人均國民總收入在12536美元以上被定義為高收入國家。到2023年,中國預計將達到這一標準,成為高收入國家。

從低收入國家轉變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主要得益於中國的對外開放,或者說是持續的結構性改革的成果。「十四五」是最新的結構性改革的體現,將在2021年到2025年指引中國經濟發展。

在見證了世界經濟近年來的發展後,經濟學家們達成共識,即政府必須對市場失靈採取行動。「十四五」預計將加強市場在資源分配方面的作用,與此同時有關部門將介入一些領域,以促進國內消費、創新和綠色增長。

國內消費增長意味著不會輕易受到外部衝擊的影響。紐約eMarketer網站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零售總額達到5.3萬億美元,而美國的這一數據是5.5萬億美元。中國預計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零售市場。

根據美國康奈爾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4位,是唯一一個進入前20位的發展中國家。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47次提到「創新」。這就清楚地表明,中國渴望成為領先的創新型國家。

近幾十年來的快速增長,讓中國更加繁榮昌盛,也讓億萬中國人民享受更高生活水平。 「十四五」預計將進一步淡化GDP增速目標,而是更加注重綠色增長。如果「十四五」期間的綠色增長目標得以實現,那麼不僅會在中國國內產生積極影響,也會讓中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發揮關鍵作用。

新時代,中國預計將再次轉型,並對全世界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作者系外國學者烏穆特·埃爾貢敘)

(編輯:嚴玉潔 王輝)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感受新時代中國的發展脈搏
    五年來,中國在改革、創新、減貧等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外國專家學者和華僑華人表示,進入新時代,中國之所以能夠取得非凡成就,根本原因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中國良好的經濟運行態勢、卓越的減貧成就、應對氣候變化的引領和擔當,表明中國的發展不僅惠及自身,也為世界提供了共謀發展的機遇和值得借鑑的經驗。
  • 為什麼世界上只有中國和外國?西方學者:我們不能做中國人的信仰
    這就是中國人的信仰,是中國人對自己的抗爭和信任,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只有中國和外國。有西方學者說,中國人的信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從信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中國與西方,甚至世界,有著完全不同的境遇。西方相信上帝,相信神的無窮力量,相信他們創造的神。在他們的大多數神話中,他們依靠神的幫助。
  • 外國學者眼中的美國貿易戰
    [摘要]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在「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下對其盟友及中國發起的貿易戰,給當今不穩定的資本主義世界更添迷亂。外國學者對這場貿易戰進行了審視。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甚至是世界體系走向何方?  一、貿易戰的性質  川普兌現了他競選時的諾言,在太陽能電池板、洗衣機、鋼、鋁、技術、智慧財產權、汽車等方面對其盟友及中國發起一系列瘋狂的關稅保護政策。外國學者普遍認為,這場貿易戰並非是一個新計謀,但也不僅僅是單純的貿易戰。
  • 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7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白皮書。打開大門的中國充滿生機與活力,國際社會看好中國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與中國開展合作,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來中國投資興業,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士來中國學習工作、觀光旅遊。1978年至2018年,中國累計吸引非金融類外商直接投資20343億美元,累計設立近100萬家外商投資企業。2018年,有49.2萬餘名外國留學人員來華學習。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提質增速(專欄2)。
  • 以新作為響應新時代——專家學者熱議十九大精神學習貫徹落實
    25日一早,來自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20餘位學者會聚於此,展開了整整一天的熱烈討論。這場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組織的座談會,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主題,是學者們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自覺行動,也是增進認識、助力實踐的深度交流。  言談之間,共識不斷達成,信心源源匯聚。以新作為響應新時代,學者們已做好準備。
  • 為何說世界分中國和外國?西方學者:中國人的信仰我們永遠做不到
    有人說:世界上有隻有「兩個國家」,中國和外國。這句話看似霸道,但卻極有道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句話所蘊含的「大道理」。從信仰上可以發現,中國與外國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信仰,在外國,火是上帝賜予人類的;大洪水時,為了拯救一部分人類,使人類不至於滅絕,上帝又幫助人類建造了諾亞方舟。
  • 藝術人類學與新時代的中國發展
    藝術人類學與新時代的中國發展 2018年中國藝術人類學學術研討會在東南大學成功召開 2018年10月03日 19:3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項江濤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27歲中國留學生當選美國杜克大學首位外國校董
    宗興當選美國杜克大學首位外國校董  【南京日報報導】 (通訊員 羅靜 記者 談潔 實習生 施小宇)  在美國杜克大學近日剛剛結束的一年一度的校董選舉中,南京大學畢業生、27歲的中國留學生宗興當選,成為杜克大學歷史上第一位外國校董。
  • 首屆中國未來人類學家與領軍學者對談會即將舉辦
    來源:中國網2019年12月7日,由法國跨文化交流協會、南京大學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所、以明文化聯合主辦的「『對話未來對話世界』首屆中國未來人類學家與領軍學者對談會」將在北京劇院召開,屆時將有十餘位海內外知名學者、150餘位各界與會者、30餘家主要媒體共同參與本次活動。
  • 趙可金、翟大宇:新時代的中國政治學學科路徑與建設方向
    然而,與法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相比,中國政治學學科發展相對滯後,對中國政治實踐的影響力也有限,「兩張皮」問題十分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政治學一流學科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要求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政治學學科。圍繞新時代的中國政治學路徑,學界存在構建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回歸本土政治學、政治學學科拓展以及政治學學科轉型等觀點。
  • 建構新時代中國特色政治倫理學
    原標題:建構新時代中國特色政治倫理學   本期主持:萬俊人(中國倫理學會會長)   本期主題:建構新時代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政治倫理學   主持人語   要真正建構起新時代中國特色
  • 死後世界根本不存在 外國學者提出場量子論新觀點
    死後世界根本不存在 外國學者提出場量子論新觀點 時間:2017-09-12 16:06:19 來源:3DM新聞組-時之笛
  • 立足新時代 推進中國英語教育現代化 2019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在...
    (攝影:錢任君)全國政協常委、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張澤熙在致辭中表示,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為中國英語教育提供了新的機遇。英語教育界應當進一步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加快推進英語教育現代化。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歷史地位和世界意義
    黨的十九大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戰略高度,明確提出了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戰略目標,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堅實的軍事和國防保障。  七是明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戰略。
  • 向世界呈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4月3日至4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辦的2019·中國(國際)紀錄片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全球15個國家的知名紀錄片專家學者、導演、製作機構代表和媒體負責人等,共120餘位代表出席。論壇期間,舉行了「一帶一路」紀錄片學術共同體揭牌儀式,啟動了「新中國70年紀錄片全球夥伴項目」。
  • 【思想中國】謝地坤:外國哲學研究七十年回顧與展望
    因此,曾經有人把外國哲學的研究只是當作發展中國哲學的一個資源,實際上沒有看到外國哲學對中國哲學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和深刻作用,現在哲學界常說的「中、西、馬三足鼎立」即是對當代中國哲學界的一個客觀寫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今天,我們對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外國哲學研究予以回顧、反思和展望,對我國哲學研究今後的發展走向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 [光明日報]專家學者齊聚武漢研討新時代一流學術期刊建設
    來自國內期刊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評價及轉載機構、國內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及相關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專家圍繞新時代一流學術期刊建設深入研討、廣泛交流。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沈壯海介紹,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是武漢大學的傳統優勢,武大文科學報作為武漢大學的一張名片,從創刊伊始便承載著「促進高深學術」的重要使命。
  • 80年來外國學者筆下的紅軍長徵
    ■勃沙特:「中國紅軍那種令人驚異的熱情,對新的世界的追求和希望,對自己信仰的執著是前所未聞的」 英國傳教士勃沙特所著的《神靈之手》,出版時間比《西行漫記》還要早一年,它的作者更是為數不多的親身經歷長徵的外國人之一。因此有專家指出,勃沙特的《神靈之手》是西方世界最早、最有價值的長徵原始文獻,勃氏則是西方「介紹長徵第一人」。
  • 外國學者:兩者不是一個量級
    雖然近代史上我國發生了一些事情,使得我國國力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但不得不說,我國歷史上輝煌時期,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比擬的。四大發明的問世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所以說古代的時候我們還是很強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一下,古代的輝煌的封建王朝和外國誰更強。
  • 當中國拍好科幻電影 世界驚嘆:外國網友花一天畫吳京側顏
    這兩部票房口碑雙豐收的電影改變了好萊塢式科幻的既有審美,用中國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看待世界和未來,成為中國科幻電影方興未艾的「最佳註腳」。美國《紐約時報》撰文稱,《流浪地球》不論從技術特效上還是資金投入上,都超過了大多數電影製作人的能力和想像,這部電影被視為中國電影製作新時代的開端。中國在太空探索、製作科幻電影上都有「後來者居上」之勢。香港《南華早報》稱,《流浪地球》可能將成為一部激發中國科幻電影創作的電影。該片是一部史詩級科幻電影,堪比《星際穿越》和《地心引力》等好萊塢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