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不管學歷高低,或多或少在學校都經歷過一定的數學訓練。提起那些嚴謹縝密且讓人不容置疑的數學教材,尤其是現今人教版的數學教材,大家心中第一感肯定是覺得這些教材非常嚴謹、權威,基本上不會有什麼瑕疵,更談不上存在嚴重的原則性錯誤了,畢竟這些教材是培育祖國下一代的科學聖典,容不得半點差錯!
但是匪夷所思的是,前幾天一位網友在網上曬出了八年級人教版數學自讀課本的幾張照片,這些照片在網上迅速瘋傳,很快引起了大量網友的熱議,大家紛紛對這本數學教材的嚴謹性、權威性與科學性提出了質疑。怎麼回事?
原來在八年級下冊的數學自讀教材中,編輯在勾股定理的證明板塊,竟然把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中的質能方程E=mc^2搬了出來,用以證明勾股定理,並宣稱愛因斯坦當年發表了一篇用質能方程來證明勾股定理的論文,引起了國際數學界的轟動。
初看到這個標題時,真要被這本教材的編輯所矇騙了,以為質能方程E=mc^2可能真與勾股定理有著深層次的某種聯繫,但是看完了整個證明過程,每個人都驚呆了!這是八年級數學教材的水平嗎?這篇文章是怎樣通過編委會審核的?那些編委會專家們就是這個水平,還是敷衍了事所致?
教材中一開始給出了一個直角三角形,並設三條邊分別為a、b、c,其中c為斜邊。再從直角頂點作了一條斜邊的垂線。好了,神邏輯現在開始。
因為將斜邊設為了c,所以就可以將三角形面積設為E,然後,根據質能方程,有E=mc^2!天啊,這是什麼邏輯,是純粹的符號遊戲嗎?將斜邊設為c,它就等價於光速c了?所以能量就能表示為三角形的面積了?
接著再看,對於斜邊的垂線所分割出的兩個小直角三角形,同樣可以得到E(a)=ma^2, E(b)=mb^2,最後通過E= E(a)+ E(b),得到mc^2= ma^2 +mb^2,約掉m得到c^2= a^2 +b^2。
看到這裡時,當時真的覺得自己要瘋了!簡簡單單地將斜邊設為了c,面積設為了E,直接就用上質能方程了?這裡的符號c與E和物理上的光速與能量存在關聯嗎?
為了考證這裡面到底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內涵,仔細翻閱了一些資料,結果顯示愛因斯坦從未發表過任何以質能方程去證明勾股定理的論文,倒是在11歲的時候曾經用這張草圖以相似三角形法證明過勾股定理,那時世界上還從來沒有人知道質能方程是什麼,包括愛因斯坦。
最終,這篇教材神文的來源找到了!網上有一種說法,說在十五年前,一個網友「東郭先生」在網上發了一張帖子,裡面虛構了一個愛因斯坦以質能方程證明勾股定理的故事,原文的內容經過對比竟然和教材神文中的字句一模一樣!
這也就難怪了,我們的教材編委專家們原來是直接複製過來的啊!哎,複製粘貼,能不能動點腦子呢?這種荒謬的證明,真不知道荼毒了多少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