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犀牛,在過去,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都存在犀牛的蹤跡,古書記載,宋朝時期犀牛的犄角就一直被人視為珍貴的滋補藥材一直到現在這種觀念仍然沒有改變,而這也使得非法盜獵捕殺犀牛的現象日益嚴重,中國犀牛也因此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左右被人獵殺殆盡。
北美旅鴿,又稱漂泊鳩,近代已滅絕動物中最令人痛心的一種,這種小型鳥類的野生數量曾高達數十億隻,被人們送上餐桌之後,野生數量急劇下降,到了1900年,世界上最後一隻旅鴿被人捕殺,宣告漂泊鳩正式滅絕。
臺灣雲豹,是我國臺灣地圖獨有的大型貓科動物,因體表身上的六個雲狀斑紋而得名。這種斑紋使得臺灣雲豹天生就是叢林中的隱匿獵手,但是當森林不斷消失的時候臺灣雲豹逐漸成為人們的目標,到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今,人們未曾發現到臺灣雲豹的活動蹤跡,當地學者宣布臺灣雲豹可能已經滅絕了。
新疆虎,羅布泊虎是生存在新疆一帶的大型虎類,身形僅次於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亞虎,位居世界第三大虎。在上世紀開始,新疆虎就遭受人類大量捕殺,加上它們賴以生存的地區被人們侵佔,使得新疆虎走向滅絕之路。
開普獅,曾經是一種生活在世界最南端位置的獅子,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左右開普獅就因為大量的人為獵殺走向滅絕。儘管到現在仍有人聲稱在野外目擊發現到開普獅,但相關生物學家認為這種可能性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