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令人心痛的物種滅絕故事,其中一個被人類發現一年後就滅絕了

2020-12-03 喵探自然界

五個令人心痛的物種滅絕故事,其中一個被人類發現一年後就滅絕了

渡渡鳥,一種原產於印度洋模里西斯島上的陸生鳥類,渡渡鳥的發現完全出於偶然,而它們的滅絕則是人類入侵之後的必然後果,大量的渡渡鳥被人發現之後遭受捕殺,最終渡渡鳥滅絕於1681年,如今渡渡鳥的骸骨還被拍出上百萬的高價。

斑驢,平原斑馬的亞種之一,因身體前半軀具有黑白相間的條文而得名。這種奇特的生物早就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因為人類活動及大量捕殺的因素而滅絕了。如今科學家期望能夠藉助日漸成熟的克隆技術,將斑驢重新帶回到世界上。

袋狼,澳大利亞的頂尖掠食者之一,在過去的四百多萬年裡袋狼是當地食物鏈頂端的強者,因為人類的到來,袋狼的地位急轉直下,最終到了被人捕殺的地步,聚集在,世界上最後一隻袋狼正是被人囚禁於動物園中,卻又因為管理員的疏忽而使其曝曬而亡。

庇里牛斯山羊,這種山羊存在於西班牙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因為具有非凡的跳躍能力而被人稱之為懸羊。在眾多已滅絕動物中庇里牛斯山羊可以說是最獨特的。科學家曾經運用過一隻山羊的皮膚細胞成功克隆「復活」出庇里牛斯山羊,但這個新的生命體最後還是因為生理缺陷僅存活了7分鐘。

胃育蛙,原產於澳大利亞懂不地區的獨特蛙種,它們奇特的地方就在於繁衍後代的方式,母體通常都會在胃部孵化並且哺育幼崽,只有等到它們成型之後才會吐出幼崽,而在此之前母體會一直處于禁食狀態,但不幸的是這種青蛙在被人發現一年後就滅絕了,具體滅絕時間是1980年。

相關焦點

  • 令人心痛的5個物種滅絕故事,圖3在被人類發現後不到30年便滅絕
    西非黑犀牛,曾經廣泛分布在非洲中部地區的黑犀牛亞種之一,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因人為狩獵等活動導致西非黑犀牛野外數量直線下降,在2001年的時候全世界僅剩下十隻西非黑犀牛,到了2006年已經野外絕跡,在2011年被正式宣布已經滅絕。
  • 令人痛心的五個物種消亡故事,第三個被人發現一年後就滅絕
    自從人類統治地球開始,自然界中的物種滅絕速度加快了一千倍以上,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正在進行中。大海雀,圖為大海雀的骨骼遺骸,這原本是廣泛分布在大西洋島嶼上的鳥類,因為不具備飛行能力,在人類的嚴重無疑是一個活脫脫的靶子。
  • 人類文明的另一面,令人痛心的五個物種滅絕故事,一個發生在我國
    開普獅,又稱作好望角獅,曾經生存在地球最南端的獅子,也是近代滅絕的大型貓科動物之一。普遍認為好望角獅滅絕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雖然此後有相關的目擊發現事件,但其真實性都無從考究。孤獨的喬治,是平塔象龜的亞種之一,這種象龜在被人發現的時候全球僅存一隻,它曾經被人認為是世界上最稀罕的動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被人發現到2012年被確認死亡期間,一直生存在人們的保護之中。喬治的離去標誌著這種平塔象龜正式滅絕。原牛,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野牛種群,它們是家牛的祖先之一,曾經大量生存在歐亞大陸,人類文明的另一面使得它們在上世紀就因為大量捕殺而走向滅絕。
  • 10個因人類滅絕的物種,中國佔4個,其中一個滅絕僅4個月
    10個因人類滅絕的物種,中國佔4個,其中一個滅絕僅4個月從上個世紀初到現在的100年當中,有300餘個物種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2000餘個物種在滅絕的邊緣。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的活動。人類對於動物的影響愈漸增多,其中有10個物種,就是因人類滅絕的,中國佔4個,其中一個滅絕僅4個月。第一個是巴巴裡獅,也是北非獅,它本來是鬥獸場中的常客,後來因為人們對它的大量捕殺,數目愈漸減少。1922年。最後一頭巴巴裡獅被擊殺。第二個是袋狼,他因為身上有和虎相似的花紋,又被稱之為塔斯馬尼亞虎。因為幼崽和袋鼠一樣在育兒袋成長,才叫袋狼,這個物種在1936年宣布滅絕。
  • 被人類滅絕的第一個物種是什麼?
    那麼,如果標誌性的渡渡鳥不是第一個被我們逼到滅絕邊緣的物種,那麼哪個動物會得到這個令人沮喪的頭銜呢?人類遷徙我們已經習慣於認為,人類造成的物種滅絕是人類歷史上最近才發生的一種趨勢。然而,研究人員令人信服的古生物學證據,推翻了這一觀點。真正的問題開始於我們人類開始遷徙的時候。
  • 人類開啟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每年50種動物瀕臨滅絕
    埃爾利希說,他們用了一年時間來完成這份報告,通過化石分析對比了地球歷史上脊椎動物的滅絕率。「之所以選用脊椎動物,是因為相對於昆蟲等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有更好的化石記錄。」  報告採用了最為保守的估計,評估人類活動是否導致了物種大規模滅絕。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數據,自從1500年以來,已經有617種物種滅絕,其中大多數是在過去的114年間消失的。
  • 滅絕滋生滅絕: 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導致更多物種滅絕
    研究人員還發現,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在整個生態系統中引起連鎖反應,使其他物種也容易遭受同樣的命運。也就是說:滅絕正在滋生滅絕!隨著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科學家們正在爭分奪秒,爭取在這些脆弱的生命消失前好好研究它們。
  • 大多數物種在滅絕前會持續多久,人類第一個滅絕的物種是什麼?
    由於棲息地的破壞,氣候變化,以及一系列其他因素,植物和動物正在從地球上消失的速度比歷史上所有,但也許其他五個點都快。一些專家說,我們在第六次大規模滅絕事件。但是,即使在地球歷史的瓶靜時期,答案也因你所尋找的物種類型而異。根據《人類與地球》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哺乳動物的平均物種存在100萬到200萬年。 然而,這一平均值並不是所有的地質時期和所有哺乳動物都保持。
  • 物種滅絕速度越來越快嗎,物種的滅絕會對人類造成什麼影響?
    物種滅絕是21世紀地球面臨的重大災難。科學研究證實,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物種滅絕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1000倍。目前,平均每小時有一個物種滅絕。按照這個速度,現有的物種中有一半將在本世紀滅絕。哈佛大學的史蒂芬·傑伊·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和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奈爾斯·埃爾德雷德(Niles Eldred)是其中最有影響力的一位。根據它們的間歇平衡理論,在物種進化過程中,經過長時間的穩定後會出現短期的劇烈變化;屆時,一些老物種將滅絕,一些新物種將出現。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6500萬年前的恐龍大滅絕,這五次物種大滅絕中,當數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最為嚴重、最毫無防備。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有科學家始終致力於研究二疊紀末期物種大滅絕的開始時間和持續時長,研究結果卻令人類大吃一驚,因為他們發現這次的物種大滅絕並非循序漸進的,反而是突然引發的,畢竟二疊紀物種大滅絕直接導致了地球上90%的物種突然消失,其中海洋物種的滅絕情況最為嚴重,似乎一夜之間地球上穩定的海洋系統就被土崩瓦解,甚至導致了96%的海洋生物的滅絕,顯然發生在2.5億年前的這次物種大滅絕令地球上的生命遭遇了一次重大的打擊
  • 10個被人類「親手滅絕」的物種:中國佔4個,它在兩個月前滅絕了
    10個被人類「親手滅絕」的物種:中國佔4個,它在兩個月前滅絕了各位看官大家好,這裡是百家號歷史演講家。歷史是一面我們前行的指明燈,我們可以從歷史中看到社會的影子,甚至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我是歷史演講家的小編,在這裡要給大家講一些歷史上的故事,希望大家會喜歡。我們人類本身也是一種動物,隨著我們的發展,很多動物的家園都被我們人類「親手滅絕」了。我們今天就要說10個被人類「親手滅絕」的物種:中國佔4個,它在兩個月前滅絕了。第一個是巴巴裡獅,巴巴裡獅以往分布在 北非,由 摩洛哥至 埃及。
  • 人類在現代物種滅絕中扮演什麼角色?
    據國外媒體報導,據估計,在過去35億年裡,地球上演化出了大約40億個物種,而更令人震驚的是,其中約99%的物種都已不復存在。在過去的5.4億年間,地球經歷了5次大規模生物集群滅絕事件,被稱為「五次大滅絕」(Big Five)。在每次大滅絕中,都有超過四分之三的動物滅絕。
  • 人類在現代物種滅絕中扮演著什麼角色?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據估計,在過去35億年裡,地球上演化出了大約40億個物種,而更令人震驚的是,其中約99%的物種都已不復存在。在過去的5.4億年間,地球經歷了5次大規模生物集群滅絕事件,被稱為「五次大滅絕」(Big Five)。在每次大滅絕中,都有超過四分之三的動物滅絕。
  • 第一個因人類而滅絕的物種
    在熱帶叢林中無拘無束的繁衍了數個世紀後,這一物種因為人類而過早的迎來了自己的末日,要知道人類抵達這座島嶼還不足百年。人類對捕獵的嗜好,對棲息地的破壞,同時還帶來了入侵物種,抹殺了渡渡鳥數百萬年的進化,輕而易舉的就讓它從地球表面上消失。
  • 只有人類會導致物種滅絕嗎?並非如此,這些物種自身容易滅絕
    如果說有什麼現象對於生物種群來說是可怕的,那應該就是滅絕了。一旦物種滅絕之後,就永遠沒有在地球舞臺上亮相的機會了。雖然地球生物史只有幾億年,但是在這段期間內地球上就已經發生過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幾乎每次事件都會導致地球上80%的物種消失。滅絕事件過去一段時間後又會有一批新物種出現,地球所有的物種似乎都在經歷著這樣一個輪迴,以至於有說法認為人類未來或許會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 因為人類而滅絕的五個珍貴物種,圖三在中國滅絕後如今被重新發現
    峇里虎,近代滅絕的小型虎類,它們是現代虎類亞種裡體型最小的,成年個體僅有一米左右,是其他北方老虎的三分之一,世界上最後一隻峇里虎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期被獵人所射殺。旅鴿,是近代史上最著名的滅絕動物之一,旅鴿原產於北美洲地區,在當地曾經是數量最為龐大的野生種群之一,用漫山遍野來形容絲毫不為過。而當人們品嘗過旅鴿的肉質美味後,在短短的兩百多年時間裡就把數量高達五十多億隻的旅鴿吃至滅絕。
  • 令人痛心的已滅絕物種,當人們發現它的時候,僅剩下一隻
    在世界上曾經有過許許多多奇特有趣的動物,它們有的因為環境,有的因為人類而走向滅絕了,其中就曾經存在過這麼一種生物,它在被人類發現並確立物種時,整個種群中都僅僅只剩下它自己,最終不得不孤獨到最後,它就是塞席爾象龜。
  • 為何它滅絕得如此快速?從發現到滅絕只用了27年,只因為人類貪吃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生物具有生物多樣性的特點,我們的地球之所以可以這麼豐富多彩,是因為在我們的地球上有眾多的生物,其實有很多生物,它們誕生的歷史比人類的誕生歷史還要久,但是有很多生物經歷了大滅絕,優勝劣汰,所以很多生物也就被淘汰了。
  • 一個已滅絕的物種—白鱘
    ▲上圖是一隻白鱘,用黑白照片的形式表示這個物種已經滅絕了。圖片來源於網絡 白鱘是一個已經滅絕的物種。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它是什麼,所以我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個物種。 白鱘呢,介紹起來比較麻煩,因為科學家已經很多年沒有找到白鱘的蹤跡了,這個物種在2019年12月23日被正式宣告滅絕。這個物種要小非常小,要大也特別大。幼年的白鱘最小只有二三十毫米,成年後,最大的紀錄是7.5米,成年體重一般在200~300千克左右。
  • 史上發生的五次物種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最嚴重,90%以上的物種消失
    這次滅絕呈現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因發生在晚泥盆法門階的早期而被稱為法門大滅絕,第二個高峰出現在石炭紀與泥盆紀交接,兩次事件時間相隔100萬年,是地球史上第二次大物種滅絕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創,78%的海洋物種滅絕。該滅絕事件五次物種大滅絕中時間持續最長的,大約持續了兩百多萬年或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