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成立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樊瑜波出任院長

2021-01-11 新京報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戚望)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 成立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將探索醫工交叉融合發展醫學學科的新模式。樊瑜波出任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北航校長曹淑敏指出,「優勢醫工」是北航學科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成立是推進這一戰略布局的重要舉措。以北航的工科優勢來助力醫學科學發展,滿足人民健康的新需求,是北航的新使命。

院長樊瑜波表示,醫學的源起和發展從來離不開工程科學和技術,當今每一個醫學前沿的背後都能發現工程科技前沿的關鍵性支撐。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將開展院內外、校內外醫工交叉與融合,依託頂尖工科拓展醫學前沿領域,建立北航特色的一流醫學。

據了解,北航於2008年建立「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搭建起工科與生物醫學之間的橋梁;於2016年建立生物醫學工程北京市高精尖中心和大數據精準醫療北京市高精尖中心,成為突破機制、發力醫工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

根據北航官網資料顯示,樊瑜波1965年生,1987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力學系,1992年博士畢業於四川大學(原成都科技大學)生物力學專業。現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跨世紀人才計劃獲得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博導,生物力學與力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新京報見習記者 戚望 校對 李項玲

相關焦點

  • 北航成立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樊瑜波任院長、田捷任副院長
    雷鋒網消息,1月1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大會召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院長樊瑜波任院長,北航-首醫大數據精準醫療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田捷教授任副院長。生物、醫學與工程科學的交叉融合是國際上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的機遇所在,是新型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產業的原創思想出發點。
  • 科學網—北航成立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本報訊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了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大會。
  • 北航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揭牌!簡稱「醫工學院」!進軍!
    校黨委書記曹淑敏,校長徐惠彬院士,常務副校長房建成院士,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何新洲,副校長陶智、劉樹春、黃海軍,黨委副書記趙罡,校長助理王榮橋、程波,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樊瑜波、院黨委書記韓慧瑜、副院長田捷等出席會議。學校相關職能部門、教學科研單位負責同志及師生代表參加了成立大會。會議由房建成主持。會議現場曹淑敏在成立大會上致辭。
  • 北航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宣布成立!醫學成各高校爭搶的硬核學科!
    近日,作為「國防七子」成員之一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立了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作為在航空航天領域實力首屈一指的高校,北航此舉將會在將來哪些創新性的成果呢?據悉,後期該學院將探索醫工交叉融合發展醫學學科的新模式,以北航的工科優勢來拓展醫學前沿領域,建立北航特色的一流醫學。誠如,出任此次北航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樊瑜波所言,醫學的源起和發展從來離不開工程科學和技術,當今每一個醫學前沿的背後都能發現工程科技前沿的關鍵性支撐。此消息一出,即刻引起眾人關注。
  • 天津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共建「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在這一戰略指引下,8月23日,天津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共同籤署了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和共建「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備忘錄。根據協議,雙方將面向「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以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為契機,統籌協調,深化合作,聯手共建高層次高水平的「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並將其打造成為天津市新醫學教育與科技綜合改革試驗田,以此為支點推動兩校實質性的學科融合發展。
  • 北航博士探因啄木鳥為何不得腦震蕩 引外媒關注
    北航博士探因啄木鳥不得腦震蕩     稱緣自其下喙比上喙長及舌骨、顱骨結構特殊成果可用於多個領域避免人體損傷  啄木鳥為什麼不得腦震蕩?  起因  研究啄木鳥減少人類損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博士生王麗珍今天告訴記者,因為自己的研究方向是生物力學和力學生物學,早在2008年,她就將博士論文定在研究人體損傷領域。
  • 工程院院士周志成獲聘任為四川大學空天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工程院院士周志成獲聘任為四川大學空天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澎湃訊 2019-03-26 21:49 來源:澎湃新聞
  • 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第一次籌備工作會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趙晶晶) 9月7日,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第一次籌備工作會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召開,天津大學醫學工程與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明東,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責任教授團隊周鵬、何峰、餘輝,天津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王鐵英,院長諶輝,副院長菅喜歧、喬清理,教授鄭旭媛及兩校相關工作人員出席了會議。
  • 北航機器人所名譽所長王田苗:2021年,醫工交叉應該關注的十大前沿...
    北航機器人所名譽所長、中關村智友天使研究院院長王田苗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創新轉化中心主任姜雪表示,在去年「醫工谷」創新創業高峰論壇上,「北京醫工交叉創新前沿技術十大熱點方向」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發布。今年發布的「2021北京醫工交叉創新戰略前沿技術十大趨勢」,結合我國實際臨床需求,借鑑學術界、產業界和投資界的相關意見,從技術、臨床、產業三個維度進行了總結。
  • 空天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發飛行仿真系統 培養航空航天複合型人才
    這背後的智造團隊,就來自四川大學空天科學和工程學院。   「走進佔地十幾平米的飛行模擬系統內部,就如同進入一個真實的飛機操作艙。前方有虛擬場景,飛行員不戴VR眼鏡就可以『觀察』到艙外的晴雨變化。底部有一系列機械裝置,可以相應地模擬出顛簸、下降等狀態,使動作精確匹配到各個場景,讓人有高沉浸感。」
  • 諾貝爾獎獲得者傾情出任未來實驗室學苑名譽院長
    眾所周知,實驗室是科學研究賴以順利進行的基礎和前提,是發明創造產生的搖籃與溫床。發明創造與科學研究從根本上影響著人類發展進程,為人類社會帶來了顛覆性變化與無窮便利。在這一過程中,湧現出了無數傑出的科學家。
  • 古生物學家周忠和院士加盟中科大,出任人文學院院長
    官方消息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應邀出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聞網9月7日報導,9月5日上午,人文學院周忠和院長聘任儀式暨學科建設研討會在學校東區專家樓舉行。校長包信和致歡迎辭,他對周忠和院士應邀出任人文學院院長表示感謝,他指出科大要發展人文學科,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要,而我校的人文學科一直以來都有自己的特色,是以「科」字當頭的特色文科,周忠和院士的研究方向與我校科技人文的發展理念十分契合,相信周院長的到來會推動人文學院發展更上臺階。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成立生物與醫學倫理委員會
    對於此類挑戰學術道德倫理底線,嚴重違反中國相關法規的事件,也引起了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以下簡稱「學校」)領導的密切關注和高度重視,因學校開設有醫學、生物醫學類專業,擁有人數眾多的醫學生和醫學專業教師,學校領導在2019年春季開學初,即開始部署設立倫理委員會、加強師生倫理教育等工作。
  • 國科大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揭牌成立
    2021年1月12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在玉泉路校區禮堂揭牌成立,旨在著力於培養應急與安全領域急需的戰略管理人才和科技領軍人才。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尚勇,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兼國科大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國科大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董軍社,國科大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王豔芬,國科大副校長董紀昌,國科大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李穎,常務副院長焦建彬等為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揭牌。
  • 浙大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成立,填補「腦科學」本科專業空白
    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將下設生物學(神經生物方向)和臨床醫學(神經精神醫學方向)兩個本科專業。此前,「腦科學」本科專業在國內尚屬空白。據浙江大學求是新聞網12月28日消息,作為全國首個腦科學和腦醫學領域教學、科研、臨床有機結合的新興學科,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致力於成為國際一流人才匯聚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腦科學交叉研究平臺。
  • 中科大舉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聘任儀式暨學院建設研討會
    2016年1月11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聘任儀式暨學院建設研討會在中國科大舉行。中國科大黨委書記許武、校長萬立駿、副校長張淑林,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楊銳、副所長張哲峰出席會議。會議由許武主持。     許武首先對楊銳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對金屬所長期以來對中科大建設發展的幫助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 浙大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成立!
    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系)成立啦~要知道,在此之前,「腦科學」本科專業在國內尚屬空白。對於這一可以說是「全國首個」的新興學院,你是不是充滿了好奇——它包含哪些本科專業?它的成立有著怎樣的契機?未來又將如何快速發展?更多精彩內容,一起繼續往下看!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易人,王宏偉接替施一公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易人,王宏偉接替施一公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6-04-15 15:49 來源:澎湃新聞
  • 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聯手共建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新華社天津8月25日電(記者 張建新)天津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日前共同籤署了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和共建「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備忘錄,雙方將聯手共建高層次高水平的「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並將其打造成為天津市新醫學教育與科技綜合改革試驗田,以此為支點推動兩校實質性的學科融合發展。